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二章 王朝的第二步

無線電子書    我真不是角色球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6月12日,夏洛特時代華納中心,總決賽開戰。

  從賽前來看,這場總決賽的G1戰和往年并沒有什么不同。

  表面上看,都是萬眾矚目,熱度和期待值拉滿。

  但這熱度和期待值到底高到哪,還得G1打完了,看看收視率什么的,才能知道。

  TNT的解說席,從左到右坐著巴克利、邁克·布林和肯尼·史密斯。

  賽前的討論,三人也分出了陣營。

  邁克·布林還是騎墻,肯尼·史密斯旗幟鮮明的支持山貓,巴克利就只能勉為其難的去支持雷霆了。

  作為支持的依據,巴克利掏出了美人于的那套理論,大吹特吹布魯克·洛佩茲。

  不得不說,這個賽季的大洛,的確征服了一批球迷、專家和球評家。

  一度,大洛被吹成了鯊魚、魔獸之后,未來的米帝第一中鋒。

  但大洛真有那個實力嗎?李恪覺得沒有。

  但“覺得”是沒有卵用的,李恪得用賽場上的表現,去證明這一點。

  很快,比賽開打,李恪證明這一點的機會來了。

  開場,山貓令人驚訝的直接擺出了一個五小陣容。

  控衛庫里,得分后衛李恪,小前鋒杰克船長,大前鋒迪奧,中鋒塔克。

  即便很多專家都預測到了山貓會堅定不移的使用五小來對抗雷霆,但沒人想到,山貓會開場就祭出這套五小打法。

  “一上來就五小,那常規陣容呢?不用了?”

  不用是不可能的,小喬丹再怎么說也是一個場均兩雙的頂級藍領中鋒,總決賽一點不用,也太奢侈了。

  開場五小,里弗斯主要是想開場就打掉讓很多專家和球迷有所期待的大洛。

  不得不承認,大洛開發出了三分,加上他原本就很寬厚的身軀,以及一開始就很出色的策應能力,他的確很適合這個小球的時代。

  但也只是適合而已,想要真正的在這個小球時代成為核心或者說巨星級別的中鋒,想都別想。

  就速率慢這一點,真正碰上強力一點的對手,大洛就會成為被打爆的那個點。

  這場比賽就是如此——

  開場,雷霆靠著身高的優勢拿下球權。

  但半場的陣地進攻,雷霆沒法利用身高的優勢,撕開山貓的防線。

  大洛的確很高,2米13的身高,比真實身高不足2米的塔克高了差不多一個頭。

  但這一個頭的差距,是能夠通過更快的速度和靈活度來彌補的。

  大洛沒法通過身高的優勢,直接打穿塔克。

  那么,雷霆的進攻就只能按照既定的戰術來打了。

  既定的戰術,就只能是隆多和大洛擋拆,拆不出來,再找小杜。

  單說這套戰術打法,還是沒什么問題的,耐心一點,還是能夠撕開山貓的防線的。

  但前提是,耐心…

  開場,雷霆還是很有耐心的,第一波進攻沒得手,他們也沒著急。

  即便隨后,山貓一波反擊,率先得分。

  轉身的又一個進攻回合,他們還是很耐心的半場撕扯著空間。

  但隨著比賽的進行,五小山貓的反擊愈發犀利,大洛很快就變成了雷霆防守端的黑洞。

  反擊不用提,大洛根本就跟不上。

  陣地戰,山貓也嘗試著各種擋拆,瘋狂的找大洛,瘋狂的軍訓大洛。

  防守的,山貓簡單直接的換防也讓雷霆打著打著,慢慢的就只能找小杜了。

  小杜面對李恪的單防,也是一身的武功,必須竭盡全力才得以施展。

  首節過半,雷霆就以9比16的比分,落后了多達7分。

  大洛在場時的局促表現,已然一覽無余。

  解說席,美人于沒來,被鞭的就只能是巴克利了。

  “布魯克·洛佩茲成了雷霆的防守漏洞,說好了中鋒落后時代的原因是不夠強力,而布魯克·洛佩茲不一樣,因為他是一個強力中鋒呢?”

