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零五章 貪生不怕死

無線電子書    權宋天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個王棲梧,在搞什么鬼?怎么會被人堵在石溝村?”侍其軸喃喃自語道。

  “這事,不簡單。”高正源沉思一陣后,吩咐道:“把十天之內,撫松緝偵處與丹東緝偵處,以及遼陽、沈州傳遞過來的所有情報,全部找出來。”

  不一會,承義拿出數撂資料,擺在趙權等人面前。

  “十五天之前,王棲梧到撫松縣,他被任命為外交部高麗司司長并準備南下高麗的消息,開始為人所知。

  十天之前,撫松縣周邊開始有不少陌生人出現。有些是從來沒到過撫松的商人,有些是從山里頭出來的獵人,有些是從沈陽過去的牧民,也有沈州過來打算移民的高麗人。這些人在撫松出現后,于一天內同時離開撫松。”

  情報很多也很雜,趙權翻了數張,便停下手,專心聽高正源的分析。

  “差不多四五天之前,五老山城開始出現不少無所事事之人,這些人有的只是路過,有的在五老山城最多停留一個晚上,隨之不見。

  沈州與遼陽那邊也有消息傳來,差不多同一時間,或數人或十數人一伙,往東而來。

  丹東、遼南一帶,都有同樣的發現。

  之前,我一直不太明白,這些人到底想做啥。如今看來,他們的目標正是王司長。”

  遼西遼東各處緝偵局雖然已經形成網絡,但更多的是監察進出商旅以及一些其他勢力的動向。像這種規模不大的人群流動,想要一一監測到位,還真的不太容易。

  “你的意思,是有人精心設伏,要襲擊王棲梧?”

  “是這樣。對方的目標,顯然是想破壞南京府的高麗方略。但我依然有三個疑點。

  第一,為什么會是王佺的護衛先出事?第二,即使殺了王棲梧,就能破壞得了高麗的方略嗎?

  還有,敵方對時機把握得極為精確,顯然是有內應。這內應如果沒找到的話,王司長那里,危矣!”

  趙權眉頭微皺。

  內應,這是讓他感到最棘手的事情。

  自當年張靖在南京府挑動內亂之后,趙權便著力加強內部的清理。如今南京府雖然談不上鐵桶一塊,但是如果從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這支百人隊,還有敵方內應潛伏,那問題就相當嚴重了。

  這不僅會傷及南京府的根本,還會因為再次的清理而令人心動蕩。

  這才是那批來歷未明賊人的目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這些人的智商也未免太高了點吧?

  趙權后背冒出了一點點的涼氣。腦中不禁又出現了忽必烈的模樣。

  這手筆,也只有那廝才整得出來吧。也只有他和他的那些手下,才有能力有理由,發動一場如此細膩而頗具規模的圍剿行動。

  蒙哥可能還允許南京府擁有整個東北,但忽必烈絕對不行。他應該很清楚,一旦南京府的高麗計劃開始實施,并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東北必將成為一塊無法攻破的鐵板。

  可是,趙權依然找不出任何證據,來向別人證明這是忽必烈所為。

  不過,已經沒必要了。

  再向蒙哥投訴,會成為一個笑話。而在南京府內部,其他人能理解最好,不理解,執行就是。

  “發動緝偵局所有力量,把這些賊人布局于東北的網絡,全部打擊干凈。雞犬不留!”

  趙權,這一次是動了真火了。

  侍其軸眉頭緊鎖,“權總管,覺得會是忽必烈在后指使?”

  “不管是誰,咱們不能有任何退縮了。中原的事我們暫時不碰,但東北之地,手進剁手,腳來砍腳!

  這事,讓陳耀全權負責。”

  如今,大概也只有陳耀,做起這活來會沒有任何的顧忌。

  “那,王司長那邊…”

  王棲梧,的確很棘手。

  石溝村的地形地勢,以及那里的一草一木,早已全部映在趙權的腦子之中。當年在那里,要不是有這條山脊,東真軍主力恐怕大多都得永遠地留在北撤的路上。

  如今攻守易位,王棲梧被堵在石溝村,如果沒有外力相助,要想安全破局,難若登天。

  而且,憑著安迪與他的百人隊,即使能熬到援來到來,但內應未除,危險便時一顆放在他們身邊的定時炸彈一樣,隨時都會被引爆。

  派援兵過去,還不算麻煩,可是又派誰過去?

  在那種復雜交錯之中,救出王棲梧,確實是個難事。

  丁武是能打,可是似乎總是缺少一些臨時的機變能力。

  “讓承仁跟著丁武去吧。”高正源靜靜地說道。

  趙權一怔。

  承仁今年才多大?十四歲?

  高正源微微一笑,說道:“你當年這么大的時候,正在石溝村打了一場大勝仗。”

  趙權兩眼一翻,這廝,不用眼睛就能猜著自己的心思。

  還好是個瞎子!

  好吧,把承仁拉出去,好好蹓蹓也行。

  “令——丁武經五十特別行動組,火速前往石溝,盡最大能力救出王棲梧。

  令——王顯領五十特別行動組,到錦州聽調,以配合陳耀的清剿行動。

  令——撫松守軍出動一千人馬,困住五老山城,同時自北往南清剿石溝匪徒。

  令——丹東守軍出動五百人馬,向北清剿石溝匪徒。”

  整個東北,隨著從南京府城發出的一道道軍令,轟然而動。

  王棲梧絕對沒想到,他因為一時的貪生畏死,而提前發出了求援急件,竟然會在遼西遼東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惜命非所報,慎行誠獨艱。

  貪生,是每一個人的本能。

  一個人之所以強大,在于他能否以自己的意志力,將這種本能壓制在心底的最深處。

  有些人,一生都無法抗拒這種本能,所以他會遇難而避、遇敵而降、遇險而懼。

  有些人,卻以各種的危險來磨礪自己,而讓自己更加的強大。

  當然,也有更多的人,則是倒在了這種磨礪的道路之上。

  許多年之后,王棲梧依然為自己這一次的決定而唏噓不已。

  貪生而不怕死,也許是他在這一次遭遇之中的最大感悟。

  不過,感悟,那是后來的事情。

  此時的王棲梧,縮在石溝村東真軍營寨之中,正在經歷著他這一生中最痛苦的煎熬。

無線電子書    權宋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