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66章 左右車騎將軍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一次的會面,大家的心情都很好,互訴離情,談笑風聲。

  這次劉禪將司馬倫、宗預和廖化派來,讓姜維這邊更是如虎添翼,以前姜維的北伐,往往得不到朝廷的支持,甚至在背后總有人扯后腿,姜維不僅僅要面對狡猾而強大的敵人,還得時刻提防著自己人在背后暗算,可謂是心神俱疲。

  而這次劉禪卻是全力相助,不但賦予了姜維全權行事的大權,而且還給他增派了援兵,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顯然這次姜維出兵荊州,是得到了朝廷上下尤其是荊襄派系的全力支持的,相對于北伐雍涼,蜀人還是更加傾心于收復荊州,所以才會出現朝廷上下如此和諧的一幕。

  此次劉禪同時將司馬倫、宗預和廖化派出來,也可見劉禪對荊州是志在必得,大力支持的。

  司馬倫本身就是姜維極為看好的后起之秀,蜀國的人才斷檔很嚴重,想當年五虎大將叱咤天下,關張馬黃趙,隨便拎出來一個,都堪稱是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但近些年來卻是后繼乏力,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可見其一斑了。

  當然,說廖化平庸無能確實有些過了,廖化的實力其實還是杠杠的,不過他終究是和五虎上將一個時代的人,就算再能打,也是廉頗老矣,而且和五虎上將相比,當年的廖化確實也只是一個小跟班的,實力當然不在一個檔次上。

  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人才競爭不得不說一個重要的方面,如果說當年蜀漢名將輩起,人才迭出,和曹魏方面也是不相上下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上一代的名將逐漸老去,在后起之秀上面,蜀國和魏國之間,差距卻是越來越大了。

  人才出現的概率固然有著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最不可忽略的便是人口的基數,如果說產生大將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十萬人之中才可能出現一個,那么產生名將的概率幾乎是百萬分之一,一百萬人之中,才會產生一個,人口的基數越大,產生的概率越大,反之,自然是越小。

  其實蜀漢前期的大將,大部分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比如關羽是司州河東人,張飛是幽州涿郡人,趙云是冀州常山人,馬超雍州扶風人,黃忠是荊州南陽人,五虎大將來自于不同的五個地方,而且沒有一個是出身于益州的,如今蜀漢立足于益州,幾乎沒有了從其他州郡招攬人才的機會(姜維是一個例外),所以出現人才匱乏的狀況自然是在所難免的。

  益州人口百萬,以單州來論,人口已經算不少了,但蜀國只有這么一個州,狹隘的地域自然嚴重地降低了人才產生的概率,蜀漢的開國大將已經是盡皆逝去,像姜維這樣中生代的大將也已經步入花甲,而姜維之后,可堪大用的人才越發的凋零,誰來接替姜維的班,這無疑成為一個最為現實也最為棘手的問題。

  姜維在培養后繼人才方面,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的,像傅僉、蔣舒、王舍、蔣斌這些年輕的將領,都是姜維一手提撥起來的,不過姜維清楚,這些人撐死也就是一個將才,想當統御全局的帥才,還真是差得太遠。

  司馬倫的出現,倒是讓姜維有一種驚才絕艷的感覺,司馬倫出身于司馬世家,有著司馬懿司馬師的熏陶,他的起點就比一般人要高得多,再加上司馬倫本身就極具天賦,其戰略觀大局觀讓姜維都嘆為觀止,如果司馬倫真得能為蜀漢朝廷所用的話,無疑是姜維最為心儀的接班人了。

  司馬倫雖然年輕,但論戰爭閱歷,在蜀中諸將之中,卻也是無人能及的,十三歲之時,就曾為司馬師出謀劃策,制定冀州防御計劃,淮南平亂,一舉拿下宿將諸葛誕,威震東南,逼退吳國十萬大軍,在和曹亮的交手方面,司馬倫至今還保留著全殲并州軍一個步兵營的戰績,這一點是任何人都不曾做到的。

  從東南方向的淮南豫州一直到西北方向的雍涼之地,司馬倫轉戰了大半個天下,只可惜司馬氏早已是兵敗如山倒無力再回天,所以才會出現一敗再敗的局面,但這其實恰恰能反應司馬倫的能力,他雖然做不到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但能在這紛攘的亂世之中,全身而退,亦可以體現其睿智和膽識。

  就連劉禪都迫不及待地招他為駙馬,拉攏之心昭然若揭,足可見劉禪對他的賞識程度了。

  這次劉禪派來增援的兵馬,也是以司馬倫為首的,宗預和廖化這兩位老將則是給他打下手,也足見現在司馬倫在蜀國的地位了。

  不過讓姜維感到疑惑的是,宗預和廖化這次居然升了官,當上了左右車騎將軍。

  由于頂級的將軍之位就那么幾個: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自然會出現僧多粥少的現象,雖然后來朝廷會變通一些,設立諸如輔國大將軍,討虜大將軍,撫軍大將軍,鎮軍大將軍之類的官職,但論淵源和名號,還是比不過傳統意義上的四大將軍,所以才會出現拆分的現象,將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分設左右兩級,稱之為左驃騎將軍、右驃騎將軍、左車騎將軍、右車騎將軍、左衛將軍,右衛將軍,這無形之中又多了三個高級編制。

  現在宗預和廖化分任左車騎將軍和右車騎將軍,顯然正是出于這個思路的,不過司馬倫是驃騎將軍,諸葛瞻是衛將軍,目前還沒有分設左右二職的。

  姜維對兩人的升職并沒有感到意外,宗預和廖化都是年過七旬的老將了,征戰一生,現在能升到車騎將軍的位置上,也算得上是勞苦功高,實至名歸的。

  但有一點疑問那就是既然二人當上了車騎將軍,那原先的車騎將軍夏侯霸去哪里兒了,難不成在左右車騎將軍的位置上,還有一個車騎將軍的存在?這明顯是不合常理的。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