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八章 立場不同的喬老板

無線電子書    我真不是角色球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斯蒂芬庫里末節21分,謝爾頓帶病出戰再砍31分,山貓逆轉取勝!”

  “帶病也能贏,三巨頭再負山貓!”

  “末節21分,全場39分,二年級控衛的超神之戰!”

  賽后,媒體的報道除了嘲笑三巨頭以外,大多狂吹庫里。

  這場比賽,庫里的確打出了生涯至今的最佳表現,末節的連續三記三分,直接殺死了比賽。

  單節21分的表現,也并列科比,進入季后賽單節得分排行榜的前十。

  可以說,這場比賽的庫里,的確是值得一吹的。

  也有一小部分的專家記者,吹了一把李恪。

  “毫無疑問,斯蒂芬庫里的末節21分幫助山貓鎖定了勝局,但山貓真正的掀起反擊,是從謝爾頓的防守開始的。”

  “他先是用補防協防頂住了德維恩韋德的沖擊,接著用單防,完全鎖死了勒布朗詹姆斯…”

  “末節的謝爾頓,做出了Dpoy級別的防守,山貓的逆轉,正是從他成功的防守開始的。”

  以上是比爾·西蒙斯專欄文章中的內容。

  然后是ESPN專家馬克·斯坦恩在節目中略帶驚訝的感慨:“次節末、第三節末兩波關鍵單的打,第四節Dpoy級別的防守,全場31分6個籃板5個助攻2個搶斷1個蓋帽,誰能想到,這是一個剛從感冒高燒中恢復的球員的表現?”

  “賽后,我們聽到了謝爾頓站到勒布朗詹姆斯和德維恩韋德面前噴出的那兩句垃圾話。”

  “雖然這兩句垃圾話很嚴厲,但我們沒有聞到一丁點的火藥味,因為勒布朗和德維恩根本無力反駁…”

  “賽前,他們嘲笑了謝爾頓的感冒高燒,但他們還是輸掉了比賽。”

  “如謝爾頓所言,三巨頭弱爆了!”

  東決很快轉戰克利夫蘭,G3戰——

  完全恢復的李恪,本應大干一場,結果卻沒能找到速貸中心籃筐的位置。

  庫里的狀態也大不如G2,各種打鐵。

  杰克船長和賈米森倒是盡力了,但這兩人能做得,只是錦上添花。

  騎士那邊,三巨頭還是和G1一樣:

  樂邦迷失在李恪的鐵壁之下,韋德和波什彌補了缺失。

  就這樣,回到主場的騎士扳回一局。

  相隔兩天的G4——

  李恪歸來,爆砍34分8個籃板5個助攻2個搶斷。

  加上庫里的27分,杰克船長的21分,和賈米森的19分。

  山貓四核加一起就拿下了多達101分,客場,山貓攻勢如潮的擊潰了騎士。

  就這樣,3比1的總比分,山貓的賽點到手了。

  “客場,山貓的進攻完完全全的擊潰了騎士的防守,他們轟下了134分…”

  “與此同時,他們也拿到了東決的賽點,只差一場勝利,他們就將擊敗騎士,晉級總決賽!”

  G1、G2過后,輿論界就對山貓的勝出不太意外了。

  即便如此,在山貓拿下賽點過后,還是有人在嘆息——

  “誰還記得去年夏天,勒布朗詹姆斯、德維恩韋德和克里斯波什宣布聯手時的盛況?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聯盟大結局了!”

  “但現在,三巨頭卻要倒在東決了,他們連總決賽都進不去…”

  也有人在興奮——

  “我踏馬討厭抱團,所以,07年凱爾特人組成暮年三巨頭的時候,我就深惡痛絕。”

  “這一次騎士巔峰三巨頭更是如此,克里斯波什和德維恩韋德自由身離開母隊,加入騎士,這簡直就是在破壞NBA的生態!”

  “還好,我們還有夏洛特山貓,08年他們擊敗了凱爾特人,今年,他們又要擊敗騎士了。”

  “或許,我們可以稱他們為:三巨頭殺手!”

  又是兩天后,有可能徹底分出勝負的G5。

  賽前,騎士并不服輸。

  樂邦:“這是我們在一起的第一個賽季,我們的陣容經歷了太多的變動,我們一直在嘗試、磨合,季后賽也同樣如此,G1、G2,我們在試探,G3和G4,我們也在尋找正確的贏球方式…”

  “山貓拿到了賽點,但也僅僅只是賽點,我們還有機會,接下來的比賽,我們會結束試探,全力以赴!”

