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80章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吳軍占據著險要的地勢,封鎖了所有的通道,魏軍每前進一步,都是要迎接吳軍密集的箭雨,所以推進地十分的緩慢而且是代價巨大。

  魏軍很少打這種憋屈的戰斗,以前的戰斗,魏軍的推進向來是以行云流水而稱著,不管是多么堅固的堡壘,也不管是什么險要的陣地,都會在魏軍的凌厲的攻勢面前被瓦解掉。

  但這一次,魏軍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倒不是說吳軍真得有多少的強悍,也不是說雞籠山的陣地就多么的固若金湯,而是這種復雜的地形之下,魏軍真得非常的疲憊,體力和精力都有著極大的損耗,后續的進攻往往是難以為繼。

  尋常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最好的時候如果三樣都占全了,那么仗打得肯定是非常的順,實則次一點的,三樣之中至少也能占到一樣,那還有得一拼。

  可現在看來,魏軍這次三樣都不沾邊,天時不占,地利不占,人和就更別提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連個人影都瞧不著,還談什么人和。

  其實魏軍現在最需要的是休整,在這叢林之中跋涉多日,早已是疲憊之極,但受制于糧草的短缺,他們又不得不在稍息之后就強行地發起進攻,魏軍士兵的體力和精力都無法恢復的情況下,倉促進攻,自然是很難取得良好的進展。

  但文欽著實也是比較犯愁的,在這種后勤補給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原地休整只能是加劇困難的程度。

  而讓疲憊的士兵攻擊敵人堅固的防線,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好的主意,但舍此之外,文欽還有別的辦法嗎?

  不能休整,不能進攻的話,那最終也只有撤退一個辦法了,但未戰而先撤,這可從也不是魏軍的作戰風格,文欽如果真這么做了,那還不得被兄弟部隊笑掉大牙嗎?

  所以,在明知道戰局不利,困難重重的情況下,文欽依然不斷地發起進攻,主要的原因就是文欽不信那個邪。

  魏軍的戰斗力如何,已經不用再去證明什么了,他們橫掃天下,滌蕩四海,威名震寰宇,如果現在連一個小小的雞籠山都拿不下來,這豈不是丟人都丟到家了?

  這口氣文欽當然是咽不下去的,所以那怕現在的局面對魏軍著實不利,但文欽依然希望通過魏軍頑強的戰斗精神將雞籠山給奪下來。

  這樣困難的局面,以前魏軍也不是沒有經歷過,想當初,并州軍初創之時,司馬軍的實力是何其的強大,他們以泰山壓頂之勢向并州發起進攻,誰都以為并州這回是抗不住了,必敗無疑。

  但在曹亮的指揮下,并州軍打出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以弱勝敵,以寡敵眾,最終大敗司馬懿,并由此而拉開了大反攻的序幕,直到最后徹底地覆滅司馬家,再也沒給司馬家翻盤的機會。

  大風大浪都闖過來了,難道魏軍真會在這次的小陰溝里翻了船?

  文欽當然不會茍同的,所以他才會不惜一切代價地發起進攻,誓要拿下雞籠山,為魏軍正名。

  但雞籠山的這一仗,確實是不太好打,在靠近雞籠山腳下的地方,首先是一道被稱之為鬼見愁的深澗,雖然寬度只有十幾丈,但卻是深不見底,扔下一塊石頭去,只聽得咕咚一聲,連個水花也沒有濺起來。

  由此可見鬼見愁的澗水之深度了,雖然澗水不寬,但深不見底,魏軍如果采用平填的方式,是根本無法奏效的。

  而如果采用強渡的方式,兩岸都是筆直的峭壁,從岸邊的到水面,至少也有好幾丈的距離,就算是魏軍能渡得過去,如何登岸也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更何況,吳軍還在對岸埋伏了不少的弓箭手,一旦魏軍試圖渡澗,他們就會全力放箭,來阻擋魏軍的渡澗。

  這個鬼見愁,名字起得還真是恰如其分,鬼都見了發愁,更何況人乎?

  最初的時候,文欽到了澗邊,也是為之發愁的,下水容易,上來難,想爬上對岸幾丈高的懸崖,而且上面還駐守著大量的吳軍,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過文欽很快就發現了戰機,由于鬼愁澗的寬度只有十幾丈,那么對岸的吳軍就完全地處于魏軍弓弩的射程之內,文欽立刻調來了一千弓箭兵和一千連弩兵,對著對岸進行了壓制性地射擊。

  吳軍敵不過魏軍這種瘋狂的箭雨,只能是龜縮到掩體或石頭的后面,再也不敢露出頭來了。

  接著文欽便挑選了幾百名會水的魏兵,帶著飛爪和繩索泅渡過澗,他們先從東岸這邊垂吊了下去,然后游過深澗,再向上拋出飛爪,鉤到對岸上,然后順著繩索再爬上去。

  這個任務對于普通的士兵來說,簡直就是難如登天,但魏軍之中,卻也不乏這樣身懷絕技的好手,抽調出幾百人既擅長游水又擅長攀巖的好手來,也不算是什么難事。

  其實無論是泅渡還是攀巖,對于這些身懷絕技的好手來說,也算不得什么難事,畢竟他們以前游過的河比這個寬,攀過的崖也比這個高。

  唯一的不利因素也只有對岸是有著吳軍的防守,他們的弓箭兵可不是擺設,只要他們一旦出手的話,那么不管是泅渡之中的魏軍還是攀巖之中的魏軍,都會成為活靶子,幾乎難逃吳軍的弓箭襲擊。

  則受到地形和條件的所限,魏軍有泅渡時和攀崖時,都是很難使用盾牌的,而沒有盾牌的防護,他們想要成功,難如登天。

  不過現在魏軍有兩千的弓弩手,用連珠箭雨的方式,將吳軍的弓箭兵壓得抬不起頭喘不過氣來,倒是給渡澗的魏兵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他們順著繩索垂到了澗水水面,然后跳入到了澗水之中,飛快地游了過去,十幾丈的距離,他們游起來還是十分的輕松的,很快到達了對岸,扔出飛爪,鉤住了對岸崖邊,他們敏捷似猿猴,在沒有任何外力地干擾下,順利地爬上了對岸的懸崖峭壁。

高速文字最后的三國2:興魏章節列表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