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74章 府學

無線電子書    錦衣血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廣德府學,是廣德最大的官辦學校,至少有秀才功名方能到此學習。

  說是學校,府學所在的建筑群,有近一半都是供奉圣人的廟舍。

  每到祭祀至圣先師的時節,府城內的官員士紳都會聚集于祭祀,聲勢絕不亞于其他節日。

  除了學習和祭祀的功能,府學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便是在此開展府試。

  大明朝童生試分縣試、府試好院試,考取秀才第二關的府試,就是在府學中進行的。

  陳立誠把事情交代下去后,陸正權不敢怠慢,便吩咐手下吏員通知生員。

  首先被他通知到的,就是在府城內及周邊的士子,這些人離得較近能快到位。

  但下面縣上的生員們,陸正權也派了人通知,只不過這些人趕來要多用些時間。

  至于他通知下去后,這些人會不會趕來,陸正權心里一點兒都不擔心。

  正如同他無法拒絕陳立誠一樣,下面的生員們一樣無法拒絕他,因為誰也不當不起這個罵名。

  頭天通知,第二天一大早府城內外近一些的生員,幾乎全部出現在了府學之內。

  站在府學大學堂講臺上,陸正權只是粗略的數了一下,秀才功名者有近二十人,舉人則有四位。

  而聞風跟隨而來的童生,大概有五十多人,把整個府學擠得滿滿當當。

  雖然人數眾多,但最讓陸正權重視的,還是那四位舉人。

  “諸位,且靜一靜!”陸正權高聲道。

  在場眾人這才安靜下來,一個個都等著陸正權開口說話。

  “想必諸位也聽說了,府城內的楊舉人,無端被錦衣衛給抓了…”陸正權只一句話,就給錦衣衛抓人事件定了性。

  而下面的讀書人聽了這話,立馬又炸開過來,都在下面議論紛紛。

  陸正權觀察之下,也只有站在最前面的幾位舉人,此時還大致保持了平淡。

  看得出來,除了已過四十的吳達明和王興吉,另外兩名年輕舉人對此事并不熱切。

  再過四個多月,便是會試的開考的時節,這是舉人們在京城的一次大戰。

  年輕的舉人對此抱有厚望,期待自己會是個獨占鰲頭之人,再不濟也能弄個進士及第。

  這讓陸正權不由想到了自己,當初奮戰于考場的時候,也曾期待過名列魁首。

  而吳達明和王興吉兩位,同為舉人的他們年歲已大,對科考已經失去了希望。

  所以他們和楊遠教一樣,都更致力于興盛家業,這對他們來說是個機會。

  只聽吳達明問道:“陸大人,楊舉人是我廣德賢明之人,如今遭人陷害,不知府臺大人可知此事?”

  吳達明打算借此搞事,但他絕不會盲目亂干,所以他要問府衙對此事的態度。

  一旁的王興吉也看著陸正權,希望他能將此事說明白。

  陸正權便道:“知府大人十分氣氛,已準備將此事上報布政使衙門和巡撫衙門,現如今也需咱們本地學子聲援!”

  實際上,陳立誠告訴陸正權的是,府衙只是準備將此時上報學政,眼下陸正權卻夸大了。

  吳達明和王興吉陷入思考,陸正權便對其他人道:“諸位,而今天下安定,卻有賢明之人陷于奸佞鼓掌,我輩讀書人明辨是非,自不能坐視此事發生!”

  聽到這話,即使心中仍有顧慮,此事在座眾人也不得不鼓掌叫好,這是屬于讀書人的驕傲。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的時代,即使錦衣衛為天子羽翼,讀書人在錦衣衛面前也能自命清高。

  和他們這些成為和將會成為治世賢臣的人想必,錦衣衛這群人不過是朝堂上的小丑而已。

  “大人說的是,大明朝是正義公理的大明朝,不是錦衣衛可以顛倒風云的!”下面有學子高聲道。

  全場氣氛頓時被引導起來,眾人紛紛聲討錦衣衛的惡行。

  扎根廣德百多年,想要舉出錦衣衛所做的惡事,對這些士子們來說再容易不過。

  當眾人鬧作一團時,王興吉上前兩步后問道:“敢問大人,召集我等過來,打算如何行事?”

  陸正權則道:“自然是一起道錦衣衛衙門外面,向他們討要個說法來!”

  “諸位,錦衣衛雖霸道,但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他總不能將我們所有人都抓了進去!”陸正權給眾人鼓勁道。

  看來又是老一套的動作,雖然吳達明和王興吉沒參與過,但也聽過先代傳聞。

  說道這里,陸正權還接著道:“而且諸位也不用擔心勢單力薄,除了府臺大人會將此事上報布政使司和巡撫衙門,本官也還召集我廣德各縣學子,要不了兩天他們都會趕過來!”

  只需要粗略一算,要是底下各縣的學子只趕來一半,也有不下于一百人。

  這樣聲勢浩大的行動,絕對是讀書人揚名的好機會,若是再經歷被錦衣衛抓捕后又放出,未來無疑會是一片坦途。

“大人,你就說咱何時過去?”底下  士子忍不住問道。

  眾人注意力逐漸被陸正權引導,現在都只關心什么時候去討伐錦衣衛了。

  陸正權心中得意,但此時還是平淡道:“諸位莫慌,今日諸位回去后好好休整,帶明日與諸縣學子回合后,咱們再一同去百戶所問個明白!”

  說道這里,陸正權肅然道:“我們倒要問問,他錦衣衛憑什么…將堂堂一位舉人抓捕,這大明朝還有王法嗎?”

  “對,就是要問問這些人,吃著皇糧干的都是什么事…”

  “楊舉人積德行善,不知道救助了多少貧苦百姓,這樣的人錦衣衛說抓就抓,我們不答應…”

  下面的人心思各異,說出的話也就帶有不同立場,但陸正權接下來會將這些人思想擰到一起。

  哪怕是表面上擰到一起,也足夠他在廣德府掀起一股大浪了。

  正如他對陸慶軒說的那樣,雖然和錦衣衛作對九死一生,但也不是沒有勝利的可能。

  一旦取得了勝利,那么作為此時風潮的領導者,他陸正權日后也不僅僅是一位教諭了。

  府學的會議足足開了半個時辰,陸正權才讓諸學子們離開,并約定好了明日聚集的時辰。

  離開府學時,吳達明和王興吉走到了一起,另兩位舉人則告辭離開了。

  “年輕真好啊!”吳達明感嘆道,他已經快到五十歲了。

  王興吉則道:“吳兄,此次秋闈…你還去不去?”

  愣了一瞬后,吳達明則道:“老夫已經考了九次會試,無一不名落孫山,算了!”

  王興吉不由默然,讀了一輩子的書,放棄科考無疑是對一生努力的放棄。

  可不放棄又能怎樣?天下讀書人有多少,沒三年的進士又有多少?

  終究有那么一些人會被淘汰,此時王興吉也道:“是啊,不考了…陳大官人和楊遠教,比咱們看得開!”

  陳本賢和楊遠教都有著舉人功名,也都參加過幾次會試,自然也數次落榜。

  這兩人三十歲不到,便絕了在科考上的想法,一門心思放在了經營家族上。

  現如今在廣德府,陳家第一楊家第二,也是多么的羨煞旁人。

  此時吳達明和王興吉,在放棄科考的同時,也起了和陳本賢楊遠教一樣的想法。

  想要將家族經營得好,這次對錦衣衛的風暴,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次機會。

無線電子書    錦衣血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