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7章 九邊將門

無線電子書    晚明之我若為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案底留存,株連暫不涉及軍隊,不僅如此,朕還要賞賜祖家,以及九邊各將門。”崇禎皇帝思索了片刻回道。

  如今東林黨人的株連工作才剛剛進行一個月,北方還未肅清,更別提以東林書院為核心的江南了,腥風血雨還將持續很久,崇禎皇帝就已經是在冒險了。

  不論如何暫時不能再豎立新的敵人,此時九邊將門肯定已經知曉朝廷的劇變,估摸著這些人也都提心吊膽的,畢竟東林黨人那么多,若是朝廷想追究肯定一查一個準兒,他必須穩住這群手握兵權的武將世家。

  不過相比于憂心忡忡的韓山河等人,崇禎皇帝要好很多,畢竟他知道九邊將門的具體情況。

  這些將門包括祖家在內,倘若朝廷不下死手,或者不掉鏈子,是斷然不會背叛大明的,原因也很簡單,后金能給的不會比大明更多。

  不論是官職還是榮譽,該給的都給了,大明永遠是正統,二傻子才會拋棄現有的榮耀去追隨幾十年前還茹毛飲血的野蠻部落。

  譬如祖大壽,這廝曾兩次被后金圍困,彈盡糧絕吃戰馬,戰馬吃完吃死掉的百姓,實在沒法兒了投降,而后忽悠黃臺極說要去錦州勸降,這廝錦州城后就組織防御繼續抗擊清軍。

  黃臺極后來給這廝寫了幾十封書信,苦口婆心的勸祖大壽回去,皆被這廝當了擦屁股紙。

  而后又是長達一年的被圍,又是彈盡糧絕、吃馬吃人,再加上朝廷一直欠糧欠餉,士氣低落到極點,最終祖家再次投降后金。

  除此之外九邊的將門還有大同將門馬家、延綏將門尤家、固原將門杜家等等,與祖大壽一樣,這些人皆有家人朋友戰死于后金韃子之手,倘若朝廷不掉鏈子,也不至于輕易的像建虜投降。

  “王大伴兒擬旨,九邊各鎮總兵各賜蟒服一件,賞銀兩萬兩,參將各賜飛魚服一件,賞銀五千兩,游擊各賜斗牛服一件,賞銀兩千兩。

  告訴他們,從軍者不議政,但朕也不會虧待了他們,從即日起,再累軍功者,朕必重賞,包括但不限于…爵位!”崇禎皇帝說爵位兩字時特意加重了語氣。

  崇禎皇帝話剛說完,溫體仁嚇了一跳,就連在一旁閉目養神的洪承疇也睜開了眼睛,那眼神中甚至帶著興奮。

  爵位的分量有多重,在座的幾人心里都很清楚,武人的至高榮譽,為將者哪個不想萬里覓封侯。

  但在大明想獲取個爵位實在是難如登天,除了剛大明開國的那段時間,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分封了一批爵位給功臣外,而后的兩百多年因軍功獲得爵位的人數少的可憐。

  譬如如今九邊的將門,包括祖大壽在內,皆是世代駐守邊鎮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將門,大仗小仗不知打了多少,卻一個爵位都沒撈著。

  這些人缺錢嗎?肯定不缺,缺權嗎?總兵手握重兵,就是各部尚書見了也不敢小覷,他們缺的只是一個爵位,一個望眼欲穿、渴求至極的爵位。

  而崇禎皇帝這是在暗示他們,只要跟著朕好好干,銀子有,爵位也有,不僅能穩住這些將門,甚至還會極大的刺激他們的敢戰之心。

  崇禎皇帝付出了什么呢?一個頭銜而已,至于賞賜幾件蟒服、些許白銀,蠅頭微利而已。

  但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情,他的前任直到最后兩年才想明白,而后到了南明朝廷才終于開始大肆給武將分封爵位。

  然而那時已經為時晚矣,誰會在乎一個即將滅亡的政權的爵位呢?

