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75 江心鏡

無線電子書    大妖茶館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俗語有云:人多力量大。

  僅僅三天之后,定水神器就有了消息,而且一次就出現了兩條線索。

  第一條線索是陳南遙查到的,寶物喚做“揚子江心境”。

  唐代張說的《鏡龍圖記》、李肇的《唐國史補》、《異聞錄》和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都有記載。

  唐玄宗時,揚州鑄鏡的工匠呂暉,因為技藝精湛,所制的鏡子常貢奉皇室。

  天寶三載五月初一,有一個白袍老人找到了呂暉,老人皓首蒼髯,眉垂至肩,一看便不是一般人。

  老人自報家門,名為龍護,身后跟著一名十歲的少年,穿一身黑衣,名為玄冥。

  龍護說他們就住在附近,聽說呂暉在鑄造銅鏡就過來看看。

  呂暉讓老人在作坊內看了一圈,老人看罷,忽然自稱能為銅鏡附真龍,令呂氏得皇帝恩寵。

  呂暉想來即便是附龍不成功,也不影響他的銅鏡,但是萬一附龍成功,就是大功一件,關鍵老人還是“出白工”什么都不要他的,便答應了老人的請求。

  于是,老人龍護帶著少年玄冥走進呂暉的作坊,他們緊閉門窗,要求所有人都不許靠近。

  經過三天三夜,在外等候的呂暉開始焦急了,想起屋內兩人無水無糧,估計也頂不住了,便以此為緣由,帶人破門而入。

  當呂暉帶著二十個多個手下進入了作坊時,竟然發現龍護老人和玄冥早就不見了蹤影了。

  只留下一個半成品的銅鏡和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鏡龍長三尺四寸五分,法三才,象四氣,稟五行也。

  縱橫九寸,類九州分野。

  鏡鼻如明月珠焉。

  開元皇帝神通圣靈,吾遂降祉,斯鏡可以辟邪鑒萬物,秦始皇之鏡,無以加焉。

  末尾還有一番叮囑安排,讓呂暉按照要求完成鑄鏡。

  呂暉這才確定自己是真的遇見了高人,立刻帶人把鑄鏡爐搬到一條大船上,駛入長江,也就是揚子江。

  第二日正是五月初五船入揚子江心,呂暉開始鑄鏡。

  一開始天清氣朗風和日麗到了正午時分,鏡子正在澆鑄時突然江水掀起十米大浪!

  白浪滔天,且伴有駭人的龍吟聲方圓幾百里皆可聽到。

  此鏡乃是在揚子江中心制造五月是火月,五日為火日,五月五日為火月火日,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再加上銅鏡為金江為水,船為木,日月時為火,范模為土,符合陰陽五行和天時地利之道最后此鏡被命名為揚子江心境。

  鏡成,呂暉親自送入長安唐玄宗把玩一番,不得其妙讓人收入庫中,賞賜了呂暉便打發走了。

  不過到了天寶八年關中大旱唐玄宗多次命人開壇祈雨,卻毫無效果。

  最后攤派到僧人一行的頭上,一行的家族世代為陰陽術士,到了他卻又研讀起佛法來,算是佛道雙修了。

  在天臺國清寺外豪氣立碑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的一行法師也是一籌莫展。

  不過還是僧人辦法多,他匯報說因為求雨的法器沒有真龍之氣,所以之前的祈雨儀式都失敗了,其實想把鍋丟給皇帝。

  玄宗便說,那你去我的寶庫里找找,李家幾代天子總有幾樣寶物帶著真龍之氣的。

  一行只得硬的頭皮其找,還真讓他發現了呂暉進貢的揚子江心境。

  得鏡后還沒走出皇宮大殿,便有兩道白氣在殿中匯聚,直沖龍鏡,鏡中也升起兩道白氣和大殿上的白氣漫成一片,后溢出殿外,立刻天降大雨,連降七天,旱災消弭。

  之后每年揚州呂家都要在揚子江心重鑄江心鏡,只是后來制造的鏡子都是法器級別的,再難重鑄具有神器威能的江心鏡了。

  到了唐末,江心鏡的制法隨著戰亂失傳,后世的陰陽家和風水先生公認揚子江心鏡為水系寶物中的上品,可惜最初版本的那面鏡子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不過陳南遙通過外祖父的關系,找到了一位唐史專家,根據專家的研究,還真找到了一些線索。

