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七十六章 月球基地計劃談判

無線電子書    規則系學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就像是大型的郵輪,并不是由旅游公司制造的,而是由大型的船廠制造,旅游公司只是經營者。

  觀光船和大型郵輪是類似的,區別是技術水平更高,但未來肯定也是要經的。

  太空觀光是個全新的市場,出來以后肯定會非常受歡迎。

  奕星公司方面,肯定是希望可以售賣觀光船,但前提是通過國內的出口審核。

  出口審核主要關注兩點,一個是技術性問題,要保證相關技術不會泄露,技術方面還有一個問題,就船體的性能參數要調整,保證不能用于觀光外的其他用途。

  比如,有些機構可能會把觀光船進行改造,或許當做是衛星發射器,甚至可能會用在軍事上。

  這是肯定不行的。。

  總之,觀光船要通過出口審核,就必須在技術上做出限制。

  趙奕對這些還是比較了解的,他早就考慮過小型太空飛船出口的問題,針對奕星公司來說,肯定是希望能夠出口的,主要就是利潤問題。

  雖然太空觀光是個全新的市場,但哪怕在最初的時間里,想要賺回一艘觀光船的成本,都最少需要經營幾個月、一年時間。

  這還是定下高票價,并保證滿員的情況下。

  如果是觀光船對外進行售賣,就不必考慮經營的問題,二十多億成本的觀光船,足以輕松賣到百億以上。

  這個價錢一點兒都不夸張。

  要知道一些頂尖的豪華郵輪,制造費用都超過十億美元,等于說百億的售價,也不過相當于豪華游輪而已,但對于奕星公司來說,就能夠短期內獲得幾倍的利潤。

  當擁有百分之幾百利潤的時候,確實是非常吸引人的。

  實際上,對外售賣觀光船也符合奕星的定位,公司本來就是以制造小型太空飛船為主體業務,而不是去制造小型太空飛船,

  來經營旅游、運輸行業,

  后者就是本末倒置了。

  那其他機構代表問起的時候,

  奕星的答復都是,“關于飛船售賣的問題,我們會做后續討論。”

  他們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

  在完成了觀光團的第二次測試以后,

  奕星也正在談另一件大事,就是在首都建一座分部,

  或者說是未來的公司總部。

  奕星準備把軟件方面的開發,

  都放在首都來進行,

  也就是把軟、硬件分開進行研發。

  軟、硬件是直接關聯的,但研發過程卻沒有關聯,

  完全可以分開進行,而把軟件部門放在大城市,也能夠把部門獨立出來,

  而不專門去做飛船、汽車等領域的軟支持。

  比如,

  無限動力汽車的車載軟件,

  可以單獨拿出來,

  聯合宇圖機器人研制的自動駕駛技術,供給其他汽車廠商,

  用作汽車的車載軟件,也就是擴展軟件覆蓋的市場。

  軟、硬件分開研發做法,有助于提升研發的效率。

  在大城市建立軟件中心是有好處的,

  在招聘人才方面,大城市的優勢就太明顯了,

  不像是在鄭陽,招聘來的頂尖人才,

  幾乎都來自其他城市,鄭陽本地的大學很難培養出頂尖人才。

  等等。

  總之,

  奕星公司決定把軟、硬件分開研發,同時也決定買下一座大樓,作為軟件部門的辦公地點。

  這座大樓以后還可以當做未來總部的‘備用樓’。

  最終,奕星選擇了五環附近科技園的一座大廈,一口氣花費二十三億直接購買下來。

  趙奕關注著奕星公司的發展,同時也關注其他公司的發展。

  比如,中文計算機技術公司。

  這個公司是奕星和宇圖一起成立的,

  目的是開發中文體系的編譯軟件,以中文體系構架操作系統。

  現在距離完成編譯軟件,還差了許多許多,但工作還是有很大成果的,

  比如底層編譯了上千中文漢字的代碼,并對照著正在做中文命令。

  在完成了所有中文命令的編譯以后,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的開發,制作中文命令的編譯軟件。

  這個研發進度還是非常迅速的,主要歸功于趙一堆整體開發的把控,他可以說是最頂尖的構架師,把整個體系全部構架出來,其他人的工作就是填充詳細的內容。

  趙奕對于中文計算機公司還是抱有期待的,他希望以后的軟件都可以用中文來開發,就會大大的增加軟件、開發執行的效率,同時也會降低軟件開發工作的入門門檻。

  在硬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軟件也一定要跟上。

  國內來說,軟設施技術就是軟肋,而最新科技相關技術的發展,必須搭配足夠技術水平的軟技術發展。

  這天,又是會議。

  趙奕身在首都總是要參加會議,

  因為好多最新科技相關的會議,都必須要由他來出席,還需要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建議等等。

  現在的會議和奕星公司相關,

  差不都也等同于是談判,是航天局希望能在‘月球基地計劃’中,和奕星公司展開一定的合作。

  航天局不可能總是給奕星的太空探索提供服務支持,他們也有自己的項目計劃。

  現在他們的核心計劃,就是建造超大型的航天中心。

  “我們希望能夠建造一座超大型的航天中心,能夠供兩萬名以上的航天工作者在里面工作。”

  “這個航天中心的影響將會覆蓋整個世界,也會成為未來最大的航天技術中心。”

  “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最開始的考慮是,希望能在太空中,構架一座大型的雷達設施。”

  “但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選擇,希望能夠在月球表面,架設一座超大型的雷達,并建造相關的輔助設施。”

  趙奕聽了都覺得很麻煩。

  月球上建設超大型的雷達,哪有那么容易?單單是材料的運輸就是問題,另外,雷達肯定不是單一存在,需要好多輔助的設施來維持運作。

  這些可都是需要人工建造的,哪怕是能夠輕松往月球派宇航員,也需要大量的宇航員,進行很長時間的工作才能夠完成。

  “所以你們準備在月球基地計劃上和我們進行合作?”