  崇禎皇帝的命令王承恩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提筆便開始記錄。

  “陳愛卿,近來抄了那么多人,國庫的存量可還充裕?”崇禎皇帝瞅了一眼戶部尚書陳奇瑜道。

  憑良心講,崇禎皇帝雖然覺得陳奇瑜總是畏畏縮縮一副怕事模樣,但戶部的差使還是干的不錯的。

  這陣子為了養新征的二十萬兵,陳奇瑜一直坐鎮戶部衙門調集各省糧草,聽說有陣子這廝干脆就住在了戶部衙門。

  陳奇瑜趕緊從懷中摸出一本厚厚的賬本,呼啦啦的翻動了一會兒,小心翼翼的道:

  “回稟陛下,如今國庫存米兩百四十萬石、小麥谷子黃豆高粱等合計九十六萬石,臣六日前又從南京購買了四十萬石米,估摸著下個月中旬可運抵京城。”

  被查抄的東林黨人手中皆有不少良田,這些地主雖然沒有豪紳存糧多,但為數也是不少,陳奇瑜的戶部倉庫從來沒有存過如此多的糧食。

  “嗯,不錯不錯,立即征集人手按照各鎮駐兵在冊人數加派糧米,具體數額以兩個月糧餉加派,就說是朕體恤士兵們駐邊辛苦賞賜他們的。”崇禎皇帝估量了一下道。

  將門要安撫,邊軍士兵同樣也要安撫,他不信這些將士拿了他的銀子吃了他的糧食,還敢給他鬧事。

  “陛下英明!”洪承疇一時沒忍住夸贊了一聲道。

  雖然擔著兵部尚書的官職,但洪承疇帶兵多年,最知道這些將士們想要什么。

  若是按照他的性子,除非崇禎皇帝問到他,幾乎都很少在閣臣會議上發言,如今聽到崇禎皇帝三言兩語就將邊軍問題化于無形且正合他的心意,他怎能不激動。

  倘若崇禎皇帝真開了封爵的口子,洪承疇都想繼續出外帶兵了。

  不過洪承疇的突然猛舔卻吃了崇禎皇帝一記白眼,還用你說?朕當然英明了!

  “不過,每指巡邊賜糧的隊伍,都必須有東廠和錦衣衛派人監察,王大伴兒、韓愛卿,你們要挑選最信得過的人手,一定要親眼盯著將這些賞賜分發到士兵手里。

  倘若有任何人敢吃拿卡要,朕誅其全族。”

  給將官的賞賜肯定沒人敢盤剝,但給士兵的卻不一定,他幾乎可以肯定,倘若不加強監察下狠手,這些邊軍士兵能拿到賞賜的一半份額,他把龍椅吃了。

  王承恩和韓山河慎重的領命,如今大明各地都人心惶惶,在座的都是妥妥的帝黨,倘若崇禎皇帝撐不住,他們沒有一個人能逃得過反攻倒算。

  安排好邊軍的事情后,崇禎皇帝本來打算下逐客令,而去后宮轉轉,順便與年輕漂亮的老婆們成長一番。

  這時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站在大殿門口,王承恩過去與之交談幾句,隨即臉色大便。

  “陛下,孫總督加急奏報,建虜兵圍宣府。”

  PS:我預計寫完對祖家以及各邊鎮將門的看法,不少書友會有不同意見,在此申明,文中描述是站在崇禎皇帝的角度,正如他用洪承疇一樣,他必須先考慮具體局勢,用人唯才。

  但站在后世的角度看,降了就是降了,無論經歷了什么,更何況祖大壽第一次投降時還殺了誓死不降的何可綱。

  我們讀歷史的,應該冷眼去審視,不要輕易的給某個人物下定義,但是小說嘛,難免要取舍,諸位見諒。

無線電子書    晚明之我若為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