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六百三十 打字機當樂器?

無線電子書    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寧薇的手中,小提琴顯示出了大眾印象中少見的一面。

  并非激昂高亢。

  而是低沉渾厚。

  恰到好處的揉弦,讓樂曲的傾訴,變得更為溫柔。

  而強與弱的鮮明對比,也令人心潮如同蕩漾著月光的湖面一般,起起伏伏。

  大部分的藍色光芒中,摻雜少許的淡綠色。

  點點的光芒,從半空灑落到寧薇身邊的那條白光形成的河流之上,濺起五彩的漣漪。

  而人們赫然發現,這光點落下的節奏,與數量,居然與樂曲的節奏相得益彰。

  短暫的一個停滯,似乎開啟了下一首樂章。

  在河流的對面,一身黑衣黑褲的大提琴演奏者,從黑暗之中出來,映襯微微的光芒,與寧薇形成一種和諧的,視覺上的平衡與對稱。

  大提琴的低沉聲音緩緩沉吟。

  而小提琴,也轉換到了中高音去。

  兩種琴音的交織,仿佛在傾訴,告慰,于寒冷之中抱團取暖。

  琴聲的纏綿交錯,并沒有給人以“矯情”,“造作”,或是“故弄玄虛”的感覺。

  沒錯。

  優秀的樂曲,哀而不傷,悲而不泣。

  兩種樂器的聲音,仿佛幻化成了一男一女的一對戀人。

  但這種悱惻的愛意之下,卻蘊含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悲。

  可是這樣的悲,更多的反而是令人為之感動。

  大提琴與小提琴的演奏間,中間隔著的白色河流之上,也多出了幾種顏色的微光。

  與藍色形成強烈對比的紅色微光為主體。

  夾雜著的淡黃色微光,卻能與藍色周圍的淡綠色燈光融為一體。

  在淡綠色與黃色的配飾下,紅藍色的星光,彼此對望,卻又相互融合。

  而下方微微流淌著的白光河流,似乎也氤氳出了兩團不同的影子。

  影子的造型非常的抽象,若即若離,旋即融合交織,又再次分離游蕩追尋。

  雖然并不知道這段音樂具體描繪的故事,但僅僅憑借著音樂,與這充滿了暗示的光與影的交織,觀眾們依然感覺到了一種震撼。

  緩緩的。

  大提琴的聲音淡了下去。

  卻只有小提琴的高音顫弓輕吟響起。

  而此時,一陣弦樂合奏的聲音也響起。

  果然。

  不知道什么時候,整個樂團出現在另一邊。

  黑暗中依稀可以看到其他的聲部,而微光僅僅讓弦樂聲部亮了相。

  “咚.....噔.”

  隨著弦樂慢慢漸變下去,鋼琴的聲音緩緩傳來。

  觀眾們翹首以盼的辣個男人也終于出現了。

  李文音坐在鋼琴旁,纖長的手指敲擊著琴鍵。

  弦樂與鋼琴交襯之下,仿佛襲來了一種莫名的壓力。

  壓住了之前纏綿的大提琴與小提琴。

  而與此同時.

  在大提琴與小提琴出現的兩側,地面閃爍起了漸變的燈光。

  隨著燈光,小型噴泉運作起來。

  隨著音樂輕搖舞動。

  柔和的水流不斷的旋轉蔓延,在燈光的襯托下,恍若蛇形。

  而光,投在了細小水柱之上,在背后,映現出了兩道不同的身影。

  看上去一男一女。

  這樣的特效,忍不住令人為之嘩然,卻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響。

  音樂,水流,光,影。

  構建出這么一幅抽象卻又形象的演出。

  場內的外賓,看著這令人沉醉的光與影的特效,心里出現了三個字。

  《白蛇傳》!

  有些令人壓抑的弦樂與鋼琴,仿佛是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的陰暗。

  偶爾出現的大提琴與小提琴,像是對著陰暗反抗,卻顯得有心無力。

  隨著弦樂的翻涌,左右小型噴泉的水柱,也緩緩下降。

  人工池下的背光燈,也慢慢的黯淡下去。

  終末流淌的豎琴,與鋼琴高音點綴的叮叮聲,令人浮想聯翩。

  音樂緩緩淡去,直至消失。

  沒有什么Happy

  這種感覺,更仿佛是一種開放式的結局,令人各有各的見解。

  觀眾面前閃爍的各色燈光緩緩黑暗下去。

  光沒了,影也沒了。

  似乎,留下的只有光影與音樂交織后,留下的余韻罷了。

  來到西湖后,除去當地的文化,美麗的景色,自然就是這《白蛇傳》的民間傳說故事更讓外賓們感興趣。

  無數優秀的音樂,都是誕生于種種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當中的。

  而從這些傳說與故事當中,音樂家們也可以受到極大的啟發。

  所以,對于這些故事非常好奇的外賓們,這幾天的游玩中,也對《白蛇傳》這個故事的不同民間版本有了很深的了解。

  尤其是對李文音有所了解的外賓們更是非常好奇。

  畢竟,曾經一首充滿了東方韻味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讓這幫外賓們由衷的感受到了東方之美。

  也對那愛情故事充滿了興趣!

