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五十一章 潑皮

無線電子書    權宋天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小子,你是在給自己找死嗎?”趙璧冷冷地問道。

  “沒問題啊,來吧,單挑?群毆?我都接著!不過,就你們倆都老胳膊細腿的,我看不耐揍啊!”

  李德輝急了,擼起袖子就準備上前。

  也速不花終于耐煩地揮了揮手,說道:“好了!別鬧,你們倆來,有什么事?”

  也速不花可是親眼見過這胖子發狠時是什么模樣,這倆加一起的確還不夠他打的。

  趙璧努力地平復了心里的憤懣,對著也速不花又是一禮,說道:“在下代表忽必烈前來,問候王爺。忽必烈王爺聽說王爺最近遭遇困難,因此特遣我等前來相助。

  李兄一向有經邦濟世之才,可以為王爺左臂右膀,以協助王爺處理內政財賦等瑣碎雜事。”

  陳耀心中一凜,這忽必烈,竟然跟南京府想到一塊去了,同時要往高州這里塞人。

  也速不花卻左右打量著陳耀與趙璧兩人,心里感覺有些不舒坦。

  自己在高州困了半年多時間沒人搭理,現在一來就兩波人。

  “你準備怎么為我打理財賦?”

  李德輝輕抖衣袖,說道:“高州之地,不僅有縱深的山巒,也有遼闊草場,無論是林間山貨或是放牧之牛羊,都足以養活大量的族群。

  王爺一時困頓于此,所缺者,唯有貿易。

  忽必烈王爺鎮守柔遠數年時間,柔遠已經成為方圓千里之內,極為重要的商貿集散之地。因此,李某可為王爺在柔遠謀得貿易上的最大便利性。以有換無,在提高牧民收入的同時,可為王爺以最快的速度,收取各項稅賦。”

  “你估計,一年可為我,收多少稅賦?”也速不花問道。

  “最少五萬兩銀!此后每年增加不少于一成!”李德輝昂然而應。

  也速不花無奈地看著嘻嘻而笑的陳耀。

  一年五萬兩銀,如果從稅賦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了。要知道,這半年多來,也速不花在高州,總共只收到了價值不到五百兩的稅賦。

  但是,這些稅賦跟那胖子所答應的收入比起來,差距實在是相當的大啊。

  這其實真不能怪李德輝沒有能力,要是只收稅,陳耀可能還不如李德輝。

  同樣是貿易,李德輝是想通過貿易來收稅,而陳耀則是直接賺取貿易本身的利潤。

  就像當年南京府剛開始售賣石忽酒一樣,這數量與利潤,哪里是區區稅賦能比得上的?

  “呵呵,蒙誰呢?你們柔遠一年稅賦有沒有五萬兩?竟然敢在這里大放厥詞!”陳耀冷笑著說道。

  柔遠一年稅賦有沒有五萬兩,陳耀并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忽必烈報給和林的稅賦,一年最多只有一萬兩銀。

  趙璧臉色一變,卻只能生生地將反駁吞進肚里。

  “而且啊,一年五萬兩銀,夠咱們王爺干嘛呢?或者是說,你們也想在高州,貪污這里的稅賦?”

  “胡扯,柔遠地域狹小,轄下民戶有限,稅賦自然比不上高州。”李德輝忍不住說道。

  陳耀揮了揮手說道:“行啦,別賣弄你們那一套,又是私吞財賦養兵,又是四處籠絡各地不長進的幕僚。把忽必烈搞成窮鬼一個,又要來禍害咱們王爺了?”

  趙璧怒道:“陳耀,你敢誹謗我們家王爺?”

  有些事做的,但說不得。

  很多人都看出來忽必烈已經在布局中原,但只要蒙哥一天沒上位、一日沒給忽必烈正式授權,他這種行為,就屬僭越。

  也速不花臉上已經露出不耐煩神色。他神情冷淡地說道:“好了,我知道你們家王爺的意思了,我這里暫時不需要他的幫忙,你們先回去吧。”

  趙璧恨恨地盯著陳耀,若不是他,今日絕不會被也速不花輕易拒絕。只是,卻不知道這些南京府的人,用了什么手段,才讓也速不花選擇與他們合作?

  趙璧的雙眼,開始不住地在帳內搜尋。

  李德輝卻很不甘心,他對著也速不花恭身一禮,說道:“希望王爺能再認真考慮一下,南京府狼子野心,莫要被他們欺瞞。否則,等蒙哥王爺登位之時,會給王爺帶來災禍…”

  “膨!”

  陳耀一腳踹翻身前案幾,指著李德輝怒罵道:

  “你是什么東西,敢威脅我們家王爺?王爺之父忠心耿耿,為數個汗王守衛和林;王爺大哥為了蒙古國,數年來一直在前線征戰。

  你們這群酸儒,除了挑撥離間,還會做些什么?

  就憑你們,還敢置疑王爺的決定?”

  說著,手上抓著一個茶杯,直接就砸向李德輝腦門。

  茶杯沒破,里面有些滾燙的奶茶,卻澆得李德輝掩面而嚎。他哪里想得到,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胖子,竟然會如此肆無忌憚。

  簡直就是一個混跡街頭的潑皮無賴!

  “滾!”也速不花終于憤怒了,他指著三個人大吼道:“都給我滾出去!”

  陳耀在前仰首挺胸,趙璧與李德輝黑著臉隨后。

  但剛步出帳篷,里面卻又傳出也速不花不耐煩的聲音:“那個胖子,給我滾回來!”

  趙璧與李德輝面面相覷,回頭看著簾門緊垂的大帳,終于嘆著氣離去。

  兩人并肩在馬,緩緩而行。良久之后,李德輝突然回過身,望著身后破敗不堪的高州,喃喃說道:“我們,就這樣離去了?”

  趙璧薄唇微動,卻沒有開口。

  四年前,自己帶著一腔雄心投奔忽必烈,真的并非只是單純地屈從于蒙古人的威勢。

  與大多數北地漢儒一樣,趙璧覺得,中原之地,不能再這樣繼續讓蒙古人蹂躪下去。如果沒有相應的對策,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之后,北地漢人將再無生存的空間,而至于漢儒傳承,勢必會斷絕在只知破壞的蒙古人手中。

  要想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只有兩條路徑,一是扶持漢世侯勢力稱王中原,另一個便是支持一個愿意接受漢化的蒙古王公。

  前者看不到任何希望,后者則出現了忽必烈。

  這是一個起碼在表面上對漢儒表現出極大真誠的蒙古王公,雖然身份地位如今有些尷尬。但趙璧與劉秉忠等人一樣,堅信在他們的支持與輔佐之下,忽必烈哪怕不能成為蒙古國的汗王,也一定可以成為中原之主。

  這樣的話,通過對忽必烈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延及其下一代的繼承者,未來一定會出現一個傾慕漢儒、全面推行漢化的蒙古之王。

  一如當年的北魏拓跋。

  可是,近兩年來,勢力一直處于迅猛發展中的南京府,讓趙璧感覺到了迷惘。

  這股勢力,一樣以中原漢人為支柱,甚至以華夏傳承為淵源。

無線電子書    權宋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