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879 出門游歷

無線電子書    諸天之我是沙悟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但這門神功讓駱天明來修煉,就簡單的像11一般。

  《覆雨翻云》位面的高手們,孜孜以求的就是破碎虛空而已,破碎了,也才是剛剛踏入成仙的門檻。

  而駱天明呢?他不但是神仙,而且是金仙大能!

  讓他來修煉菩提心功,他會不相信自己能成仙?功力增漲的能慢了嗎?

  甚至菩提心功的上限太低了,限制了他的發揮,否則他能在幾天之內重新成為金仙。

  因此,接下來的幾天,駱天明的功力突飛猛進,很快就突破到了這個位面能容納的極限。

  只要他愿意,隨時都能打破虛空,龐斑可望不可即的境界,在他來說只是揮揮手的事。

  但他的任務是提升佛法等級,破碎什么的,對他來說沒什么意義,所以他根本沒想著脫離這個位面。

  只是在他突破時,這個位面雖然不像修仙位面那樣動不動就飛沙走石,可也不是悄無聲息的。

  由于菩提心功修的是精神力量,所以在神功大成的那一刻,駱天明無法完美的收束精神力的外放,頓時讓整個菩提園的人都有種被老虎盯上的獵物的感覺。

  菩提園的園主寶渡禪師,筏可的師父降象真人,還有一眾師兄弟,全都跑出了房門,互相探問是怎么回事。

  好在這種感覺來得快去的也快,一眨眼就消失不見了。

  寶渡禪師環顧了一圈兒,發現唯有筏可不在,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連忙帶著眾人來到筏可的房門外,靜靜的等待著。

  駱天明在神功大成后,也是心情不錯,沒想到還能得到一門比北冥神功修煉起來更快的武功,簡直是撿了了大便宜。

  發覺寶渡禪師等人都在外面等著,駱天明也不好避而不見,在收束好精神力之后,推門而出。

  門一開,就見菩提園的老老少少都在這里,竟然總共才十六個人。

  駱天明心里暗暗搖頭,怪不得菩提園是白道八大門派中墊底的,這么小的門派,還沒有幾個高手,能不墊底嗎?

  駱天明一出來,寶渡禪師和降象真人,一左一右把他包圍,上下打量了半天,才遲疑著問道:“筏可,你可是突破了?”

  在黃系武俠中,高手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場,明白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來。

  可駱天明卻不一樣,竟然是完全光華內斂,表面看去和普通人沒有兩樣。

  要不是破功會讓人變成病夫,根本不可能自己走出來,寶渡禪師和降象真人會以為他的心法被破了,否則怎么不但高手的氣勢,反而像普通人了?

  駱天明微微一笑,說道:“園主,師父,弟子僥幸有所成就,神功已經大成了。”

  寶渡禪師和降象真人一聽,都是大喜過望。

  筏可修煉的菩提心功,是菩提園的頂級神功,據說是能夠破碎虛空的。

  雖然菩提園歷代祖師并沒有破碎的,但能將神功練到大成,至少也是世間頂級的高手。

  有這樣一個高手坐鎮,菩提園終于不再是誰都可以忽略的小透明了。

  寶渡禪師等人的佛法境界顯然還不夠高,都被駱天明的突破樂壞了,一連好幾天都滿面笑容的,走路都一跳一跳的。

  最過分的是,過了沒幾天,寶渡禪師突然把駱天明叫過去,說道:“筏可啊,最近江湖上很不平靜,據說魔師龐斑重出江湖了。凈念禪宗的廣渡禪師向八大門派發出警訊,要我們留意關于龐斑的消息。

  你既然已經神功大成,就出去走走吧,順便打聽一下消息,替我菩提園揚揚名,以免誰都把我們當成可有可無的小門派。”

  駱天明很想說不去,在家里躺著曬太陽不舒服嗎?干嘛要去摻和那些破事?

  但寶渡禪師那殷切的目光,讓他沒法拒絕,只好點頭道:“是,園主。”

  筏可是個練武的天才,不然也不會被選為十八種子高手之一,但他行走江湖的經驗卻很少,因為他常年都窩在菩提園練功,很少出去走動。

  駱天明就不同了,他可是個老江湖了,只是簡單的收拾了一個包裹,就瀟灑的出門了。

  在離開菩提園后,他沒有直接去找廣渡大師,而是隨意的到處游逛,走到哪算哪。

  此時正是大明剛剛建立的時候,朱元璋雄才偉略,將國家治理的蒸蒸日上。

  只是蒙元將中原大地禍害的不輕,要想在這片廢墟上重建一個國家,難度可想而知,所以雖然大的形勢是好的,可小的方面還是有很多不盡人意。

  駱天明看多了世間的人情冷暖,見慣了亂世的生離死別,對于大明目前的狀態,其實還是比較贊賞的,再怎么樣都比亂世要強。

  但很多人不這么看,尤其是那些文人們,對朱元璋苛待文人的做法非常不滿。

  也確實,朱元璋給官員定下的俸祿非常微薄,如果不貪不占,全靠俸祿過日子,官員會過的非常清苦,連吃飽飯都難。

  不僅如此,文人的各種特殊待遇也全都沒有了,一旦被抓到貪污,還會被剝皮實草,簡直殘忍至極。

  這和宋朝時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難怪文人們不滿。

  其實這也是朱元璋的報復之舉,宋朝對文人不可謂不寬容,可結果呢?國家在他們的治理下,可謂是民不聊生。

  根據統計,宋朝的民間起義是李朝歷代之冠,動不動百姓就反了。

  只是宋朝對處理叛亂有絕招,將叛亂青壯都招入廂軍,給他們一口飯吃。

  青壯被招走了,剩下的老弱婦孺還有什么戰斗力?剿殺起來就簡單了。

  這也是宋朝三臃之中,臃兵的由來。

  如此一對比就知道了,宋朝只是對文人特別好,對武人和百姓都稱得上是苛虐,之所以宋朝的口碑還那么好,完全是文人吹出來的。

  明朝距離宋朝并不遠,所以朱元璋太知道文人的德行了,也就不肯再給他們優待,反而特別苛刻。

  只是作為帝王,朱元璋這么做還是有些小家子氣了,俸祿定的那么低,逼的很多不想貪污的官員也不得不貪,不然就只能像海瑞一樣,全家人吃糠咽菜。

  但文人不滿歸不滿,該當官的時候還是要當,當科舉舉行時,趕考的學子依然不絕于道。

  駱天明趕路的時候,正遇到幾個趕考的學子,聽著他們一邊宣泄對朱元璋的不滿,一邊還著急趕路,只能搖頭嘆息。

無線電子書    諸天之我是沙悟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