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4章 不簡單

無線電子書    錦衣血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各位,最近幾天都會一更,這一章是26號的,發布晚了!見諒!)

  刺殺事件之后,最終在刺客身上沒有搜到有用東西。

  但最后通過論證,沈岳依舊確定了這些人的身份,認定他們是白蓮教的反賊。

  沈岳上任后對打擊白蓮教反賊格外上心,這次更是專程到涼州商討此事,自然最受白蓮教反賊痛恨。

  而且,在雍涼之地有實力馴養死士,同時又非要置他于死地的人,也只有白蓮教。

  其實對白蓮教反賊,陳嘯庭也抓了那么多些,所以對他們的戰斗風格也很熟悉。

  恰好這些人的戰斗風格,也讓陳嘯庭認可沈岳的判斷。

  但的這些已經不太重要,因為沈岳對陳嘯庭的懲處已經有了結果,那就是罰了他一年俸祿。

  第二天是晴天,天空中萬里無云之下,一行人立馬又開動了起來。

  五天之后,他們一行進入雍西地界,然后到東平府的百戶所休息了兩天。

  東平府現任百戶正是張震山,沈岳到后卻把它弄得手忙腳亂。

  在東平修整的兩天,百戶所的案牘庫是沈岳重點造訪的地方,這也有助于讓他快速而直觀的了解到東平府現狀。

  總體來說張震山做得不錯,沈岳對他表示很滿意。

  但陳嘯庭卻知道,張震山即便做得再好,基本上也沒了回千戶所的機會。

  一個是因為他年齡大了,另一個原因則是立功太難。

  現在各個百戶所,在沈岳重點打擊白蓮教的壓力下,一個個都只盼著自己不要出錯。

  但是,陳嘯庭對張震山是極其感激的,所以他不會因此而摒棄了張震山。

  嚴格來講,陳嘯庭能有今天,出了他自己的努力和沈岳的提拔,張震山著實也出了不少的力。

  兩天之后,也就是永治十七年七月初四,陳嘯庭一行再次踏上了去盧陽的路途。

  四天之后,也就是七月初八,陳嘯庭一行進入了盧陽府地界。

  從當初離開盧陽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近五十天。

  而這五十天時間里,雍西地界上也發生了不少事情,大事小事都有發生。

  就比如此時,在轉運使衙門內的偏廳內,飛虹衛指揮使任大康,正一臉不愉的等在里面。

  今天他來這里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手下的弟兄們討個公道。

  已經連續三個月,轉運使衙門都未曾足額配發軍糧,這讓任大康極其不滿。

  而這個月,軍糧居然只發了定額的一半,已經到了任大康不能忍的地步。

  衛所維持運轉很大一部分靠自給自足,所以朝廷在軍餉上克扣也沒人說什么,但軍糧不足那是真會出大事的。

  所以,今天他就是來找雍西轉運使李文志,當面討個說法。

  好一會兒后,才有吏員快步走進了房間內,陪著笑對任大康說道:“任指揮使,李大人已在書房等候,您跟我來!”

  李志文,雍西轉運使,前段時間他帶著另一位轉運副使曹靜去了京城,就在七天前才回來。

  李志文如今已快六十,最近一年更是被眼疾所困擾,如今麻煩出來讓他也心感焦灼。

  此時書房內,他的兩位副手高顏揚和曹靜都在,此時這二人也都是深色凝重。

  任大康還沒進來,但曹靜卻先開口道:“高大人,我和李大人才離開了幾天,你就給衙門招出這么多麻煩!”

  這話居然全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高顏揚當即辯解道:“二位大人,衙門里什么情況,咱們心里都清楚,問題出在哪里大家也都明白…”

  說道這里,高顏揚不由冷笑道:“把責任全推在我身上,曹大人你未免也太心黑了些!”

  高顏揚這幅冷淡的樣子,可把曹靜給氣得不輕,于是他道:“糧食的事情咱就不說了,但孫耀林的事情怎么回事?”

  此時曹靜不由站起身來,面向李志文道:“沒有李大人允準,你如何敢如此大膽?”

  這事確實需要高顏揚解釋一番,否則日后真出了什么事,就得他一個人來扛。

  于是他也站起身道:“大人,新任的常平倉計丞不懂規矩,連續查了雍西境內十二個倉的密檔,犯了大忌…”

  “加之此人剛直,卑職為保護衙門清譽,故而將其除掉!”

  這話說得有理有節,而且聽起來高顏揚還是為了大家的利益,才做的此種決定。

  曹靜擺明了就是找麻煩的,又豈會因為高顏揚的解釋而罷休。

  但就在他要繼續發難之際,便聽李志文冷哼一聲道:“行了,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李志文地位最尊,一開口后這兩人都閉上了嘴巴,但高顏揚卻不會感激對方給自己解圍。

  現在轉運使衙門已經有大麻煩了,曹靜還在這里搞內斗,李志文卻視而不見,這明顯是在拉偏架。

其實這次去戶部述職,李志文帶的是曹靜同去,對高顏揚來講就已經很說明問  題了。

  待兩人火氣都降下來些后,李志文才開口道:“都是一個衙門里的同僚,在此多事之秋,更要互相幫幫襯才是!”

  說完這話之后,李志文便對高顏揚道:“高大人,如今供糧已經出現短缺,你有何良策應對此事?”

  聽到這個問題,高顏揚不由挑釁般看向曹靜,關鍵時刻還不是得靠他來想辦法。

  這時候,曹靜卻沒出來多說什么,他這人審時度勢也是一把好手,該閉嘴時絕不多言。

  實際上,在場這三人久混官場,就沒一個人心思簡單。

  曹靜發難和李志文后面的發言,更像是這兩人在唱雙簧。

  當然,這些都是牌面下的東西,大家都保持在默契內,不會有人將其捅破。

  所以此時高顏揚老實道:“回稟大人,左右不過老辦法,拆東墻補西墻,等待新糧出來就好了!”

  其實常平倉的糧食,大部分時間都與賬面上的有出入,他們三人自然也早有應對此事的預案。

  現在已經是七月中旬,再等一個多月新糧就要出來,堅持過了這一個月后就好辦了。

  “此事,你二人照著辦,不要讓本官失望!”李志文沉聲道。

  高顏揚二人應答后,任大康也被引到了大堂之外。

  讓高顏揚二人離開后,李志文才將任大康請了進來。

  雖然品級比李志文高四級,但任大康在李志文面前卻不敢放肆,而是很克制了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文官掌握了大明朝的話語權,所以對上手握數千將士的任大康,李志文同樣底氣十足。

  在聽完任大康的要求后,李志文便道:“任指揮使,軍糧之事是底下人疏漏,你放心…該多少本官全都會補給你!”

  任大康卻沒那么好騙,只聽他道:“李大人,底下人疏漏你可得嚴懲,要不是本官及時約束手下,他們可就要鬧到你這轉運使衙門來了!”

  轉運使衙門里的貓膩,任大康其實也有了解,他感肯定軍糧絕對是被中飽私囊了。

  所以他這番話是在提醒李志文,做事情不要太過分了,否則會惹出大亂子來。

  李志文也聽出了任大康話里的意思,便冷聲道:“本官明白,糧食本官會盡快送達,任大人便早些回去約束手下,以免出事吧!”

無線電子書    錦衣血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