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四章 垃圾時間的對位

無線電子書    我真不是角色球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籃板籃板!”

  球場上也不知道誰高呼了一聲,小喬丹便如火箭般躥起。

  他判斷錯了籃板的落點,起飛失敗!

  經驗更豐富的大Z在小幅移動后,撿下籃板,順便一個補籃。

  唰——!

  “BigZ搶下籃板,補籃得手!”

  “騎士終于得分了!”

  從某種角度出發,大Z的這個補籃算是拯救了這場比賽的騎士。

  因為接下來幾分鐘的比賽,騎士在山貓身上,感受到了所謂的季后賽級別的防守強度。

  “山貓的回合,還是謝爾頓,這次是單打了…背身推進,轉身,晃了一下,還是一個中投,不過帶了一步后撤!”

  “球進了,6比2,山貓還在領先!”

  “騎士的回合,勒布朗詹姆斯,嘗試性的突破,沒有結果…”

  “勒布朗只能中距離出手…還是沒進!”

  從小莫把主攻權轉交給樂邦開始,樂邦就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了大眾,殺死小皇帝的那個人到底長什么樣子。

  解說席上的肯尼史密斯幫著統計了一把:“從開場的第二個回合的進攻開始,勒布朗已經連續投丟了四記中投,現在,他的投籃命中是4投0中,一分未得!”

  “反觀謝爾頓…”

  巴克利更不客氣,他直接·拉出李恪,和樂邦一番對比。

  “除了開場投丟了一個,接下來的三個球,他投出了一個3中3,目前整體的命中是4中3,得到6分。”

  樂邦其實是有些無奈的,他也知道,李恪防他太輕松了。

  仔細想想,自從李恪進入聯盟,樂邦對位李恪,就沒怎么吃到好果子。

  對這輪系列賽,樂邦原本的預期是,學習首輪季后賽的李恪,進攻牽制李恪的防守,偷偷雞,把進攻的重任交給隊友,自己專注防守。

  在樂邦看來,山貓和騎士沒什么不同,都是極其依賴隊內頭號球星的球隊。

  結果,李恪開場投開了手感,壓力就轉到樂邦那邊了。

  面對壓力,樂邦只能硬著頭皮跟著投,投著投著,就40了。

  樂邦4中0,騎士的得分,就只有大Z的補籃了。

  場邊,督戰的面包布朗也有點無奈。

  這場比賽,山貓的防守太針對了,人盯人的防守,每個位置都對上了,面包布朗能找到的唯一的優勢對位,就是小莫對庫里了。

  結果山貓還在小莫這一側,加上了協防的針對。

  可以說,布朗已經找不到一個可以依靠的進攻端的強點了。

  但開場2比8的比分,還是讓面包布朗不得不叫出了開場的第一個暫停…

  “騎士暫停了,開場他們的進攻可以說是差到了極點…”

  肯尼史密斯搖著頭,巴克利卻來了一句:“不,與其說騎士的進攻差到了極點,不如說山貓的防守太強了。”

  “道格里弗斯的針對性調整太出色了,韋斯利馬修斯頂替肯揚馬丁的這一手,直接盤活了他們的防守。”

  場邊,暫停了,里弗斯若有所思。

  這場比賽的只是他的靈機一動,但現在看,效果很不錯。

  不錯的原因,他覺得是這套陣容更靈活,更多變。

  “如果把德安德烈拿下來,再上一個前鋒,這套陣容會不會更加靈活,更加多變呢?”

  上世紀九十年代,帕特萊利就曾預言,未來的籃球陣容將會是五個全能型的小前鋒組成,身高相近,且每個人都能進攻、防守和組織,成為一個無所不能的集體。

  里弗斯此時的思索,就有點未來籃球的意思了。

  他的目光在山貓的板凳席中尋覓了一會,最終定格在了PJ塔克身上。

  里弗斯很想試試,但他沒有下手,因為比賽的重要性,不允許他做這樣的嘗試。

  就這樣,暫停時間,里弗斯做了最稀松平常的布置。

  轉頭,等到比賽開始,他歪著頭問身側的進攻助教阿蒙德希爾:

  “如果我現在換下德安德烈,換上PJ,你覺得場上的局勢會如何變化?”

  “換上PJ?除了斯蒂芬,剩下四個搖擺人?”

  阿蒙德希爾在搖頭:“這么換,誰去頂大Z?”

  “為什么要去頂大Z?就給他錯位的機會,他還能翻天?”