  而華國民間的四大愛情故事中,除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外,剩下三個,便是《孟姜女》《牛郎織女》.

  以及《白蛇傳》!

  作為大眾津津樂道的民間傳說故事,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代表,白蛇傳可以說是經過了后人們無數次各種形式的改編與傳頌。

  電影,電視劇,動漫,小說,漫畫,詩歌。

  繪畫,雕塑,音樂等等等等。

  而這樣的曲子,也第一時間,就讓外賓們聯想到了這個民間故事。

  籠統雜亂不同版本的民間故事,配上這個略顯朦朧愁怨的音樂,讓外賓們浮想聯翩,靈感迸發。

  而音樂結束后,網友們的評論也再一次多了起來!

  “我的天,我之前都沒有注意,這個拉琴的小姐姐是誰啊,太厲害了!”

  “果然啊,能被李文音拉來演出的,肯定沒有簡單的,雖然李文音只彈了那么幾個音讓我有點不爽不過能看到這樣的演出,還是覺得值了啊!”

  “廢話,肯定厲害啊,這個小姐姐是寧薇,華國愛樂樂團的小提琴首席,這都是老朋友老面孔了,李文音很多古典交響樂的專輯,其實樂團都用的是華國愛樂樂團。”

  “原來如此”

  網友們津津樂道的討論著,整個大廳也緩緩亮了起來。

  為了不讓觀眾們的眼睛不至于受不了,燈光變亮的速度非常慢。

  很快,人們也都看到了整個樂團。

  剛剛登場的演出者們,也都紛紛對大家鞠躬示意。

  臺下傳來了猛烈的掌聲。

  李文音站起身,對著觀眾們鞠躬道謝后,也與剛剛的演出人員們依次握手。

  樂團出現在眼前,寧薇等人也都回歸樂團自己的位置上。

  李文音來到了指揮臺上,拿起了指揮棒。

  大廳的燈光亮起后,那些燈光特效,噴泉特效,全部消失。

  轉過頭看了一眼觀眾席上的外賓,李文音挑了挑眉,半靠在指揮臺上,凝視著臺下的外賓們若有所思。

  一幅不太正經的樣子頓時給外賓們逗笑了。

  而李文音也眼前一亮。

  趁著哈哈大笑的聲浪,李文音也順勢的揮舞起了指揮棒。

  臺下的外賓們可都是老音樂家了。

  看到李文音的暗示,也感到一陣好玩,忍不住配合了起來。

  指揮棒揚起,笑聲開始變大,指揮棒壓低,就只有憋著笑的嘿嘿聲。

  玩了幾次后,李文音禮貌的鞠了個躬,大笑再一次揚起。

  這波互動與音樂家們突如其來的騷,讓網友們看呆了。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李文音已經不滿足于指揮樂團了,他甚至開始指揮觀眾了!!

  哈哈!這一波的配合給我看笑了。

  來自大佬的互動。

  經過這么一笑,之前音樂所帶來的那微微的壓抑感已經消失不見。

  觀眾們頓時一身輕松。

  旋即,李文音轉過身,輕咳一聲,認真了起來。

  樂團們也蓄勢待發。

  觀眾們頓時安靜下去,期待著李文音接下來的演出。

  正經不過三秒。

  李文音舉起的手本來準備砸下去了,卻突然又捏住了自己的下巴,似乎若有所思。

  長號手一個沒收住.

  “噗!!!”

  一聲想收但沒完全收住的悶響就放了出來。

  “哈哈哈哈哈!”

  臺下的觀眾們再一次笑了起來。

  看著指揮臺旁邊空曠的位置,李文音對著后臺揮了揮手。

  很快,后臺便搬來了一張桌子。

桌子上面放著一個奇怪的東西,像是沒有喇叭的老版留聲機,又有點像收音機  而從后臺,也走上來一個西裝革履的男子。

  只不過,這個西裝,和李文音這邊的樂團西裝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更像是上個世紀西方的工裝。

  臺下的外賓在愣神后,已經開始發笑了。

  這個奇怪的機器.華國人可能并不是很熟悉。

  但這些外賓很熟悉啊!

