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八章 取暖設備

無線電子書    權宋天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搞定陳耀之后,趙權開始逼著王鎧與李勇誠,然后是李毅中,最后還得想辦法把辛大哥套進來。

  他希望做到的是,在這個小團隊里,大伙兒起碼能有一個基本相同的時間計算標準。

  根據前世一些模擬兩可的野外生存知識,又跟辛大哥商議了數天,趙權把這支小隊伍第二次拉到山里頭去訓了兩天。結果還算是滿意,因為這次沒碰到野狼。

  這次訓練最大的一個收獲,是趙權很欣喜以發現,看似蠢笨的陳耀,現在逃命時的速度變得飛快。遇到危險時趙權自己總是想著得看到其他人的動靜,陳耀倒好,蒙著頭不管不顧的就是狂跑,跑起來甚至可以把自己甩在身后。

  指望這廝救人是不可能的了,不過只要今后不讓自己總分心去掂記他已經很好了。

  看來,這種訓練還得多進行幾次才好。冬天到了,農田里的活該干的都干完了,不該干的也干不了。與其整天窩在家里,還不如多拉出去打熬下身子。

  這日子,還有很長很長。

  即便偶爾雨雪停了,天也是陰的,暖風與冷風輪流地肆虐著這個小村子。冷熱不停的突變,讓村子里的不多的老人全部病倒。村子里可用的藥基本都用光了,好在真定軍的藥不少,也幫忙著治療。

  但李村長的病情卻愈加嚴重,看這情況似乎熬不過這個冬天。

  李家兄弟最近一直愁眉苦臉。每日里廢話不停的李勇誠完全沒了聲音。

  雖然兄弟倆每日給老人燒足火炕,但只要一離炕,李村長就無法承受屋子里的寒冷,更別說出門了。

  如果能搞點人參就好了,那東西補補老年人的體虛應該是有用。但這東西現在就算是有錢也買不著。趙權莫明地想到遼東,那旮旯這玩意現在應該多的是吧,而且全野生的…

  趙權想起前世的一個段子,面對寒冬,北方人可以靠暖氣,南方人卻只能靠正氣。可如今全天下都沒有暖氣,他有些無法想象,古代人到底是怎么熬過這么冷的冬天。他特地問了辛邦杰,辛邦杰給了他兩個白眼,說:“讓你們打熬身子時,總要找各種理由推脫,這就受不了了?”

  “在遼東,這個算什么!”

  趙權不禁打了個哆嗦,對遼東的畏懼又增加了三分。

  指望不上這個即便是寒冬也沖冷水澡的超級耐凍者。趙權去找梁申商量。

  梁申倒是給他提了不少實用的意見。自北宋時起,北方稍有錢人家都會在屋子里采用“火墻”取暖。它與火炕的原理是一樣的,火炕是把床體做成中空,火墻則是把墻體做成中空,然后在墻體內預埋筒瓦制成的管道,和灶爐相連,利用灶爐燒出熱氣使整個屋子保持較高的溫度。但是火墻不是一般人家里用得起的,一是造價昂貴,而且極度耗費柴火。

  這時代最先進的“暖氣”,趙權是無法享受了,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趙權拉著梁申,和李毅中關在屋子里一整天后,終于搗鼓出一個煤爐子出來。

  宋國定都汴京后,因為地處平原四周無山,人口的急劇膨脹使柴火短缺的問題變得非常嚴重。幸虧煤的大量推廣與運用,才使宋國度過這個即將爆發的能源危機。

  河南區域不缺煤,但缺的是好煤。無煙煤數量很少,只有權貴者才能用得起,大部分老百姓用的煤煙氣極重,在屋里一燒,整個屋子都是煙,煮出來的飯也全是煙煤氣。

  因此像長臨村這種較地處偏僻,又有山不缺柴火的地方,除了鐵匠鋪外,家家戶戶用的都是柴火。但這種冷冬加上冰雨天,柴木濕氣極重,干柴做飯馬馬虎虎還有,取暖就不夠用了。

  所以,趙權將主要的力氣花在打造“煙囪”上,這東西最好當然是用鐵皮來做,可是憑著李毅中的能耐想造個一二丈的鐵皮管,基本上不現實。趙權只好弄了些竹子,中間挖空,加熱烘烤后拗彎,相互套接。并在屋子墻上打個洞,把竹子末端穿出墻外。基本上就可以解決排煙問題了,雖然竹子用一陣就容易爆開,但要更換也簡單。

  趙權又從鐵匠鋪那弄了些煤,碾碎,和上黃泥,又加了一點點的碎木屑,與水攪拌。上一輩小時候在農村里,趙權見過爺爺在家里自己做蜂窩煤,很容易。具體原料配比他不記得了,但是知道只要想辦法讓蜂窩煤成型就可以了。尋個竹筒,中間插幾根細竹,制成一個模,印出一塊塊蜂窩煤,晾干后就可以用了。

  爐里燒著蜂窩煤,爐上架塊大木板,木板中間挖個洞,再做個鐵鍋架在洞口上,就成了一個可以湊合可用的煤灶了。可惜沒有材料,否則還能做個銅涮鍋,據說這玩意是忽必烈發明的,趙權琢磨著一定得搶在他之前,把涮鍋給整出來。

  這個湊合能用的煤灶,可以隨時燒熱水、隨時煮粥煮飯熬湯,還能充當火鍋,也讓屋子里暖和得多了。

  這樣的爐子,趙權與李毅中搞出了三個。一個李家用,一個自家用,還一個給了郭侃軍,換了半院子的煤塊,皆大歡喜。

  “不錯,這爐子的確好用!”

  “煮的東西不會冷,還能調節火候。”

  “趙家那小哥兒看來是有點能耐,難怪少爺會那么看重他們。”

  “少爺看中的不是那小子,而是姓辛的那家伙。不過我想下次他來時,趙家小子應該會引起他注意的。”

  “那小胖子也有點妖孽啊,小小年紀做生意做得機靈鬼怪的。”

  屋外冰冷似鐵,屋內火熱如春。爐子上架著一個大鐵鍋,鍋里擠滿了東西,有肉有菜有魚。丁武時不時往里添點水,再撒點鹽。圍著火爐的有四個人,各自端著一個巨碗,不時的從大盆里撈出東西往碗里堆著,吃得囫圇滿面。

  在座的四個人都是郭侃的親衛,也是真定萬戶史天澤帳下,歸屬郭侃直管的十夫長。

  同樣是十夫長,但四個人的地位明顯是不一樣的。施玉田跟著郭侃的時間最長,已過三十的他在四個人中年齡也最大。他這個十夫長,相當于五十夫長,郭侃不在時,他就代表郭侃執行隊百夫長的職權。

無線電子書    權宋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