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0章 比稿

無線電子書    重生之大建筑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其實馬斯洛需求理論后來還從五種延伸到了七種,又給加上了第六層級審美需需求和第七層級自我實現的需求,房地產產業也在這一基礎上進行了發揮。

  審美需求就是對秩序和美感的需要,這一層級的客戶非常苛刻,不僅要求具有以上所有需求,對層次、地段、服務、內部裝修、品牌、建筑設計等等有幾近完美的要求。

  他們要求自己的小區處在最稀缺的地段;他們需要物業服務是頂級的,即使不是頂級也需要你能嫁接頂級,或者是個性化和定制化的;他們需要內部設計是世界大師級人物操刀的,他們或許希望所有家具都是高端定制貨,他們也希望建筑外形是有別于其他,能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

  這部分客戶就是頂級客戶,他們所住的房子都屬于都市傳說級別的,一說起這個項目,普通人都會嘆為觀止,比如湯臣一品的客戶,比如盤古大觀的客戶。

  自我實現的需求就是發揮潛力的需要,擁有意義深遠的目標的需要;他們已經位于社會頂端,可能他們更喜歡自己找塊地去深山里建個特殊小屋,或者利用自己的潛能建個高科技的房子,像比爾蓋茨的全自動的房子。

  這一級別的客戶就和開放商沒啥關系,他們往往利用自己的能力實現個性化自我滿足化的居住環境而不是靠開發商,不過卻是建筑師的心頭好,可以不受資金干預地自由發揮,并取得新的突破,這樣的客戶誰不喜歡?

  日后策劃公司在做方案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市場分析之后,加上幾頁馬斯洛需求理論,把目前這個項目和相應的馬斯洛需求級別相對照,推斷出一大堆東西來,好讓開發商知道,我們這塊地應該建造什么類型的房子。

  究竟是剛需級別的,還是改善型的,亦或是中高端或者高端住宅,這類住宅的客戶有什么喜好,我們又該怎么通過滿足他們的喜好盡快把房子賣出去,以賺取更多利潤。

  這幾乎是每個房地產從業者都懂的道理,但是在現在這個年代,大家都覺得非常新鮮,每個人都記錄地很認真。

  等林樓講完,大家伙兒討論起來,“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有一些懵懂的想法,覺得咱們這個項目是提供給那些有正式工作,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天津市還算不錯的老百姓,對于他們喜好也有一些模糊的概念,但絕對沒有林工說得這么清楚啊。”

  “要做好一名建筑設計師,就必須設計更廣博的知識,心理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啊!要是不懂心理學,那能這么好地把握住戶的心理特征呢!”

  “舒適、安全和良好的環境,這三個核心總結地簡直太精確了!雖然這些市場調查報告上體現的還比較模糊,不過就跟小樓說得一樣,現在的老百姓還不知道什么是好房子,對自己究竟適合什么樣的房子缺乏一個直觀的概念!”李慶熙點頭道。

  “不過他們所說的那些東西、所提的那些要求,都和這三個核心概念緊密相關,我們按照這三個核心來做設計,到時候拿出來的東西絕對能讓他們滿意!”金秋香補充道。

  “其實這份問卷上的問題,也是按照這三個核心來制作的,林老師您早就想到這一點了吧?”曹凱愈加佩服起來,別看人家和自己差不多大,但人家對建筑、對住戶的認識可比自己強多了,怪不得能做出這么多優秀的作品來。

  “我敢保證,不管是建設部旗下的建筑設計標準研究所還是天津的城鄉規劃設計院,他們都沒有接觸過這種理論,或者說沒想過用這種理論來指導設計,在這方面,我們占了絕對的優勢。”郭毅剛信心滿滿地說道。

  等到時候講方案的時候,先把馬斯洛需求理論往出一擺,現場的聽眾肯定全都鎮住了,接下來再講,他們保管聽得認真。

“現在就可以將這個項  目定位為改善型居住小區了,在嚴格控制成本的基礎上,以安全、舒適和良好的居住環境為核心,參考市場調查報告的結果來進行設計。”林樓對這個項目定了調子。

  他說的這么詳細透徹,大家伙兒自然都知道該怎么辦了,于是在天津呆了幾天,做完市場調查之后,大家便返回了京城。

  回來之后,先對市場調查報告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再參考天津、北京其他類似的已有項目,林樓做了一份前期報告出來,把現在天津的居住條件是什么樣的,這些未來的住戶有住在什么樣的房子里,他們想要什么樣的房子寫得清清楚楚。

  “這次我先做個樣板,以后咱們做新項目的時候,都要先提交一份這樣的報告,如此以來才能更好地指導設計,建筑設計可不是空穴來風,必須要有堅實的基礎,這樣做出來的作品才不會是空中樓閣。”原本這件事應該是其它人來完成的,不過大家伙兒都沒有經驗,所以暫時只能讓林樓來負責了。

  等熟悉了之后,就該他們自己做了,“咱們事務所還要繼續招人,不過接下來要招的人就不一定局限于建筑專業之內了,熟悉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的人才也可以引進來,讓他們專門負責這項工作。”

  到那時候,建筑師只要看結果就行了,他們的時間都非常寶貴,市場調查這種繁瑣辛苦而且比較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其它人去做吧!

