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27章 新的挑戰

無線電子書    1991從芯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按理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志遠被老美盯上,最先感覺到不對勁的理應是半導體行業才對,但沒料到反倒是這幫搞互聯網的先感覺到。

  “嗯,你說。”蘇遠山見眾人都不再閑聊,也拉開凳子坐到一旁,問著史大柱的意見。

  史大柱坐到蘇遠山前方,很沉吟了幾秒后才道:“在過去幾年,我們有針對性對老美,乃至整個發達國家進行了研究。不僅僅是市場調查,還包括了文化背景、歷史傳統…其中大量參考了國際關系學界和各種國際問題專家的意見。”

  蘇遠山微微錯愕了一下,他知道這家伙洞悉人心的能力很強,甚至搞游戲之前都在往世界各地跑,做調查,卻沒料到他的調查如此之深…

  “結論是?”

  “結論是,盎撒民族的執行能力很強的,特別是老美,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他們的行動能力極強。如果他們下定決心做一件事,那么就一定會做,而不是只喊口號嚇唬人——除非他們的目的就是喊口號,嚇唬人。”

  “很顯然,科技回歸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次大的執政路線和方向。西方社會精英階層明顯意識到了在新的技術領域的實現能力上,他們第一次處于劣勢之中。”

  一直沉聲說到這里,史大柱便抬頭環視了眾人一眼。

  在場的二十四號人,基本上代表了國內在IT和互聯網企業的起碼一半有影響的力量——剩下的一半,力量則在遠芯的影響之下。

  “根據最新的互聯網企業排名,世界前十的互聯網企業,有超過半數的企業都和國內有關。Newbook、EM、ESO這三巨頭就不說了,就連渣浪網都在北美扎下了根…軟件部分,求總你們金山好像已經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軟件公司了吧?”

  “沒有沒有,微軟,甲骨文,sun他們還是太強了…”求伯軍連忙謙虛起來,但從他略微有點矜持的表情來看,應該八九不離十。

  畢竟相比歷史同期,WPS是真正的存活了下來,且還與office呈現了分庭抗衡的局面,而隨后,吃到了海外正版辦公軟件超級大禮包的金山又接連開發出了財務和CRM客戶管理系統,進銷存系統等等…再加上搭上了PS快車的西山居,如今的金山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一邊謙虛,求伯軍也一邊有些感慨的看了蘇遠山一眼——五六年前,在微軟想要和金山簽署中間層協議的時候,求伯軍就征求過蘇遠山的意見,當時蘇遠山告訴他,“國內需要一家NB的軟件企業,現在來看,除了金山,其他企業似乎沒有這個潛質。”

  就這一句話,求伯軍便聽得熱血沸騰。隨后便一口回絕了微軟的要求,轉而按照蘇遠山的建議,并利用遠芯之前在推廣EDA的時候建好的軟件銷售渠道大肆進軍西方市場,稍微賺了點就立馬投到硅谷的開發中心去。

  如今金山也和志遠EDA類似,總部雖然在首都,但外籍員工占了起碼一半的數量——這讓金山獲得了人才智力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英語語種的能力。再加上無比重視亞洲方面的霓韓的本地語種,使得金山在商業軟件領域,在亞洲這一塊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甲骨文和SUN等巨頭。

  畢竟,論學外語,就沒有比國人更積極的。

  面對求伯軍的謙虛,史大柱只是微微一笑,隨即道:“總之,國內在IT和互聯網的產業化和影響力上…和我們國家…嗯…我說句話大家別介意。”

  蘇遠山便笑吟吟地看著他,而且他大致猜到了史大柱要說什么。

  史大柱頓了頓,看了四周一圈,感慨道:“和咱們國家的地位和現狀,是不怎么匹配的。”

  眾人也都環視了一圈,眼中全是林立的高樓和數以千計萬計的科技企業。

  而這一切,都是在最近十年從無到有的,說是奇跡也毫不為過。

  “所以,布總就覺得,克總過去幾年對咱們的政策太綏靖,太溫柔了,想要更強一些。于是便有了志遠被調查。”

