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三章清丁查戶

  線國安屯兵昭平,給了靖南軍難得的緩沖休整時間,而此刻靖南軍各部均已控制梧州諸縣。

  平定諸縣之后,李興通過各縣獻上的田畝黃冊,發現在冊的土地有五萬余頃,人口卻只有十余萬人。有的縣人口甚至不足萬人,稀少的人口使得梧州大量的土地荒蕪。

  而在清廷統治梧州的這幾年,梧州的年納糧數不過萬余石,萬余石說起來很多,然而明軍有兩萬余人,分到每個士兵手中每人不過半石。

  也就是說若是在梧州扎根,以目前的征糧數量,每個明軍一年不過分得百余斤糧食。

  東閣大學士郭之奇聞得消息后,便向李興建言,梧州雖然多山,然而水網密集,又地處天南,水稻一年兩熟,甚至三熟,本是天然的糧倉。

  只不過屢遭戰火,不少百姓皆潛入深山,結寨自保。他以為軍帥府當頒布政令,立即清查田畝,將無主的田地分給這些山民。

  這樣既充實了人口,也能增加土地的數量。

  對于郭之奇的建議,李興自是無有不從,當即命新任梧州知府宋廣坤府丞錢安寧辦理此事。

  宋廣坤收到李興的命令后,苦著一張臉,雙手一攤直言無人可用。

  原來各鎮分駐各縣時,這幫清廷委任的官員在得知馬雄兵敗,梧州陷落之后,便紛紛逃竄,而城中的衙差和捕快也是跑個精光。

  由于靖南軍成軍日短,軍中俱是大字不識幾個的廝殺漢,李興夾袋里也是無人可用。

  李興只得下令在梧州的一眾降官暫時擔任各縣縣令,跟隨第一鎮前往懷集的董其昌署懷集縣事,跟隨第二鎮進駐五屯所的張自昌署藤縣事。

  原清廷按察使許文秀署蒼梧,向萬年則署容縣事宜。

  縣衙所需的書辦,各人到任之后則可自行招驀,至于所需的衙差,捕快就從軍中選取一部分傷兵擔任。

  人員齊備后,宋廣坤便頒布了各縣清查田畝的政令,要求梧州府各縣百姓憑原有的田契立即到縣衙登記造冊,由官府重新造冊丈量。

  政令下達以后,在梧州各縣引起了強力的反彈,各縣的富紳不約而同地拒絕了梧州府的政令。

  那些地主富紳掌握了梧州大半的土地,在剝削佃戶的同時,他們一粒糧食都不用交給清廷,因為他們是特權階級。

  現在梧州府重新丈量田畝,便是要斷這幫地主富紳的根。

  看著面前一臉無奈的宋廣坤和錢安寧等人。

  李興也是無可奈何,這幫地主富紳不是舉人便是秀才出身,若是以強力手段威壓他們,雖然可以鎮壓他們,但是李興的目標可不是一個梧州府。

  若是消息傳出去,恐怕各地的地主富紳均不會支持他,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只會傾盡全力支持清兵。

  在這種情況下,便是郭之奇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便是土地兼并,試想當年王自用,高迎祥起事之時,若是百姓們有地種,有糧食吃,誰腦子壞了會跟他們造反。

  現在李興面臨的情況其實和當年的大明差不了多少,只不過李興目前實力太弱,若是他控制兩廣的話,必然會拿這幫地主富紳開刀。

  就在諸人苦思對策的時候,剛被任命為軍帥府參知的張所養起身進言道:

  “大帥,職下以為讓這幫地主交出糧食并不難。”

  李興等人不禁眼中一亮連忙拿眼看向侃侃而言的張所養。

  “無外乎威逼利誘耳。”張所養一臉得色。

  李興見他心有定計,便令他協助宋廣坤處理此事。

  以征糧為借口,派兵下鄉,然后清查隱藏人口逼士紳們就范,,用免徭役方法吸引隱藏人口登記。

  所謂隱藏人口實際就是自宋朝開始以后各朝的通弊。

  只要是舉人身份的讀書人中了功名后都會得到一系列的政策優待,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免賦稅。

  這個優待政策就使得很多農民因為貪圖小利而將自己的田地投充到士紳名下以避稅。

  久而久之,這些農民就成了士紳的佃戶或直接成為黑戶。

  原本應作為丁口登記入官府納糧名單的他們就此消失了,隨同一起消失的便是他們手中的土地。

  劉養所的策略就是利誘那些士紳名下的黑戶,由官府直接將無主的田地用免除徭役的方式吸引出來,而讓他們繳納更低于富紳的稅收。

  沒有了這些黑戶,佃戶替這些地主富紳種地,他們的田產再多又能如何?

  李興當即對劉養所所獻的策略表示贊同,為了配合此策略,李興便下令由各鎮鎮將直接調派軍馬進駐各鄉,讓他們一邊招撫躲藏在山中的百姓下山,一邊以清查潛逃清軍名義清查戶口。

  這些士兵下鄉以后一個個拿著土制的鐵皮喇叭不停地喊話,宣傳著明軍新的政策。

  “父老鄉親們聽好了,我們軍帥府李大帥體恤咱們梧州百姓,他知道咱們受了難。”

  “現在大帥有令,凡無主之荒地,任你們選擇耕種,所用種子,耕具大帥他包了,等地里長出糧食,大帥他老人家兩年不收你們的稅,兩年之后稅額為十五稅一。”

  明軍的新政吸引了大量躲藏在深山的百姓下山,那些給地主富紳種地的佃戶和黑戶也是個個動心。短短幾天梧州府便增加了近兩萬的丁口。

  那些地主富紳們慌了,若是這些泥腿子多去種官田,誰幫他們種地,一個個主動到縣衙要求和靖南軍談判。

  考慮到自己今后的發展,李興也沒有過分相逼,只讓他們將手中的土地登記造冊,以捐納的名義繳納錢糧,比例則定為收十納一。

  定這個比例,是李興和郭之奇等人共同商定的,李興認為以每頃每年產糧500石計算,梧州府年收的稅糧將達到25萬石,足夠李興養五萬大軍了。

  收拾十納一于這幫地主富紳不過是九牛一毛,雖然他們不樂意,然而刀把子握在人家手里,在不傷及根本的情況下這幫地主終于答應。甚至有少數富紳看到靖南軍橫掃梧州,打馬雄就跟玩一樣動了投資的心思。

  這些懷著投資心理的地主主動向軍帥府送來了近五千石糧食,而梧州府最大的商戶梅九爺,更是親至軍帥府送來了二十萬兩白銀。

  李興也不吝嗇,直接給了他們義商,義民的文書,直言若是平定兩廣,迎回陛下,他們憑此文書必可獲得朝廷的封賞。

無線電子書    永歷十四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