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三章 帝國心臟

無線電子書    水滸之宋末風云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張憲派自己的部下接管這些投降的小嘍啰,除殺死和混亂中逃走的,還剩下一千五百余人。只是其中不見了劉三壽的身影。

  盧俊義道:“如今劉三壽的老巢已被搗毀,我看他也做不得惡了,我們還有要事在身,還是不宜耽擱太久。”

  林沖對張憲說道:“不知張兄牛兄有何打算?若是愿入伙我梁山,林沖愿為各位引薦。”

  張憲搖搖頭道:“林教頭不用再勸。我看此筷子山地形易守難攻,實是個落草的好去處,只可惜那劉三壽莽夫一個,浪費了這大好去處,那我張憲可就笑納了。”

  盧俊義道:“也罷,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不過大家同是綠林同道,日后梁山若是有個緩急,還請張寨主看在今日你我情誼的份上,伸以援手。”

  “盧員外說笑了,梁山乃是大寨,等閑之人絕不敢招惹。不過若是有用得著我,自當欣然從命。”

  牛皋也說道:“若是日后我等有難,也請你們梁山多多照應。”

  “這個自然。”

  于是眾人便分道揚鑣。

  張憲仔細盤點收降的小嘍啰,將其中一百多個罪大惡極之人悉數斬首,另有三百多人雖然罪不至死,但張憲也容不下他們,都遣散下山去了。隨后編練士卒,加上自己原先的人馬,得兵力兩千人。

  自此張憲便和牛皋在筷子山落草為寇。

  再說晁宋等梁山好漢,自離了興仁府,在路非只一日,來到了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

  這里是宋帝國的心臟,是整個東亞大陸最繁華的所在。雖然從現代化的角度打量,這座中古時代的首都自然沒法和后世新中國的首都相比,畢竟兩者差了近一千年歷史差距。

  但是若論其繁華程度,則不遑多讓。勾欄瓦舍遍地,南北貨物匯集,四方之人都向這座城市涌來。

  晁宋曾經讀過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這是一部追憶東京繁華盛況的作品,將其記載和眼前的現實一一對照,竟然不差分毫。

  只不過現在是宣和二年,距離這本書的誕生還需要二十多年時間。而隨著自己的到來,歷史被改寫,不知道這本書是否還會按照原來的軌跡誕生?

  晁宋覺得有時候穿越的奇妙體驗就在這里,在一本書還未誕生之前他就可以讀到這本書。

  對于魯智深和林沖而言,這是他們闊別汴梁五六年后的重返,二人自然更加的感慨萬千,只是由于擔心被城內的公人發現而暴露身份,二人只在城外安歇。

  期間,魯智深還陪著林沖偷偷的去祭奠了亡故的娘子和丈人,英雄到此,也不禁要灑下幾滴熱淚。

  其他好漢則按照原計劃分頭行事。孫新,顧大嫂忙著去操辦酒樓開張一事自不待言。柴進和燕青則徑投宿太尉府上,晁宋也跟著去了。

  三人見了宿太尉,亮明身份,宿元景大吃一驚道:“你梁山近些年做下好大事業,名頭連朝廷都有所耳聞。那童貫和高俅早商議了要出兵剿滅你們,只是最近西北戰事吃緊,這才權且作罷。你們如何敢到這東京城來,若是被別個公人發現,需連累我也。”

  柴進道:“我梁山一向以忠義為本,替天行道,山上兄弟個個都是好漢,太尉原是知道的。此番我等來此,正是想請太尉代為上奏朝廷,使知我梁山忠義,并辦招安事宜。”

  宿元景良久方才嘆一口氣道:“此事卻是難辦。你等也知,如今天子寵信高俅,蔡京等人,這些人可都是和你們梁山有些過節的。有他們在,招安之事,只怕是不成了。”

  此時燕青從隨行包裹中取出一幅字畫來,說道:“素聞太尉書法乃是當朝一絕,尤精蘇體。小子這里恰好有一副東坡先生真跡,此等物件,只有放在太尉府上,方不至埋沒。”

  宿元景聽了眼睛一亮,接過畫來細細品鑒了一番,道:“我固知你們梁山都是忠義之士,只是目下遭了厄運,如今天子圣明,久后必知爾等忠心。你們權且忍耐一時。”

  他停了一會兒,又道:“自上回西岳華山歸來后,我便遭蔡京的排擠,此刻若是替你們說話,只怕是適得其反。我推薦你們去找個人。”

  “太尉欲薦何人?”柴進問道。

  “此人名叫侯蒙,原是密州人士,聽聞他對你們梁山多有同情。原是朝廷戶部尚書,深受天子賞識,后來因惡了蔡京,罷知亳州,旋加資政殿學士。你們打破東平府后,朝廷正欲任命他為東平府知府,不過此人眼下便在京師,你們若是去找他,說不定他會替你們上奏朝廷,主張招安。”

  “如此,多謝太尉指點了。”

  晁宋也知道侯蒙這個人,歷史上他確實曾經上書朝廷,要求對宋江招安,只是他很快就病逝了,招安也就被擱置了下來。

  于是眾人來到侯蒙府上求見。

  這侯蒙的宅邸和別的朝中大員相比就顯得寒酸了許多。

  燕青道:“看來這位侯大人倒是個清官。”

  晁宋道:“那倒也是未必,有些個貪官污吏偏要擺出一副清廉的樣子,以此蒙蔽世人的雙眼。不過據我所知這位侯大人倒也確實是個公忠體國的清官。”

  燕青感慨道:“只是如今世道混亂,多的是蔡京高俅那般的誤國奸賊,而少真正的治國賢相。公明哥哥和我家主人都是一心想要招安,只是招安之后,如此朝廷,只怕英雄難有用武之地。”

  晁宋道:“若單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那還罷了,就擔心我梁山受到奸臣的排擠陷害,那時身在官場,萬事不由己了。”

  這么一聊起來,大家突然對招安的未來感到了一絲悲觀。覺得招安也并不見得是多么好的一條出路。

  不過雖然大家心中各有想法,但招安之事還是要去辦的。

  侯蒙很快就接見了他們。這是一個瘦小的老者,蒼老的如同干樹枝一般,看得出造物主在他身上已經沒有多少留念了。

無線電子書    水滸之宋末風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