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九十七章 破局之術

無線電子書    權宋天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趙權莫明其妙地看著賈似道,不明白他到底想說什么。

  “行,師某就當權相公答應了,十年之后,再立儲君!”

  “我,我答應你什么了?”趙權一臉懵然。

  不過,立太子這種事,趙權本來就沒有放在心上。兒子年紀還小,趙權不想讓他現在就成為所有人關注的核心。過早地讓他承擔這種政治上壓力,對于趙溢的成長,沒有任何的好處。

  可是,賈似道突然關心起自己的兒子,這是想利用趙溢,做些什么布局不成?

  趙權有些疑惑地看著賈似道,突然有些好奇,這位年及半百的老頭,到底是如何成為一代大奸的。

  目前的他,雖然已是宋國獨相,但是在朝堂上倍受排擠,幾乎得罪了所有的皇氏宗親與士大夫,處境艱難。別說大權獨攬,能否繼續在朝堂之上立足,還是一個問題。

  后來,又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才把他活生生地送入奸臣這條道路?

  “是宋理宗,要死了嗎?”趙權喃喃的說道。

  “你說什么?”

  嗯?還好,這老頭不知道宋理宗是誰。

  趙權改口問道:“你們宋國朝堂之上,就沒有支持聯權抗蒙的聲音嗎?”

  “有,大多是商賈出身,或是依靠商賈力量立足之人。只是,這些人,無論在朝在野,人微言輕。”

  好吧,政冷經熱。

  自從耽羅島的貿易中心正式運營以來,與宋國的民間貿易逐年增長。但是政治方面的交往,的確是太少了。

  骨子里,彼此都屬于相互看不上的那種。

  宋國人認為,權國起于蠻荒之地,不知禮儀、不懂尊卑。而權國人則認為宋人居安而不知危,拱手談心卻不愿俯首做事。關起門來,一個個都是老子天下第一模樣。

  連趙權有時都不太理解,這些人,哪來的自信?

  “不知權相公,現在是否會因為不重用儒士而后悔?”賈似道淡淡的問道。

  “后悔?為啥?”

  “連忽必烈都知道,治理天下,離不開儒家…”

  趙權一聲嗤笑。

  “起碼,他表面上做得很成功。你看,現在宋國對元國就親近了許多,朝堂諸公,甚至準備派遣理學大家,與北地儒士商談合辦書院之事。”

  文化輸出?

  忽必烈這幾張牌,打得相當絕啊!

  每一招都擊中這些宋國士大夫的要害之上,簡直是正撓到了他們最癢之處。

  朝堂之上,借助外力,勢壓掌權的賈似道。朝堂之外,利用理學,聯合北地儒士,形成席卷天下的可能。

  雖然宋元還沒有正式簽訂協議,但是這種形式的結盟,還真不好破啊!

  相對于元國而言,自己顯然不可能給出任何更好的條件。

  不可能幫那些人宰了賈似道,也不可讓理學人士去東北傳道授業,更沒什么能幫他們去告慰祖宗的大功勞奉送。

  “權相公與蒙古人打了數十年交道,對忽必烈知根知底,可有破局之術?”

  賈似道語意誠懇。

  趙權明白,若不是他幾乎陷入困境,是不會對自己開口求助的。

  趙權倒去茶渣,重啟一泡。一邊慢慢地梳理著自己的思路。

  與賈似道會面,當然不是指望達成聯宋抗元的目的。而是希望通過他,最快地了解到宋元和談的詳細情況,并尋找破壞的可能。

  “有一事,權某一直無法理解,不知師先生能否為權某人解惑?”

  賈似道點了點頭。

  “師先生在鄂州大勝,忽必烈領兵北撤之后,卻留下張柔駐守白鹿磯。有這樣一支兵力存在,無異于如鯁在喉,權某不明白,為何宋國就可以一直容忍到現在?”

  賈似道嘴角咧出一絲苦笑。

  “幾個原因。

  一是張柔駐守的兵力雖然不過數千,但是白鹿磯易守難攻,想將其驅逐,沒有付出一兩萬傷亡的代價,幾無可能;

  二是,張柔的要求很明確,他不想占據宋國之地,只是想要將白鹿磯經營成一個貿易的榷場,以利雙方國民;

  其三,張柔聲稱,若是我能釋放郝經,他接到忽必烈旨意之后,便會撤兵而去。”

  “你關著郝經作甚?釋放他很難嗎?”

  “不難!當時的確是我讓人將其關押,但現在若是放人,就會成為對方攻訐師某人的手段。諸如與敵私下議和,或是私下關押友邦和談使,甚至是私下釋放敵國奸細…”

  趙權聽得一怔一怔的。

  宋國人,腦子都用在這種地方了?一個看似簡單的事件,還可以操作出這么多花花來?

  賈似道輕輕地擺了擺手,說道:“當然,這些理由都不重要。沒有郝經,要攻擊師某的理由,也可以找出千條萬條來。而且,即使將郝經釋放之后,張柔依然會尋找其他理由,不肯撤兵。”

  “推行打算法,師某畢竟損害了一些軍中將領的利益…兵部,如今是葉夢鼎在掌控。師某倒是不在乎他有手段對付,卻也得考慮下其他人的退路。”

  “比如,呂文德?”

  “不止…”

  趙權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又問道:“聽說呂文德收受元軍大量賄賂,貴國與元國協議未成,他便先在樊城之外,開設榷場。此事,是真是假?”

  賈似道斜了他一眼,“他手下將士愈十萬,單靠朝廷撥付的微薄糧草,如何應付?”

  趙權心里長嘆一聲。

  改革,大概最大的難度便是如此吧。

  自身能不能正另說,但是要保證自己身邊的小弟不為身外之財所禍,幾無可能。

  也是,如果沒有利益,誰又會跟著你,去打擊政敵?

  歷史上的改革,終究不過是將權利從一個集團向另一個集團的轉移。

  莫不如是!

  如此,怎么可能期望改革的成功?

  日后的權國,五十年、一百之后,是否也依然打不破這個怪圈?

  “權某以為,貴國可以將張柔退兵當作所有協議的第一條件。退兵才能體現出誠意,否則就是在故意拖延時間。”

  賈似道不置可否。

  “想讓你退位,一個劉整不夠!貴國可以要求元國,將蒙哥入侵宋國以來,所有降附北地的宋將,全部送回宋國。”

無線電子書    權宋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