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46章 大寶刀·吉光骨食與難以死掉的人【5200】

無線電子書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雖然已物是人非,但好在——阿若還記得我這個兄長。”

  “也幸好阿若還健在,并且也還記得我,否則真不知道該怎么跟小琳還有小琳的母親證明我是他們的家人。”

  “聽了阿若的解釋后,我才知道——勝一在小琳剛出生時,就已經病逝了。”

  “勝一也有著生育能力不強的毛病,直到病逝為止,也只和阿若育有一個我未曾蒙面過的兒子——木下吉通。”

  “吉通在勝一的悉心栽培一下,也成了一個受‘復興豐臣’這一‘詛咒’侵害極深的…”

  源一停頓了一下。

  似乎是在思考措施。

  過了半晌,他才幽幽地往下講:

  “…可憐人。”

  “不僅像著了魔一般嚴格要求自己。”

  “同時也嚴格要求著自己的子嗣。”

  “他的生育能力要比他父親強上一些——他統共生了一子一女。”

  “他的女兒,自然而然便是小琳。”

  “而他的長子…便是長小琳6歲的信秀。”

  “據阿若所言,信秀是個非常聰明伶俐的人。”

  “他原本的名字是木下信之。”

  “在不到半歲的時候,他就能講話。”

  “年紀稍長一點,可以念書后,不論教他什么,他全都是一點就通。”

  “吉通和勝一不一樣,勝一覺得劍術百無一用,但吉通卻覺得劍術雖然最多只能做到十人敵、百人敵,但卻能培養心性。”

  “于是在信秀長到可以練劍的年紀后,便花重金將信秀送到當地最棒的劍館,讓他學劍。”

  “在劍術上,信秀同樣展現出了極強的天賦,正常人需要一個月才能初步掌握的招式,他只需2、3天便能熟練運用。”

  “學問、劍術統統展現出極高天賦的信秀,讓吉通大喜過望。”

  “信秀的杰出,讓吉通不禁斷定:有望在信秀這一代實現豐臣的復興。”

  “吉通將復興豐臣的希望都放在了信秀身上,更大力度地培養信秀,并給信秀改了名。”

  “從200多年前差一點結束戰國時代并統一天下的霸主:織田信長,以及祖先豐臣秀吉這倆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組成‘信秀’之名。”

  “讓信秀從原先的信之,改為了現在的信秀。”

  “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這兩個名字各取一字,從中也能看出吉通對信秀的期待有多大。”

  “吉通對信秀傾注了所有的心血。”

  “但是…對小琳就是另一張面孔了。”

  “吉通是…非常典型的那種輕視女孩的人。”

  “他覺得女人就只是幫男人傳宗接代的工具。”

  “所以一直以來,都對小琳采取著…忽視的態度。”

  “和吉通不同,小琳的媽媽——阿濘是個溫柔的的人。”

  “阿若也是這樣,阿若也是一個性情很溫和的人。”

  “吉通對小琳不管不顧,只有溫柔的阿若和阿濘對她好。”

  “她們雖然都很溫柔,但她們同時也都很軟弱。”

  “不敢對自己的丈夫強硬地說‘不’。”

  “阿若不敢對勝一強硬地說‘不’,導致勝一培養出了吉通這么一位合格的‘復興豐臣’的接班人。”

  “阿濘不敢對吉通說‘不’,導致了相同的結局在小琳她們這一代出現。”

  “她們倆都曾勸過吉通,讓吉通不要除了‘復興豐臣’之外,其他一切不顧。只可惜都收效甚微。”

  “我雖沒見過吉通,但我也能想象得到吉通是個和勝一多么像、多么泯頑不靈的人。”

  “吉通一直都想再要個兒子,好讓他們豐臣氏可以枝繁葉茂,并且多個兒子,也能多道可以應對信秀若是出了什么意外的‘保險’。”

  “然而不論他如何渴望,阿若的肚子也始終不再見動靜。”

  “抱著對‘自己沒有第二個兒子’的失望,吉通常常對著小琳說:‘你如果是男孩就好了’…唔!”

