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一章 大采購

無線電子書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土地,永遠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

  不過在1863年的北美西部,狂野,一望無垠,處處都是機遇。

  土地倒也并不顯得那么珍貴。

  否則林肯也不會通過一部宅地法,隨手以近乎白送的價格將土地分配給紅脖子們了。

  甚至朱富貴如果以清國人的身份,拿出一筆錢,現在也未必不能在聯邦政府的庇護下買到一塊地。

  不過等到20年后排華法案一出,兇狠的白皮們就會沒收所有在美華人的財產。

  即便如此,朱富貴也認真的考慮過,是不是要通過“正規”手段去向聯邦政府報備一下自己圈下的河谷。

  畢竟在未來十年里,或者說,在幾條大鐵路尚未完工,華人們還有很大價值的時候,白人政府對于華人移民還是表現出偽善的歡迎的。

  甚至在1868年,為了方便招募更多華工去拿人命填基建,聯邦政府還和清政府簽定了蒲安臣條約,中美交叉承認兩國公民有自愿移民到對方國家去的權力。

  想想,華工還真是世界上最慘的群體,壯年時,一手蒲安臣條約要你命,僥幸活到退休,一手排華法案要你錢。

  這就是文明燈塔國的常規操作。

  總之,最終朱富貴還是沒有去和聯邦政府的官員們聯系買地,與虎謀皮,終受虎噬。

  反正云霧部落夠遠,西雅圖鎮上的白人警長暫時還管不過來。

  既然沒有和白皮們發生接觸,那么朱富貴自然也無從招募合格的建筑師了。

  不得不承認,想靠殷人和華工,是設計不出靠譜的大廠房的。

  因此朱富貴只能在平臺上尋求幫助。

  簡單搜索了一下,朱富貴發現各類廠房的結構圖紙便宜的驚人。

  居然只要8塊8,就能買到一整套廠房生產作業車間CAD建筑圖紙。

  那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朱富貴立刻買了下來。

  解壓打開之后,朱富貴傻眼了。

  有一定CAD基礎,朱富貴倒是能看懂這些圖,不過這個廠子規格實在太高了,居然是三千人員工的規劃設計。

  又費了好大功夫,朱富貴終于在一個蘇援項目合集的打包套餐里,找到一份合適的設計圖紙。

  雞心山農墾場配套(七),這是一家小型鋸木廠的設計圖。

  這家小型鋸木廠隸屬于雞心山農墾場,后者是五十年代位于祁連山地區的一個糧食保障項目,目的是服務于青海地區的某軍工科研項目。

  由于同樣位于荒涼偏遠山脈附近,雞心山農墾場配套(七)的設計只要稍微做一些改動,就能完美復刻到云霧部落附近的河谷中。

  朱富貴在網上查了查這家廠子,沒有相關信息。

  用衛星地圖搜了搜,也沒有什么收獲。

  畢竟是70年前的建筑了,估計早就廢棄了。

  而且青海那邊經常會有地震,這種半永久的簡易廠房肯定活不到現在。

  雖然預期壽命有限,但朱富貴本來就沒想搞一座未來能充當歷史遺跡的廠房。

  相反,對于目前的情況來說,這種簡易廠房優點多多。

  它建造速度很快,預成的角鋼、型鋼,搭配石棉瓦,能夠很快就造好。

  甚至都不用打真正意義上的地基,只要挖一個幾十公分的大坑,將鋼梁懟進去,灌注好水泥就行。

  這對于毫無建筑經驗的華工和殷人們來說,最合適不過。

  不過規劃著,規劃著,朱富貴就發現了一個問題,自己似乎忘記電力來源了。

  雞心山農墾場配套(七)的電力來源是雞心山農墾場配套(三),這是一個小型火力發電廠。

  朱富貴哪里有錢去造個火電廠?

  廠址邊上那條河流,在未來或許可以在上游修一個水電廠,不過眼下也肯定是不可能的。

  左思右想,朱富貴唯一靠譜的選擇,就是將雞心山農墾場配套(一)的備用電力系統轉正,作為大明皇家木材廠的常規電力系統。

  功率180千瓦的柴油電機,去咸魚上買二手貨大概也只要兩三萬塊錢,已經夠用了。

  朱富貴也就這點預算,功率再大就連柴油都買不起,只能讓老李去用愛發電了。

  剩下的就是類似切割機、電焊機,伐木電鋸的工具,以及運輸木材的車輛了。

  現代化的企業配上現代化的工具,才能趕在白人之前,以最快的速度破壞這片原始森林。

  朱富貴決心在先污染再治理的大路上狂奔向前。

  朱富貴看著冗長的購物清單,以及流水般花出去的錢,感覺心頭在滴血。

  盡管能買二手就買二手,盡管將類似水泥攪拌機這樣能省略的物資全部省略,朱富貴還是把二十五萬元資金花得差不多了。

  石棉瓦、水泥之類的建筑材料倒是比較便宜,但總架不住有零零碎碎的新花樣從朱富貴的腦袋里蹦出來。

  工人入職要統一的工裝吧?一人兩套方便清洗總要的吧?

  這四五百套衣服,就是兩萬塊錢用掉了。

  諸如此類的預算外開銷還有很多。

  以前他還覺得女人逛超市管不住手是一種病,現在朱富貴覺得這很合理。

  好在他的買的都是合法產品,沒有被系統敲詐“違法包庇稅”,文明值還能維持得起。

  不過到最后,朱富貴發現有一個窟窿自己無論怎么平,都平不掉。

  那就是工廠所需的磚混圍墻,至少是特種倉庫所需的磚混圍墻。

  在朱富貴的廠房規劃中,有兩個倉庫,一個是放木料和其他可以賣去后世的東西的倉庫。

  另外一個則是用來存放后世購入的物資的。

  前一個倉庫也就罷了。

  后一個倉庫必須要有特殊設計。

  必須讓人覺得確實是有秘密部隊朝里面運送珍貴物資一樣。

  其他的廠房朱富貴都準備用石棉瓦做頂,但這個特種倉庫卻用的是預制板,而且墻壁也是磚混墻。

  石棉瓦好處是便宜,但很容易破算穿孔,預制板則不會。

  在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汶川地震之后,預制板成了死神的代名詞。

  不過朱富貴的這個倉庫并不住人,所以沒有安全方面的擔憂。

  除了倉庫本身的加固,還需要必要的圍墻以增加安全性和神秘感。

  最好是把整個廠區全都圍起來,然后單獨給特種倉庫做個分隔。

  從后世購買紅磚或者水泥磚的話,預算就不可避免的超支了。

  其實采用石料代替紅磚與水泥混合也能達到很高的建筑強度,就是自重比較大,但朱富貴也沒打算建樓房,所以問題不大。

  只可惜后世已經取締了許多采石場,石料的價格比磚還貴。

  “萬歲爺,您在愁什么呢?”

  李老太監給朱富貴熱好了八寶粥,小心翼翼地端了過來,見朱富貴雙手托腮兩眼無神,忍不住勸道,“萬歲爺,那些大洋廠是漂亮,但咱家底薄,不如慢慢來,先種上幾年莊稼,太祖爺爺不是說要高筑墻、廣積糧嘛…”

  “這花旗國可真是個好地方,到處都是肥田,這些洋鬼子真是糟踐東西,開個煤礦,炸山的破石頭壓掉了多少地哦,那可都能種莊稼的!”

  “石頭?”

  朱富貴猛然抬頭,“哈哈,老李可真有你的,對頭,這些洋鬼子實在太浪費了,咱們去幫幫他們!”

無線電子書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