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47章 繼續搞老本行,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程洛陽

  李恪趕緊擠出了一個討好的笑容,殷切地給程三郎倒上了一杯酒。

  “處弼兄別生氣,話不能這么說,好歹滿洛陽城內外所有的橋梁,可都是你的手筆。”

  “千百年后,只要提及洛陽,必定會言處弼兄你。這可是滿天下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情。”

  一旁的房俊也是腦袋點頭飛快,急忙狂拍馬屁,以作補救。

  “對啊對啊,想想這洛陽可是我大唐帝都,所有橋梁的設計,皆出于處弼兄之手。”

  “這要論起來,閻大匠都還沒處弼兄你有名留青史的資格…”

  面對著這兩位兄弟那恬不知恥的吹捧,程處弼決定暫且放他們二人一馬,并且還謙虛了一把。

  “話可不能這么說,閻大匠乃是我大唐營造專家,他在搞建筑這方面,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

  “喲,真難得,處弼兄你居然也會謙虛。”

  “廢話,程某向來虛懷若谷,程發,愣著做甚,趕緊再去燙點酒來。”

  程處弼坐在這搭在洛水北岸,皇宮外面的棚子里邊,跟兩位兄弟在這里吃吃喝喝。

  之所以不去程家酒樓,又或者是牡丹亭酒樓,還不因為老丈人李世民下了死命令。

  圓丘和方丘的營造,可以慢一點,但是這天津橋,最晚必須趕在明年春耕之前要搞好。

  不然,等到了來年,天子要去祭祀祖宗還有社稷壇啥的。

  居然不能正大當明的沿著天街進行,只能拐彎繞路,這成何體統。

  沒辦法,程處弼只能把方丘與圓丘的營造工作交給了李義府與許敬宗那哥倆。

  而自己則扛起了這興建天津橋的大旗,好在這里橋梁是三段式,再加上之前又有洛水上建橋的大量經驗。

  所以,想要趕在春耕時節弄出來,倒也不是很困難。

  不過令程三郎有些遺憾的就是,在拆遷工作上,陛下有點不通情理。

  之前星津橋與黃道橋都已經被炸毀,就剩那天津橋孤零零地立在洛水上,程處弼原本想的是直接搞爆炸,一塊炸了完事。

  結果老丈人聽到了這個建議,直接鼓起了眼珠子一副要吃人的架勢。

  程三郎覺得,要不是當時有一幫子文武重臣也在場,有可能當時老丈人能抄起大棒棒把自己從文成殿攆到潼關去。

  唉…還是之前那句感慨,做人難,做事也難。

  不用炸藥,想要搞掉那相當堅固的天津橋,只能讓工匠們拿著大錘砸,可萬一砸著砸著,出現垮塌事故死了人咋辦?

  更何況自己時間緊,任務重,哪有時間浪費在拆遷工作上?

  可問題是丈人不樂意,程處弼只能另外想辦法,好在憑著他的腦子,終于想到了另外一個絕妙的辦法。

  用拋石機來搞掉那天津橋,聽到了處弼兄這個好主意,李恪差點當場五體投地。

  不愧是成日盡鬧妖蛾子的處弼兄,也虧得他能夠想到用攻城武器來拆除天津橋。

  可偏偏處弼兄相當的振振有詞,有理有據。

  第一就是拋石機那玩意不會像飛雷炮,又或者是炸藥那樣會發出驚擾百姓的巨響。

  第二,拋石機這種軍械,造出來就是拿來用的,你們諸軍將士能用,憑什么程某人不能用?

  好在,程三郎這個腦洞清奇的想法,直接就被兵部尚書李績給否了。

  并且威脅程三郎,你小子敢繼續在四海升平的大唐帝都再瞎雞兒動用軍械,老夫不治你,陛下也要收拾你。

  最終,程處弼只能無奈地放棄了這個節省人力物力的想法。

  可問題是,除了這些辦法之外,程處弼也考慮過用擺錘式拆樓機,遺憾的是這個時代根本搞不出機械化。

  最終程處弼只能擺爛,呃…也不能叫擺爛,只能說是反復地躥宮里邊跟老丈人講述拆遷的難點和要點。

  被程三郎攪得頭疼的大唐天子,也只能無奈地同意了程三郎進行小當量爆破干掉天津橋的計劃。

  所謂的小當量爆破,自然是采用最少的裝藥量,最小的爆炸威力,一點點地干掉天津橋,以便于新橋的興建。

  程處弼這才得以在最快的速度將那天津橋也給弄塌掉。

  而今,洛水中的那些碎石和磚塊也都已經清理了差不多,而橋臺與橋墩都已經開始進行水泥澆灌工作。

  好在這一帶的洛水是三段式,正好橋墩的澆灌都是直接在陸地上。

  這也是程三郎敢于答應陛下,在春耕之前爭取讓天津橋搭建成功的原因所在。

  而就在程三郎大搞洛陽基建的當口,這段時間,洛陽城也并不安寧。

  之前被那張亮關押在監牢之中的那幫倒霉鬼,自然也知道了陛下王者歸來。

  聽到了這個消息,光是自殺的老頭就有好幾個,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那位鄭元壽。

  還有那太原王氏的家主王揆等好幾個紛紛在監牢之中,不是撞柱而死,就是懸梁自盡。

  不過,他們的死亡,并不能消減五姓七家此番的大動蕩。

  朝中為官的鄭氏族人,幾乎被一掃而空,還有許多有著世家大族背景的大量官吏紛紛落馬。

  不過陛下倒也很清楚,大唐可以對世家大族進行嚴厲地打壓,但是又不能直接把他們給抹平。

  世家大族,五家七姓之中,李世民也主要針對的還是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以及博陵崔氏這三家為主。

  這讓程處弼也不禁松了口氣,畢竟自己的娘親出身清河崔氏,雖然這一次的大動蕩,清河崔氏也損失不小,但好歹,娘親這邊受沒有太大的影響。

  經此一役,傳統意義上的世家門閥遭遇到了前所未有之重創。

  同時,也讓大唐科舉制度的改革,掃平了許多的阻礙。

  程處弼相信,隨著科舉制度改良以及世家遭遇的重創,必定能夠讓更多的才俊之士,成為大唐的棟梁。

  不過嘛,這些都跟程三郎現在沒有太大的關系,畢竟他又不在禮部,也不負責科舉。

  更沒有參與到審判那些叛亂者的案件當中去,只是繼續搞他的老本行,當一個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程洛陽。

無線電子書    大唐第一世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