  源一剛才的那句話還沒有說完,他便發出了一道低低的痛呼——坐他身旁的琳,剛剛偷偷伸出他的手指,用指甲輕輕掐住源一腰腹的肉,接著以逆時針的方向輕輕一擰。

  “伯公,這方面的講述,就不需要太快詳細了。”琳淡淡道。

  “好吧…”源一點了點頭,接著清了清嗓子,“吉通野心勃勃地期望能在信秀這一代看到豐臣氏的復興。”

  “但他有那個心,卻沒那個命。”

  “在小琳7歲的時候,也就是恰好在我回國的2年前,他病死了。”

  “緊接著…在小琳8歲的時候,那時已有14歲的信秀…離家了。”

  “在吉通的教育下,信秀也成了一個…將復興豐臣立為此生最高夙愿的人。”

  “‘待在這里,我已經學不了什么東西了,再待在這,哪怕再過上百年時光,我也復興不了豐臣,你們多保重吧,我要去外頭歷練,并去摸索能夠復興豐臣的方法了’——這是信秀離開家時,跟他的奶奶、媽媽、妹妹所說的話。”

  “說完這句話后,信秀就置自己的這些家人于不顧,離開了家,然后…再也沒有回來。”

  “在離開家時,信秀還帶走了我們豐臣氏那時的傳家寶——大寶刀·吉光骨食。”

  “在一百多年前,我們豐臣氏的家運昌盛,攢了不少的錢,那時的豐臣氏家主就用重金找到并買來了吉光骨食——這把曾為豐臣秀吉佩刀的紫柄打刀。”

  “讓吉光骨食重回他們豐臣氏的手中后,那一代的家主便把此刀定為了須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也是豐臣氏一份子的我,曾有幸親自揮舞過此刀幾次——的確是把削鐵如泥,兼具鋒利與堅韌的寶刀。”

  “信秀不僅將吉光骨食給帶走了,還將家中那時所有的積蓄也給一并帶走。”

  “家里原本僅有的2個壯勞力,一個病逝,一個離家,離家的那個還把家中所有的積蓄和唯一值錢的家寶給帶走,琳她們的生活立即陷入了窘迫的困境。”

  “這200年來,我們豐臣氏的家運,時沉時浮。”

  “到我們這一代,恰好處于家運不濟的境地。”

  “論經濟狀況,就只是一普通家庭。”

  “吉通有著手還算不錯的燒陶具的手藝,他就靠他的這手藝養家,他是家里唯一的頂梁柱。”

  “這唯一的頂梁柱垮了后,小琳他們直接失去了唯一的收入來源。”

  “僅剩的唯一青壯——信秀的離去,更是雪上加霜。”

  “在信秀出走后,那時的阿若年老體弱,已做不了任何工作,所以養家的重任就這么壓在了阿濘的肩上。”

  “她無一技之長,能做的事情就只有糊糊傘、做點簡單的手工藝。”

  “阿濘十分努力地養家,但她…身體一直不好。”

  “僅過了2個月的功夫,她就因過勞而病倒在地了。”

  “因吉通對小琳的忽視,自幼便飽受吉通白眼的小琳,不得不變成了一個早熟的孩子。”

  “同時也因為吉通對小琳的忽視,讓小琳并沒有受‘復興豐臣’這一‘詛咒’的毒害太深。”

  “在母親因過勞而病倒后,那時年僅8歲的小琳毅然決然地結果了養家的重擔。”

  “也是在那個時候,小琳商業上的才能綻放了出來。”

  “我們老家鄰近一座小城町。那座小城町里有間專門賣‘悅女丸’等藥丸的藥店。”

  “‘悅女丸’是啥,你們聽名字應該就能猜出是啥,我就不多細說了。”

  “小琳經過調查發現——這間店鋪門可羅雀。原因是很多人覺得害臊,而不敢接近這種店。”

  “發現了這一商機的小琳,主動找上了那店的店主,跟店主定好了鍥約,約好了幫他賣掉多少顆悅女丸等藥丸,就能獲得多少分成,然后就背著有她半個人那么高的藥箱,挨家挨戶地兜售這些藥丸。”

  “敏銳抓住了這商機的小琳,總算是成功靠一己之力撐住了這搖搖欲墜的家。”

  “雖然因小琳的頭腦,這家暫時無經濟上的憂慮,但是…你們應該也清楚,一個沒有青壯男人的家,是很容易受欺負的。”

  谷</span“小琳他們那時就常常被一些無聊的家伙騷擾、嘲笑。”

  “那時受了太多的委屈,但小琳也非常堅強。即使被人家那樣嘲笑,也能一邊抹著淚水,一邊繼續為籌集一家人的飯錢和母親的養病錢而繼續奔走,身體力行地證明即使她只是女兒身,也能做到很多男人也做不到的事…啊!”