  史大柱一口氣說完,很認真地看著蘇遠山:“山總,要警惕啊…今天是志遠,明天說不定就是遠芯了。”

  蘇遠山見史大柱的拳拳之心,不禁有些恍然。

  隨即他感慨地點頭:“嗯,謝了,柱哥。不過我覺得,相比遠芯,其實在座諸位更麻煩…畢竟遠芯這邊的情況要復雜許多,就算要針對我們,也有點烏龜咬王八。”

  蘇遠山這句話說的是事實——開玩笑,他從創立遠芯的那一天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警惕西邊。如今十年過去,遠芯和亞洲,和西邊的巨頭,無論是競爭對手也好,還是合作伙伴也好,都形成了錯誤復雜的合作關系。

  想要“修理”遠芯,得先看合作伙伴答應不答應。

  而在座的其他人,則更多的是“依附”于西方市場,說白了,他們就是在西方市場賺錢的…要想“修理”他們,那可太容易不過了。

  “其實我們也還行。”這時劉翔接過了話。他一旦從沉迷游戲中清醒,便立刻恢復了平時的分析能力,此時笑呵呵地道:“目前互聯網依舊處于低潮期,除非步總喪心病狂,除非華爾街對華府沒有半點影響力,否則互聯網行業不可能被針對。”

  “游戲和IT行業也是同理,今后的大趨勢是互聯網,IT,軟件不分家。華爾街被套牢的大佬們就指望著咱們行業早點實現突破呢…怎么可能允許搞咱們?再說搞我們也沒用啊…互聯網是拼腦子,拼創意的,搞了我們,他們難道就能誕生出好點子了?沒理由嘛!”

  聽完劉翔的分析,蘇遠山很認真地從他的角度切入了一下,發現還真確實如此。

  歷史上,國內幾乎都是跟著西方走,被西方牽著鼻子走的。

  但現在,不說情況反過來,但起碼在創意這方面,國內是可以和西方相提并論的。

  這只能說,隨著遠芯的崛起和蝴蝶翅膀的扇動,國內的環境和土壤已經改變了太多——就簡單的舉例,歷史上,94年,國內有哪個機構敢做天使投資的?別說天使投資,就連銀行貸款都還緊俏得要命,仿佛給你貸款就是天大的恩賜…還要到處走后門,給回扣。因此也產生了大量的壞賬。

  但遠芯非但從93,94年就成立了投資機構不說,這邊軟件園也由官方牽頭搞了扶持基金。而隨著遠芯不斷分紅,也隨著HK數碼港的成立…如今在國內,光是遠芯一系的大佬們搞的天使投資資金就差不多快要三位數,資金數以百億計。

  而資本的流動是有帶動性的,在察覺到國內資本流向時,華爾街的資本也紛紛利用國內加入WTO的時候開的口子進入了國內——資本可不管其他,只要能進能出能賺錢,它就要進。

  于是這么多的錢涌進科技領域,自然就孕育出了無數的創業型企業,也變相地在幫助國內的互聯網公司渡過寒冬。

  如果在互聯網寒冬的時候還要對幾個誕生于國內的頭部互聯網企業動手,那無疑會讓互聯網行業雪上加霜,說不定還會影響到整個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整個信息產業…那這口鍋可就大了。

  “嗯,老劉說得有道理。”蘇遠山沉吟了幾秒后點頭:“確實,這次老美主要還是針對技術研發型的企業,而非創新型企業,畢竟創新這玩意,他們可以抄過去,還有就是產品市場。”

  “技術研發,我們可以依靠技術投入來增強自己抵抗風險的能力。但產品市場…這個就有點難辦了。畢竟我們國內的市場目前還是太小,話語權不夠…說白了,現在我們更需要的是西方市場,而不是西方需要我們的市場。”

  “對,上次我們就遭了反傾銷起訴…”史大柱連忙點頭,一臉嚴肅,看來三年前巨人和眾芯的低價手機在西邊被調查的時候給他留下的陰影有點大。

  “產品市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啊…現在主要還是咱們國家太窮,購買力不夠,雖然是新興市場,但短視的政客總會為了短期利益和短視的民眾的呼聲而做出違背歷史發展規律的選擇…”

