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五章 看看人家楊老師班上的學生

無線電子書    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女生文學)

  在國科大,楊信認識了一群教授和院士,也和這群教授達成了戰略合作,算是給自己的學生找到了一條直接讀研的路子。

  要說為什么國科大的教授院士們這么稀罕楊信的學生呢,主要是楊信的學生在國科大表現太好了。

  先是劉梓晨和周倩這兩個天才,劉梓晨今年才12歲,就已經讀完了研究生,現在已經跟著劉援朝院士讀博了。

  最重要的是,他在劉院士研究的科研項目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腦袋瓜太靈活了,總能異想開天的找到很多難題的解決辦法。

  周倩也是這樣,周倩雖然比劉梓晨大幾歲,但是她的天賦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知道有多少教授和院士都很羨慕劉援朝院士和另一位院士能夠收到劉梓晨和周倩這兩個學生呢。

  去年,楊信的十幾個學生畢業,也是被國科大的院士們瓜分了一空。

  很快這些院士們就發現,楊信培養出來的這些學生在專業領域里面的天賦實在是太好了,好到作為院士的他們都有些嫉妒。

  所以這次得知楊信來到國科大后,馬上就有更多院士和教授紛紛來和楊信見面了,他們都想看看能不能和楊信搞好關系,看看能不能把他班上今年畢業學生給安排了。

  對此楊信也是能夠理解的,他的學生全都是九十多分的超級天才,加上楊信給他們選對了專業,所以他們在研究生階段自然就能展現出來非同一般的天賦了。

  很多天才之所以默默無聞,都是因為他們沒有走上自己的天賦之路。

  而楊信的學生就不一樣,他們是真正的千里馬,楊信也是真正的伯樂,他已經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方向。

  所以他的學生在讀研后,才能展現出非同一般的專業領域的天賦。

  對于國科大的教授們想要瓜分他的學生,他這是樂見其成的,他也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有一個好的前途。

  在首都停留了幾天,看望了自己的學生學生后,楊信才回到了魔都。

  今年,他在魔都和何青青的家人一起過了一個年。

  年后,楊信就一個人回到了達州城,把何青青留在了魔都。

  因為市府的人告訴他,已經為他準備好了臨時的教學場地,他需要提前去看看。

  “歡迎楊老師回鄉!”

  楊信回到達城后,市府領導為楊信舉辦了一次熱烈的歡迎儀式。

  “楊老師,這里就是我們暫時為您準備的地方,這是第十三中學的教學樓,你們先暫時在這邊教學,

  至于答應為您建的新學校,省里已經撥款了,目前正在加緊修建中,相信要不了幾個月就能完工第一期工程,今年九月份開學之前應該就能搬過去了。”市府領導一邊走一邊朝楊信介紹。

  “市府領導們辛苦了。”楊信連忙感謝。

  “楊老師,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十三中的沈中昌校長,以后你們可以多多交流合作。”

  “沈校長你好,我是楊信!以后還望多多照顧了。”楊信朝沈校長說道。

  沈校長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老年,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很斯文。

  “楊老師見外了,以后還要多向楊老師請教教學經驗呢。”沈校長也是熱情的和楊信說話。

  在市府領導和學校校長的陪同下,楊信在十三中參觀了一圈。

  “楊老師,這棟教學樓,樓梯這邊上下五層十幾間教室都規劃給你使用了,楊老師你都可以隨意安排學生。”

  沈校長朝楊信說道:“還有這棟離教學樓很近的宿舍,也留給楊信你的學生住宿。”

  “謝謝了!”楊信滿意的點頭感謝。

  在看了學校后,楊信就開車回到楊媽媽家里。

  “怎么樣?學校看好了嗎?”楊媽媽朝楊信詢問。

  “已經看好了。”楊信點頭。

  隨后,楊信就在幾個微信群里面,把學校的地址和學生報名的時間發了一下。

  “楊老師:已經收到,到時候我會帶著我女兒準時去報道的。”郭梓依爸爸第一個回復。

  “已經收到了楊老師…”

  很快,就有很多學生家長表示已經收到。

  雖然楊信沒有在老寨村教書了,但是卻沒有一個學生家長讓自己的孩子放棄楊信這個老師。

  2月23日,楊信規定的開學日子,比全國中小學生開學早了一周時間。

  這天,楊信班上的學生家長,也都是在第一時間把孩子送了過來。

  最遲的一個,也是在24日把孩子送到了楊信的面前,沒有一個學生是超過25日還沒有到來的。

  開學這幾天,楊信并沒有給學生上課,他也沒有讓他們自己學生,而是帶著學生和學生家長一起在學校以及達城游玩了兩天。

  之后,楊信又帶著學生去教育部門辦理轉學手續。

  在市府的配合下,這邊辦理轉學手續也很快,只是一天時間,楊信班上的所有學生就已經把手續全部辦理成功了。

  這時候,學生家長們才陸陸續續的離開了達城,或者是回自己老家,或者是回工作的地方。

  不過也有一些家長留了下來,他們在十三中附近租了房,想要陪伴孩子成長。

  對于這樣的情況,楊信也是鼓勵的,畢竟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愛母愛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年高考的時候,毛坦廠中學外面就會有無數學生家長每天給孩子送飯,生怕孩子在學校吃不好影響孩子高考。

  這…也是父母愛的一種體現。

  不過在楊信班上,不管是高考還是平時,他都是拒絕讓學生家長給學生送飯的。

  作為他的學生,必須要有生活自理能力,不管是做飯還是洗衣或者是其他家務,都必須要學生自己來做,不得理所當然的讓父母為自己做這一切。

  就在楊信的學生都已經開始在學校上課學習了幾天后,十三中的其他學生才開始報名入校。

  十三中學,在達州城是一所擁有三千多學生的學校,開學的時候很是熱鬧。

  不過楊信班上的學生,不管是早上鍛煉,或者是白天上課,晚上上晚自習,都是井井有條,從來不好奇的圍觀其他班級的學生。

  反倒是十三中的學生對于楊信班上的學生非常好奇,經常性的前來圍觀。

  比如楊信足球班的學生訓練時,球場周圍就會圍滿學生。

  自從楊信班上的五百多學生來到十三中后,其他班的班主任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看看人家楊老師班上的學生,多么的勤奮好學!再看看你們,你們就不覺得丟人嗎?”

無線電子書    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