  源一再次發出一聲痛呼。

  琳再次伸手揪住源一腰腹的皮肉,用比剛才要重得多的力道一掐。

  “關于我的往事,你怎么還越講越多了…”琳的眉頭微皺,臉上浮現出極明顯的不悅之色。

  “好好好…”源一一邊揉著剛才被掐的地方,一邊說,“我知道了,知道了。”

  “總而言之——在小琳的努力之下,在她9歲時,總算是成功撐到了我回國。”

  “在我回到家鄉,有了我的幫忙與接濟后,小琳他們一家子人,總算是過上了不需要再將一粒米當兩餐吃的日子。”

  說到這,源一頓了頓,隨后換上半開玩笑的語氣:

  “當時,為了讓小琳能夠接納我這個她此前從未蒙面過的伯公,可是花了我不少的力氣啊…”

  “我可是都還記得很清楚呢…小琳撲在我在懷里,一邊哭著,一邊用力地捶打我,哭喊著:‘我媽媽病倒,我一個人辛辛苦苦地養家時,你這所謂的伯公在哪?’。”

  “唔…”琳的臉此時微微一紅,接著小聲囁嚅,“那時我年紀還小,還不懂事,這種糗事快給我忘了…”

  說罷,琳抬起雙手拍了拍自己的雙頰,似乎是想把雙頰上的紅霞給拍散——沒成想竟然還真有些用。

  輕輕地拍了幾下自己的雙頰后,琳臉頰上的紅霞漸漸散去,表情恢復成往常的那種冷峻的模樣。

  “我那所謂的兄長,腦中只有‘復興豐臣’。”琳直視著緒方的雙目,不緊不慢地道,“為了所謂的‘復興豐臣’,將自己的奶奶、母親、妹妹全都扔下不顧。”

  “獨自離家,還十分混賬地帶走了家中所有的積蓄。”

  “并且在離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奶奶、母親她們離世前,一直都想再看一眼那混帳…”

  “那混賬的這種種作為,讓我都恨不得立即拔刀將他砍成七、八瓣。”

  “我厭惡他,厭惡到連他的名字都不想提及。”

  “我也不想讓我身邊的人知道我還有這么一個豬狗不如的哥哥,所以我從來沒跟外人提及過他和他的事。”

  說到這,琳將視線一轉,直視著緒方。

  “腰佩紫柄打刀,并自稱‘木下’,年紀還很輕——這完全是那家伙的特征。”

  “他腰間所佩的那把紫柄打刀,大概便是吉光骨食了吧。”

  “雖然不敢百分百確定,但那個送火器給紅月要塞,并疑似在研究‘不死’的‘木下’…還真極有可能是我那個兄長。”

  “如果是他的話,以拐賣人口這種如此喪心病狂的方法來研究‘不死’…還真像是他會做的事情…”

  “他一直都是一個…臉上總是笑嘻嘻,但卻無血無淚的畜生…”

  琳像是回憶起了什么十分不好的事情一樣,眉頭緩緩皺緊…

  “為‘復興豐臣’,而著手研究‘不死’…如果是他的話,做出這樣的事情,根本不足為奇。”

  說罷,琳像是想要壓抑住自己的情緒一樣,連做了數個深呼吸。

  而這時——緒方垂著頭,作思考狀。

  嘴里嘟囔:

  “豐臣…”

