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56.急性會厭炎?

無線電子書    最終診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最終診斷》來源:

  (全篇大改,半夜能改完,不過別熬夜,明早看)

  患兒,女,胎齡35周1早產兒,糾正胎齡后1月05天。出生后3周查出先天性膽道閉鎖三型,與家屬商議后遂轉來我院手術。昨日也就是轉院前一天......

  “羅老師,處方抄好了,你看下。”

  一位急診實習的女大學生把處方單遞了過來,打斷了羅怡楠的病程記錄。她快速掃了一眼,點點頭,然后一塊紅色工章敲下:“給家屬吧,讓他們盡快開藥。”

  “好。”

  ......患兒有咳嗽,進行性呼吸困難,無明顯三凹征。市西兒科醫院行胸片、喉鏡檢查,發現患兒兩肺清,會厭和聲門處都局部水腫,予氫化可的松霧化治療(1),水腫消退。

  寫到這兒,羅怡楠嘆了口氣,后仰著靠在椅背上:“是會厭炎復發了?”

  “小羅,想什么心事呢?”

  “市西那個膽道閉鎖的早產兒來了。”羅怡楠回道。

  “哦,送外科了吧,情況怎么樣?嚴重嗎?”問話的是個中年男醫生,頂著地中海的腦袋走進了急診診療室。

  “看病歷材料是挺嚴重的。”羅怡楠指著手邊的病歷本說道,“不過人沒送上去。”

  “嗯?怎么了?”

  羅怡楠把之前的搶救經過又說了一遍,說道:“外科醫生評估后決定暫不收上病房,等急診解決掉感染再說。”

  “感染也能在外科病房治,為什么要放急診?”男醫生不明白,“這兒又不是傳染病房。”

  “說是市西有疑似院內感染,可能這個孩子也中招了。”羅怡楠無奈地搖搖頭,“你也知道外科都是些什么樣的孩子,術后的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就怕出現個并發癥感染什么的。”

  “這么說起來倒也對,本來那個治膽道閉鎖的手術成功幾率就不高,再貼上感染,說不定到時候連手術臺都下不來,現在收上去也沒什么大作用。”男醫生也嘆了口氣,“就是苦了她的父母了,又得守在重監室門口收病危通知單。”

  解釋完這些,羅怡楠的病歷記錄還在繼續:

  今日12月26日早上8:58分,患兒順利轉至本院急診,當即決定入外科病房接受下一步治療。但在去外科大樓的半路途中,患兒再次突發呼吸不暢,張口呼吸,流涎無法吞咽,哭鬧不安......

  “羅老師,處方給孩子父母了。”

  “耳鼻喉科的叫了嗎?什么時候下來?”

  “叫了,說要十分鐘。”

  “十分鐘就十分鐘,順便把外科的也叫了,評估下膽道閉鎖的嚴重程度。”

  “好的。”

  羅怡楠看著準備走出門的實習生,想了想,又把她給叫了回來:“你先讓護士準備氣切包,選最小的那種。如果再復發,就讓耳鼻喉的人直接氣管切開。”

  實習生本以為經自己手抄下的保守治療能夠起效,哪知羅怡楠連最后的手段都準備好了:“羅老師,你擔心她復發?”

  “這已經是復發了,昨晚上就發過一次呼吸困難。”

  “抗生素用了嗎?”中年男醫生抬頭問道。

  “暫時用的青霉素,對肝臟最溫和。”

  “看來沒什么用啊。”男醫生又問道,“血報告怎么樣?”

  “明顯的感染,我想用頭孢,只不過......”

  新生兒肝腎都未發育開,本身的能力就有限,抗生素的毒性會被這種身體條件放大,所以一般抗生素用藥都非常謹慎。最常見的就是青霉素,肝腎毒性都不大,但青霉素是有局限性的,有時候不得不聯合二三代頭孢一起使用。

  可惜頭孢需要通過肝臟代謝,對于肝膽的感染非常有效,但膽道閉鎖卻掐斷了代謝后排泄的途徑,非常麻煩。

  “要不要找盧主任來看看?”

