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周刊燕京分部的編輯劉輝心里一哆嗦,手機差點沒掉地上,燙手的山芋他不敢接啊,風行就不能搞搞入職培訓嗎,什么都敢拍?
“小馬啊,你問過你們老板了嗎?還有,你偷拍孟導的事,除了我,沒對誰說吧?”
“劉哥,咱以前不是認識嘛,兄弟當然想著你了,公司都還不知道,你放心,規矩我懂的!”
“這樣啊小馬,你拿著東西來我們公司,咱們見面談,怎么樣?”
你懂個屁!
掛斷電話,劉輝一秒都沒耽擱,直接打給了萬重山的楊遠恒,孟輕舟是什么分量,他很清楚,燕京媒體不是瞎子,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但沒人愿意去找抽,
更何況一品投資也和各家媒體有過溝通,只要涉及到孟輕舟的不利消息,煩請留意及通知;
后面的事就簡單了,楊遠恒付出了十萬的代價,拿回了全部照片和存儲卡,他只希望孟老板今年的公關費,不要高于去年的二百六十萬;
“丫丫,知道今天的藥膳多少錢嗎?”
童麗雅狐疑的看著他,藥膳不貴啊,一個月大概也就6000左右,輕舟不至于吧;
“你又想逗我玩?”
孟輕舟把手里的信封遞給她,“晚上回家讓茜茜和唐妍看看,又是她倆惹的禍。”
丫丫不用看都知道什么事了,沒好氣的接過信封,“你別忘了,下午要去廣電開會,我讓周蕓定了你和小骨的午餐,我去蜜蜜那,就不過來了。”
“丫丫,咱倆的事,你給家里說了嗎?”
“沒呢,我不知道怎么說,我爸媽很傳統的,我怕他們知道后,會讓我和你斷了。”
“那要不抽個時間,我去你家見見咱爸媽。”
“呸!不要臉,什么咱爸媽,我再想想吧。”
聽到孟輕舟說去自己家見父母,童麗雅已經心滿意足了,戀愛中的女人,要求就是這么低,
知道輕舟還要琢磨講話稿,丫丫去了花自香找蜜蜜,她想問問楊蜜,她們幾個是怎么擺平家里的;
進入2010年后,2月24日發文,下發了《關于改進和完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審查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確了“一備雙審”制度,將部分影片的備案、初審工作下放到省級廣電部門。
這一政策對影視行業的影響,是業內人士所沒有預料到的,地方性的資金將會更加容易進入影視圈,更降低了投資人的門檻;
下午在廣電的座談會,除了研討這一政策實施兩月來的影響,還有就是合議各大公司電影上映的檔期選擇,避免撞期;
孟輕舟原定的今天飛魔都堪景的計劃,也因此而推遲了;
下午兩點半,孟輕舟和鐘麗妨準時走進了廣電三樓的會議室,“孟總,待會隨便講幾句就行了,就走個形式而已!”
“我不說話都可以,如果點到我們萬重山,就由你出面,我今天帶著耳朵就行!”
他倆來的有些晚了,有心低調,選擇了靠門的最后一排就坐,還沒熱乎呢,就聽見有人在叫“孟總,你位置在這呢,躲后面干什么!”
孟輕舟站起來,發現說話的是韓山品,這就沒法躲了,認命的坐到了擺著他銘牌的位置上;
“韓董,你也參加?”
“這么重要的會,我當然要來了,今天主要的就是說檔期的事,去年年底的賀歲檔,華藝、光線、還有幾家公司鬧得不像話,總局研究了很久,才決定召集大家,群策群力!”
孟輕舟正想和老韓聊聊燈光師的事,搜索里面光線的運用對人物刻畫很重要,萬重山的燈光師一直都是最薄弱的一環,
會場內忽然安靜了下來,廣電的領導到場了,會議正式開始。
片湯話開場后,在座分分鐘都是幾百塊上下的大佬,此時老實的像小學生一般,正襟危坐,有的還在做筆記,都是演技派;
電影公司一般都是輕資產公司,公司沒多少人(綜合型傳媒公司除外),臨近拍攝電影項目時,劇組都是臨時籌備的,電影拍攝制作完成劇組就解散了,超過50人的已經算是較大的電影公司了,輕資產和小公司意味著承受大額虧損的能力很小。
“都說現在是我們國產電影的發展高峰期,但更多的人卻在說拍電影不賺錢,在座的都是業界的專家,我們也不說場面話,除了題材、演員這些制約票房的因素外,想來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自家電影的上映檔期的問題,今天請大家來,就是想集思廣益,共謀發展!”
十片九賠就是目前電影市場的真實現狀,其本質其實就跟賭博一樣,要先把資金全部投入下去,才能有看到市場回報,一個電影項目就是一把,全部allin,
所以對于電影公司來說為了抵抗電影投資的高風險,就得持續輸出電影項目,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一次投5個項目,一個賠了沒關系,其他四個能賺一個的話,賠的就都回來了,正所謂要想不輸光就得常在賭桌上,
但即使是這樣,仍然有很多人會把全部賭注壓在一個電影項目上,成功者寥寥無幾,失敗者橫尸遍野。
而因為檔期選擇造成票房不理想的情況,更是年年有、月月有,特別是因為某一個影視項目,而臨時成立的公司,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到處求爺告奶;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檔期,比如五一檔,六一檔,暑期檔,國慶檔,元旦檔,賀歲檔,春節檔等等;
為什么有這么多檔期,其實檔期就是在節假日里面,上班工作的,在校學習的,都放假了,有時間了,大人可以帶著孩子走進影院,觀影的人群多,票房自然就上去了。
有的電影公司拍完了電影,對檔期的上映有一些盲目,離哪個大檔期近就選擇上哪個檔期。有些片商對于“檔期”的概念過于迷戀,認為能搶到好檔期就可以賺錢,其實這樣的做法不完全對。
這樣會造成檔期影片“扎堆”,增大了競爭性,反而稀釋了票房,不利于影片成本的回收,也擾亂了電影檔期的成熟化進程。
影片更需要根據自身的質量與題材,通過個性化營銷,選擇合適、合理的檔期才是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