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高爐的同時,還得燒制炒鐵用的大小瓷鍋。
然而到了這個時候,韓端才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建瓷窖和燒瓷器的工匠。
燒瓷是個技術活,更何況韓端需要的大瓷鍋直徑寬達六尺,這樣一個巨無霸,別說他一個只知道點皮毛的外行,就是普通的燒瓷師傅,恐怕也燒制不出來。
沒有辦法,韓端只得派了人回會稽去請建窖和燒瓷的師傅。
時下會稽一帶越窯、甌窯、婺窯已經非常出名,從事陶瓷業的工匠也非常多,只要舍得花錢,請百十名工匠完全不在話下,需要的只是時間。
從請工匠到燒出合格的大瓷鍋,最快也需要兩個月,這段時間鐵冶的工匠們當然不能閑著,他們又建了兩座老式高爐出來,繼續用老工藝煉鐵。
兵器、鎧甲、弓弩作坊相繼修建起來投入生產,所需要的各種齒輪和大小鍛錘已全部鑄造出來,就等著炒鐵爐修建好。
韓端又回到了堂邑。
馬三興早就去了尉氏,據他派回來的人說,秦郡六姓有些身份的人都已經跑了,但那些莊戶佃戶卻都還在。
原本那些人逃跑之前還準備搶收田里的稻谷,幸虧馬三興去得及時,才沒有被他們得逞。
秦郡的范圍,相當于后世整個南京六合和安徽天長市西部,地域廣闊且流民眾多,再加今年又風調雨順,秋糧獲得了一個大豐收。
秦郡尉氏、堂邑和方山三縣,共收糧九十萬石,除去分給六姓佃戶蔭戶的口糧,也還剩下六十多萬石,這么多糧食,足夠十多萬人吃上一年。
有了糧食,心里就有了底氣,秋收一完,任衡和馬三興就在秦郡大量招募軍士和工匠。
到現在不過半月,便招募到了各種工匠兩千多人,報名從軍的人更多,即使馬三興按規定挑挑揀揀,也仍然招募了八千青壯。
這個數字基本不出韓端的意料。
秦郡雖無官府治理,卻反而比齊國治下的淮南各地要好上少許,而大江對岸的建康又隨時有陷落的危險,因此在短短兩三個月內,滯留在秦郡的流民已經超過了五萬人。
而廣陵那邊形勢更為喜人,僅廣陵一縣之地,就收糧一百五十萬石,募兵三萬人,屯田莊戶更是不計其數。
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收獲,主要是因為廣陵原本就是魚米之鄉,境內水網密布,水利設施也比較完善,良田眾多的緣故。
“不錯不錯!老嚴他們總算是沒有讓我失望。”堂邑縣衙里,韓端坐在案幾前,右手很有節奏地拍著大腿,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但任衡的心情卻沒有韓端這么愉悅,他指著案幾前那高高的幾摞賬薄文書,苦著臉對韓端道:“主公,縣衙應當補充人手了。”
這一個月來,他既要組織人手收割,又要招募工匠兵士,清理豪強勻留在堂邑的各種產業,開始時還有王目幫忙,但現在王目去了方山,他一個人就算渾身是鐵,卻又能打多少根釘?
接下來,他還要清理戶籍為流民落戶,清理田地登記在冊,組織秋種,就憑他一個人,哪怕累死也別想辦到。
“你立即貼告示出去,招聘胥吏衙役。”韓端略作沉吟便有了決斷,“縣尉由軍中派人來擔任…就讓江研來好了,這小子行事機警,應當勝任得了。”
“縣丞、主薄、典吏三職,我立即修書讓廣陵那邊派人來擔任,巡檢、驛丞、倉大使等也可由軍中調人過來,至于其他等胥吏衙役,就在本地招聘,所需俸祿錢糧不需地方負責,一律登記造冊,報上來統一撥付。”
這個做法,與朝廷設縣大體相同,縣令、縣丞、主薄、典吏等“官”由朝廷銓選,其他的小吏由地方自行招聘。
不同之處便在于編制和俸祿。
縣令等“官”由朝廷銓選任命,有正式編制,俸祿也是由朝廷發放,但胥吏卻沒有編制,只有微薄的俸祿,不足以養家糊口。
這些小吏雖然俸祿微薄,但卻掌握著實權,所以能夠利用手中的權力來謀取私利,用各種名目收取費用,百姓苦不堪言,有極大的原因便是在這些胥吏身上。
韓端既要破舊立新,自然不能容忍這種事情再度出現,堂邑是他建立的第一個縣級政權,更是要開一個好頭。
“胥吏的俸祿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再巧設名目收取各種費用,這一點你一定要事先聲明,而且要落到實處,凡有違犯者,一律按受贓枉法處置。”
任衡拱手應喏下來,韓端又告誡道:“度之,堂邑縣衙新設,想必會有不少人找上門來,但你一定要記住‘清正廉明’這四個字,為官一地,造福一方!”
“我明白的。”任衡站起身來鄭重地作了一揖,“衡一定不負主公重托。”
韓端示意他坐下,又吩咐身后的蕭振:“立即下令,調以下人等來堂邑縣任職,江研擔任縣尉,陳中真擔任主薄,李老位擔任典吏…”
這些人都是韓家以前的老部曲,有他們在縣衙,堂邑應當就出不了什么亂子。
對于自己設立的第一個縣,韓端還是十分上心的。
堂邑的事情算是解決了,但尉氏、方山兩縣以及整個秦郡的官吏也是個問題,另外還有兵器打造、新兵操練等等事情,都得要他來親自處理。
他現在手下只有大小貓幾只,識文斷字的文人更是少得可憐,隨著地盤的擴大,這種無人可用的煩惱還會更多。
憑他現在的名望,還不足以有才之士慕名來投,要想實行科舉選拔人才也不具備條件,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培養人才。
先選軍中任事能力好的來充任地方官吏,等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歷練出一批能吏出來。
明太祖朱元璋帶著一幫農民打天下,他手下的得力干將也大都是粗魯無文之輩,不也照樣治理州縣?
隨著任命和招聘的官吏一一到位,堂邑各項事務逐漸走上了正軌,在這段時間內,韓端去了尉氏和方山,設立起了府衙縣衙。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從堂邑的部曲中調人,而是讓廣陵嚴友元調派人手過來。
廣陵來人中,既有以前跟隨韓端北上的會稽文人,也有軍中任事勤勉的什長隊率。
韓端現在需要的,不是大踏步的發展,而是忠誠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