  “先不急,我還是想用頭孢試試,降低劑量。”羅怡楠想了想又抽出了身邊的處方單,“大不了再增加使用間隔時間,先把感染控制住了再說。”

  “反正現在重監室都是你在管,你看著辦吧。”

  羅怡楠刷刷地寫完處方,又繼續病歷記錄:

  ......聽診:雙肺呼吸音粗,有喘鳴音,未聞及干濕羅音。心電監護示心率168次/分,呼吸頻率38,氧飽和度進行性跌至88,當即診斷為急性喉源性呼吸困難,急性會厭炎......

  寫到這兒,羅怡楠停了筆,看著最后“急性會厭炎”五個字躊躇了好一會兒,還是在最后打上了一個“?”。

  (全篇大改,半夜能改完,不過別熬夜,明早看)

  患兒,女,胎齡35周1早產兒,糾正胎齡后1月05天。出生后3周查出先天性膽道閉鎖三型,與家屬商議后遂轉來我院手術。昨日也就是轉院前一天......

  “羅老師,處方抄好了,你看下。”

  一位急診實習的女大學生把處方單遞了過來,打斷了羅怡楠的病程記錄。她快速掃了一眼,點點頭,然后一塊紅色工章敲下:“給家屬吧,讓他們盡快開藥。”

  “好。”

  ......患兒有咳嗽,進行性呼吸困難,無明顯三凹征。市西兒科醫院行胸片、喉鏡檢查,發現患兒兩肺清,會厭和聲門處都局部水腫,予氫化可的松霧化治療(1),水腫消退。

  寫到這兒,羅怡楠嘆了口氣,后仰著靠在椅背上:“是會厭炎復發了?”

  “小羅,想什么心事呢?”

  “市西那個膽道閉鎖的早產兒來了。”羅怡楠回道。

  “哦,送外科了吧,情況怎么樣?嚴重嗎?”問話的是個中年男醫生,頂著地中海的腦袋走進了急診診療室。

  “看病歷材料是挺嚴重的。”羅怡楠指著手邊的病歷本說道,“不過人沒送上去。”

  “嗯?怎么了?”

  羅怡楠把之前的搶救經過又說了一遍,說道:“外科醫生評估后決定暫不收上病房,等急診解決掉感染再說。”

  “感染也能在外科病房治,為什么要放急診?”男醫生不明白,“這兒又不是傳染病房。”

  “說是市西有疑似院內感染,可能這個孩子也中招了。”羅怡楠無奈地搖搖頭,“你也知道外科都是些什么樣的孩子,術后的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就怕出現個并發癥感染什么的。”

  “這么說起來倒也對,本來那個治膽道閉鎖的手術成功幾率就不高,再貼上感染,說不定到時候連手術臺都下不來,現在收上去也沒什么大作用。”男醫生也嘆了口氣,“就是苦了她的父母了,又得守在重監室門口收病危通知單。”

  解釋完這些,羅怡楠的病歷記錄還在繼續:

  今日12月26日早上8:58分,患兒順利轉至本院急診,當即決定入外科病房接受下一步治療。但在去外科大樓的半路途中,患兒再次突發呼吸不暢,張口呼吸,流涎無法吞咽,哭鬧不安......

  “羅老師,處方給孩子父母了。”

  “耳鼻喉科的叫了嗎?什么時候下來?”

  “叫了,說要十分鐘。”

  “十分鐘就十分鐘,順便把外科的也叫了,評估下膽道閉鎖的嚴重程度。”

  “好的。”

  羅怡楠看著準備走出門的實習生,想了想,又把她給叫了回來:“你先讓護士準備氣切包,選最小的那種。如果再復發,就讓耳鼻喉的人直接氣管切開。”

  實習生本以為經自己手抄下的保守治療能夠起效,哪知羅怡楠連最后的手段都準備好了:“羅老師,你擔心她復發?”

  “這已經是復發了,昨晚上就發過一次呼吸困難。”

  “抗生素用了嗎?”中年男醫生抬頭問道。

  “暫時用的青霉素,對肝臟最溫和。”

  “看來沒什么用啊。”男醫生又問道,“血報告怎么樣?”

