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巖頓了頓,緊接著說道:“方略館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編撰《大周月刊》。”
“大周月刊?”
下面的文武百官對這個名稱都十分陌生。
趙巖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剛才,上官云吞提出的建議,給朕了一個很大的啟發。如今,我大周,經濟上行,軍隊強大,農事風調雨順。而對外,只要我們不打別人,別人根本不敢惹我們。”
聽到此話,眾臣們都不由得樂了。
這就是如今大周的底氣。
“但是,要想讓百姓們真正熱愛我大周,像諸位愛卿一般,時時將江山社稷掛在嘴邊,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百姓們意識到,我大周要想繁榮,必須君、臣、百姓,三方共建,缺一環都不行。”
“而現在,正如上官云吞所言,民間百姓,甚至一些士子和地方官員,對整個新政的了解,甚至對我大周要發展方向的了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故而我們必須要讓他們明白,讓他們也參與進來,提一些更接地氣的意見。”
“讓你們朝著下面傳達,顯然是不合實際的,故而,朕打算創立《大周月刊》,一月編撰一本,內容可涉及我大周的科舉、商稅、民事,茶煙鹽酒鐵專賣等多種事宜,包括我們每個月召開三次朝會,到底要講些什么,也要讓百姓知曉,以此表明大周朝廷對百姓們的重視。另外,也可以在月刊上表彰一些具有特殊貢獻的人物,甚至一些重大的事件也可以在月刊上公布。此月刊可下發到每一個州府縣鄉之中,里面的文章,除了需要官員們來寫外,任何百姓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只要寫得好,便有重酬!”
當即,趙巖端起龍案上的清茶,喝了一大口。
蕭敬業朝前走了一步,道:“陛下,創立大周月刊,臣認為乃是好事,只是如此以來,我大周的朝廷大事不都傳到周邊諸國了。”
趙巖還沒回答,一旁的楊興懷便忍不住了。
“文相,你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他們即使看了又如何,能超過我大周的經濟嗎?能打得過我大周嗎?”楊興懷無比自豪地說道。
他現在無比期待著周邊諸國有挑釁的,這樣他又可以建立軍功了。
趙巖也笑了。
“軍帥所講有理,先不說周邊諸國和我大周的情況不一致,即便他們看懂了我們大周的發展模式,他們也做不到,并且永遠趕不上我們!”趙巖笑著說道。
下面百官盡皆點頭,眼神里都帶著一抹得意。
而上官云吞也重重點頭,趙巖這個主意實在是太好了。他最清楚文字的力量,一旦百姓們對大周月刊的內容篤信不疑,那所營造的凝聚力,絕對比用火器還要厲害。
趙巖有一點沒有說的是,思想上的統治才是最恒久的統治,而大周月刊就是進行思想統治的一個機器。
現在的大周,最需要的便是統一思想。
科舉考試,實質上便是一種帝王之術,其最大的作用便是將很多人的造反想法扼殺于萌芽之中。而大周月刊,則可以有效地讓大周上下一心,形成一種空前的團結氛圍。
這才是趙巖的目的。
不遠處,一直沒有發聲的上官不悅,腦袋轉得飛快,其大步走到大殿中央,拱手道:“陛下,若成立方略館,編修《大周月刊》,定然還需要一個總編纂,臣以為,朝堂之上,只有我最適合擔任這一職位。”
聽到此話,朝臣們全都給了上官不悅一個白臉,心中暗罵:真不要臉啊!
殿內的都是聰明人,自然知曉《大周月刊》的意義,若成了月刊的總編纂,那相當于掌控著大周的言論力量,只要一直做下去,那保準能夠名垂青史。
蜀州新政的好處都讓潘文岳得了,這一次,大周月刊總編篆的職位,其他人自然也想得到。
上官不悅根本不理會其他人的白眼,繼續說道:“臣本就是進士出身,《大周月刊》的文章屬性,有一部分是與御史臺重合的,并且臣剛正不阿,所編撰之文章,自然不會有失公允,故而,臣作為總編篆乃是最合適的。”
這時,劉朝同大步走了出來,道:“陛下,臣毛遂自薦,論學識,論能力,論學識,臣哪一樣都在上官不悅之上。”
上官不悅扭臉道:“劉副相,有一點你絕對比不上我啊,我年輕啊!”
聽到此話,劉朝同差點兒沒有氣暈過去,這話他根本沒有辦法反駁。
就在這時,禮部尚書蔡攸也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臣以為,總編篆一職,關乎我大周臉面,禮部來做最合適不過,故而臣愿意情愿成為總編篆,甚至可以讓高侍郎擔任尚書一職。”
此話一出,下面傳來一陣驚嘆聲。
這個蔡攸還真拼,為了成為總編篆,竟然想要將禮部尚書這個肥缺,都要讓給其他人了。
蕭敬業遲疑了一下,右腳稍微動了一下,但還是沒有跨出那一步。
他,要臉。
就在這時,一旁一直瞇著眼睛的孔墨山也站了出來,道:“陛下,臣亦可擔任此職。”
轉眼間,就出現四位競選者了。
而趙巖坐在龍案前,慢慢喝著茶,他就喜歡這種朝堂之樂,先讓大臣們爭起來,然后他再總結。
臣…自認,也可擔任總編篆一職。”開口者乃是戶部尚書楚寶來。
臣覺得,此職在于編篆,而不在于寫,故臣也愿意成為總編篆!”刑部尚書孫厚石也開口了。
“那…臣也主動情愿,擔任月刊總編纂!”吏部尚書魏運德也忍不住了。
眨眼間,便有七人競選月刊總編纂,并且每個人對自己都非常自信。
至于那些沒有競爭的,要不是拉不下面子,要不就是覺得自己官位太小,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趙巖望了望了如同打了雞血的這七人,長嘆一聲:“你們…你們讓朕很為難啊!”
“不如…你們比一比如何?”
頓時,眾臣同時看向趙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