  打字機!!

  其實,打字機就是一種比較老舊的“鍵盤”“打印機”的設備。

  功能單一,效率較低。

  但.李文音這個時候拿出來是要干什么?

  網友們甚至有點驚了。

  好家伙,當真就是萬物都可當樂器了?

  李文音終于開始對其他奇奇怪怪的東西下手了!

  咳咳,我宣布一下,未來會多出一個樂器專業,沒錯就是打字機!

  這玩意能當樂器?

  李文音說能,那就能!

  這好像是沒什么毛病。

  把這玩意搬到音樂會上?

  甚至看這個架勢,還是讓樂團給打字機伴奏?

  這在整個音樂史上都從來沒有出現過啊!

  李文音這種異于常人的奇葩腦洞.屬實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只見這名打字員來到打字機前。

  看了一眼李文音,看了一眼屁股后面,又看了一眼李文音,旋即與李文音對視著。

  旋即,打字員眼睛盯著李文音,雙手重重的放下一放,示意著桌子下面。

  好像是在說.

  沒凳子,你讓我打你碼呢?

  “哈哈哈哈!”

  臺下再次傳來哄笑聲。

  李文音也死死的盯著打字員,滿臉的豪橫,努了努嘴,揚了揚頭。

仿佛在說  管老子什么事,你自己想辦法!

  “哈哈哈!”

  兩人的交流讓觀眾們興致盎然。

  這種互動,這種不需要語言的,短暫的幽默交流,正是傳統音樂會中的小彩蛋與笑點。

  沒見過這種互動的網友們,在哈哈大笑之余,也新奇了起來。

  轉過身,打字員似乎無意間瞥了一眼坐著凳子的寧薇,本來似乎沒有在意,但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轉過頭死死的盯著寧薇的凳子。

  這個凳子看起來挺不錯的樣子。

  寧薇看起來明顯有點傻眼。

  打字機剛好就安置在指揮臺的側方,緊挨著小提琴首席。

  于是.

  打字員盯著寧薇的凳子,寧薇盯著打字員。

  終于,看了半天后,寧薇非常不自在的將自己的凳子給了打字員。

  打字員本來打算滿意的坐下.

  但寧薇卻轉過身去,死死的盯著第一小提琴中的二號提琴手。

  好像在說.

  你讓老娘就這么站著?

  “哈哈哈哈!!”

  臺下的觀眾們笑了起來。

  在一個管弦樂團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指揮。

而除了指揮以外  第一小提琴的首席,無疑是第二號人物!

  只不過,這首即將演出的曲子,主角好像是打字機啊!

  于是.

  打字機得罪不起李文音,只能去欺負欺負第一小提琴的首席。

  第一小提琴的首席得罪不起本次的主角打字機..

  自然只能去欺負二把手了。

  看著這赤裸裸的樂團“食物鏈”,觀眾們感到了無比的新奇。

  很顯然,抱著就近原則,打字員看上了寧薇的凳子,首席小提琴慘遭迫害。

  既然打不過就加入,被迫害的寧薇,開始迫害起了一提琴的二把手。

  “哈哈哈哈!”

  臺下再一次響起了笑聲。

  終于,一名工作人員滿頭大汗的搬出來了一個凳子。

  打字員接過凳子,滿意的點了點頭,寧薇也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一提琴的二把手長長的松了口氣。

  而李文音,則全程都將臉甩到另一邊,高高看天,吹著口哨,好像一幅與自己無關的樣子。

  “哈哈哈哈!”

  這一頓操作,仿佛不像是音樂會,更像是在演默劇。

  而李文音與一眾大師們的表現,也再一次將不少人以為的“古典音樂會沉悶嚴肅”的錯誤印象完全擊碎。

  畢竟,都是找樂子的。

  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古典音樂會肯定也不可能會真的是“沉悶”的。

  嚴肅只是相對于音樂形式與音樂內容而已。

  在這基礎上,其實不少大師們還是愿意惡搞一下的。

  打字員坐在座位上,輕輕拉動推桿。

  “卡啦!”

  然后按了按右手附近的一個小鈴鐺。

  “叮!”

  “哈哈哈!”

  看著打字員有些滑稽的動作,配上打字機這清脆的聲音,觀眾們忍不住好奇了起來。

這難道是  李文音真就給打字機也變成了樂器嗎?!

  終于,萬事俱備后,李文音終于滿意的點了點頭,揚起了手。

  樂團的全員也都準備待命!

  請:m.lusetxt

無線電子書    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