  “明顯的感染,我想用頭孢,只不過......”

  新生兒肝腎都未發育開,本身的能力就有限,抗生素的毒性會被這種身體條件放大,所以一般抗生素用藥都非常謹慎。最常見的就是青霉素,肝腎毒性都不大,但青霉素是有局限性的,有時候不得不聯合二三代頭孢一起使用。

  可惜頭孢需要通過肝臟代謝,對于肝膽的感染非常有效,但膽道閉鎖卻掐斷了代謝后排泄的途徑,非常麻煩。

  “要不要找盧主任來看看?”

  “先不急,我還是想用頭孢試試,降低劑量。”羅怡楠想了想又抽出了身邊的處方單,“大不了再增加使用間隔時間,先把感染控制住了再說。”

  “反正現在重監室都是你在管,你看著辦吧。”

  羅怡楠刷刷地寫完處方,又繼續病歷記錄:

  ......聽診:雙肺呼吸音粗,有喘鳴音,未聞及干濕羅音。心電監護示心率168次/分,呼吸頻率38,氧飽和度進行性跌至88,當即診斷為急性喉源性呼吸困難,急性會厭炎......

  寫到這兒,羅怡楠停了筆,看著最后“急性會厭炎”五個字躊躇了好一會兒,還是在最后打上了一個“?”。(全篇大改,半夜能改完,不過別熬夜,明早看)

  患兒,女,胎齡35周1早產兒,糾正胎齡后1月05天。出生后3周查出先天性膽道閉鎖三型,與家屬商議后遂轉來我院手術。昨日也就是轉院前一天......

  “羅老師,處方抄好了,你看下。”

  一位急診實習的女大學生把處方單遞了過來,打斷了羅怡楠的病程記錄。她快速掃了一眼,點點頭,然后一塊紅色工章敲下:“給家屬吧,讓他們盡快開藥。”

  “好。”

  ......患兒有咳嗽,進行性呼吸困難,無明顯三凹征。市西兒科醫院行胸片、喉鏡檢查,發現患兒兩肺清,會厭和聲門處都局部水腫,予氫化可的松霧化治療(1),水腫消退。

  寫到這兒,羅怡楠嘆了口氣,后仰著靠在椅背上:“是會厭炎復發了?”

  “小羅,想什么心事呢?”

  “市西那個膽道閉鎖的早產兒來了。”羅怡楠回道。

  “哦,送外科了吧,情況怎么樣?嚴重嗎?”問話的是個中年男醫生,頂著地中海的腦袋走進了急診診療室。

  “看病歷材料是挺嚴重的。”羅怡楠指著手邊的病歷本說道,“不過人沒送上去。”

  “嗯?怎么了?”

  羅怡楠把之前的搶救經過又說了一遍,說道:“外科醫生評估后決定暫不收上病房,等急診解決掉感染再說。”

  “感染也能在外科病房治,為什么要放急診?”男醫生不明白,“這兒又不是傳染病房。”

  “說是市西有疑似院內感染,可能這個孩子也中招了。”羅怡楠無奈地搖搖頭,“你也知道外科都是些什么樣的孩子,術后的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就怕出現個并發癥感染什么的。”

  “這么說起來倒也對,本來那個治膽道閉鎖的手術成功幾率就不高,再貼上感染,說不定到時候連手術臺都下不來,現在收上去也沒什么大作用。”男醫生也嘆了口氣,“就是苦了她的父母了,又得守在重監室門口收病危通知單。”

  解釋完這些,羅怡楠的病歷記錄還在繼續:

  今日12月26日早上8:58分,患兒順利轉至本院急診,當即決定入外科病房接受下一步治療。但在去外科大樓的半路途中,患兒再次突發呼吸不暢,張口呼吸,流涎無法吞咽,哭鬧不安......

  “羅老師,處方給孩子父母了。”

  “耳鼻喉科的叫了嗎?什么時候下來?”

  “叫了,說要十分鐘。”

  “十分鐘就十分鐘,順便把外科的也叫了,評估下膽道閉鎖的嚴重程度。”

  “好的。”

無線電子書    最終診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