  他并非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姓氏。

  在剛才,聽到琳報出她和源一的真實姓名分別是“豐臣琳”和“豐臣源一”時,過往的記憶便如潮水般在緒方的腦海中涌現。

  他回想了起來。

  他回想起了——早在半年前時,他就有聽到關于“豐臣”的相關情報。

  從不知火里“四天王”之首:瞬太郎的口中。

  當初,在離開江戶的前夕,前去探望當時藏在吉原養傷的瞬太郎時,緒方便自他的口中初次聽到了“豐臣余黨”的相關情報…

  沉默了片刻后,緒方緩緩道:

  “…倘若那個‘木下’真是你的兄長…那他為了‘復興豐臣’,所做的不僅僅只是研究‘不死’而已啊…”

  “大半年前,那幫企圖炸飛京都的瘋子…和你兄長定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緒方此話的話音一落,葫蘆屋一行人的臉色紛紛一沉——尤其是牧村。

  幾日前,在與間宮他們交換情報時,緒方可是將自己此前在蝦夷地的一切經歷都告知給了他們——包括自己人皮面具被毀的始末。

  宮部曾跟緒方所說的那句“就只是想弄清楚——你這張人皮面具下的真實面容,以及你為什么會有這張我們賣給國枝順六的人皮面具而已。”,緒方也原原本本地告知給葫蘆屋一行人。

  國枝順六身為大半年前計劃著炸飛京都的主謀,他所用的人皮面具是由宮部他背后的勢力所提供——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能推理出來:大半年前的那場針對京都的恐怖行動,背后定有這個研究“不死”的組織的蹤影。

  “除了試圖協助那幫瘋子炸飛京都之外…”緒方這時接著說,“你哥哥還曾試過將不知火里據為己有呢…”

  “不知火里?”琳的眉頭稍稍一跳,“此話怎講?”

  緒方將自己當初從瞬太郎口中聽到的“豐臣余黨早早地于暗中布局,欲將不知火里據為己有”的這一系列情報,一五一十地道出。

  對于此事,緒方曾跟阿町簡單地提過。

  阿町起初在知道不知火里的背后還有這么一個勢力存在時,曾擔驚受怕過。

  畢竟人們總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阿町的這抹擔憂也漸漸淡去。

  在得知不知火里竟曾和“豐臣余黨”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系后,葫蘆屋一行人的臉色紛紛一變。

  “…豐臣的余黨…呵,真的是越來越能確定那個研究‘不死’的‘木下’,就是我那混賬兄長了呢…”

  琳抬起手,面帶疲倦地用力揉了揉眉心。

  “好了…你不是一共有2個問題要問我嗎?”

  “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和伯公都已經說盡我所能說的一切了。”

  “說說你的第二個問題吧。”

  琳話剛講完,緒方便道:

  “…第二個問題,也是我在好久之前就一直想問的問題了。”

  “只不過因考慮到這個問題太過私密,所以為禮貌起見,我一直沒有去過問。”

  “但現在,你們也好,我們也罷,都有了一起合作、共同調查‘不死’的意愿。”

  “所以在雙方都有意就此事進行合作的當下,我覺得有必要弄清楚這個問題了。”

  緒方頓了會后,一字一句地道:

  “琳小姐,你們葫蘆屋到底是為了什么而在調查‘不死’?”

  “可別跟我說你們之所以‘調查’不死,是為了像我一樣,將身體恢復成常人。”

  “…該說我是直覺敏銳嗎?”琳這時十分難得地莞爾一笑,“我竟然猜出了你是想要問我這個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故事就比較簡短了。”

  琳一邊說著,一邊緩緩轉動視線,看向放置在她身旁的閻魔。

  “這一切都要從3年前——我打算到本象寺將閻魔買來這一事開始說起了。”

  “我在3年前的本象寺,初次見到了‘難以死掉的人’。”

  寫完這章后,作者君驚覺——這一段大概是本書最后的一段大規模的文戲了。

  本段過后,直到完結為止,本書都沒有文戲了。只剩砍人與被砍。

  本章中的小琳第一桶金的賺取法,不是作者瞎掰的。在江戶時代,那種藥一直是能夠堂而皇之地販賣的,但因為很多人好面子,所以都不敢去店鋪里買。詳情請見下面的“作家的話”——

  請:m.lstxt.cc

無線電子書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