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章 道口土地廟

無線電子書    名錄天曹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赤嶺山距柳州縣城有二十多里,道路不暢,來回要耗費大半天時間。

  山中修行人靜極思動,便午后下山,縣城住宿一晚,次日回山。

  回宿所換了身窄袖束腰的勁裝,劉景連午飯都沒吃,挎上環首刀龍行虎步的離開道觀。

  穿過觀前人為培植的小竹林,是大片的灌木矮樹和亂巖碎石。

  以及,一條蜿蜒崎嶇的山間小路。

  小半個時辰后,離開灌木叢,山路開始光禿。

  拐過一個彎角,前方是名為“凌云角”的觀景臺。

  其實,就是塊突出山體的扇形堆疊巖石。

  劉景躍上巖石,抬手遮住刺眼陽光,眺望遠方。

  天上稀薄云層緩緩而動,地上山野河流起伏流轉,一座方方正正的城郭屹立遠處。

  天清氣朗,美景入眼。

  授箓有望,即將成為神仙中人,劉景真想放聲長嘯,但忍住了。

  “嘩”

  山澗忽的涌出大片鳥群,驚動了山澗深處的虎狼野獸,引來一陣嚎叫。

  跳下石臺,繼續走了一刻鐘左右,劉景漸漸覺察到怪異。

  “似乎太冷清了......”

  每年授箓前后,大量入道無門,或單純慕名獵奇的的人都會失望的離開赤林觀。

  而真誠求道,不愿錯過機會的修士,會閉關尋求臨陣突破。

  道觀活動的人大量減少,往日里來來往往,為道觀輸送菜蔬米面的挑擔工和山腳農戶,不說絕跡,也不多見了。

  山路冷清是必然。

  可此時,過于寂靜了!

  周圍的蟲鳴鳥獸喧囂,似乎全都消失,甚至,連吹來的山風都停滯了。

  劉景又不是這赤嶺山的山神,出行之時百獸退避,風止云停。

  “恐怕,是某只食物鏈頂端的東西靠近了?”

  劉景心頭一冷。

  受傷退出授箓的那幾位道兄,似乎都是在上山下山的途中遭受的意外。

  其中一個“失足”滾下山,丟了大半條命。

  劉景按住腰上的環首刀,習慣性的摩挲刀柄上纏繞的粗糲麻繩。

  這把刀是劉景父親的遺物,昌南軍中校尉級的制式兵刃,飲過無數鮮血。

  身懷利器,心無畏懼!

  “乎~~”

  莫名的惡風忽然襲來,吹的劉景瞇起了眼。

  風中,腥氣彌漫。

  劉景腳下沙石飛濺,轟然起身朝山下奔去,果斷逃離。

  云從龍,風從虎。

  能夠操縱惡風的猛虎,快成妖了!

  劉景還沒授箓,丁點的符箓術法都使不出,手中刀再鋒利也是凡兵,沒有法力加持,哪里砍的動妖獸。

  他張甲虎一個凡人,竟然能驅動妖虎!

  肯定是他的山神馴獸官外公,以權謀私。

  “等著吧,等我授箓,第一時間告發你們!”

  劉景心中咒罵不停,同時身影如箭,眨眼便消失在山路。

  狂風卷過劉景停留的地方,飛沙走石,草木粉碎。

  一瞬間,山道就被肆虐的滿目瘡痍,遍地狼藉。

  狂風之中,一具龐大的斑紋身軀仰天咆哮,表達著獵物逃脫的憤怒。

  直到尖厲的口哨聲傳來,才不甘心的躍下山澗隱遁。

  半響,一個農夫裝扮的青年,戴著斗笠從山上踱步而來。

  “真是夠警惕,夠狡猾!”

  “不該把大貓放的那么遠的,耽誤事了。”

  粗大的手掌摘下斗笠,露出一個憨厚面孔,真如田間勞作的老農。

  “可也不能帶入觀里,外公說了,得尊重赤嶺山神。”

  青年扭動脖子左右打量一番,隨后用力扇兩下斗笠,嘀咕道:

  “天真熱,不如,今夜在附近找個涼快地兒看星星?”

  .......

