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27章 小縣城的產業園區

  薊州是個小地方,在北直隸都不算什么有名的地方。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卻成了這幾年發展最迅猛的明星縣州。

  讓薊州聲名鵲起的原因,是一樣小的不能再小的物產,薊州豬鬃刷。這樣一樣小的不能再小的產品,硬生生的讓這座小小的縣級小州,成為很多大型機械制造廠商代表頻繁造訪的地方,還帶動著整個縣州經濟飛速發展。

  由于豬鬃刷的大賣,薊州府趁勢搞了一個產業園區。剛開始搞這玩意的時候,周邊的府縣都覺得是異想天開、當笑話來看。

  你一個山區小縣,憑什么搞產業園區?哪怕是你們的豬鬃刷做的再好,這玩意能做多大?一年賣百萬把算多了吧?連本帶利最多也就值個十萬、二十萬銀子的樣子,拋去物料和人工能賺幾個大子!弄產業園區投資那么大,市場前景又那么有限,薊州府這是窮瘋了才如此胡整。

  別人的冷嘲熱諷,并沒有阻止住薊州建立產業園的決心。全州上下勒緊褲腰帶,通過借款等各種方式湊了五萬兩銀子的產業園建設啟動資金,在州城旁邊興建起了以豬鬃刷生產為核心的產業園。

  搞豬鬃刷產業,關鍵不在于生產刷子,關鍵在于豬鬃的供應。剛開始搞這個產業的時候,薊州的官府費了老鼻子勁。派人出去求爺爺告奶奶的從周邊府縣收豬鬃,收豬鬃的人幾乎跑遍了北直隸的大部分地區,就這還是難以滿足產能需求。

  最后州衙專門在產業園區建了好幾個大型養豬場,并且鼓勵全州的農戶大力養殖生豬,三年后薊州養殖的生豬規模超過了十萬頭,全州的農戶幾乎家家都養了近十頭豬。有了這些生豬,再加上遍地開花的豬鬃販子從周邊收購的原料,才讓薊州豬鬃刷的產量突破百萬把。

  刷子的原料是夠了,可緊接著出現的生豬規模太大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豬和羊不一樣,沒法重復采鬃,基本上是一年就要屠宰一次。一年出欄十萬頭豬,哪就是過千萬斤的豬肉需要往出賣。薊州全部的人口加起來才是個七八萬人,又都是窮人,根本消費不了這么多豬肉。

  養豬光靠賣豬鬃是收不回成本的,這玩意只能當副產品來做,所以這個產業能不能成功關鍵看巨量的豬肉能不能賣出去。好在薊州周邊,有兩個大型城市,北京城有著一兩百萬人口,天津城這幾年人口規模也接近了百萬,薊州的豬肉只有買到這兩個城市,才能把產能釋放。

  給大城市賣肉,想著容易做起來難,傳統來說,這些大城市的肉類供應都是城市外圍的養殖戶來做,你一個偏遠地方想要擠進人家的大市場談何容易。

  一籌莫展的薊州官府將主意打到了前來采購鬃刷的廠家身上,這些廠家都是大客戶,比如振川公司、奔馳公司、吳氏機械廠、趙氏制車廠、天津船廠,他們在京津兩城的雇員最少也有好幾萬,讓他們廠里的食堂進購薊州的豬肉,應該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這些大廠子也是給面子,再加上薊州的豬肉價格比從其它渠道采購稍微便宜點,同時多買他們的豬肉還能多生產刷子,因此很痛快的簽了采購合同。別說他們的采購量還真不少,一年下來光通過這些大廠子的渠道賣豬肉,也能賣個兩三百萬斤。這些廠家中數振川公司最夠意思,不但自己采買,還拉來了軍方也從薊州定購豬肉。

  從大客戶上取得了突破口,剩下的事容易了一些。慢慢的京津兩城的豬肉供應商,也跑到薊州采購豬肉。現在薊州成了京津兩城最主要的豬肉供應產區,一年生產的豬肉差不多都能賣出去。

  除了賣鮮肉,薊州的產業園還搞起了豬肉罐頭、臘肉、豬肉火腿等產品的生產。畢竟不是所有的鮮肉都能當時賣出去,總會有一些結余。軍方的采購訂單中,很青睞這些能較長時間保存的肉產品。天津港口那邊,同樣也很喜歡這些產品,遠航的船隊可沒法用鮮肉。

  誰說靠小小的豬鬃刷弄不起一個大產業園?靠著豬鬃產業的帶動,今年薊州的整個生豬產業規模最少也有五六十萬兩銀元的產值。全州上下,都因此收益。不說那些做刷子的作坊和工人,就是普通的農戶,家里一年養上十來頭豬,便能換回三十兩左右的銀子,這不比種地強?這邊是山區,養豬不全靠飼料,野草、山果等也能養豬,成本比平原地區低不少哪。

  一業旺百業旺,靠著有大客戶的光顧,薊州產業園還攬了不少其它活,比如給機械產品做配套的木制輔件,給縫紉機做個底座之類的。別看這些玩意技術難度不高,單件的利潤也不怎么樣,可架不住量多啊!一年生產上一百萬件小配件,不賺個十來萬銀子?

  薊州原來管商業的副知州武德思十分慶幸當年自己機智的決策,正是因為當年英明的決定,不但使薊州深受其利,還讓自己的仕途光明了不少。去年底班子調整,他升任了薊州正印知州。本來天津府想把他調過去,當主管工商的一把手哪,被他給拒絕了,他還是覺得在薊州更能出成績。

  今年薊州的稅收總額應該能過十五萬兩銀元,算上州里產業的收入,全州總的財政收入差不多有二十五萬兩,給上邊交上去十來萬兩,州里邊還能結余超過十萬兩。就這財政富裕的程度,怕是能擠進全國百強縣州了吧?

  整個大明有七八百個縣州,財稅過十萬兩的縣州其實并沒那么多。別看全國一年的財稅收入有兩億兩以上,但財稅貢獻十分不平衡。像延川縣一縣就能有兩百萬左右的財稅貢獻,長安府、北京府、天津府這些大地方收入更多。可有些小縣卻入不敷出,收個幾萬兩都費勁。

  有十來萬的財稅支配是什么概念?概念就是全州一千來號公職人員年均工資五十兩的往下發,州里也還能剩五萬兩以上的資金。有這么多錢做本,今后薊州的發展只會更順暢。剛搞產業園的時候,籌措資金何其困難?現在州里財政自己就能拿出這么多錢,這才幾年功夫?

無線電子書    振奮新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