  雖然史料有記錄,初版的揚子江心鏡祈雨之后失了靈氣,被玄宗賞賜給了一行和尚作為紀念。

  故而有傳言說揚子江心鏡被一行和尚留在了他埋骨的天臺山國清寺,有人按圖索驥前去尋找,卻一無所獲。

  按照那位唐史專家的研究,在一行和尚離開長安的時候,他便把江心鏡還給了玄宗,還附了兩個錦囊,一個是對玄宗詢問李家江山國祚幾何的回答,另一個則叮囑玄宗,何日離開長安千里,何時打開。

  對于李家國祚的解答是“終吉壽”,玄宗認為是吉兆,大喜。

  后來安史之亂,那時一行和尚早就圓寂了,玄宗避禍成都,想起來了一行和尚的錦囊,算算已經離開長安千里了,便打開錦囊,發現只有一叢黃色的草根。

  唐玄宗不明就里,高力士見狀大喜,上前解釋。

  原來錦囊中的草根乃是一味藥材,名為當歸。

  一行的意思很明顯了,告訴玄宗,該回長安了。

  玄宗當然不敢回去,滯留數月這才回返。

  等他到了長安,叛軍已經被太子率軍打敗,收復關中、河東、河南,不過這時的太子已經成了肅宗,大權在握。

  玄宗感慨一行料事如神,他要是拆開錦囊就立即回返,剛好是克復長安之時,也不會讓太子有機會做大了。

  這些還不是重點,最關鍵的是專家根據玄宗同行之人的筆記,做出了推斷,錦囊和揚子江心鏡是放在同一個鑲金檀木盒之中。

  玄宗睹物思人,在看完錦囊之后,讓人將盒子給埋了。

  侯不夜聽完陳南遙的敘述,問道:“所以只要推算出玄宗當年打開錦囊的地方,便能找到被埋起來的江心鏡嘍!”

  陳南遙點頭回答,“嗯,那個專家之前并未在意這段記敘,后來被我問起江心鏡,才回憶起來的。現在他正在翻找史料原本,希望能找到出玄宗埋盒之處。”

  “可是初版的江心鏡不是沒了靈力了嗎?找到又能怎么樣啊?”侯春嘉不解。

  侯不夜最近對寶物研究頗多,幫著陳南遙解答了,“沒了靈力應該是使用之后的正常反應,當時一行應該不是人仙境,算是跨境強行催動神器,所以透支了神器的靈力,而神器只要不毀,是會慢慢恢復靈力的…”

  “相隔一千多年了,估計江心鏡應該也恢復了吧。”陳南遙補充。

  木妍舉手,陳南遙笑著點頭,木妍單手托腮,皺著眉頭問道:“難道就我關心第一個錦囊‘終吉壽’是什么意思嗎?感覺不是什么好話吧,唐玄宗之后唐朝由盛轉衰,一百多年后就完蛋了,朱溫殺帝篡位,哪來的吉壽?”

  陳南遙解釋道:“唐昭宗當皇帝之前被封壽王,他弟弟是吉王,一幫太監擁立壽王,大臣們擁立吉王,當時快死了的唐僖宗,不管是選了吉王還是壽王,都是唐朝的最后一個皇帝。”

  如此“終吉壽”,也真讓人無話可說啊。

  感慨之后,侯春嘉清了清嗓子說道:“好了南姐的線索說完了,其實到現在還沒個確定的消息呢,我這個線索指向的寶物,卻是跑不掉的!”

  …部分內容隱藏,請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鉛筆小說

無線電子書    大妖茶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