  韋德:“落后并不可怕,我還記得06年的時候,我和我的球隊0比2落后,但最終,我們完成了逆轉,關于逆轉,我經驗豐富,這一次也同樣!”

  波什:“…”

  三巨頭各自發言,山貓這邊,李恪在看戲。

  樂邦的發言讓李恪一臉懵逼,合著系列賽打了四場,你們一直在試探?

  倒是韋德的發言,讓李恪有點驚醒。

  韋德擅長逆轉,里弗斯擅長被逆轉,再加上聯盟可能出現的控場…

  這G5,還真是有點危險。

  直到比賽開打,李恪這才發現,他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樂邦還是沒法正面突破李恪的防守,他只能弧頂做軸,想得分的話,就只能偷雞,或者用他的屁股對準李恪。

  韋德一如既往的穩定,這個賽季是他最后的巔峰了,算上G5,東決合計5場比賽,三巨頭里只有他真正的打出了身價。

  波巨頭一如既往的不穩定,前一場他能夠砍下26分10個籃板,打出巨頭的身價。

  這場比賽,他完全迷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裁判也沒有出手,就像是聯盟完全沒有控場的習慣一樣。

  很多人甚至對此感到詫異,因為季后賽,聯盟通常都是會控場的。

  尤其是東西決和總決賽,每多打一場,那就是數千萬美元的收入。

  但這場比賽,裁判并沒有控場。

  非但沒控,樂邦、韋德所應得的明星哨,也消失無形了。

  要知道,主裁判可是托尼·布拉澤斯,另一個被稱為是樂邦的御用裁判的名哨。

  一場比賽打完,樂邦已經在懷疑人生了。

  丹·克勞福德、托尼·布拉澤斯,還有幾個普通裁判,比如邁克·卡拉漢、斯科特·福斯特、肖恩·賴特…

  這幾個以前都是朋友啊?現在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比賽結束的時候,現場解說雷吉·米勒高呼著: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山貓擊敗了騎士,晉級總決賽!”

  “謝爾頓·李不愧是天選之子,他再一次帶隊闖入總決賽!”

  樂邦叉著腰,當那些裁判朋友都不站在自己這一邊的時候,他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天選之子這個稱號,真的不屬于他了。

  比賽,最終結束了。

  系列賽,也結束了…

  意外或不意外的,三巨頭都結束了這個賽季,結束了這個不成功的賽季。

  G2面對面的飆過臟話后,李恪也沒了站在樂邦和韋德面前裝逼的想法。

  他只是在全場的歡呼聲中,對準賽后采訪的鏡頭,回應了賽前樂邦和韋德的言論。

  “這是我的地盤,他們沒有在我的地盤贏球的能力!”

  這句話就像是Thisismyhouse的翻版,李恪說得無比霸氣,時代華納中心的歡呼聲也越發火熱了。

  騎士快速的撤出了時代華納中心,無論他們怎么看待這場失利,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賽季的他們就是失敗了,徹頭徹尾的失敗。

  失敗的情緒在蔓延,但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

  波巨頭坐在大巴車的窗邊,他已經在后悔了。

  三巨頭中球隊地位最低,輸了比賽,他還要背鍋,從抱團開始,他就被嘲“偽巨頭”…

  現在,他想,如果當初他沒有加入騎士,而是選擇去新澤西,或者回家鄉休斯敦,是不是一切會好得多?

  韋德低著頭,思考著未來。

  后悔也有,但不比波什,至少,他對騎士的未來仍然抱有期望。

  他覺得一切還沒那么糟糕,只要熱火堅定的以他和樂邦為核建隊,把邊邊角角補齊,下個賽季,他們還是能夠卷土重來的。

  最后是樂邦,坐在前排忍耐了一會,最終還是沒忍住的樂邦。

  他拿起了手機,點開了WeChat,點開了WeChat里和韋德的聊天框。

  “德維恩,我知道這一刻的你或許會感到沮喪,但我想說的是,失敗只是一時的…”

  “我們不應該沉浸在過去的失敗中,我們應該做的是…總結失敗,了解我們失敗的原因,然后做出改變。”

  “下個賽季,卷土重來!”

