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科學合作

無線電子書    重生八七之傳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1989年1月17日,首屆陳嘉庚獎在京城科學會堂隆重舉行。有10位在農業科學、技術科學和物質科學領域獲得世界水平研究成果的科學家受到嘉獎。這10位科學家和獲獎成果是:華夏科學院西北植物所的李振聲、陳漱陽、薛文江,他們的研究成果遠緣雜交小麥新品種“小偃六號”獲農業學獎;華夏科學院滬海光機所的鄧錫銘、范滇元、余文炎,他們研制的“激光12號實踐裝置”獲工程學獎;華夏科學院福洲物質結構的陳創天、吳伯昌、江愛棟的“晶體非線性光學效應的基因理論和新型非線性光學材料探索”獲得材料學獎;華夏科學院物理所趙忠賢的“高臨界溫度超導體研究”獲得物理學獎。

  頒獎典禮之后,老院長牽頭下,獲獎的科學家以及其單位負責人,基金會各理事們,其中就包含了復興控股的王東漢大律師。大家一起開了一個座談會,會上老院長介紹了復興控股和王東漢大律師,感謝了復興控股對陳嘉庚基金會的巨大幫助。這些科學家們這才明白,陳嘉庚獎金變得這么豐厚的原因,是因為這家叫做復興控股的民營企業資助了陳嘉庚基金會。所有人都很驚訝這家叫做復興控股的民營企業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能力!這可是一家民營企業啊,國有企業中能有這么大魄力的都很少見。

  王東漢大律師代表復興控股做了發言,他首先感謝了老院長和各位理事對復興控股的支持,讓復興控股能有機會參與到這一科學的盛會中來。然后他介紹了復興控股旗下的業務和投資,并介紹了米國資加哥國際貿易公司。談到復興控股和米國資加哥國際貿易公司,在申圳、海楠已經建立了國際化的科學實驗室,將于1990年投入使用。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基礎科學、材料科學、半導體和計算機科學、生物科學等,未來將由資加哥國際貿易公司聘請國外科學家入駐,也歡迎華夏科學家可以一起入駐,相互交流學習。

  各位科學家對這樣的研究機構很感興趣,問了很多專業問題,幸好王東漢大律師帶了專家前來,否則還真難解答,主要他連聽都聽不懂。有專業人事就是好辦,不大一會兒在座的科學家們已經清楚了科學實驗室的詳細情況。他們都很希望能去實地看看,老院長拍板組織了一個專家小組,去申圳和海楠走一遭。

  申圳、海楠的工業園區建設已經完成了首批建筑交付,申圳主要包含一個面向生物、醫療的科學實驗室,一個主要生產家電的啟元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海楠主要包括一個面向基礎科學、材料科學、半導體和計算機科學的大型科學實驗室;一個半導體芯片研發實驗室;一個半導體生產代工廠,可以生產內存和CPU,目前代工神童公司設計的386CPU和金士頓公司設計的256K內存;一整套計算機輔材生產工廠,生產包括機箱、主板、顯卡、鍵盤、鼠標等在內的PC機零配件;一個工業電器工廠,用于生產顯示器、電源等設備。由于設計和建造都聘請了國外一流的建造商,第四建工在一邊學習了很多先進的知識經驗。

  1月底老院長帶隊的科學家專家團首先參觀了位于申圳的生物科學實驗室,這是袁明花了大價錢造的,擁有國內首個P4級生物科學實驗室的,綜合性生物科學實驗室!該實驗室能用于研究危險或未知的病原體,如阿根廷出血熱、剛果出血熱、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拉薩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天花,以及其他各種出血性疾病。

  實驗室處理這類生物危害病原體時,實驗人員需強制性地穿戴獨立供氧的正壓防護衣。生物實驗室的四個出入口將配置多個淋浴設備。同時有真空室與紫外線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毀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跡之安全防范措施。同時,所有出入口都為氣密式,并且被以電腦控制上鎖,以防止在同一時間打開兩個門。所有的廢氣及廢水的排放,均使用生物安全4級(或P4)實驗室進行類似的消毒程序,以減少意外釋放的可能性。