  肯尼·史密斯陰陽怪氣,巴克利只是微笑著攤手。

  場上,斯科特·布魯克斯猶猶豫豫,還是堅持了賽前的既定打法,并沒有換下大洛。

  這樣的選擇,無疑是錯誤的。

  主力被打爆了還不換下,放到賽后,主教練是要被痛批的。

  但斯科特·布魯克斯就是這么一個教練,臨場指揮不出色,戰術什么的也很匱乏。

  優點是善于培養年輕球員,善于處理與明星球員的關系,還有一手不錯的雞湯能力。

  簡單來說,他就是另一個道格·里弗斯,甚至還比不了里弗斯。

  豬頭再怎么說,臨場的調整、小聰明、鬼點子,都比斯科特·布魯克斯強。

  所以到了總決賽,對手換成了雷霆,山貓的教練反倒不是問題了。

  如果對手是馬刺,主教練這個點的問題,肯定是要被放大的。

  這也是為什么,李恪更希望總決賽的對手是馬刺。

  打雷霆,實在是沒懸念;打馬刺,波波維奇、鄧肯還是能夠給山貓制造一些麻煩的。

  大洛被打爆了半節比賽,卻沒被換下。

  山貓也就堅持了五小的打法,繼續抓攻防轉換、打反擊、陣地進攻中軍訓大洛。

  進攻有聲有色的同時,防守端也繼續壓制著雷霆。

  首節過后,一個33比24的比分,9分的領先,山貓優勢巨大。

  “我們已經可以確定,即便是擁有布魯克·洛佩茲和凱文·杜蘭特的雷霆,也難以力敵山貓的五小打法。”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山貓真得能夠堅持一整場比賽,都使用五小打法嗎?”

  第二節,里弗斯給了答案——

  控衛利文斯頓,得分后衛師弟,小前鋒韋斯利·馬修斯,大前鋒華老二,中鋒李恪。

  繼續五小?沒問題!

  山貓繼續五小,雷霆倒是變了。

  跟著五小是不可能的,雷霆沒有跟著五小的深度,主要是他們沒有能夠頂到五號位的側翼球員。

  第二節再變,他們也只能擺出一個一大四小的陣容。

  中鋒是伊巴卡,小杜繼續打,外圍換上了邁克·米勒、薩博·塞福羅薩和替補控衛羅亞爾·艾維。

  這套輪換陣容,其實就已經不是雷霆常規的輪換陣容了。

  雷霆的替補也很厚,但這個厚,體現在內線。

  內線兩個位置,他們有山貓舊將納茲爾·穆罕默德、超音速時代就在隊內的功勛尼克·科里森、以及二年級中鋒科爾·阿爾德里奇。

  但現在,面對山貓的五小進攻,這三大替補內線,一個都上不了了。

  而現在的這套輪換,問題也是明顯存在的。

  外圍四個小個,只有小杜和塞福羅薩的防守在水準之上。

  邁克米勒和艾維的防守,對上尚且稚嫩的師弟或許還好,對上馬修斯和李恪,問題就很大了。

  于是,第二節,山貓的進攻還是抓攻防轉換、打反擊、陣地戰軍訓邁克·米勒和艾維。

  防守端,繼續仰仗五小的靈活程度。

  倒是連續出場的小杜,因為李恪必須頂到五號位,山貓頂上去單防的,就只能是馬修斯了。

  馬修斯的防守沒問題,但身高臂長的小杜很有問題,防是防不住的。

  里弗斯也沒指望馬修斯能擋住小杜,只要稍加限制,能夠做到最基本的消耗,馬修斯的防守就成功了。

  就這樣,第二節的比賽,小杜對飚李恪。

  山貓犀利的反擊,卻還是幫助他們進一步的拉開了比分的差距。

  半場,62比51,11分的比分差距,讓這場比賽看起來,已經沒多少懸念了。

  “雷霆顯然沒法應對山貓的五小打法,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山貓真得能夠一直貫徹堅持這套五小打法嗎?”

  中場休息,巴克利提出了他的疑問,肯尼·史密斯卻語出驚人:“堅持?山貓為什么要堅持?”

  看到巴克利臉上詫異的表情,他才做出解釋:“如果我是道格·里弗斯,我會在第三節擺出常規陣容,防個一節,順便讓五小中的關鍵球員,得到充分的休息。”

  “然后末節,再上五小,直接終結這場比賽!”

  如肯尼·史密斯所言,第三節的一開始,里弗斯的確是這么做得。

  庫里、韋斯利·馬修斯、李恪、華老二以及小喬丹,一個一大四小的陣容,對上了大洛、伊巴卡、小杜、塞福羅薩和隆多的雷霆。

  這一節的山貓,打得明顯慢了下來。

  反擊減少,陣地戰中增加了李恪和庫里的擋拆,打得簡單高效。

  真正的重點在防守端,上半場沒出場的小喬丹憋著一股勁,表現的非常活躍,覆蓋面積直接到達了中距離。

  小喬丹各種掃蕩,山貓就這么穩穩的在三節結束時,把領先的優勢進一步拉開到了15分。

  到了第四節,五小登場,一波決勝。

  總決賽的G1,山貓就這樣,沒有任何波折的擊敗了雷霆。

  “117比98,19分之差,山貓大勝!”

  “這總決賽,看著和賽前討論的不太一樣啊,差距實在是有點大…”

  邁克·布林感慨著,巴克利這個時候也聰明了,一語道出:“雷霆根本擋不住山貓的五小,總決賽的差距,恐怕比東決還要大!”