  一大段話,點擊了發送,樂邦長舒一口氣。

  雖然這個系列賽,在李恪的防守下,樂邦只打出過一場符合身價的比賽。

  樂邦仍然不認為,騎士的失敗是因為他。

  他總結了一下,找到了失敗的原因——

  以剛過結束的G5舉例,這場比賽,李恪再砍30分,加上庫里的22分、杰克船長的17分和賈米森的15分,山貓的進攻四核合砍84分。

  三巨頭其實對上了,樂邦27分,韋德34分,波什18分,三巨頭合砍79分,只比山貓四人少了5分。

  但全場比賽而論,騎士以95比112的比分,輸了整整17分。

  三巨頭在少一人的情況下,也只輸山貓四核5分,拋開這7個人,騎士卻輸了整整12分。

  所以,結論就出來了:騎士輸在了角色球員,而不是核心球員。

  縱觀這五場比賽,除了G4山貓爆砍134分大勝以外,剩下的三場勝利,也大致類似。

  騎士的三巨頭還是頂級的,每場比賽都能夠貢獻至少75分,但角色球員的發揮寥寥。

  除了邁克畢比、丹尼爾吉布森和埃迪豪斯能投進一些三分以外,就只有蘭迪弗耶還能在進攻端給到一些幫助。

  剩下的,阿泰、瓦萊喬、莫里斯埃文斯,進攻端都堪稱黑洞。

  瓦萊喬是聯盟稀缺的中鋒,他的進攻還是騎士能夠忍受的。

  阿泰已老,騎士想要的防守都大不如從前了。

  莫里斯埃文斯更是已經到了要退役的年紀了,騎士的角色球員,的確爛到家了。

  常規賽中期的交易和引援,只是讓騎士的角色球員從爛的臭不可聞,提升到了爛的還能夠忍受的地步。

  和山貓這種替補人人都能拉上來打一打,板凳深度深如馬里亞納海溝的球隊相比,差的就太遠了。

  韋德沒有回復樂邦,他覺得,作為一個能看得懂比賽的明星球員,騎士到底輸在了哪,他是看的很清楚的。

  “勒布朗絕對是有責任的,他得認識到這一點。”

  東決已經結束,西決也進入到了焦灼階段,雷霆和獨行俠打成了2比2平。

  和前世不同,沒了龜龜拖后腿,多了一個很清楚如何在季后賽中贏球的隆多,以及一個能夠提供強硬防守的托尼老師。

  雷霆咬死了本該在這個賽季的季后賽中小宇宙爆發然后奪冠的獨行俠…

  已經是旁觀者的李恪,越來越看不清西部的局勢了。

  “難道說,小杜這家伙還真得能帶隊闖進總決賽?”

  老司機還在爆發,他撐住了局勢,但獨行俠想贏,得看特里、基德、肖恩馬里昂們能不能站出來、有所發揮…

  與此同時,消失了大半個月的喬老板,終于出現了。

  不是在身邊,而是在電視機里。

  勞資談判一輪又一輪的重啟,一球員方而再再而三的讓步,分成比例早已確定,50就是球員一方的底線。

  老板方暫時也沒有觸及這個底線的想法,只是他們堅持彈性工資帽,想要借此封鎖球員的收入超出分成比例的可能。

  局面,仍然僵持著。

  眼看著舊的勞資協議快要過期了,聯盟很快就要被迫停擺…

  萬眾期待的喬老板站到了話筒前,1998年的勞資談判,他曾對奇才老板說:“如果你的球隊沒賺到錢,干脆就把它賣掉算了!”

  強硬的態度帶動了球員,史蒂夫科爾,甚至當時年輕的斯蒂芬馬布里,都站出來嗆聲老板一方。

  由此,奠定了98年勞資談判成功的基礎。

  這一次,很多球員仍然認為,喬老板會站出來為他們發聲,一錘定音。

  結果…

  “五五分成,彈性工資帽,這就是最終報價了,如果6月1日之前協議還是不能達成,我們會撤回這份報價,然后把分成比例降到47!”

  話很多,總結一下就是,最后通牒,愛簽不簽!

  球員們感到失望,尤其是老杜,他甚至對李恪說:“我已經決定,在這個夏天離開夏洛特。”

  李恪皺了皺眉,老喬的態度在他的意料之內。

  除此之外,他還清楚的知道,老喬聯系了十多家球隊的老板,形成了一個小派系。

  這個小派系的目的就是,想方設法的把分成比例壓到47。

  說白了,在14年簽下那份高達9年240億美元的天價轉播合同之前,NBA絕大多數的球隊都是虧損的,所有的小球市都虧損嚴重。

  這種情況下,小球市的老板們,自然要借著勞資協議到期的機會,把價壓下去,壓到不能繼續壓為止。

  只是,李恪不能理解——

  明明山貓是盈利的,為什么老喬還要加入這樣一個壓榨球員的小派系?

無線電子書    我真不是角色球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