  阿蒙德希爾愣了愣,里弗斯卻變得滔滔不絕了:“他不但翻不了天,他還會被場上的五個鋒衛搖擺人的快速移動,牽扯到精疲力竭的…”

  “不,我還是覺得不對!”

  阿蒙德希爾打斷了里弗斯,“大Z或許翻不了天,但把大Z換成德懷特霍華德呢?”

  “一個不算準確,但也差別不大的數據,德懷特霍華德的真實身高,可能只有2米08,謝爾頓的身高已經有2米02了,他和德懷特霍華德的真實差距只有6cm…”

  “所以,你的意思是,謝爾頓可以去頂德懷特霍華德?”

  6cm的身高差距其實不大,畢竟聯盟中,的確有一些身高只有2米出頭的球員在打中鋒,在對位火花。

  當然,能不能頂住火花,就說不好了。

  但里弗斯覺得,2米出頭的球員里,李恪是頂得住火花的。

  因為他相信李恪的單防能力,是能夠彌補這6cm的身高差距的。

  而李恪的力量、彈跳,對上火花都不會吃虧,速度更是要優于火花。

  綜合來說,唯一的問題就是身高臂展了。

  但李恪頂級的單防,的確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身高臂展的劣勢。

  “那就假設謝爾頓能夠頂住德懷特霍華德,然后呢,我們能從這套五小陣容里得到什么?”

  看著里弗斯點頭,阿蒙德希爾已經認可了李恪能夠頂住火花的這一點,但隨后,他又提出了一個疑問。

  “更靈活的攻防,更多變的攻防,以及更關鍵的,中鋒普遍沒有遠投,但鋒衛搖擺人們一般都是有遠投的,更多的投手,意味著場上更寬廣的空間…”

  里弗斯的解讀讓阿蒙德希爾沉默了,但片刻后,阿蒙德希爾深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取而代之的一片興奮。

  “有搞頭?”

  “當然!”

  回到這場比賽,里弗斯沒有激進的去嘗試他新冒出來的想法。

  因為他知道,沒有成套的體系,沒有成熟的練習,這套打法是不可能出現在季后賽的賽場上的。

  但場上,山貓的比賽進程依舊無比順利。

  面對山貓針對性十足的防守,面包布朗其實是沒什么太好的辦法的,暫停過后,他給出的應對就只是增加了一些擋拆。

  主攻的還是樂邦,不過,他是佯攻的。

  騎士依靠著樂邦過掩護后的突破,撕扯了山貓的防線。

  最后一個突分,把球分到外線。

  打得很簡單,效果也有那么一點。

  至少,騎士的外線,小莫、理查德漢密爾頓以及賈米森都得到了一些輕松出手的機會。

  只要有機會,那就有得分。

  只是和山貓相比,騎士逐漸激活的進攻,還不怎么夠看。

  暫停之后,山貓的進攻,他們需要面對的是一個暫停后同樣調整了防守的騎士。

  因為開場李恪的強勢,騎士不得不改變了原本的樂邦單防李恪的策略,加上了一些協防。

  主要是內線的協防,為的是讓樂邦能夠沒有后顧之憂的防李恪的投籃。

  但協防一加,正面,庫里的壓力就小了。

  山貓的核心自動轉到了庫里那邊,進攻依舊無比順暢。

  第一節的后半段,李恪甚至在空手跑動后,接庫里傳球,飚進去一記三分。

  肯尼史密斯的總結:“開場,山貓的防守完全鎖死了騎士,調整過后,比賽就變成了純粹的山貓的進攻壓過騎士的進攻…”

  首節結束,山貓以31比20,一個差距巨大的比分,領先了多達11分。

  如此比分,樂邦是有些絕望的。

  而絕望之下的樂邦,只會越打越差…

  第二節,雖然樂邦連續出場,但山貓這,李恪也連續出場。

  騎士還少了一個小莫,騎士的進攻就又回到了比賽開場的時候,各種打鐵不中。

  要說樂邦,如果不是碰到了李恪,他的進攻還是沒什么問題的,畢竟也是這個賽季的得分榜第二。

  首節后半段,樂邦還是靠著偷雞,把他原本4中0的投籃命中,提升到了7中2,命中率起碼是有數字了。

  第二節,沒了小莫,雖然理查德漢密爾頓替補上來了,騎士的有球能力卻所剩無幾了。

  這種局面下,樂邦又被逼上了梁山。

  但他打得很慫,不是機會的機會,就絕不出手。

  各種甩鍋,算是打出了個性。

  騎士的進攻在次節比賽中跌落谷底,即便丹尼爾吉布森替補上來,投進去兩記三分,也沒能挽救已經崩盤了的騎士。

  就這樣,半場結束,57比38的比分,騎士的落后已經多達19分了。

  中場休息,球隊大比分的領先,讓教練和球員都很輕松。

  里弗斯甚至半真半假的開起了玩笑:“半場領先19分,下半場我們是不是可以上替補了?還是說,謝爾頓,讓你上場,垃圾時間敢打敢拼一下?”

