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章節防盜,明天更正……………………………
九大都督接到書信之后,很快地便做出了回復,而且回復是完全一致的,他們都表示,愿意無條件地支持曹亮稱帝。
由他們親自署名的上疏也傳回了洛陽,因為軍務在身,九大都督是不可能返回洛陽來參與聯名上奏的,但他們也會用奏疏的方式來支持桓范們的行動。
拿到了九大都督的奏疏,桓范、夏侯玄、裴秀、傅玄、魯芝等數十位在朝中的官員,前往了高陵侯府,去向曹亮進諫。
自從到達洛陽之后,曹亮就一直居住在高陵侯府,有事的時候,會前往尚書臺理事,主要是處理一些需要議事才能解決的大事,平時批閱公文奏疏,一般都是在高陵侯府進行的。
桓范沒有選擇在尚書臺進諫,而是直接前往高陵侯府,最主要的,還是桓范并沒有把這事當做一件正式的大事來辦,畢竟在曹亮點頭之前,這事還沒有定下來,所以在尚書臺地辦這個事似乎不太好,所以桓范特意地選擇了在天色將明,曹亮還沒有出門之前,趕到了高陵侯府。
正常的情況下,曹亮在高陵侯府是不接待客人的,就算是手下的人來辦事,也不過是三兩個人相隨,從來也沒有出現在成群結隊的現象。
如今洛陽城中幾乎所有級別高一些的官員都齊至高陵侯府,場面極為浩大,高陵侯府的管事從來也沒有見過如此的陣勢,慌忙報于曹亮知道。
此刻曹亮正在書房內聚精會神地批閱奏疏,案上那支幾乎快要燃盡的蠟燭似乎告訴人們,這又是一個不眠之夜,曹亮整整地批閱了幾乎一夜的奏疏,終于是看到了最后一本。
曹亮擱下了筆,伸了伸彎了幾乎一夜的背,長長地吁了一口氣,這些奏疏終是批閱完畢了,接下來將會交給蘭臺閣,由他們再次審閱并執行處置。
這段時間以來,由于并州軍進攻關中的戰斗在持續,奏疏明顯地增多了起來,再加上各州各郡的例報,曹亮每天要處理的案牘如山,他不得不徹夜批閱,這樣才能勉強的看完這些公文。
畢竟這些公文奏疏,大多都是急件,都得需要曹亮親自來批閱,再加上長安這次的突發事件,確實需要曹亮花費很大的精力去處理。
司馬昭殺兄弒帝篡位登基,也確實是出乎曹亮的意料,在正常情況下,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不會做出這么瘋狂的事,除非司馬昭發瘋了。
司馬師被殺,多少有些令曹亮吃驚,沒想到司馬師一世梟雄,沒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家兄弟的手里,也算是死得冤屈透了。
司馬氏兄弟鬩墻,對于曹亮來說,不算什么壞事,司馬昭的舉動,無益加速了司馬家的滅亡,如果司馬家諸兄弟可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話,想要滅掉他們,曹亮還是需要花費不小的力氣的。現在他們首先自相殘殺起來,這對曹亮顯然是一個利好的消息,最起碼少了司馬師這個勁敵,和司馬氏的這最后一戰,也會變得輕松不少。
而且司馬昭弒兄之后,必然會加大的司馬氏諸兄弟之間的隔閡,尢其是司馬昭和司馬倫之間,必然會深陷到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中。篡位稱帝的司馬昭和手握兵權的司馬倫,一旦產生矛盾,司馬家的覆滅就近在咫尺了。
按理說在曹亮的認識之中,司馬昭也算是一個工于心計的人物,陰險腹黑,但也不失頭腦,這回怎么就能干出如此瘋狂之事呢?
大概上次從馬上掉下來,不僅摔壞了腿,也摔壞了腦子,否則的話,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去稱帝,畢竟現在司馬家所處的環境,還遠不如當初高平陵政變之時所處的環境,那時候大權在握在司馬懿都沒有稱帝,輪到司馬家如此衰微之時,司馬昭卻悍然稱帝,這不是自取滅亡是什么?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曹亮不是司馬昭,自然也無法理解司馬昭的行為,不過他們兄弟越是自相殘殺得厲害,越對曹亮有利,司馬昭越是瘋狂,越會加速他們司馬家的滅亡。
歷史上,西晉本身就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如今在這個平行的世界之中,司馬昭建立起來的晉國,只怕會更加地短命。
只是曹髦被害,司馬昭沒有立曹奐為帝,這便給曹亮帶來了麻煩,曹亮統治下的州郡,當然是不會承認偽晉政權的合法性的,但曹髦已崩,曹魏的朝廷已經是不復存在了,曹亮轄下的這大片地盤等于成了無主之地,現在曹亮想要恢復魏室朝廷,首先便需要新立天子,這樣的話才可能把曹魏的統治延續下去。
身為曹氏宗族之人,興復魏室,是他責無旁貸的事,更何況,這對于曹亮而言,也不是什么難事,天下大部的州郡已經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重立新君,似乎也不過是曹亮的一句話而已。
但說說容易,辦起來卻也不易,這次司馬氏遷都,不光是將洛陽的平民百姓都強遷到了長安,而且曹氏宗族的所有人,也被他一并強遷而走。
原本那些曹家子嗣,都是有封地,比如燕王曹宇,他的封地就在幽州,比如彭城王曹據,他的封地就在徐州,大多的時候,這些諸侯王都是呆在封地之上的,不奉詔不得進京。
不過隨著曹亮的軍隊大踏步的進軍,洛陽以東的州郡接連淪陷,為了避免這些曹姓的諸侯王和曹亮有所勾結,司馬師下令將滯留在各個封地上的諸侯王一律遷入洛陽,之后更是遷往長安。
所以,幾乎所有的曹氏宗室諸王,都處于司馬家的控制之下,就算還有一些遺留,那也是旁支庶脈,血緣比起曹亮來還更為的疏遠,曹亮就算想重新立帝,至少也必須要在血緣相近的曹氏宗族之內尋找人選,但這似乎真沒有什么合適的人了。
請:m.book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