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85章 行程的延誤

無線電子書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當左宗棠風塵仆仆趕到河北時,時間已經到了德武十一年,即西元1874年10月下旬。

  說實話,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從蔥嶺以西趕回河北,左宗棠有一種不很真實的感覺。

  六年前,他出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時候,一路上跋山涉水,耗費的時日要數倍于此。

  而如今,在70萬甘陜勞工的辛苦勞動下,兩百萬斤的朱富貴香腸,變成了3000公里長的明直道。

  這條直道的主體是達到天竺級高標準的夯土公路,部分重要路段,甚至是水泥路或柏油路。

  路面的硬化使得馬車的通行速度大大加快。

  親自走了一遍自中原至西域的道路,左宗棠對于大明維持這一補給線付出的財力物力,對于明靚宗對于自己的慷慨,更有了一個直觀全面的了解。

  其實他如果不是半路上受到皇家石油隴中分公司的邀請,參加他們新鉆進的剪彩儀式,左宗棠抵達河北的時間恐怕還會提前。

  說起來也是一樁妙事。

  當時左宗棠一行與皇家石油公司隴中分公司的文化教官們一見如故,受到邀請參加他們公司的憶苦思甜大會。

  作為皇家產業,皇家石油公司當然也是有專門的皇訓員進駐的。

  這些皇訓員定期要回到鳳都接受正規化培訓,每兩年還會舉辦政工比武,對于憶苦思甜大會這樣屢試不爽的套路再熟悉不過。

  套路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

  只要人心可用,以專業的方式引導,就能形成強大的力量。

  皇家石油公司的員工雖然聽上去體面,收入也算是不菲,但出產石油的地方,基本都是條件艱苦之地,須有特別強健之精神,稱之為鐵人亦不為過。

  只有物質保障與精神支持同時保障到位,那些黑色的血液才能源源不斷被注入大明的血管。

  說實話長慶油田在大明的石油資源布局之中,并不算是一處優質油田。

  中華故地因為巖層比較古老的緣故,石油不多,埋藏較深,開采難度較大。

  這也是天不佑小鬼子。

  若是當年他們能發現大慶的石油,大概率就不會下南洋去搶婆羅洲的石油,與英美正面沖突了。

  可即便是中華故地最易開采的大慶石油,比起婆羅洲石油也是費時費力,更別說中東狗大戶那邊,插根吸管就能出油的天選之地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長慶的油難采,但也沒有那么難采。

  后世長慶油田幾乎一半的鉆井都是私人承包的,雖然出油效率費拉不堪,但終歸還是能夠盈利的。

  皇家石油不需要費心費力地勘探,可以直接開啟透視,找到最有價值的油層,開采私人作坊承包不到的富礦。

  所以就算設備老舊一些,生產效率也能比肩后世的私人油井了。

  這些石油在蘭州皇家石化進行煉制,然后可以就近支援西域都護府,也可以支援華北工業區的創建,也算是聊勝于無了。

  其實最重要的是積累了技術,培養了優秀的石油工人。

  等到以后跟著左王爺進入波斯和里海油氣田區,大明皇家石油公司就能大展雄圖了。

  當然,左楚朝廷肯定也是能拿到一些分潤。

  到時候也讓左王爺過一把中東王爺的狗大戶癮。

  總之,左宗棠只是出于軍事價值考慮,知道這石油至關重要,便欣然前往參加皇家石油的憶苦思甜大會。

  結果,那四個糊涂書生沒把左宗棠認出來,石油公司的皇訓員哪里認不出來。

  左宗棠本就是狂儒,還是很愛出風頭的。

  自從西安一戰登上報紙之后,他便愛上了登報的感覺。

  他非常樂于接受大明媒體的采訪,甚至還在楚軍中自建了一份《秦楚月報》。

  概因西楚軍中,楚人占7成,秦人占3成,秦楚兩家千年世仇在蔥嶺以西真正水乳交融在了一起,故得此名。

  這份報紙雖然沒有什么銷量,全是攤派,但老左也自得其樂。

  同時,朱富貴也非常愿意讓大明百姓了解到這些前往西陲開疆擴土的秦楚漢子的事跡,經常派出戰地記者奔赴帕米爾高原,用鏡頭記錄他們的英勇作戰的畫面,順便拍一拍英國大兵與山羊的故事。

  從銷量上來說,英國大兵與山羊的故事是最高的,每次都能賣脫銷。

  此外,在剛剛創刊的大明《時代周刊》雜志上,創刊號的封面甚至都不是朱富貴大帝,而是一身戎裝,掛滿帝國勛章,表情不怒自威的左宗棠大帥。

  左宗棠的照片,可比歷史上吳佩孚、常凱申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雜志的照片精神多了。

  說實話,吳佩孚也好,常凱申也好,不說為人處世如何,單說外貌都是不差的。

  特別是常凱申老弟,年輕的時候說一句上海灘美男子也不為過。

  后來就算嫖禿了,看上去還是很精神的,相貌堂堂,望之頗似一代鐵血名將,是繡花枕頭的人君典范。

  《時代周刊》1927年那張照片,常凱申看上去距離傅滿洲就差一條辮子,兩撇胡須了。

  盎撒老鐵的陰間濾鏡,可以毫無疑問,百年傳承,源遠流長。

  常凱申登上《時代周刊》不止一次,直到光頭開始圍剿“蘇區”,《時代》的封面照上,他的形象才變得陽光了起來。

  嫻熟的切換,鏡頭語言的暗示,這些技巧都是值得大明的新聞工作者好好學習的。

  總之,皇家石油的皇訓員一眼就認出了左宗棠,就算第一眼沒注意,他身后白智信的大光頭也忒顯眼了。

  大明國丈,怒目金剛,慈悲渡人的白大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于是,左宗棠一行不僅僅被邀請參加憶苦思甜大會,一起追思當年家鄉的窮苦,還被請到了新鉆井現場參觀。

  左宗棠手持一把滿是紅綠寶石和金剛石的黃金彎刀將綢緞剪開。

  這把彎刀乃是當年浩罕汗國大漢賜予阿古柏的禮物,片切阿古柏后,也成為了左宗棠最心愛的戰利品。

  隨后,白智信法師還應邀,給鉆頭開了光。

  前前后后,加上下雪,一共耽誤了半個月的行程。

  這導致,當左宗棠一行抵達石家莊時,第二屆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已經接近尾聲了。

  請:m.3zmtxt

無線電子書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