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6章 河津顧文龍

無線電子書    晚明之我若為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但見數十門虎蹲炮先后噴發出怒火,沖在最前邊的流寇騎兵要么被虎蹲炮射出的鉛彈、鐵蛋擊傷,要么想聽下沖擊的速度后撤,卻又被后方的騎兵沖撞,再加上又是夜間,頓時亂作一團。

  孫傳庭瞅準時機,命所部騎兵左右各繞半圈,繞到了流寇騎兵后方,同時命令車陣后方的步兵阻敵。

  虎蹲炮在齊射一輪之后便退出了戰場,這種不到三十斤的小炮,在近距離的殺傷力上尤為顯著。

  經過戚繼光的改良,此時的虎蹲炮可裝火藥七八兩,可一次發射鉛彈一枚、鐵彈四五十枚,虎蹲炮相比弗朗機炮、紅夷炮輕便,每五百步軍攜帶五六門虎蹲炮,每每總能發揮超乎尋常的作用。

  若說缺點也不是沒有,虎蹲炮沒有子銃,裝彈步驟極為繁瑣,野外遭遇戰基本也就一輪齊射的時間而已。

  這支一萬多人的步軍是兩個時辰前才從太原府馳援而來,三天來除了極少的休息時間外一直處于急行軍狀態,為的就是趕在流寇轉移之前緊緊咬住敵人。

  “大頭,你跟緊俺,別瞎跑!”步軍后方張二蛋拎著镋鈀追趕著同村的顧大頭。

  二人自加入秦兵以來一直呆在一塊兒,訓練期間張二蛋沒少給顧大頭講他的軍營經歷,譬如如何討好上官、如何偷懶,以及如何在戰斗中避開敵人而不被督戰隊抓到,總之就是明末版兵油子的軍營生存手冊。

  只是顧大頭很顯然并不領情,獨自拎著镋鈀沖在前頭,近五個月的殘酷訓練,再加上充足的軍糧補給,如今的顧大頭身體壯的像一頭牛。

  他十分珍惜如今能吃飽飯的生活,并非常鄙夷張二蛋貪生怕死的作風。

  “俺要立功,你別跟著俺。”顧大頭小跑著沖入慌亂的流寇中,斜舉镋鈀一個猛刺將一名流寇刺落馬下,而后抽出腰刀割下流寇的右耳塞入囊中。

  前后左右都是敵人,高迎祥心急如焚,他努力的控制著自己的隊伍,并向著右邊的李自成部靠攏。

  “闖將,可有見到八大王?”高迎祥一刀劈下一名官軍的頭顱,看也不看的沖李自成道。

  “咱不知,官軍人太多了,咱們得馬上突圍。”李自成看了一眼沖過來的步軍回道。

  “我的部下且交給你來指揮,立刻從右后方突圍,我去尋那八大王!”說完,高迎祥帶著幾十個親兵而去。

  李自成神情有些復雜,他們之所以聽高迎祥的號令,從來都不是因為年紀,而是因為高迎祥的秉性,李自成與張獻忠向來不合,他現在只想著突出重圍,而不是去尋那滿嘴粗鄙之言的八大王張獻忠。

  “劉宗敏,從右后方突圍,要不惜代價!”李自成沖不遠處陷入混戰的劉宗敏大吼道。

  劉宗敏聞言招呼一聲,一口鬼頭單刀舞的飛快,當即帶著數百人朝著右后方沖去。

  高迎祥剛跑出沒多久,戰馬就被火銃擊中了前肢,不得已下馬步戰,身邊的親衛也越來越少,正當他打算放棄尋找張獻忠時,卻被幾個官軍镋鈀手死死的纏住。

  這幾個镋鈀手配合極為犀利,一人前刺,另外兩人護持左右兩路,前人只刺戰馬,待賊軍掉落馬下,再一齊發起攻擊,高迎祥的親衛片刻功夫便被圍殺兩人。

  尤其是其中一人,力氣極大,竟能憑借雙臂的力量以镋鈀將戰馬拍翻在地。

  “來將可留姓名?”高迎祥忍不住的問道。

  “河津顧文龍,俺借你項上人頭一用!”顧大頭一刀結果了一個親衛,沖高迎祥憨厚的笑了笑道。

  由于刺破戰馬脖頸時經常被噴一身的血,此時的顧大頭渾身猶如血洗一般,咧著嘴笑時格外的恐怖。

  他早就盯上了被親兵拱衛著的高迎祥。

  “咱記住你了,撤!”高迎祥情知危急,從親衛手中奪過一匹馬下令道。

  “哪里跑!他是賊寇的頭領,追殺頭領!”

  更多的官軍聚攏過來,將高迎祥的十幾個親衛淹沒…

  兩刻鐘后,李自成、劉宗敏等人終于在右后方撕開了個口子,李自成回頭望了望后方,烏壓壓的官軍撲將過來,他嘆了口氣便朝著西方奔襲而去。

  待跑出去足有二十幾里后,李自成驚訝的發現張獻忠竟然跑在前頭,不覺大怒的追了上去。

  “八大王,你如何跑在這兒?”

  “咱拼死才從左邊殺將出來,你為何如此問?是想著讓咱死在那孫傳庭手里嗎?”張獻忠左胳膊受了傷,滴答答的還流著血,語氣也十分不友善。

  “闖王去尋你了,到如今還沒出來!”

  PS:這里說下流寇現狀,崇禎七年時流寇雖然越來越壯大,但其實力遠非崇禎十七年可比,甚至在崇禎十年以前,官軍經常是幾千人追著幾萬人的屁股打,而流寇也幾乎很少主動對官軍發起進攻,原因也很簡單——怕。

  朝廷在流寇眼中有無數的資源、兵力可以調動,平寇志、國榷中也有提及,絕大多數追隨起義軍的目的,根本不是推翻大明,而是活不下去了,當時流寇的優勢在于廣泛的群眾基礎,不論失敗多少次,只要首領不死,走到哪兒只要大旗一舉,短時間內就能聚攏數萬人。

  推翻大明的綱領是在后期才逐漸提出的,但也僅此而已,李自成擁兵數十萬進軍北京的路上,由于遭到周遇吉的決死抵抗一度受挫,甚至想著人上奏請封個西北王了事,當然這是明季北略的說法,明史甚至國榷都未提及此事,但也一定程度上也說明長期以來流寇對朱明正統的畏懼。

  而在崇禎七年時,流寇人雖然不少,但火器配備十分的少,再加上火器需要專門的人才,此時的流寇,手中的火器基本繳獲于官軍,火炮由于不利運輸,經常在潰逃過程中丟失。

  總之在崇禎七年,流寇大體上就是被官軍四處追著打的局面,一旦朝廷解決了財政危機,并免除旱災嚴重地區的賦稅,再加上清田政策,流寇幾乎就失去了土壤,要么覆滅,要么投降,所以這個故事也沒打算用過多的篇幅寫流寇,而是將篇幅主要放在蒙古、女真以及海外。

無線電子書    晚明之我若為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