  “這方面的人不好找,估計咱們還得自己培訓,至于招人的話,大學生估計有點難,不過有些肯學的高中生倒是也能用!”李慶熙盤算著。

  “嗯,你們要是有熟悉的人可以介紹介紹,讓他們過來聊聊,就像李老師說的,基礎差點不要緊,只要肯學就行。”這一時期的高考錄取率不高,考不上大學并不意味著這些人腦子不夠,只是競爭太激烈罷了,讓他們來做這份工作還是可以的。

  聽到這兒曹凱心念一動,雖然才剛剛在林樓這待了沒多久,但是他已經有點喜歡上這兒的工作環境了,尤其是這次在回到天津,和同班同學交流實習經歷之后,同他們的實習經歷還有所見所聞相比,林樓這兒不管是待遇、機會還是其他方面,都比那些單位好太多了。

  真想畢業后就來這工作啊,但是現在畢業后都必須接受分配,就算我想來,林老師想收,好像也不容易辦到吧?這又該怎么辦才好?曹凱糾結起來。

  要不找個機會和林老師說說這件事兒?看他肯不肯要我,然后能不能想到辦法!只要他同意,大不了我分配后不去報道就行了,至于檔案啥的,事后再想辦法吧!曹凱也是個大膽的性格,只要是對自己的建筑生涯有幫助,他甘愿冒一定風險。

  不過眼下還是先把手頭的活兒做好,只有做出東西了,才好和林老師說這些,要是自己干啥啥不成,那也不好意思開口啊。

  “那么,咱們現在就圍繞安全、舒適和更好的居住環境這三個核心,同時考慮建設部給出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四個標準,來做這個項目的方案。”前三個要求是他們自己總結出來的,至于后四個班標準也不是什么難事兒。

  相較于國內其他建筑設計單位,他們在對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的了解上,顯然勝過了不止一籌。

  他們經常出國,比其他單位更容易了解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的發展,尤其是最后一項,林樓現在和其它建筑材料研究單位的合作可是越來越密切了,新型水泥以及鋁鎂錳板的成功投入市場,讓他有了更充裕的資金可以用在這上面。

  那些建筑材料研究單位在得到資金支持和林樓點名的方向之后,不管是對國外技術的吸收還是對自我技術的研發,進展都非常快,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這里面很多都可以直接用在天津這個試點上。

  至于新設備同樣如此,林樓既然涉足了新材料的研發,肯定也不會放過這個,這方面的資料他同樣有很多。

  還是和前幾次一樣,先讓李慶熙、郭毅剛、金秋香、蔣文松、林米塔他們做方案,林樓負責把關審核和提供關鍵點支撐,而曹凱也非常積極地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不僅很好地完成了各位老師交待的工作,同時還能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

  這讓大家伙兒不禁刮目相看,現在的小孩子都這么厲害了?林工倒也罷了,就連他都進步這么快?搞不好再過幾年我們都得被他比下去啊?他們那里知道,這可是未來的院士,要是沒幾把刷子,怎么可能達成日后的成就?

  一旦確定了目標和方向,大家的進度就非常快了,沒過多久就拿出了第一版概念草案,林樓指出了一些問題,然后他們進行修改,就輪到和其它單位一起向部里匯報了。

  到了開會那天,林樓帶著眾人來到會議室,馮貴可和石本中也帶著天津城鄉規劃設計院和建設部建筑設計標準研究所的人過來了,三方都做好了自己的方案,只等著在會議上分個高下,然后在此次試點中占據主要地位了。

  “非常感謝大家能如此熱情地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冗長的開場白之后,部里的領導終于進入正題了,“…這次的項目是由咱們三家單位共同負責的,不過合作總該有個主次,既然大家都準備了各自的概念草案,那就先看看吧!”

  “到時候誰做的好,就以那家單位的方案為主,其它兩家協助完成!石工,要不你先來講?”到底是自家旗下的單位,領導還是給了他們一些便利的。

  在他看來,此類方案大體上肯定比較相似,誰先演講誰就能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其它人在后面講到類似的地方,肯定會比較別扭。

  馮貴可哼哼了兩聲,他自然知道先講稿的好處,可誰讓自己現在是在人家的地盤上呢,有意見也只能憋著;林樓這邊倒是非常淡定,他們的準備更加充分,信心也非常足。

  “謝謝領導,謝謝諸位,那么我就先來介紹下我們所的方案吧!”石本中走上臺去,展開圖紙,先開始了自己的演講。

  其它人在下面認真聽著,到底是部里的設計單位,他們還是有幾把刷子的,拿出來的方案水平相當不錯,很多地方都頗有可取之處。

  林樓依舊淡定,馮貴可就有點不自在了,他已經看出來,對方拿出來的方案和自家的水平不相上下,但負責評判的卻是人家的頂頭上司,要是稍微偏點心,自己可就只能給人家打下手了。

  石本中講完,現場響起了熱烈地掌聲,接下來又輪到馮貴可匯報了,他的方案水平也不低,尤其是在對天津人居住喜好的分析上,要比石本中的方案更加透徹,不過想只靠這點就贏過石本中,似乎還不太可能。

  等他演講結束的時候,現場的掌聲就要冷淡了不少,石本中和部里幾位相熟的領導臉上都帶著笑意,看樣子這個項目的主導權要歸他們了。

  林樓起身登臺,曹凱保證厚厚一摞圖紙跟在他后面,看到這種情況,其它兩家單位還有部里的領導都忍不住好奇起來,這么多東西,你們該不是把細致的方案都做好了吧?不過現在只是定大方向而已,可不是誰做得多就占優啊。

  然而,曹凱掛出來的第一張圖紙就出乎了他們的預料,這不是建筑設計圖,而是統計分析圖,這是咋回事兒?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們清華為了這個項目,做了充分地準備,首先前往天津,花了好幾天時間,發放了上千份調查問卷,做了細致的市場調查分析。”

  那邊郭毅剛和蔣文松倆人把兩摞報表放在了會議桌上,這下大家伙都被鎮住了。

無線電子書    重生之大建筑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