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004【兩只特立獨行的豬】

無線電子書    我咋就文娛全能了呢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你爸給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牛媽媽壓制住心里濃濃的暖意和不平靜,貌似隨意地問了一句。

  “爸還沒回來。餃子包好了,水也煮開了,就等你們到家了。”

  “你包的?”

  “今天回來的早,就想讓你們嘗嘗我的手藝。”

  牛媽媽心下狐疑。過年過節包餃子時,兒子雖然有時也跟著湊熱鬧,但從未見他包過一個正八兒經的餃子,更別說技術含量更高一點的搟餃子皮了。

  他包的這個餃子,不知會包成個什么爺爺奶奶樣呢。

  “什么餡的?”

  沒有肉的餃子也可以解饞。多放一點大油或油渣,素餡的餃子也可以很香。

  “韭菜豬肉和芹菜豬肉的兩種。”

  牛媽媽心里又是一動。

  有心了,寶貝兒子。

  韭菜豬肉餡的,是牛爸爸一年四季的最愛。

  芹菜豬肉餡的,是牛媽媽永遠都吃不厭的稀罕。

  “你買的肉嗎?哪兒來的錢?還是跟誰借的?”

  “我投在一家雜志上的稿子發表了,稿費和樣刊今天都到了,有一千兩百塊錢的稿費呢。”

  牛爾一邊說著,一邊從褲子口袋里掏出了折疊得很整齊的一厚卷紙幣。

  “買肉和調料用掉了三十多,剩下的都在這呢。”

  牛媽媽接過這一厚卷錢握在手里,數都沒數,“是散文,小說,還是什么?發表在哪本雜志?”

  “嘿嘿…我也不知道是散文、小說還是什么,就是隨意寫寫咱家的那只小黑豬,以及你們插隊時養的那頭有趣的小黑豬。”

  “你是說,你寫了…兩頭豬…?”

  “是的。兩頭豬穿插結合在一起寫的,文章的名字就叫兩只特立獨行的豬”。

  “雜志社還給我寄來了兩本樣刊,吃完飯你們再看吧。”

  牛家的小院子由半人多高小碗粗細的木條和竹竿混合著圍成,院門是略高的薄木板拼成。都是擋擋雞鴨鵝狗和君子的擺設,對小人和偷兒們根本構不成什么障礙。

  偷兒們要是有幸進來,晦氣得都要自己扇上自己兩個嘴巴。

  三間土屋,純粹的泥土加幾根木料夯成的土屋,屋頂覆蓋的是毛草。屋里的地上,也是泥土地面。為了防止起塵土,牛爾學著老媽平日里的樣子,把地面清掃干凈后,又灑上了一點點水滴。屋子里雖然破舊簡樸,各種家用卻擺放整齊,擦拭的干干凈凈。進屋的第一感覺,就覺得非常干凈清爽。

  進門是個中廳,也是廚房的所在,面案上包好的餃子排列得整整齊齊。牛媽媽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寶貝兒子包餃子的技術,確實是得到了自己的真傳。

  難怪兒子學習那么好。就憑包餃子的這一手悟性,也不是隨便一個什么人都可以的。

  牛爸爸牛耀全今天也是把飯點踩的賊準。這邊牛媽媽剛把餃子下鍋,他就進門了。

  牛爸爸只是看了一眼鍋里正翻騰著的餃子,腳步都沒停,話也沒說一句就進了正屋。

  開飯后,牛爸幾個韭菜餡餃子下肚,就忍不住夸贊起牛媽媽了。

  “我說阿詩雅,你的廚藝是越來越好了。等包產到戶政策落實,咱家有錢了,你就做個專職太太吧。把我們爺倆養的白白胖胖,就是你最大的功勞。”

