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四章 童貫被擒

無線電子書    水滸之宋末風云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夜色下的青州城此時已是一片火海,晁宋帶領著三百人殺奔童貫府上。府前的侍衛還未反應過來,就已被晁宋的虎衛營解決掉了。

  晁宋帶頭第一個沖進府中,童貫畢竟是當朝重臣,手下有重兵守衛,且個個身手不錯。更不曾想那童貫也頗有些膽識,到了此刻,竟然也毫不慌亂,反而是戎裝披掛,鎮定自若。

  兩下里一時竟相持住了。

  晁宋高聲道:“梁山泊義士晁宋向樞密大人問安了,童大人,如今我梁山兵馬已經殺入城中,還請你不要再做無謂的掙扎了,我梁山宋頭領就在城外,只要童大人讓各處兵馬退去,我等可保童大人性命無憂。”

  童貫怒道:“一群土匪草寇,屢犯朝廷城池,抗拒天兵,此刻竟然還敢妄想本相向你們低頭,真是一群不知死活的東西。”

  晁宋道:“童大人,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你難道還看不清眼前局勢嗎?我手下的這些人可都是強人草寇,殺人越貨之徒,可保不準會做出什么冒犯大人的事。”

  話未說完,晁宋手下的人便一齊向前。童貫的侍衛正欲反擊,但可惜速度太慢,轉眼之間的功夫,就被虎衛營放倒了數十人,頓時府中一片鮮血淋漓。

  童貫雖說也是上過戰場的人,但畢竟養尊處優多年,很久不曾見過像梁山好漢這般兇狠之人,一時倒也有些吃驚。

  晁宋在當年讀書時,就對童貫這種禍國殃民之人十分痛恨,此刻這廝正好落入自己手中,他心中很想狠狠將此人懲治一番,只是他知道宋江絕不會允許他這么做。

  為了將來梁山的招安,宋江一定會好生侍奉童貫的。畢竟在原著中,連高俅這樣與梁山有著多筆血債的人宋江都能為了招安而小心陪侍,更何況是一丘之貉的童貫了。

  不過他晁宋是熱血男兒,若是就這么讓童貫安然無恙的和宋江見面,自己還要伺候他,那未免太讓人憋屈了。可不能讓此賊將我等看扁了。

  于是晁宋一聲令下,三百虎衛營如三百猛虎一般,向童貫撲去。

  不過一炷香的時間,童貫身邊的侍衛便都被清理完畢,只剩下童貫孤零零形單影只一個人。

  晁宋道:“此地不夠安全,為童大人性命著想,還是請童大人另居他處吧。”

  到此時也由不得童貫自己樂不樂意了,晁宋便將童貫軟禁在一處單人小院落里。衣食無缺,但卻重兵看守。

  岳飛等人也一直忙活到天明十分,才將諸事處理完畢,都在青州衙門的大堂上取齊,向晁宋匯報情況。

  十萬朝廷官兵本就是從四周征調而來,如今眼見青州失守,也都作鳥獸散,共計殺敵一萬二千人,俘虜兩萬余人,其余官兵都逃散了。

  慕容彥達倒是機警,昨夜趁亂又逃得性命,如今不知去向,畢勝,酆美等大將悉數被擒獲,如今也都關押在軍營中。

  至于籠水關方向,晁宋亦采取了相同的計略,派遣王貴喬裝是青州城的守軍前來支援,賺開籠水關城門,和公孫勝里應外合,打破了籠水關,俘虜張叔夜。捷報同樣在天明時分傳至晁宋營寨中。晁宋見各處都已平定,心中大喜。

  晁宋問張憲道:“城中現有糧草幾何?”

  張憲呈上賬本清單,道:“我剛剛派人清點過,城中有糧草將近五百萬石,可支三五個月之用。”

  晁宋點點頭道:“叔父和梁山七萬大軍如今正在青州城外,算算時日,軍中應該已經沒有糧草了。你可速速前去稟告叔父,讓他領大軍入城就食。”

  張憲領命去了。不一時,外面便傳來人聲馬嘶。晁宋知道宋江就要入城,便親自趕到城門口迎接宋江。

  眾人分別一月,此時再見,如劫后余生,都是感慨不已。

  晁宋道:“都是小侄用兵不明,致使叔父招此大難,侄兒心中甚是有愧。”

  宋江道:“賢侄英雄少年。竟能打破青州城,解救中將士于危難,實是我梁山不可多得之大才。”

  吳用也道:“我早就只晁宋賢侄必有謀略,如今果然如此。”

  晁宋道:“據侄兒算來,叔父營中糧草應該所剩無多。我已派岳翻在城中擺下酒食,請諸位哥哥前去用餐。”

  眾好漢們最近所吃的膳食是一日比一日寡淡,而且分量也是日漸減少,李逵嚷嚷著嘴里早就淡出鳥來,一聽到有酒有肉,個個都是歡呼雀躍,頓時呼聲雷動。

  宋江便讓各軍依次入城用飯。

  晁宋道:“我已在知州府邸擺下酒宴,替叔父壓驚。”

  宋江擺擺手道:“酒且不忙吃,我路上啃幾個炊餅即可。眼下且先辦正事。賢侄,你且領我和軍師去見見童貫。”

  于是七萬大軍自去吃這一個多月來最豐盛的一頓大餐,而宋江和吳用則來見童貫。

  看押童貫的地方是一處清幽的住所,地方不大,倒也收拾的干凈,院落內外都有重兵把守。都是晁宋部下最忠心可靠的。

  此時童貫也在用早膳,宋江一見到童貫,便口稱“死罪!”一面急忙下拜道:“鄆城宋江,文面小吏,沖撞了樞密大人,萬望恕罪。江等梁山眾將,安敢背反朝廷,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萬望樞密垂憐,回朝之后,將我等冤屈上達天聽,若能降昭招安,樞密大人便是我梁山的大恩人。”

  童貫也知到了此時若不說些好話,自己不要說回到朝廷了,說不定馬上就會有性命之憂,便說道:

  “據宋義士說來,你梁山中人實是忠義之徒,只是蒙受了冤屈。既如此,你可命人將爾等冤屈一一寫來呈上,待我回京之后會同朝中大臣一同商議,若果有冤屈之處,朝廷自會替爾等主持公道。那時再行招安之事,給爾等一個為朝廷盡忠的機會。”

  宋江聽了大喜,道:“如此,樞密大人之恩,宋江沒齒難忘。”接著便邀請童貫到梁山上小住幾日,也可看看梁山景色。

無線電子書    水滸之宋末風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