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8章 修路、校長的考較

無線電子書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看著余教授陸陸續續發過來的信息,朱富貴覺得這三萬塊錢花得很值。

  畢竟雞心山農墾公司的圖紙用在鳳都附近的半山區還不錯,但在新津這邊的大平原上就不合適了。

  而朱富貴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找不到現成的關于超大規模農場的設計圖,所以只能花點錢搞私人訂制。

  十萬塊錢買老余同志畢生所學,這還是很劃算的。

  好吧,其實可能用不了那么多錢,但在網上找到一個靠譜的農業專家實在太難了。

  朱富貴倒是想請袁老給自己參謀參謀,但也得他老人家看得上自己不是?

  有了余春林的指點,朱富貴對于搞大農場也有了些底氣。

  現代農業可不再是傳統社會口耳相傳的手藝。

  小農社會的精耕細作在北美大陸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美洲原住民被一清而空,相當于免去了困難重重的土改,直接白嫖造就了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家強大的農業生產實力。

  朱富貴坐收漁利,同樣也不需要為集中土地付出成本。

  等到之后將余春林所需的水文資料、氣候資料、土壤樣本準備好,朱富貴就只需要等著乙方出方案好了。

  當然,有些措施朱富貴并不打算照搬。

  比如說余春林提出的近海水產養殖。

  后世中國沿海的漁業資源基本枯竭,不得已漁民們才開始搞大規模水產養殖。

  這一養,就養出了一個14億人口大國人均水產品消費量超過日本的漁業奇跡。

  實際上,朱富貴在報紙上看到這條新聞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印象里日本人不是餐餐吃鰻魚飯,頓頓恰生魚片的嗎?

  這怎么可能超得過…

  但事實就是如此,雖然咱們吃的養殖魚類較多,但人均消費量就是超了過去。

  水產養殖是個好東西。

  但目前來說大明還用不到。

  整個東太平洋地區還是漁業的處女地,根本不擔心沒有海鮮吃。

  只不過朱富貴暫時沒有足夠的海船,不然一定要實現萬舸爭流的開漁盛景。

  當然了,等到后面時機成熟,朱富貴也會及時出臺政策實行漁業保護的。

  到那時候,水產養殖的法寶再祭出來不遲。

  思索間,日月1號猛地一顫,朱富貴張開眼睛,朱奇諾防線已經到了。

  下了車,工地上工部的工程師、陸軍的工兵戰士們都停了下來,向朱富貴敬禮。

  朱富貴朝他們揮揮手:“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今天晚上加餐!”

  “萬歲!”

  “萬歲!”

  工地上響起了歡快的笑聲。

  原本工地的伙食就不差,萬歲爺說加餐,那就一定更好了。

  說句實話,雖然餐餐有肉,但天天吃鴨子和雞腿,大家都有些膩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后世的冷凍雞鴨是最便宜的肉食呢?

  等到明年大明皇家農墾公司的一期項目完成,應該就能供應更多的豬肉了。

  這個時代還有什么比大塊大塊流著肥膘的豬肉更能讓人食指大開呢?

  反正除了朱富貴,目前沒有一個人覺得大螃蟹要比肥豬肉好吃。

  所以每次朱成功號訓練順便捕魚回來,朱富貴總要含淚將最大只的螃蟹吃掉,將肥豬肉留給百姓們吃,以示自己的節儉。

  “耿愛卿,你初步勘測下來,覺得這條公路該怎么修?”

  朱富貴將耿俊華招到御前進行詢問。

  要致富,先修路。

  在和平年代,修路代表著財富。

  在戰爭年代,修路代表著有效的控制和兵力的投送。

  雖然鳳都朱奇諾新津三地可以通過航運連接起來,但是陸地交通也是至關重要的。

  這關系到兩地人員往來,以及戰時機械化部隊的及時調動。

  在后世,沿著胡德水道有一條106公路。

  朱富貴認為美國人為自己的航母基地這么修路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照壺畫瓢準沒錯。

  所以在修建朱奇諾防線之前,一條可以通車的公路正在被建設。

  修通了公路,朱奇諾防線的建設將事半功倍。

  “回稟萬歲,整條路的修建難度不大,您選的路線幾乎沒有大坡,地勢平緩。”

  耿俊華對于萬歲爺的高瞻遠矚和緹騎密探們的實力真是佩服至極。

  這邊打下新津還沒半年呢,自己手里已經有了粗略的勘測地圖。

  這說明,在很早之前,萬歲爺就對這塊地方動了心思。

  只不過…

  耿俊華有些遺憾地道:“雖然大體上數據正確,但緹騎們測繪的地圖與實際數據還是有一定差距,積少成多,最終的誤差會影響施工的結果。”

  對于這一點,朱富貴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自己拿出來的地圖是后世弄來的。

  一百六十多年來風吹雨打的,基線肯定會有誤差。

  而且修路這種東西,一般都是按照圖紙,兩支施工隊從兩端朝中間修。

  如果圖紙上有誤差,那么最終就有可能出現兩段公路接不上的情況。

  在后世,常常有這樣的烏龍事件上新聞熱搜。

  朱富貴不是很清楚為什么不從中間向兩側修路,而一定要從兩側向中間修。

  不過工程上的東西,按照規范準沒錯,自己這個外行還是不要拍腦袋異想天開了。

  但是在耿俊華的視角里,萬歲爺可不是門外漢。

  因為他有限的筑路知識還是在萬歲爺,或者說朱校長的課上學到的。

  朱校長通過一種名為ppt幻燈片的教具,向自己打開了工程學的大門。

  耿俊華光是筆記就抄了十幾本,每天晚上挑燈夜讀,不斷復習自學,這才初步掌握了這些知識。

  耿俊華實在難以想象,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幻燈片的朱校長,究竟該有多么逆天的才華。

  所以他眨著無辜的、充滿求知欲的小綠豆眼看著朱富貴,等待這位校長大人給予指點。

  “這個…”

  朱富貴稍作沉吟,淡淡地道:“小耿啊,你先說說你的看法,年輕人要膽子大一些!”

  “這…校長,我說一點不太成熟的看法…”

  耿俊華咽了咽口水,他也不是笨蛋,既然萬歲爺特意用了“小耿”而不是“耿愛卿”,那說明現在不是君臣奏答而是師生之間的考較。

  這是萬歲爺特意考驗自己呢!

  “之前工部給出的方案中,這條公路總里程將近80公里,路基寬5米,車行道寬4米,路面以洋灰覆蓋。”

  “如果不考慮重新測繪的工作,在春節之前完成這條道路的建設還是有希望的,但按照現在的實際情況,我覺得強行上馬只會拖慢朱奇諾防線以及相關炮臺的建設進度。”

  “我在校長您的ppt上看到過介紹,除了一般國家的高速公路,還有一種高速公路叫做天竺國的高速公路…如果我們按照天竺國的標準施工的話,我想一個月內一定就能完成了…”

  請:m.lvsetxt

無線電子書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