  除了1個P4級生物實驗室外,還有14個B1B3級的實驗室,用于常規生物學研究。

  當實驗室的負責人姆斯季斯拉夫·科伊博士在翻譯的配合下,向眾位科學家介紹實驗室的各個功能時,老院長和一眾科學家被如此高端的實驗室震驚了!這樣的實驗室在國際上也是最頂尖的!華夏生物研究所的張廷偉院士,當即就表示愿意同實驗室合作,展開一系列新研究,以前這些都是碰都不敢碰的領域。

  這才是袁明想要的,袁明讓實驗室運轉起來很容易。不談西方各國,就算是東歐格國、前俄聯體就有很多嗷嗷待哺的科學家,哭著喊著要應聘。姆斯季斯拉夫·科伊博士就是東得國的生物領域頂尖科學家,為了防止被當局迫害,以及解決生存困境問題,他被袁明聘請到了申圳實驗室做主管。姆斯季斯拉夫·科伊博士干脆連家都搬到了申圳,在這里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天堂一樣的生活。

  可是袁明建立實驗室的本意是希望能夠對國內科學界有所幫助,并推動整個復興系的技術水平的提高。如果沒有國內科學家參與,意義就不大了。所以他才會資助陳嘉庚基金會,算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引來金鳳凰!

  申圳實驗室能有個好的開始,讓他很高興。他指示姆斯季斯拉夫·科伊博士,一定要好好招待前來合作的華夏科學家,讓他們盡可能的都留下來,加入實驗室!

  申圳之后,老院長一行人又去了海楠。來到海楠后,他們被那一大片的建筑工地所震驚了,這塊園區看上去有好幾萬平米吧?簡直就是一眼看不到頭!當地的負責人告訴他們這只是園區的一小部分,另外海康港那里還有一片更大的園區。這里只是研究場所,所以地方不算大。那里是生產基地所以很大。

  老院長被資加哥國際貿易公司的手筆所震驚了,這個架勢簡直就是再造一座海康城了!投資這么大,他們能收回成本嗎?帶著這樣的疑惑一行人來到了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實驗室,海康科學實驗室。那巨大而整齊的建筑群,現代化的設施,嚴格規范的管理,讓華夏的科學家們集體失聲。這才是世界級的研究機構才會有的,無論設施、管理、計算機化水平都遠超國內任何一家大型科研機構!

  莉迪亞·里維爾博士來自芬蘭,近期東歐國家動蕩不安,她也攜家帶口應聘了資加哥國際貿易公司的招募,由于她在業界很有知名度,人脈很廣,被任命為海康科學實驗室的負責人。目前海康科學實驗室分為基礎科學實驗室1座5層大樓、材料科學1座4層大樓和1座試驗場、半導體和計算機科學1座5層大樓。共有各類科學家和員工1000多人,科學家們主要來自東歐和前俄聯體,員工都是華夏國內招募的,目前由于人員空缺太多,還在繼續招募中。

  這下子連老院長都恨不能留下不走了,況且其他科學家?很多科學家都代表自己所在的研究所和實驗室簽訂了合作協議。未來華夏科學界將有很多科學家進入實驗室,和世界各國科學家一起研究一起生活。后期的后勤保障都在加快進度建設,首期將在5月份投入使用1000套住房,暫時充作宿舍。讓他們先擠擠,后續還有更多住房投入使用,到那時幾乎每個科學家都會有一套住宅!

  袁明繞了那么大一個彎子,準備了2年時間,花了上百億的米刀,就是為了讓華夏的科學界不要再重復以前的老路,早一點跟上國際形勢,早一點沖破技術壁壘,早一點自力更生!

感謝書友20170903113020223、linden(菩提)、讀者1234814747974901760的

無線電子書    重生八七之傳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