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九章 燈油,菜油?

無線電子書    大唐逍遙地主爺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十九章燈油,菜油?

  柳萬泉為何要行大禮?

  他可不是等閑的府兵,雖然只是粗通文墨,經驗卻非常老道,知道這府里的王娘子,那是師出名門,滿腹經綸,學問一道,那可是響當當的。

  就是貼身的兩個丫頭,也很是不一般,跟著自家娘子多年,特別這夏竹,也是個有學問的,既然她說,要載入歷史定不會是瞎說一通。

  柳萬泉心里清楚,如此精妙絕倫的詩詞,后世之人,定要查清楚出處,是何人所做,又為何所做,為何人所做,等等。

  自然會將眾人的名字,記載的詳細清楚,甚至要查明,這些人的身世族譜。

  這是要傳載后世的事兒,史書定會將這些人的軍功,經歷,家世,詳細羅列,以供后人考究。

  柳萬泉曾經也是豪情萬丈,也指揮過人馬,作戰沖鋒,也曾經廝殺過,拼搏過,軍功當然是有的。

  盡管在行伍里,只是個小小的果毅都尉,可也攔不住,他想名留青史的想法。

  只是家世并不顯赫,相反,還十分清貧,想要留名于后世…

  今日以后,可就大不相同了,他們這十幾個人,會被歷史記載,都是沾了這小郎君的光了。

  一切都是因為,小郎君做出了這首,可載入史冊的七言絕句。如此怎能不感激?

  身旁的十幾個府兵,還茫然不知所措,柳萬泉小聲和一眾人等解釋清楚。

  聽了柳萬泉所說,眾人才知自己的名字,家世,將來都要寫進縣治,供后輩兒子孫查看。

  頓時情緒激動,個個滿臉紅光。

  他們都是普通的府兵,從未想過,如此長臉的機會,要落到自己頭上,一聽說記載入縣治,比柳萬泉還要情緒高昂。

  李鈺看著眾人行禮,趕忙親熱的把這些漢子,一一攙扶了起來,絲毫不在意,他們身上的灰塵和汗臭味兒,無形之中,也籠絡了這些粗人的簡單思維。

  郎君學問如此深厚,還為我等,做下這千古傳唱的詩詞,又如此禮賢下士,

  并沒有看不起我們小兵的身份,還親自將我們攙扶起來,這份心胸,該是多寬廣啊。

  一個一個的,在心里發誓,以后便是為這小郎君,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古代人可是非常樸素忠厚的,你對他一分好,他就十分,甚至百分的回報你。

  所以才有,士,為知己者死,這一說法。

  看看天也徹底黑了,李鈺溫和的揮手:

  “都忙活一天了,早點回去休息吧!”

  眾人轟然應諾,各自離去。

  夏竹自然是隨著李鈺,回歸內宅后院。

  這家主是吃飽了,她自己還沒吃一口呢,早就餓的呱呱叫,只是不好意思說出來而已。

  待回了后院書房,見只剩下了王可馨和司徒云砂二人,兩女正在閑話家常。

  桌上已經收拾的干干凈凈,自然知道其余三個丫頭,是去吃晚飯了,想到夏竹還餓著肚子,李鈺就對夏竹言道:

  “我自與兩位娘子說話,你可自去,用些吃食,好填飽肚子。”

  夏竹回道:

  “多謝郎君惦念,那奴婢這就去了。”

  隨又指點旁邊,一直跟著的四個三等侍女,要仔細伺候,才匆匆而去。

  幾個丫鬟伺候李鈺脫鞋上榻后,又找來了油燈點上。

  天已經黑了,再不點燈,就馬上啥也看不見了。

  三人面前的案幾上,各放一盞銅燈,看著燈芯,磁啦啦的燃燒,李鈺很是好奇,

  這一盞燈拿去后世,至少也值個十萬八萬的了。

  看著李鈺反復看著一盞燈,兩女也是納悶兒,一盞銅燈而已,有啥可研究的!

  司徒笑曰:

  “郎君怎么還對這菜油味兒,情有獨鐘了,小心別熏了眼睛。”

  “哦,無妨,無妨,我只看看,

  什么,娘子你說,這燈里的是菜油??”

  “然也”

  李鈺又問:

  “可是春天里,那開滿了黃色花朵的那種油菜?”

  司徒云砂點點頭,心里奇怪,這郎君今日,怎么還關心起油菜來了。

  李鈺一聽說是油菜,頓時興奮了起來,有了菜油,弄個鐵鍋,就能炒菜吃了,叫下人,把胡餅改進一下,

  再教他們學會蒸饅頭,炒幾個菜,就著饅頭,弄兩壺酒,

  這種日子想想都舒坦,美好的生活就要來啦。以后再不用吃水煮白肉了。

  李鈺趕緊又問:“咱們府里可有鐵鍋?就是做吃食用的,”

  司徒云砂茫然,她沒去過廚房如何知道有什么,不過卻未曾聽說,有什么鐵鍋,煮吃食,不都用的陶盆,銅盆嗎?