  蘇遠山嘆了口氣,給對面的“科技回流”政策下一個定論。

  “好了,先不聊這些,我們聊移動互聯網。”蘇遠山看著眾人,微微一笑:“先把保密的話說到前頭——遠芯明年,會推出一款改變整個行業,乃至歷史的產品。嗯…好吧,是手機。”

  “它的誕生,將會把移動互聯網拉進快車道。”

  結束草堂會的聚會后,整個六月,蘇遠山都呆在科技園里,忙著規劃下一代處理器的架構。

  他打算,直接走ZEN架構。

  AMD幫著遠芯扛了這么久的壓力,是時候…終結它的歷史使命了。

  而且蘇遠山本身就出身自Intel,他當然知道,現在intel已經開始在搭建酷睿架構,如果他再跟著搞…那未免就有些“抄襲”的味道。

  現在遠芯體量都這么大了,沒有必要再去搞那些小動作什么的。

  當然,在工作之余,他也沒有忘記要時刻關注志遠那邊的情況,但隨著上次上京之后,就再沒有了新消息過來——當然,也有可能是有關部門和對面進行了接觸,但不方便公開。

  反正就是,表面上是風平浪靜的。

  就連IBM,都沒有再找老蔣。

  但老蔣卻被搞得有點風聲鶴唳,而且雖然上面說讓他不要著急,不要慌,可蘇遠山卻說了一句讓他準備“退居二線”,回歸遠芯——他嘴里說著巴不得回遠芯,可他搞了這么多年的EDA,再回遠芯還能干啥?

  到時候掛個總裁頭銜,也沒啥意思啊。

  所以,老蔣很迅速地說服了曲慧,然后把曲慧直接派到了硅谷。

  ——因為蘇遠山說,曲慧比他更適合面臨挑戰。

  對于老蔣的這種小心思,蘇遠山心知肚明,但也就任由他去了。畢竟…他總不能強行勸人家放權不是?

  老蔣有點優柔寡斷,不好應對大場面,但也更容易受到自己影響,這也算是一飲一啄吧。

  而曲慧去了硅谷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召開全體大會,很彪悍地做了個自我介紹。然后告訴眾人,接下來硅谷分公司將會和總部研發中心進行交流對調。

  該交流方式以團隊為整體,不考慮個人意志。如果誰不愿意,可以直接提出離職申請。

  這一步,她自然是跟著陳靜學的——遠芯當初為了削弱山頭勢力的影響,直接在海外各個基地進行了對調交流,當然,遠芯這邊要溫柔許多,充分考慮了個人的意愿和安排。

  如今遠芯的交流策略已經執行了一年多,效果很明顯——當初那種張口閉口就是師兄師弟一家親的情況直接被扼殺住了。繼而讓遠芯更多了一份國際的氣質。

  于是陳靜也開始在公開場合不停地強調,說遠芯不是一家大陸的企業,只是碰巧它的總部設在了大陸。

  至于曲慧的舉措到底有沒有用,能不能直接打掉硅谷那邊團隊的“獨走”,還有待于以觀后效。

  六月下旬,蘇遠山最終確定了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一共兩人,其中姜超是來自P大的應用物理碩士,另一位則來自牛津大學——這是首位來自海外名校的研究生。

  而且,這位文萊頓同學還與蘇遠山頗有淵源。

  他是蘇遠山那第一篇nature文章審稿編輯的研究生。

  “小雨,你帶二位師弟先逛逛。”甘小雨是蘇遠山的第一批碩士研究生,雖然早已畢業,但依舊留在了遠芯的實驗室內——她畢業時,蘇遠山還不能帶博士,因此她就在電科的物理系主任老呂手下讀了博。

  這個…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老呂那哪是教在蘇遠山手下調教出來的碩士的料,她完全是為了圖個學位,好繼續接受蘇遠山的指導。

  “好的。”甘小雨一頭爽朗的短發,沖著有些拘束的姜超和文萊頓一笑:“二位,你們今后要接觸到的是半導體行業的明日之星,要有思想準備哦。”

  請:m.lusetxt

無線電子書    1991從芯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