  李恪笑了笑,搖了搖頭。

  但下半場,里弗斯的大膽試驗還真就來了。

  “控衛斯蒂芬庫里、得分后衛韋斯利馬修斯、小前鋒謝爾頓、大前鋒杰拉德華萊士,最后是許久沒有登場的PJ塔克,這是什么陣容?”

  下半場,山貓的登場陣容讓解說席上的肯尼史密斯和巴克利有些驚訝。

  球場上的李恪其實也有點驚訝,不過驚訝之余,他知道,里弗斯這是走上了正確的路。

  這套有些特殊的輪換陣容,倒也不需要李恪頂到中鋒位置,就像里弗斯所言,他們不需要找人頂住大Z,因為大Z還不配。

  頂到中鋒位置的,就是突然進入主力陣容的塔克。

  但這套陣容打出的效果,卻很一般——

  下半場,山貓的防守回合。

  騎士的第一反應和阿蒙德希爾一樣,認為得到錯位機會的大Z,是能夠打爛山貓的進攻的。

  于是,他們刻意的尋找把球送到籃下的機會。

  效果還不錯,大Z的確是得到了幾波輕松得分的機會,帶著騎士,追逐著比分。

  場邊的里弗斯倒也不急,因為他知道,這套陣容的重點是,場上的球員能否打出快打旋風一般的進攻,拖垮對手的大中鋒。

  但顯然,沒有成熟的體系配套,沒有多次的演練,驀然轉換到這套打法,山貓是很不適應的。

  李恪被樂邦看死,庫里沒有太過合格的掩護,也打得有些掙扎,最關鍵的是,華老二和塔克都有點找不準進攻端的位置。

  于是,下半場的開場,騎士反倒是靠著大Z,迅速的把比分的落后迫近到了15分。

  眼見于此,為了確保勝利,里弗斯也結束了搞事,把小喬丹換了回去,一切恢復如初。

  第三節的后半段,局勢再度逆轉。

  換回了常規陣容的山貓,又靠著堅挺的防守,一波8比2,把比分的差距拉開到了20分往上。

  就這樣,第四節,比賽變成了所謂的垃圾時間。

  垃圾時間,李恪自然是不會再出場的,山貓上了一個控衛肖恩利文斯頓、得分后衛韋斯利馬修斯、小前鋒賈瑞德杜德利、大前鋒塔克、中鋒夸梅布朗的替補、飲水機混雜的陣容。

  騎士那邊,面包布朗卻好似不知道比賽已經進入了垃圾時間一般,他擺上場的,是控衛丹尼爾吉布森,得分后衛理查德漢密爾頓,小前鋒樂邦,大前鋒阿聯,以及中鋒瓦萊喬的主力替補混雜的陣容。

  里弗斯卻也不在意,因為他知道,即便騎士還想掙扎,也沒什么機會了。

  一個12分鐘的第四節追回21分,怎么可能?

  板凳上坐著的李恪比里弗斯更清楚的是,樂邦之所以連續出場,是因為他得利用第四節開場的這段時間,把自己的數據刷回來。

  “16中6的投籃命中太難看了,15分的得分也遠遠不夠,所以,勒布朗的比賽還沒有結束…”

  于是,第四節的前三分鐘,樂邦表情堅決的抱著籃球沖擊籃下,一球接一球的狠鑿。

  這樣的打法,是讓人疑惑的,畢竟騎士末節垃圾時間還要上一個半主力半替補的陣容,目的應該是在渺茫的機會中尋找一絲逆轉的可能。

  但既然是想逆轉,那就應該投三分啊?為什么還要兩分兩分的鑿呢?

  更加讓人疑惑的是,即便是兩分兩分的鑿,樂邦也鑿的不太順利,因為,他碰到了P.J.塔克。

  “勒布朗,面對PJ塔克,好像有點突不動?”

  “碾到近框距離,抬手上籃…”

  “居然沒進!?”

  “這PJ塔克是何方神圣,他居然頂住了勒布朗的沖擊!”

無線電子書    我真不是角色球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