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在外灘聊了一會,隋駿作為本地人,領著李江河和陶樹波去了趟夜市,吃點小吃,邊吃邊聊。
小吃街當然不會開在那些鱗次櫛比的辦公樓中間,它的四周盡是些相對低矮的民居小高層,也有棚戶穿插其中。
外灘是軟紅十丈,紙醉金迷,這里就是煙火繚繞,尋常日子。
“我當年怎么不知道還有這么個地方”,陶樹波吸溜著陽春面,感覺挺自在。
記者也不是個多輕松的工作,說得好聽叫無冕之王,但是無冕之王與其說是記者,不如說是大而化之的“媒體”。
平常風里來雨里去,相機比老婆還重要。
但是在大排檔里,人是很放松的一種狀態,也沒其他人認識,也沒有工作任務,跟老朋友聊聊天,快活!
“你當年可是個工作狂”,隋駿點了一碗海鮮粥,笑道:“怎么,現在做記者輕松?”
“輕松什么,我還記得之前有個記者報道了一篇文章,某省狀元欲做記者,當場就被采訪他的記者給勸退了,最后去的北大光華學院”,陶樹波感慨道:“什么行業都累,沒辦法。”
“混出頭就好了”,隋駿要了杯扎啤,給三個人倒上,把目光轉向李江河:“小李同學,出來實習,學的也是新聞?”
“嗯.......學的是漢語言文學”,李江河結果啤酒杯,道了聲謝,說道:“來滬城是玩玩,見識見識魔都風情。”
“見識魔都風情別在這兒啊”,隋駿喝了一大口啤酒,“我知道個好地方,什么類型的都有,萬國來朝啊。”
“老隋!”,陶樹波叫住了隋駿,“別跟人學生開黃腔。”
“習慣了習慣了”,隋駿一拍腦袋,不好意思道:“我這人不太著調,別往心里去啊。”
“我記著你以前挺正經的”,陶樹波又要了一份章魚燒。
“晚上審稿子沒事干,就說說段子大家都提提神唄,一來二去習慣了”,隋駿又喝了一杯酒,“就跟醫生在手術臺上說說yellow段子解壓一樣。”
三個人邊吃邊聊,聊的還挺投機。
兩個中年文青加一個小文青,話題源源不斷。
不過轉眼也到了散場的時候,三個人結了帳,沿著路散步。
滬城的梧桐沿著街邊延伸。
路過車展的場地,這時候車展已經閉館了,但車展會場外,還停著許多未開走的車。
“唉,我們辦雜志,一年盈利還不如這一輛車貴”,隋駿突然感嘆道,“難啊”。
“沒這么低吧,老隋”,陶樹波笑道。
“這幾年就這樣,一窩蜂去辦雜志,競爭激烈,我們做的又是雞湯文學,沒什么競爭力,就靠著賣書號活著唄”,隋駿咧咧嘴,“一年也就盈利個百來萬吧,這能在滬城干什么?”
雜志社有賺的多的,可能一年能到千萬,但是更多的是收支平衡,或者稍微虧損/盈利。
賣書號的講究就多一些了,自費出書不叫賣書號,在雜志社也不想管你這書的時候,你把這東西買回去,印刷之類都自己搞,才叫賣書號。
“呃”,李江河正好拿出車鑰匙,指了指不遠處的大切諾基,“要不我開車送你們回去?”
“你這.......”,隋駿看看這輛看還挺新的大車,一時嘴賤,“你這車看著有力量感,多少錢的?”
“啊,百來萬吧”,李江河還有點不好意思,急忙解釋道:“不是我的,是我朋友的,借給我開。”
大切諾基差不多五十萬起價,高配能有個一百二、三十萬吧,武時清買的自然是高配了。
“這......不好吧?”,隋駿也有點尷尬,疑惑自己剛才怎么就嘴賤問了一句呢。
“沒事,反正也沒什么干的”,李江河撓撓頭。
“老隋,別客氣了,體驗體驗你們雜志社一年盈利才能買的車”,陶樹波覺得挺好玩。
“我那就是隨口一說”,隋駿脫離了剛才的尷尬,“那就謝謝江河了。”
“別客氣,來吧”,李江河招呼兩個人上車。
先到地方的是隋駿,李江河又拉著陶樹波去找他們報社給訂的賓館。
“師兄,你覺得我想要搞個出版社,能不能把隋駿拉過來”,李江河手把著方向盤,突然問道。
“你要辦出版社?”,陶樹波急忙搖了搖頭,“你是外行,這東西弄不來,最關鍵的書號很難批的,再說,這就是根本不允許私人做出版。”
“師兄,沒有別的辦法?”,李江河有點不死心。
做出版,一方面是小文青李江河內心的蠢蠢欲動,另一方面,也是之前李軍和龐淑蘭的建議。
提前知道哪本書會火,做出版不就成了躺著賺錢?
“我說實話,江河,這個不簡單”,陶樹波靠在后背上說道:“你要只是想出一兩本書,或者就弄幾期雜志,那倒沒那么難,我就可以給你找找人,但是要辦一個有書號的出版社,那就太難了,你要知道,我國現在一共也就五百多家出版社。”
“唉,好吧”,李江河有點小失落。
“要不你可以去掛靠大的事業單位,比如咱們學校就可以,由學校出面申請,但是這個嘛......我想難度你是能明白的,就算林老幫你,也基本不可能”,陶樹波皺著眉頭說道:“除此之外,出版社改制的時候你也可以入股,只要不是外資,那個時候還是有進場機會的,只要你有錢有關系。”
說到這里,他輕輕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想起來車展上和李江河一起的武時清是誰了。
武家是實業巨頭,橫跨輕化工,機械,機電裝備制造,建材制造,房地產等諸多領域。
說聲巨富,一點也不為過。
而且實業不同于互聯網企業,搞實業的盤根錯節,實業巨頭跟地方聯系相當緊密。
沒辦法,納稅大戶嘛。
有種說法叫大到不能倒,就說的是這種企業,一個倒下,背后是幾萬甚至可能是十幾萬就業崗位的消失,這已經不是經濟問題而是社會問題了。
陶樹波只所以見過武時清還是之前武家有個廠子環保出了問題,他應邀去采訪,見過一面。
后來武家的廠子環保整改好了,陶樹波也就只是報道的時候順手一題這個事,重點在廠子的環保改變。
這種企業一般都是會給記者“車馬費”的。
記者也只能是得饒人處且饒人。
思緒轉到這里,陶樹波突然說道:“要不我給你去聯系聯系出版社,我也有幾個老朋友在這一方面可以幫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