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55章下昌邑

無線電子書    漢家大侄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055章下昌邑  劉信將軍隊交給全旭,令其南下蕩平匪亂。全旭倒也不負所托,在驅趕了定陶城外占據屯田所的賊人后,全旭軍便驅趕著賊人來到了昌邑。

  昌邑在定陶之西,荷水之南,是一座不下于定陶的大城。也是全旭軍南下豐沛的必經之路上。歷史上,劉邦與彭越曾經聯手攻打昌邑,不下,劉邦才折而西進關中的。

  而在這個時空,昌邑城也一直為秦守著城池。章邯軍當初北上時,將昌邑、定陶作為安插在黃河南方的兩枚楔子,互為犄角,本打算平定趙地后,便以這兩城為基地,蕩平楚地的。

  可惜定陶城守是個軟蛋,竟是先昌邑一步投降楚軍了。昌邑因為有秦駐軍,所以一直都算是秦國的城市。

  昌邑城敢于堅持自己的操守,也是有依仗的。除了城內三千秦軍外,昌邑城高而厚實的城墻,也會讓攻城者望而卻步。

  昌邑人倒也明白自己的處境,并未向外拓展自己的勢力,成為了一個事實上的國中之國。

  但昌邑人的好運氣卻到頭了。

  因為全旭來了。

  全旭軍抵達昌邑后,不再學別人繞過昌邑南下,反而在昌邑城外扎營。

  全旭令兵卒伐木打造攻城器械。

  校尉屈聲勸誡全旭道:“武平侯之所以授權將軍南下,乃是擔心豐沛兩地為賊人所趁。今將軍不疾行入豐沛間,卻停留在昌邑城下,一旦賊軍覬覦沛縣,將軍如何向君侯交代?”

  全旭揚眉道:“君侯臨走前,授我錦囊妙計,要我如此這般。昌邑城十日內必克。拿下定陶城,足以震懾南方的賊人。下面的仗便會好打了。”

  “可否給屬下們看一眼君侯的錦囊妙計嗎?”

  “此乃天機。天機怎可泄露?泄露了天機,君侯可是會怪罪的,你們哪個可以承擔責任?”

  全旭神神秘秘,把眾將都嚇呆了。全旭當下罵跑了眾人,自己一人在中軍營帳徘徊。

  全旭掏出了劉信賜給他的錦囊,上面還繡著劉信兩字,錦囊是錦囊,里面卻空空如也,并無什么妙計。

  當初在定陶城外大戰,全旭帶領樓煩騎立下大功,劉信賞給樓煩騎錦帛,輪到全旭時,卻將自己裝錢用的舊錦囊賜給了全旭,讓全旭好好干,將來未必不能封侯。

  劉信將軍隊交給全旭指揮,劉信敢給,全旭也敢要。這畢竟是全旭第一次統率大軍,其中包括三千精銳、兩萬降卒,全旭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全旭知道,武平侯將軍隊交給自己,是給自己機會,希望自己有一番作為的。

  并不是任何人都有這樣的好機會的。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就拿韓信來說吧,武平侯將他提拔出來,韓信跟隨在武平侯身邊時,得以施展軍事上的才華。可后來去了項羽陣營,卻是郁郁不得志,再無領軍的機會,最后為了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竟是投秦背楚。

  全旭自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君侯之明。愚者三慮,終有一得。拿下昌邑城便是全旭準備交給劉信的答卷。

  十日后,全旭軍攻城器械已經打造完畢。十日里,昌邑并不曾派遣一個使者來。

  全旭失望了,他并未有打算真的攻城。全旭的打算便是從心理上給昌邑城施壓,迫使昌邑開城投降的。這樣才算是賺錢的買賣。

  全旭曾設身處地地為昌邑考慮過。自章邯兵敗巨鹿,秦國滅亡已經是定局。昌邑遲早是要投降的,晚降不如早降。畢竟項羽可沒有自己好說話,而且項羽還有屠城的記錄。

  可昌邑畢竟沒有投降。

  攻城器械打造好后,屈聲等校尉都以為馬上就有一場大仗可打了。可全旭把他們召集,卻是要放棄攻打昌邑。

  眾將雖然氣憤,卻也無奈,誰讓武平侯把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全旭呢?人家可是武平侯傾心栽培的人呢。眾將口服心不服,私底下的議論自然不可避免。

  只要眾將服從他的軍營,全旭對此便不以為意。

  便就在全旭軍準備拔營時,斥候來報,昌邑城門開了。

  全旭大喜,立即下令全軍停止撤軍事宜,佯作攻城態勢。當下拿矛的拿矛,拿弩的拿弩,推云梯的推云梯,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氣勢很快便醞釀出來了。

  昌邑使者見到這陣仗,連忙催馬,朝全旭軍中大聲喊道:“不要攻城,昌邑令愿意帶領昌邑百姓投降楚國!”

  全旭當下率眾將在中軍營帳接待了昌邑使者。

  昌邑令派遣昌邑丞作為使者。全旭從昌邑丞口中了解到昌邑城內守軍情況,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昌邑城內的秦兵要出城,由全旭軍接管昌邑城防。昌邑城要交出府庫存糧,供應大軍軍需。昌邑一干官吏要優先服從武平侯政令,以求早日平定假王陳涉的叛亂。

  條件不算苛刻。昌邑丞很快答應了下來,隨著城內三千秦兵陸續出城,放下手中武器,全旭留下屈聲率領楚軍精銳看守秦兵降卒,自帶兩萬降卒占領了昌邑城防。

  昌邑城就此被輕松拿下。

  劉信在途中亭驛得知了這個消息,滿懷欣慰。

  昌邑城其實不難拿下。但在看到昌邑高厚的城墻,還能夠做出這樣判斷的人并不多。全旭只用了十天便做到了。

  讓劉信更為可喜的卻是,全旭能夠在與眾將約定的期限已到、昌邑未降的情況下,果斷地放棄攻城。能夠果斷地割舍也是名將必備的氣質之一。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在任何時候,攻城都是迫不得已的手段。

  全旭或許才能比不上韓信,但只要再讓其歷練一番,也一定會比天下大部分將領強了。

  劉信打探到的消息中,得知昌邑令有意召全旭為婿的消息。對此,劉信是喜聞樂見的。如果時間來得及,他倒不介意幫全旭做這個保媒人。

  劉信抵達昌邑后,平叛大軍還未開拔。

  全旭將虎符還給了劉信。劉信詢問了昌邑令趙全旭為婿的事情。

  全旭道:“我已經拒絕了。”

  劉信詫異道:“為何啊?我聽說這昌邑令的女兒天香國色,難道名不符實嗎?”

  全旭苦笑道:“末將未見到昌邑令女兒的樣貌。只是因為末將心中已經有了心上人。”

無線電子書    漢家大侄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