  劉景一路狂奔,臨到山腳,身體實在吃不消。

  喘著粗氣回頭,身后并無動靜,便放心停下歇息片刻。

  “看來,張甲虎打算守株待兔了。”

  畢竟他后日,必須上山參加授箓。

  危機,恐怕定然在回山之時。

  “呵呵,誰是誰的獵物呢?”

  遙望山間,體內四兇鼎微動,劉景嗤笑一聲。

  離開赤嶺山不久,一片水田映入眼簾,幾個農婦在田壟間里低頭勞作。

  路邊道口,佇立著一個低矮的土石建筑,有淡淡煙氣渺渺升起。

  走近了看,是個一人高,門戶大開的殿宇。

  左右有“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對聯,上方三個紅漆大字——“土地廟”。

  簡陋的屋檐下立著香爐,其后端坐一位慈眉善目的神像。

  眼見爐里火氣即將湮滅,劉景上前,從爐底常備的香火里抽出三支,點燃續上。

  香火重新燃起,淡淡香味的煙氣繼續籠罩廟宇。

  端坐的神像上,忽而神光閃過,劉景心間出現一個清朗聲音:

  “多謝道友香火,一路平安。”

  “客氣。”

  自從開始修行神仙道,路過神像廟宇,若是得空,劉景都會上柱香。

  往日他敬過這廟多次,但第一次得到回應。

  這種道口小廟,既沒主持的道神,又無名號,是九品神仙道里的末端不入流。

  柳州縣的城隍麾下,此類小神不下數百之數。

  那日里改了道,便會斷了香火,廟宇破敗,神靈歸入陰曹地府。

  劉景倒非是憐憫,也沒那個資格,他授箓后的初始地位,基本相當于這類微弱小神。

  凡人授箓,是為道神,與廟宇內沒有肉體的神祇,兩者同享九品神階。

  神祇,負責監察神域,調理地脈,管理陰土等事物。

  道神,則管理陽事,清理禍亂凡間的妖魔鬼怪,維持陰陽秩序。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人間朝廷有文武官員,神祇與道神這一陰一陽,好比天庭神仙道的文武官。

  對于修士來說,有一點很重要。

  那就是,道神修士若是“中道崩殂”,只要不是神魂俱滅,便可依據生前的位階和功德,或入地府擔任陰差,或為神廟地祇。

  若是功德足夠,更有機會成為天上群星。

  如今的天庭神祇,大半來自于身死的道神修士。

  這間簡陋廟宇里的土地神,可能就是劉景的修道前輩。

  望著道口佇立的小廟,又想到赤嶺山上的張甲虎,劉景自我告誡:

  “修行漫漫,多劫多難,既要勇猛向前,亦須如履薄冰!”

  離開神廟,穿過水田村莊,很快上了縣城大道。

  路面變得齊整寬闊,人流漸多。

  趕驢的商販,乘牛車的文人騷客,佩劍游俠,挑擔農戶,越靠近縣城,人煙越濃厚。

  劉景終于放松。

  天庭規矩,一入神仙道,便不得驚擾凡世!

  別說張甲虎,其背后的披霞山山神也不敢在鬧市行兇,否則天打雷劈,不過是雷部眾將下界走一遭罷了。

  自昊天上帝封神天地后,天譴不再虛無縹緲。

  靈霄寶殿的法,就是天譴!

  噠噠噠,疾馳的馬蹄聲飛速而來。

  兩個背負三角鐵牌的騎士縱馬而過,煙塵飛揚,驚擾一片人群。

  “有軍情?”

  因為家世,劉景對軍伍的制度有所了解,倆騎士的裝扮顯然是傳令官。

  鐵牌則代表軍情緊急。

  “難道是南邊山蠻子又下山侵襲?”

  若非半年前選擇了修行路,劉景就循著父親的軍中關系,去南邊從軍了,說不定現在已是個小軍官。

  “算了,將非凡人,莫管凡事。”

  柳州縣城隸屬高陽國昌南郡,不是個大城,也非百年老城。

  畢竟,整個南方高陽國的開墾建立,不過幾十年。

  剛到護城河邊,還未進入城門,劉景便感覺到了異樣,彷佛被一個威嚴目光掃過。

  舉目遙望城內一角,似乎能看到渺渺而升的香火煙氣。

  “柳州城隍?”

  異樣感覺很快消逝,劉景并無惱怒,某種程度上心生喜悅。

  有所感,代表他的修為進步了,入門了。

無線電子書    名錄天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