  李鈺只著急的抓耳撓腮。

  旁邊王可馨插話:“郎君何不叫廚房之人前來問之。”

  這真是老龍王正在沙灘睡,一句就話點醒了~夢中人,李鈺笑道:

  “王家娘子所言甚是。”

  想了想又再說:“也不必等待明日,今日正好無事,咱們去前頭找廚房的人問清楚便是。”

  李鈺心說,何止今日無事,這唐朝又沒有夜生活,天天晚上都沒事。

  剛開始的幾天晚上,摟著兩個美女,倒也新鮮,可一是自己這身體才十四歲,太小了,

  二呢,天天都是這兩人換著來,難免產生視覺疲憊。

  這會天剛黑,不如找些事做,為自己的美食大計,李鈺決定親自去前頭,詢問一番。

  王可馨問前來伺候的一個丫頭:

  “今日中院里,是何人當直?”

  被問的丫鬟回道:

  “回娘子的話,中院今日,是候三郎當直。”

  李鈺迫不及待的說道;

  “你兩人人繼續說話,本郎君自去中院就是。”

  說完就帶著四個侍女,丫鬟急匆匆而去。

  留下兩個美女面面相覷,也不知這郎君為了何事,要弄的火急火燎的。

  這邊李鈺帶著四個丫鬟,急匆匆進入中院,入正廳坐下,當然不是跪坐,而是盤著腳坐著。

  旁邊站著四個丫鬟,下面候三郎帶著今日當直的幾個長隨,仆役,上前行了禮,等著家主問話,

  李鈺半個月沒有出后院,這今天忽然間就心血來潮,還是大晚上的出來,鬧得中院前進里,雞飛狗跳,

  有點燈的,還有互相通知的,好一頓忙活,十幾個侍女,仆役,才陸續冒了出來。

  待眾人站好各自的位置,候三郎上前回話:

  “啟稟家主,今日中院里當差的,一共是長隨三人,仆役四人,三等侍女兩人,丫鬟兩人,廚房里婆子,雜役,六人,全部到齊,現廳中不說家主帶出來的,一共十九人。

  因三等侍女,向來只在內宅聽差,不屬于中院所管,只每日由內宅,安排兩人出來中院當直。

  是以不能算在中院人數里。這中院一十七人當直,已盡數到齊。請家主問話。”

  這候三郎便是那去拉肚子,導致李鈺一個人,在秦嶺摔倒的長隨了,旁邊一個侍女,爬在李鈺耳朵邊小聲介紹。

  得知這候三郎,就是他穿越時陪著的,那個常隨,李鈺自己也不知道是該高興賞賜他呢,還是生氣揍他。

  聽身后丫鬟又說,已經被柳叔打了十個板子,這剛修養好沒幾天,就來當直了,頓時又覺得,這家伙還挺忠心的。

  難得的是,把中院的情況,說的清楚明白,長隨幾個人,丫鬟幾個人等等,說的一清二楚。

  還讓李鈺側面了解了三等侍女是后宅內院安排的。

  確實不錯,這人頭腦靈活,做事兒利索,很是能用。

  于是也不再考慮,要不要揍他一頓出氣的事兒了。

  想想自己來前頭,可是有重要的事情,也不耽誤,直接問道:

  “廚房是何人主事?”

  話音落地,下頭立馬站出來一個四十多歲得漢子;

  “回郎君的話,是小人劉勝,”

  李鈺再問:

  “你在廚房多少年了。”

  劉勝回答:“小人已經在廚房,25年了,升做主事也有19年了,前頭伺候過老太尊,再伺候老爵爺,

  因小人是家生子,所以從小就跟隨阿耶進了廚房,小人阿耶便是上一代的廚房大管事。”

  聽著下頭的劉勝,羅里吧嗦個沒完,李鈺抬手趕緊打斷:

  “既然你在廚房主事多年,本郎君問你,可有制作吃食的鐵鍋?”

  “回郎君的話,小人不知鐵鍋乃是何物?請郎君示下。”

  李鈺本就知道沒有,只是忍不住還想問。

  得知答案確實和正史相同,這唐朝果然沒有鐵鍋。

  于是說道:“算了,你先站在一邊。”

  “諾”

  “候三郎,”

  “小人在,”

  “咱們府里可有鐵匠?”

  “回郎君的話,府里沒有鐵匠,不過莊子里有,

  咱們莊子里不但有鐵匠,而且還有木匠,泥瓦匠,

  因老爵爺是大善之人,收留了很多,無家可歸的流民和難民,這些難民里,什么身份的人都有,

  若是郎君需要,明日小人便叫人通知下去,找些鐵匠,讓他們來府里回話就是。

無線電子書    大唐逍遙地主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