  并非牛爾拌餃子餡的水平真有多高,原因是家里從來沒用過雞精味精十三香等等調味品。

  前世的牛爾拒絕一切人工合成的各種調料。他癡迷食材的原香,篤信自然的和諧共生。只要是自己在家燒菜,就竭力保持食材的原味。

  盡管如此,仍然沒能保住小命。

  牛爾今天把雞精味精十三香這幾樣都買了。這一次只是在餃子餡里加了少許的雞精和十三香,就一下把牛媽媽的廚藝給蓋下去不少。

  平時話癆的牛媽媽聽到牛爸爸的另類贊美,卻少見的沒搭話,埋著頭只對著自己面前那盤芹菜餡的餃子用勁。

  她剛進屋時非常高興。

  兒子不但學習好,廚藝精湛,還能在全國性的文學雜志上發表文章,竟然還能賺到稿費。兒子的兩千多字一篇文章,竟然比自己忙乎了一整個星期累死累活都賺得多…

  所以她進屋后的第一件事,就拿過雜志看起了那篇兩只特立獨行的豬。

  作者署名,是個筆名。

  總有刁民嫉妒朕…

  牛媽媽莞兒一笑。隨后又嘆了口氣,兒子這是留下陰影了。

  從十四五歲開始,牛爾就隔三差五地鼻青臉腫著回家。

  寶貝兒子學習好,長得好看,十四五歲時就已經好看得遠近聞名。同齡女生們都喜歡找他玩,找各種理由和他接近。

  就是那些女老師們,也都很喜歡他。

  但有些男同學和鎮上的混混們就不一樣了。

  牛媽媽遭女人們羨慕嫉妒恨地漂亮了半輩子,完全明白個中緣由。

  好在不久后,牛爾在牛爸的鼓勵下,拎著牛爸的那把超長的大砍柴刀,終于下了幾次狠手。連續幾次把幾個混混都先后砍進了醫院,這事兒才終于算是消停了。

  牛爸雖然肉痛地象征性賠了人家一點醫藥費,回來后還是樂呵呵地拍拍兒子的肩膀,沒忘了鼓勵下兒子。

  “干的不錯,以后就這么干!打不死就成!”

  兒子的文章,文筆詼諧調侃,可讀性很強。把牛爸插隊時養豬的趣事,寫的很生動。把自己家曾經養過的那頭另類小黑豬,也是描寫得惟妙惟肖。

  雖然夸張了些,卻也更加活潑有趣。

  看著看著,牛媽媽的表情漸漸有點凝重了起來。

  牛爸牛耀全是老三屆的插青,文化功底自然不弱。在豹子坡娶了尼撒族小仙女阿詩雅后,阿詩雅受牛爸的影響,那文化程度提高的也不是一般的快。

  牛爸經歷過的那些人道洪流,世間少見。阿詩雅現在想起來牛爸講的那些故事,仍然心有余悸。

  兒子的文章是好文章。觀點和思想卻可能存在問題,很可能還是大問題。

  歷史的經驗告訴阿詩雅,一篇好文章可以成就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瞬間滅掉一個人。

  “種豬的任務是交配,母豬的任務是生崽。雖然種豬被人類賦予了皇帝一般的三宮六院特權,但已疲憊至極的種豬,卻常常死活也不肯跳到母豬的背上去。有些母豬還會把自己生的崽兒吃掉…總的來說,人類的安排設置,常常使豬們痛苦不堪。但它們還是接受了:豬總是豬啊。”

  牛媽媽看到這,不僅僅是擔心兒子,還有些恨這個寶貝兒子了。因為兒子這段話,把他們老兩口也都給罵了進去。

  牛爸他們那些插青,以及家里現在的生活狀況,如果按照牛爾這篇文章的說法,都是被安排設置的結果。他們接受了,所以他們就和豬一個樣,都是豬。

  還沒完。

  “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類特有的品性。人類不光設置牲畜,設置動物,設置自己,還喜歡去設置別人。我已經快滿十八歲了,除了這兩頭豬,還沒見過有誰敢于如此無視人類對它們生活的設置。”

  “恰恰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兩只特立獨行的豬。”

  最后一句話是小學生作文式的結尾。

  文章通篇,卻閃耀著思想與智慧的光芒。

  牛媽媽看完全篇,早已經忘了老夫妻兩個被兒子罵成豬這回事了。

  她驚詫并自豪于兒子的才華,又覺得兒子的文章,原本就應該這樣,甚至還會寫得更好。

  這種夾槍帶棒,連諷刺帶打擊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從一個只有不滿十八歲的少年筆下流淌出來,不了解的人一定會認為是在造假,阿詩雅卻覺得很正常。

  牛爾從三四歲開始就在夫妻兩個的輔導下認字,次年就開始給他找書買書看。這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兒子這十幾年看的書幾乎比老兩口加在一起一輩子看的書都多。就是一家三口平時聊天,他也常常會有一些出挑的觀點和思想火花蹦跳出來。

  牛媽媽擔心的是,牛爾的這些思想如果繼續發展下去,繼續張揚出來,會不會招來什么禍事。

無線電子書    我咋就文娛全能了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