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九章 MinOS一

無線電子書    重生八七之傳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電腦和手機里,操作系統就像總經理。每次開啟電源,操作系統第一個上崗,它根據用戶的動作,命令各種硬件干活。軟件的計算需求,經操作系統翻譯,向各種硬件發出指令。編寫一個操作系統不難。大學生也能開發簡單的操作系統。比如后世鼎鼎大名的Linux系統就是源代碼公開的,隨便用,稍加改動就能開發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統。因此你可以看到Linux的不同發行版本,如紅帽子、deepin、Ubantu、CentOS等等。

  就像汽車,造一個四輪平臺誰都會,外觀也不難設計,但跑起來就發現,好車不是隨便就能造出來。汽車關鍵就是發動機,國外的發動機做得好,除了好的設計和機床,也要有一群熟練的技工。計算機最核心的就是操作系統,開發操作系統也需要熟練的技工,就是程序員。上輩子袁明經常參加IT會議,他去米國參加開發者大會時,發現米國與華夏一個最大不同是:常見50后、60后的程序員。很多白發蒼蒼的開發者,從小就接觸計算機;還有一些程序員,他的父輩就是程序員。華夏大學走出第一批程序員的時候,米國高校計算機系已經培養了30多屆畢業生。

  華夏起步已經這么晚了,那是不是第一代的程序員都是大熊貓似的?只能說一段時間內是,在2018互聯網逐漸破滅開始,程序員就變得不值錢了。在華夏40歲以上還在碼代碼的程序員,猶如鳳毛麟角一般。為什么他們都消失了?因為程序員變得不值錢了,那些大公司拼命招30歲以下的程序員,一是減少成本,二是有體力苦干!呵呵,其實不是程序員變得不值錢了,而是那些公司做的業務不值錢,既沒有技術含量!沒有技術含量的開發,要那么多專業的干嘛?所以,互聯網的破滅不是行業的原因,而是互聯網本身的短視行為決定的。

  那好,沒有高品質的資深開發,年輕人又拼命加班寫垃圾,華夏如何還有資源投入核心技術?沒錢投入高精深的技術,那也只有讓多余的開發人員下崗了。所以程序員就從一種純粹靠積累的技術工種,變成了柴薪。有錢的燒好點的35以上的資深程序員,沒錢的就燒30以下的苦力。然后就變成了惡性循環!年輕人考慮的問題就從怎么積累技術經驗,變成了怎么提前搞副業!技術能力越來虛幻,高深的業務方向就沒法做,只能做那些低級的管理系統、電商、直播、外賣、p2p等等。越做越沒力氣,越沒力氣就越只能做這些。

  有些人不服氣,說華夏后世不是搞人工智能了嗎?不是搞更高級的算法了?又有高級芯片了嗎?袁明上輩子就看過這些閉著眼睛說瞎話的,關于那些知識點他就不想說了,因為網上都查的到。他只想說一點,如果是這么高大上技術,為什么就你華夏厲害?你看看人家國外都在干嘛?操作系統是人家的吧?互聯網根節點是人家的吧?芯片是人家的吧?光刻機是人家的吧?一些高精材料是人家的吧?最好的鏡頭也是人家的吧?神經網絡的起源和推進也是人家的吧?甚至連原材料也是人家的!呵呵,還需要說什么嗎?你玩的再溜,你還是要靠人家吃飯吧?人家斷奶,你咋辦?

  紅旗Linux的失敗,說是企業沒有市場化,而導致斷奶就死。其實根本的是大家都沒這個心思,把大把的錢投入在深不見底的核心技術上!1995年威阮推出win95以前,每年米國在操作系統上的投入就已經達到了10億米刀以上!而1995到2010年,每年在操作系統上的投入已經超過了100億米刀!其中包括威阮win系統、萍果的MAKOS系統、IBM的UNIX系統、各種Linux發行版本,每年都是巨資研發。而華夏的紅旗Linux呢?從出生到死亡,一共投入多少啦?20億華夏幣不到!它不死誰死?

  上輩子袁明只要想到這些,他就心累,寫了幾十年的代碼,看到聽到那么多不合理的,他說了也改變不了什么。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當時的他根本無力改變。這輩子重來一次,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切!