  東決雖然是4比3的總比分,但誰都知道,如果山貓早一點掏出五小打法,系列賽最多打到五場或者六場。

  總是的差距更大?那就只有橫掃了。

  總決賽G1賽后,輿論直接一邊倒了,沒人繼續看好雷霆,包括信誓旦旦大洛能夠打爆一切的美人于在內。

  央五,張指導也洋洋得意:“我一直在說啊,總決賽根本就沒懸念的…”

  聯盟也在比賽結束的第二天,公布了這場總決賽的各項收視數據。

  毫無疑問,這是近幾年來,NBA收視率最高的一場總決賽之一,能夠與之相比的,只有08年的總決賽。

  彼時,李恪在總決賽上的爆發,引來了大量球迷的圍觀。

  紐約,某個不愿透露姓名的老頭子,看著這些收視數據,直接樂開了花。

  6月14日,還是夏洛特時代華納中心,總決賽G2開戰。

  這場比賽的賽前,輿論已經沒有太多的分歧了。

  但比賽真正開打后,G1戰未曾出現的波折,這場比賽卻出現了。

  雷霆做出了改變,他們沒有棄用大洛,卻提升了小杜在整個進攻體系中的優先級。

  小杜和隆多擋拆,小杜和大洛的擋拆,以及小杜和伊巴卡的擋拆,成了這場比賽開場的常見畫面。

  更重要的是,托尼老師替補了,頂替他的是有一手空位三分的塞福羅薩。

  塞福羅薩拉開空間,小杜瘋狂出手。

  一時間,雷霆還真就頂住了山貓的沖擊。

  首節結束,29比28的比分,雷霆只落后了1分。

  這,就是這場比賽的波折了。

  但也僅僅只是波折而已,次節比賽,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變化出現了:

  第二節,雷霆原以為還會和G1戰一樣,雷霆的輪換陣容能夠繼續頂住山貓輪換陣容的沖擊。

  但李恪這個X因素跑出來了,突然開始單打,接管比賽。

  這可不是過去的李恪單打,只能自己打,隊友看。

  雷霆嘗試著包夾了李恪,但很快,李恪傳出了幾個令人意外的傳球。

  幾個傳球,穿透了防線…

  “這是…?”

  “謝爾頓的傳球?!”

  一個接一個極具穿透性的傳球,直接傳蒙了所有人。

  李恪的底牌,最終是在這場比賽之中,掏了出來。

  一個有傳球的李恪有多恐怖?看看這場比賽就知道了。

  短短半節時間,李恪就刷出了4記助攻。

  山貓的進攻完全活了,雷霆的防守完全崩了。

  面對李恪的單打,原本他們是能夠用包夾防守,略作限制的。

  但現在,包夾就會放空側翼,中投穩定的利文斯頓、進攻端非常全面的馬修斯,以及有一手底角三分、空位三分的杰克船長和師弟,足夠讓雷霆喝一壺的了。

  不包夾,李恪也完全擋不住,斯科特·布魯克斯相信,真的放任李恪一打一,半場比賽,李恪一個人就能解決雷霆全隊。

  這下子,雷霆就沒法防了。

  半場結束,首節比賽主力五小都沒能拉開的比分,次節比賽,被李恪一己之力拉開了。

  李恪一己之力拉開比分的差距,這場總決賽的G2戰,又是山貓贏了。

  “沒有懸念,還是沒有懸念!”

  “雖然這場比賽雷霆足夠頑強了,但在一個火力全開的謝爾頓面前,他們還是沒能頂住。”

  6月17日,戰場轉到了鵝城。

  回到主場,小杜很高,隆多很硬,但李恪又高又硬。

  他又投又突又傳,獨得34分8個籃板10個助攻2個搶斷1個大帽,帶著山貓,15分擊敗雷霆。

  就這樣,山貓拿到了賽點,3比0的總比分,意味著他們距離總決賽橫掃,只差一場了。

  雷霆喊出了拒絕橫掃的口號,但所有人都明白:

  從李恪掏出他新開發的傳球,這場橫掃,就避免不了的。

  6月19日,還是鵝城。

  贏下這一場就奪冠,山貓也不裝了。

  開局就是李庫擋拆的王炸,一個多出了傳球技能的李恪,直接讓這套巨星擋拆戰術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

  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山貓就打爆了雷霆。

  總決賽的最后一戰,他們又一次輕輕松松的拿下了。

  如張指導所言:“這場總決賽,實在是沒什么懸念!”

  鵝城,切薩皮克能源球館,山貓舉起了隊史第三座總冠軍獎杯,也是連續的第二座。

  李恪也舉起了屬于他的FMVP獎杯,王朝?

  王朝已經近在眼前了,就讓時間過得更快一些吧…

無線電子書    我真不是角色球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