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殺和動手殺是兩回事!”新任副組長冷冷道,“還有,你敢保證陳峰說不知道當年孤兒院的事,就是真的不知道嗎?萬一他一直都記得,還很愧疚,那他五年前對犯人的偏激態度也就可以說得通了。”
小組內一片沉默,所有的警員都不說話了。
他們都知道,新任副組長的推斷才是最合理的。
而就像是為了佐證對方的推斷,趙馮生兇案現場附近的必經公路監控視頻分析結果出來了,他們沒有找到阿寧的蹤影。
但是,監控視頻里卻有陳峰開車經過的畫面,時間就在他離開醫院后不久,這也意味著陳峰很有可能和陳寧見面了,兩人說不定成為了共犯。
不論如何,陳峰的嫌疑度都在直線上升,調查小組所有人都意識到,他們不能再把陳峰繼續當成同事或者伙伴,他們不僅要站上對立面,還有可能會…親手抓捕陳峰。
另外,此時的他們也還有疑惑,《血色孤兒院》里的罪魁禍首院長和商人現在都死了,為什么小說還沒有停止連載呢?
故事沒有停止嗎?陳寧還沒有打算結束她的殺戮嗎?
女警突然開口:“不對,你們忘了,對孤兒們造成最大傷害的人,不是院長和商人,而是…”
那些被院長和商人行賄的大人物,一切罪惡的起源和根本,因為藏身在黑暗里,導致一直沒有人意識到他們的存在,總把注意力放在院長和商人身上。
調查小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可問題是這個人是誰?或者說,這些人有誰?
沒人知道。
一直關注著《血色孤兒院》連載的組員突然說:“陳寧發布最新小說動態了?”
大家全部涌了上去:“是更新了 或許是因為在網絡上人們的本性往往暴露得更明顯,所以這些留言堪稱是眾生百態,有問作者是不是真的殺了人的,有問當年孤兒院真相的,也有譴責作者殺人者恒殺之的,還有安慰作者希望能拜托陰影早日自首的,最可笑的是居然有人在下面留言讓作者把所有人都殺光,典型的報復社會分子。
調查小組無暇去在意這些人的留言,他們更關心陳寧突然發的這章公告。
《血色孤兒院》自連載起就備受關注,剛開始是因為過人的情節和情感渲染力,后來是因為牽扯到真實案情以及作者有可能是個連環殺人兇手帶來的獵奇心理。
的人非常多,但是作者也就是陳寧從來更新不穩定,也許一天會更兩三章,也許幾天下來一章不更。
不過這本書里的內容有個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前面部分都是寫的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就像是陳寧在用寫小說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復仇過程。
這是她的第一次預告,說是預告,不如說更像是宣戰,以及向警方的挑釁。
具體時間,大后天;具體對象,未知;具體地點,未知。
怎么破解迷局?
“我們之前圈定的和趙馮生可能存在交集的大人物名單呢?”
“在這里。”
“找找他們有誰在大后天有行動安排的。”
“…找到了。”
“誰?”
“只有一個人,是吳市長,他在中心廣場有個講演活動。”
調查小組心里復雜難言不說,另外一邊的陳峰何嘗不是痛苦而糾結。
他掙扎的靈魂和麻木的身體像是已經分割開來,無聲地看著阿寧在大后天行動所做的準備。
他親眼看到了阿寧為了下手的所有布置過程,對作案細節了解甚深的他當然也明白阿寧的目的是什么。
道到時候可能會傷害到無辜的人,可他還是沒有阻止,靜靜等待時間的流逝,最后來到《血色孤兒院》大結局的當天。
阿寧早已經寫好了結局,暫時保存在云端,等到時間一到就會自動上傳到站的后臺。
而她本人也在為最后的結束做準備,愉快高興的樣子像極了要去郊游的天真小女孩兒。
她和陳峰開著一輛假牌照車來到中心廣場附近的馬路,車子靠邊停下,經過這條馬路,對面就是市長演講活動的舉辦地點,現場早已經開始布置,工作人員在現場來來往往,一派喜色,看不出來半點忐忑擔憂。
阿寧卻揣手靠著椅背,隔著車窗看著附近看似普通的駐足市民,哈哈大笑起來:“看來那些警察也猜到了我今天的目的地,也不算傻嘛,就是偽裝太不像樣了,隔著這么遠,我都能聞到他們身上的警味兒,嘖。”
陳峰越過她,看到好幾名偽裝過的同事,都是他在調查小組時認識的人,他們曾經在一起并肩作戰,但是現在卻換了身份。
他悶聲說:“我也是警察。”
阿寧瞥他一眼,諷刺道:“是啊,公平、善良、正義的警察。”
陳峰不再說話,只低頭看表,他知道預估的時間就要到來。
不過阿寧也沒有在路邊停靠太久,久了會引起現場警察的注意。
她驅車暫時離開,最后讓陳峰和她一起喬裝改變,混進聽講的市民里,輕松越過重重警員的包圍圈,走進已經布置好的講演活動現場。
預告的活動時間到了,衣冠楚楚的吳市長走上臺,一臉和煦的笑意,像是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他頷首跟市民們致意后,笑著說了開場白,輕松幽默的言辭很快惹來觀看市民的陣陣笑聲,現場氛圍也隨之熱情高漲。
這次的講演活動中間還為了配合主題,穿插著表演活動,比如某幼兒園孩子們的歌舞。
人群里,陳峰望著臺上歡歌笑語的孩子們出神,像是靈魂從軀殼里被抽離,精神恍惚間,他看到了當年笑盈盈地朝著他跑來的白裙子小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