  首先是硬件,他在半導體和計算機上的布局已經完成,先放一邊。其次就是操作系統了!操作系統不可能單一拿出來看,它是和計算機硬件分不開的。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還未出現操作系統,計算機工作采用手工操作方式。20世紀60年代中期,主流的是多道批處理系統。隨著CPU性能的提高,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UNIX操作系統得到應用和推廣,并不斷完善,對現代操作系統有著重大的影響。

  進入20世紀8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的飛躍發展,微處理機的出現和發展,掀起了計算機大發展大普及的浪潮。一方面迎來了個人計算機的時代,同時又向計算機網絡、分布式處理、巨型計算機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主流的操作是威阮的MSDOS、萍果的MAKOS、IBM的UNIX。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由于CPU主頻還很低,工作模式還是以進程模式為主。所以操作系統還沒復雜到不可復制的地步,甚至一個人就可以開發一個操作系統,比如1987年由AndrewS.Tanenbaum教授發布Minix操作系統,就是一個100M大小的迷你版本的類Unix操作系統,它的核心代碼只有12000行。未來任何一個操作都是以GB為單位,核心代碼都是以MB為單位,那時僅僅是研究代碼就可以讓一個大型企業崩潰!

  袁明的切入點就是這個時候,Minix剛誕生,Linux還只是托瓦茲大腦中某顆腦細胞,還沒變成想法。

  另一方面,操作系統的發展離不開其上的軟件。威阮win系統之所以能得到巨大的市場占有率,這和它上面的辦公軟件的巨大成功分不開。從電子表格應用開始,到文字處理系統,威阮的辦公軟件逐漸占領了90以上的市場。也讓性能和易用性很差的Win系統,得到了極大的推廣。所以就如英代爾的第一代CEO格魯夫所說的“決策由問題最近,而且了解問題的人來制定”,需求的增長又推動了威阮win系統的進步,最終成為雄霸天下的操作系統霸主。

  而在1988年,蓮花公司的電子表格系統剛剛取得成功,是當時事實上的辦公軟件霸主。而威阮公司,還在忙活它的MSDOS操作系統。威阮Excel的第一個版本是為萍果公司編寫的。事實上,威阮是受喬不死的委托,為萍果當時正在進行的一個非常秘密的項目第一臺Macintosh,編寫一個圖形界面的電子試算表Lisa。威阮為MAK電腦提供了Excel,但同時也秘密開始了自己的項目。這個項目最終變成了威阮的Win。喬不死認為這是一種背叛,因此開始了喬不死和蓋茨之間的競爭,直到2011年喬不死去世,這種競爭一直沒有結束。

  威阮Win2.0的商業發行版是在1987年11月開始的。當時,它不是作為MSDOS之上的獨立的圖形用戶界面,而是作為Excel的圖形用戶界面。單機版的發布是在次月推出的,不過這還是說明了Excel的重要性。

  早在去年10月,袁明已經收購了一家叫做鳳凰軟件公司的軟公司,它原來是開發類似蓮花公司的電子表格系統的,只是它和其他仿造者不同。它是由布里克林創建的,布里克林是第一代電子表格VisiCalc之父。1985年VisiCalc敗給蓮花之后,布里克林不服氣的創建了鳳凰軟件公司,他帶來了大量在萍果時的VisiCalc技術專利。所以,當其他仿造蓮花的公司紛紛被蓮花用法律訴訟擊敗之時,鳳凰軟件公司堂而皇之的推出和蓮花類似的產品,而蓮花只能在市場上打壓它,沒有其他辦法可想。

  收購了鳳凰軟件公司之后,袁明擴大了鳳凰軟件公司的規模,把公司分為兩個產品組,一個應用軟件組,一個操作系統組。應用軟件目前主要的產品有三個:鳳凰電子表格系統、銀行核心系統、WMS物流系統。

  銀行核心系統是為美洲銀行量身定做的全新銀行軟件系統,目前正在開發中,保羅估計明年就可以小范圍試運營。

  WMS物流系統是一個大工程,它不但需要進行軟件開發,還要和物流、倉儲、運輸等硬件設施配合。袁明把復興物流的系統建設整體外包給了鳳凰軟件公司,由于牽涉太多,目前還在規劃階段。

  這三個重要的應用系統都是為一個叫MinOS的自研操作系統準備的。MinOS的來歷還要從托瓦茲這個計算機天才說起。

感謝東寫西讀的

無線電子書    重生八七之傳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