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六章 編書計劃啟動

無線電子書    諸天道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黃裳到了,蘇學士卻還是毫無蹤跡,他被貶已有多年,一路向南,現如今已經貶到了嶺南惠州。

  那地方,在現代,即便在明代,也因為開海貿易而繁華,但在九百多年之前,乃是苦瘴之地。

  圣旨送過去,再啟程回來,又逢嚴冬,加上蘇大胡子也快花甲之年,大概中原大地春天到了,這位趙佶慕名已久的大學士,可能才會歸來。

  而若沒有趙佶奪舍重生,幾年之后,蘇學士將被一葉孤舟送到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但蘇大胡子是打不倒的,即便貶到了天涯海角,也樂觀的面對一切。

  唐李白,宋蘇軾。

  唯此二人,在趙佶心中可歡飲達旦,鐘情高歌。

  自趙佶奪舍趙佶,端王府從未舉辦過大的宴席,即便他升官數次,坐上殿前都點檢的實職,距離帝王一步之遙,也沒有今晚這般熱鬧。

  端王府,終于擺了一次宋人真正意義上的宴會。

  趙佶坐在主位上,黃裳幾次推脫不過,被他用力按在了客位上。

  想他一介文人,如何抗得過趙佶這種高手。

  剩下眾人,因為黃裳文人的緣故,趙佶自然早早便安排人去叫京中知名的文人來陪。

  只是這信息一出,卻是拜訪者眾多,京中達官貴人盡皆投了一份拜帖,要討一杯水酒喝。

  到了最后,竟然有百多人。

  前院,禮物堆成了小山。

  黃裳坐在客座上,就在趙佶左手邊,他簡直如坐針氈,但還必須表現出一副君子的沉穩氣度。

  四下一看,他便看到戶部尚書蔡京坐得遠遠的,朝著他露出淺笑,他也回之一笑。

  還有韓相公的長子資政殿學士韓忠彥,樞密使曾布…都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

  他雖然是福州知府,如今升為端明殿學士,正得圣眷,為端王所重用,但心理上還是弱了一籌。

  良久,這才鎮定下來。

  再一細看,黃裳立刻發現近前的都不是朝堂諸公。

  趙佶雖然沒有去特意安排,但在朝堂上混了一輩子的老陰陽人,豈不知這場夜宴的主角不是自己這些人,沒必要削尖了腦袋擠上前去,落得下乘。

  所以坐得不遠不近,剛剛好的位置。

  近前的,乃是上次趙佶接見的那幾位,米芾、周邦彥、晏幾道,還有趙佶很不喜歡的小王都太尉,當然,還空有幾個位置。

  趙佶看著面前空了的位置,猛然笑了出來,他很想看看,誰會坐到前面來。

  是阿諛奉承之輩,還是才華橫溢,毛遂自薦的人物?

  這時候,一個胖大和尚大笑著走進大廳,大聲道:“端王,和尚我討三碗美酒來喝,不知可否?”

  趙佶看著這個豪爽大氣的和尚走到面前,并不知道他是誰,大相國寺里的僧人,倒是見過一些,那些高僧里并沒有他。

  “和尚不用守戒么?”趙佶問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貧僧不守戒律,還是高僧一個。”大和尚笑容滿面說道。

  濟公么?好像不是,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濟公好像是南宋的。

  那么,這和尚是誰?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恕本王眼拙,不知大師在哪座廟里修行?”

  “阿彌陀佛!”

  聽到趙佶說出下一句揭語,這大和尚雙手合十,臉上的嬉笑收斂了起來,一臉寶相端莊。

  “貧僧了元,云游天下,接得四方云衲,得聞大相國寺有佛顯化,特來一見。今日一見端王,果然心中有慧根,胸中有凈土,今日三碗美酒卻是大大不夠,還需三碗東坡肉佐之…”

  這時候,身后的狗腿子很貼心的小聲道:“殿下,這和尚乃是江西的得道高僧,與蘇學士是至交好友。”

  狗腿子知道端王欣賞蘇軾,這個冬天問了好幾次,他自然記在心里。

  既然欣賞蘇學士,那么這位了元禪師,大概也能入得殿下的眼。

  嗯?!趙佶腦海里迅速地蹦出個名字。

  原來是他,佛印禪師!怎么叫起了“了元”?

  趙佶自然不知道,直到等其圓寂,朝廷方才賜號“佛印”,佛印之名這才傳了千年。

  其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叫佛印,而且后世之人也都只以為他叫佛印。

  趙佶不明所以,但是看到一個正面的歷史人物,心情大好:“哈哈,了元禪師請落座,酒肉管夠!”

  “那貧僧今日便不客氣了,可惜蘇學士人老腿腳慢,錯過今日盛會。可惜,可嘆!”

  這大和尚大氣地坐下后,周圍人這才笑著打起了招呼。

  “了元禪師”絡繹不絕,顯然都認識這位酒肉和尚。

  夜宴開始,也沒有人再坐到前面來,尚缺兩人。

  趙佶想了想,將段譽和函谷八友中的老三茍讀叫了過來。

  宴會開始。

  詩詞歌賦、美食美酒美人,縱情于聲色。

  直到子夜,眾人這才告辭而去。

  黃裳冰封的心倒是稍稍有些融化,經過這場宴會,他看得出來,端王真的對自己無比的看重,視為股肱之臣。

  只是他不明白,這修書,究竟對端王有什么作用?

  儒家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再次才是立功。

  只是,這應該是不得志的文人心酸排的名。

  寒窗苦讀一輩子,都想東華門外唱名,都想建功立業,誰™想在深山老林里寂寞一輩子,著書立言,孤獨終老。

  只有在朝堂不得志,這才退而求其次罷了。

  “了元禪師,留步!”

  趙佶叫住了這位行禮后便要離去的大和尚。

  “殿下,貧僧醉了!”

  “大師乃得道高僧,胸中佛法萬千,這點酒醉不倒。剛剛宴席上本王說了大圖書館,編撰大道藏之事,本王請禪師整理天下佛經,配合黃學士,不知大師意下如何?”

  “整理天下佛經?佛經少林寺最全,殿下能將少林寺藏經閣搬來東京么?”了元打了個酒嗝。

  “如果需要,也不無不可!”

  “哈哈…”了元一陣大笑之后,說道:“東坡居士不日便要回來,那貧僧這些時日便配合黃學士整理典籍…嗝…”

  趙佶心心念念的大圖書館計劃,終于啟動了。

  館長黃裳,友情協助佛印,助手茍讀,以及集賢院、文淵閣、龍圖閣等調來的飽學之士三十余人,助手多達百人。

  轟轟烈烈的大道藏編撰工作,很快啟動。

  趙佶開啟了這項對整個道宋影響深遠的編書計劃之后,終于放下了手里的其他工作,領著函谷八友朝擂鼓山而去…

  (求票票,求留言!)

無線電子書    諸天道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