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36章 鐵血軍紀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蜀軍聞之,皆是心膽俱寒,這樣的陣勢,還真是他們平生之見所未見,許多膽心的士兵,此刻竟然是雙股戰戰,褲襠都濕了,臉色慘白如紙,如果不是司馬倫有令在先,臨陣逃脫,畏戰不前者一律斬無赦,他們只怕是早已抱頭鼠竄,一潰千里了。

  司馬倫為了提振軍心,也為了懲治逃兵,他在陣地的后面,都設下了刀斧手,只要有人敢倒踵,那些刀斧手都不必請示司馬倫,有一個斬一個,有兩個殺一雙。

  這就是軍法,非常時刻如果不拿出點魄力來,那整支軍隊很可能就會崩盤,司馬倫在治理軍隊方面,向來是恩威并施,剛柔并濟的,平時的時候,他非常的體恤下屬,關心部下,深得士卒們的擁擁戴,如果司馬倫沒有一顆視士卒為子弟的心,那很難想象這些士兵能背井離鄉,轉戰萬里追隨于他。

  但同時司馬倫也一樣是一個鐵血無情之人,在軍紀面前,他眼里揉不進半粒沙子,誰敢違反軍紀,那就提頭來見,沒有任何的容錯空間。

  司馬倫知道,一支軍隊,如果沒有鐵的紀律,那便是一盤散沙,那怕他平時再怎么愛兵如子,但關鍵時候,這種仁慈都不足以挽救危局。

  只有鐵血的軍紀,才是軍隊打勝仗的保證,在危難之中,在生死關頭,只要那些彪悍的刀斧手還立在后頭,相信在陣地上的每一個士卒,都不敢回頭。

  現在戰局進入到了最為膠著的關頭,比拼的就是意志了,誰的意志更堅強,誰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魏軍的進攻很瘋狂,但司馬倫也知道這是最不能松勁的時候,此刻一旦松懈,那很可能就是全盤崩潰。

  不過在壓力之下,還是會有個別的士兵崩潰掉,這時一名蜀兵突然哇地就大哭起來,扭頭就走。

  可還沒有等他走出幾步,只見刀光一閃,一顆人頭滴溜溜地就滾落在地了。

  一名刀斧手氣定神閑的收回還在滴血的大刀,這次他并沒有將大刀收入鞘中,而是直接在扛在了肩上,臉上的橫肉顫動,面目猙獰。

  前面的戰斗如此慘烈,但這些刀斧手卻悠閑異常,悶得都有些發慌了,這時有人逃跑,刀斧手自然不會容情,如果縱容這個士兵逃走的話,那人頭落地的恐怕就是他了。

  這個刀斧手離得那名士兵最近,就在那名士兵和他擦身而過之時,刀斧手揮刀砍下去,就如同是砍瓜切菜一般,直接就將那顆人頭給砍了下來。

  今天總算是開張了,刀斧手洋洋自得,他扛著大刀,目光如寒刀,審視著前面的士兵,尋找著下一個目標。

  這場面讓許多的蜀兵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看來這些刀斧手真不是擺設,軍法也不是兒戲,誰敢倒踵,只會步那名蜀兵的后塵。

  本來心中還猶豫要不要逃跑的那些蜀兵現在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留在陣地上,也許會死,但逃跑的話,肯定要死,橫豎是一死,還是呆在原地保險一點。

  正是因為司馬倫的軍法森嚴,所以在這種危機關頭,才沒有出現全線崩潰的局面。

  但現在的形勢對司馬倫來說也還是十分嚴峻的,魏軍的斗志頑強,再加連弩的加成,讓他們在進攻之中可以憑借強大的火力來彌補掉地利條件的不利因素。

  司馬倫神色變得冷峻起來,心中暗暗地道,曹亮的人馬戰斗力還是一如既往的強悍啊,這一點真是不得不服,換作是其他的軍隊,這樣險峻的地勢,根本就沒有可能攻得上來。

  更何況這還是在雙方兵力幾乎相等的情況之下,正常的情況下,攻打這個險峻的山地,沒有三到五倍的兵力都是不可想象的事,但魏軍的強悍就體現在這里,他們硬生生地將山地戰打成了遭遇戰,而且是一點也不落下風。

  再這么打下去,魏軍遲早會攻上山頭的,一旦進入到陣地戰白刃戰之中,蜀軍所占據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再想戰勝魏軍幾乎更是不可能的事。

  但司馬倫也沒有別的辦法了,誰讓蜀軍的火力不如魏軍呢,魏軍廣泛的配備著連弩,在遠程攻擊方面,司馬倫的軍隊真得是遜色很多的,以前司馬軍和并州軍交戰之時,就曾經吃過很多次連弩的虧,沒想到今天這一戰,司馬倫還是繼續在這上面吃了大虧。

  這不禁讓司馬倫感嘆,以前司馬懿當政的時候,只重視了權力政治斗爭,在兵器的革新上面,全面的落后,無論騎兵的用的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還是步兵用的投石車和連弩,曹亮的軍隊都是具有著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司馬軍的失敗,并不是偶然的。

  后來司馬家也意識到了這種差距,他們也是奮起直追,打造出了屬于司馬家的新式騎兵,但一步落后,就是百步難追,在裝備更新的方面,司馬軍始終落在了曹亮的后面,付出了一次又一次血的代價,依然無力扭轉這種落后的局面。

  落后就要挨打,這可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司馬倫此刻是深有體會,如果他麾下的軍隊也能全面配備連弩的話,那么在這場戰斗之中,就不會落后太多了。

  只可惜連弩雖然是諸葛亮率先發明出來的,但由于蜀國的國力有限,而連弩的建造成本比普通的弓箭要大得多,所以蜀國不可能大規模地制造連弩,在蜀軍的戰斗序列之中,只有特定的部隊才有使用連弩的資格,連弩在蜀軍之中,從來也不是標配性的武器。

  在魏軍連珠箭雨的打擊之下,蜀軍只能是躲在陣地的掩體后面,連頭都抬不起來,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阻擋魏軍的向前推進幾乎成為了一種奢望。

  司馬倫此刻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下令蜀軍準備好了刀槍等近戰武器,準備和魏軍進行殊死的白刃戰。

  在這一刻,他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而言了,拼盡全力也要和魏軍進行殊死一搏。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