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03章 蛇打七寸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以前鮮卑人撤退之時,魏軍都是目送其離開,并沒有采取任何的追擊手段。

  這當然和魏軍當時所處的環境有著極大的關系,出城追擊是要冒很大風險的,萬一鮮卑人在撤退時設下圈套,等魏軍追擊時,突然殺一個回馬槍,那魏軍的損失就會很大,很可能鮮卑人還會趁虛來攻城,這樣一來,就會得不償失了。

  而且鮮卑人全部是騎兵,如果他們真的是主動撤退,那也完全不可能給以步兵為主的魏軍留下追擊的機會。

  有鑒于此,每年到了臨近冬天鮮卑人全線撤軍的時候,魏軍上下也只是在城頭上遙遙觀望著,不采取任何的行動。

  鮮卑人撤走之后,這個冬天晉北大地就會消停一些,待到明年春暖花開之際,鮮卑人還復來攻,年年如此,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曹亮此刻卻是有著打破這個慣例的心思,鮮卑人年年進犯,搞得并州軍民是不勝其煩,疲于應付。就算鮮卑人的進犯并沒有對并州造成實質性的損害,但是卻極大的阻礙了并州的經濟的發展。

  原本曹亮在平定匈奴叛亂之后要把并州打造成自己的一塊根據地,大力發展并州的經濟,增加人口,儲備糧草,等到和司馬家對抗的時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鮮卑人似乎并不想讓曹亮如愿以償,他們不斷地對晉北實施搔擾,讓曹亮是疲于應付,完全沒有時間去搞經濟搞生產。

  眼看著距離高平陵事變之期越來越近了,司馬家在洛陽瘋狂地培植勢力,陰謀發動政變,可自己呢,卻在這里和這些胡夷糾纏不清,白白浪費著時間。

  看來是需要主動出擊,一勞永逸地解決鮮卑人的時候了,如果鮮卑人今年撤走,明年再來進攻,這終究不是一個辦法。

  王基擔任了并州刺史之后,確實成為了曹亮的堅實后盾,他不但為前線輸送了兩萬多名鄉勇,而且在屯田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王基把曹亮送回來的幾萬名匈奴戰俘都囚去屯田,解決了并州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并州地廣人稀,沿著汾河兩岸,是大片未開墾的或者是撂荒的農田,王基便在汾河兩岸實施屯田田,并引汾河水灌溉之,取得了不少的收成,現在晉陽這邊支援晉北的軍隊作戰的糧草,九成以上是來自于屯田的收成。

  王基在淮南安豐當了好多年的太守,經驗非常的豐富,安豐也是一個邊郡,和東吳毗鄰,時不時地要遭受東吳的進犯,王基不光得治理百姓,還得應對吳國不斷的進攻,所以他處置這類狀況還是游刃有余的。

  有王基做為后盾,曹亮也就完全的沒有了后顧之憂,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和鮮卑人的戰爭之中。

  魏軍的力量在逐年地增強著,而鮮卑人的士氣卻是一年更比一年低落,此消彼長,原本不對等的實力也慢慢地拉近了,此時此刻,魏軍已經擁有一定的反擊之力了。

  時入八月,雖然還沒有到鮮卑人撤退的時候,但是鮮卑人撤退持苗頭已經是產生了,鮮卑人一些非戰斗的隊伍已經開始行動,向塞外撤離了。

  但如何出擊卻一直是曹亮思考的問題,派兵在長城一線攔截撤退的鮮卑軍?

  這似乎有些不切實際了,畢竟鮮卑人可是擁兵十余萬,就算是這幾年在晉北戰場上屢有傷亡,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曹亮還沒有一口將侵入晉北的鮮卑人全部吞掉的胃口,想消滅鮮卑人,還得細嚼慢咽,一口一口地來。

  不過這第一口咬在哪兒,確實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曹亮最為需要的,就是這么一個切入點,不出擊便罷,一出擊,就必須要打到鮮卑人的痛處,予敵以重創,杜絕他的明年再度來犯的可能。

  對于這個問題,曹亮還是請教了桓范。

  桓范悠然地道:“打蛇打七寸,才能致蛇于死地,對付鮮卑人,就要找到他們的七寸所在,一擊必殺之。”

  “那先生認為鮮卑人七寸在何處?”

  桓范輕哼了一聲,道:“將軍治軍多年,還不知道一支軍隊的急所嗎?鮮卑人為何急著撤軍,還不就是因為塞內糧草難以為繼,如何將軍能一舉焚燒掉鮮卑人老巢之中的糧草,這個寒冬,就足夠鮮卑人難捱了。”

  劫取鮮卑人的糧草營,曹亮倒不是沒有想到過,當年袁紹與曹操戰于官渡,袁軍的兵力是曹軍的數倍,但曹操因為捉住了燒掉袁軍烏巢軍糧的機會,最終大敗袁紹,平定了北方。

  如此多的戰例不勝枚舉,劫取敵人糧草的行動往往對戰役的發展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桓范的建議不錯,打蛇就得打七寸,否則不疼不癢的,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糧草供應一直以來是鮮卑人的短板,由于魏軍始終控制著雁門大道,并實施堅壁清野,不給鮮卑人留下任何的一粒糧食,所以進入到晉北的鮮卑軍始終存在糧草難以為繼的狀況,這也是他們不得不到了冬天就撤回塞外的的原因。

  但既然糧草是一支軍隊的急所,鮮卑人又焉然不加以重視,根據此前探聽到了消息,鮮卑人幾乎所有的糧草,都存儲在云中大本營之中,留守云中的鮮卑軍早就秋天之前,就已經儲備了大量的肉干和草料,以保證撤回來的人馬有吃的。

  塞外的冬天很寒冷,幾乎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厚厚的積雪掩埋了一切,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才會消融。

  這段時間里,草原上的草被積雪覆蓋,戰馬和羊群全靠秋季之前儲備的干草過冬,如果沒有了干草,對于馬和羊群來說,就等于是滅頂之災。

  而沒了馬和羊群的鮮卑人,也似乎只有等著餓死的命運了。

  桓范的建議就是讓曹亮去偷襲鮮卑人大本營之中的糧草,只要把些糧草給燒掉,那鮮卑人的末日就來臨了。

  天才一秒:m.biquzhh

無線電子書    最后的三國2興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