  趙奕問道,“但是我們已經有了相關合作?”

  “不止是這樣!”

  航天局的周院士說道,“我們之間的合作是從技術角度上出發的,你們見到月球基地,我們可以派出研究員在里面工作。”

  “但其中并不包含見到大型的雷達,因為有這個雷達計劃,所以我們準備建造一艘運輸船。”

  趙奕明白過來。

  航天局當然沒有完善建造運輸船的技術,他們根本就沒有進行過設計,真正從無到有的建造運輸船,肯定需要花費不短的時間,而且還不一定能夠完善,測試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奕星的運輸船正在建造中。

  因為觀光船的測試很順利,好多人都覺得運輸船也沒問題,就等于說奕星擁有完善的運輸船技術。

  周院士說道,“我們想依靠你們的技術建造一艘同樣的運輸船,但這需要專利授權,還需要你們提供技術和軟件相關的支持。”

  “或許,可以購買?”作為趙奕助理之一的袁海濤試探性的問道。

  周院士苦笑道,“買不起啊,太貴了!根據我們的消息,你們的運輸船光是制造成本就超過五十個億吧?”

  “里面牽扯著很多專利技術,你們肯定不可能以成本價賣,那么我們最少要支付70億、80億?”

  趙奕聽著扯了扯嘴角,奕星的其他人也都有同樣的動作。

  他們覺得周院士實在有些太天真,50億成本的運輸船賣70億、80億?那和白送有什么區別。

  這種級別的太空運輸船對外售賣,最低價格也會超過兩百億。

  周院士搖頭道,“這可是一大筆錢,我們可沒有那么多經費,所以只能自己來制造,而我們能夠提供的就是航天技術。”

  他所說的航天技術,中間包括了很多的專利。

  運輸船的制造也需要航天局的幫助,尤其是內部的電子控制系統,以及著落、起飛、檢測相關的技術,都是由航天局提供的。

  但是,奕星支付了大筆的專利費,運輸船就支付了超過三億的專利和技術支持費用。

  奕星就開始針對月球基地計劃的合作,和航天局的代表團進行談判,雙方首先談的是飛船出口的問題。

  袁海濤做了簡述,說道,“飛船出口是必然的,比如說觀光船,太空觀光是個新的市場,但任何市場都不可能壟斷,尤其是到了國外。”

  “如果限制在國內,市場會大大的縮小。”

  “想要拉動太空觀市場發展,就必須要對外出口觀光船,并逐漸讓市場正常化。”

  “奕星是科技公司,不是旅游公司,我們的著眼點主要放在研發上,太空探索上,而不是去競爭旅游市場。”

  “這方面也包括運輸船,我們不會去競爭太空運輸市場。”

  “同時現在的各種最新科技研發,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有足夠多的資金投入,才能夠快速開發太空市場。”

  袁海濤強調的是太空探索相關的市場。

  在太空探索領域,想有經濟上的回報,就必須先有大量的支出,而最新科技相關的研發,包括觀光船、運輸船,又或者是其他飛船,都需要海量的資金支持。

  如果飛船不能夠對外出口,回報速度就實在太慢了,也會影響到太空探索的發展。

  航天局聯合航空集團,再包括科技處等部門,也正在擬定條款,來讓最新科技出口正常化,而不是每一種新型的裝置都需要特殊討論。

  在這個方面,雙方談了很多。

  之后航天局確定會加快和其他部門溝通速度,以保證盡快的出臺相關的政策。

  而雙方在運輸船的制造上很快達成一致。

  運輸船的制造就是專利權的問題,航天集團把幾個相關的專利、技術支持,無條件授權給奕星公司,也就是制造相關的飛船的,不再需要支付專利費。

  同時,奕星公司可以共享運輸船的設計以及制造技術,并提供相應的軟件服務支持。

  這就等同于技術共享。

  在月球基地計劃的談判上,雙方就存在不小的分歧了,主要是一艘運輸船,很難滿足航天局的要求,而他們暫時沒有資金建造更多。

  航天局希望奕星能夠在雷達建造上,出資一定的比例,甚至是出一些人手幫助一起建造。

  這當然不可能。

  如果是在地面上見到出一些工人根本就無所謂,但放在月球上的建造計劃,出一個人手也許就是千萬以上的支出,更不用說還要出資,就等于讓正常運營的公司,去大筆的錢去補貼航天局所屬的項目。

  趙奕直接搖頭拒絕了,他必須要為公司考慮,隨后他提議道,“我們可以按照宇宙飛船項目那樣做,可以讓其他機構加入到月球基地計劃。”

  “讓他們能有人手參加,也可以派出科學家進入基地,參與研究、參與建造計劃,等等。”

  “這樣就可以分擔一部分資金壓力。”

  之前奕星就和航天局談過月球基地計劃,航天局可以參與進來,但與之相關的未來收益,都會屬于奕星所有。

  如果把其他機構拉進來,就像是宇宙飛船項目一樣,就可以多個機構出資,把基地計劃變成多國參與的項目。

  奕星和航天局都可以減少出資,航天局也可以繼續建造航天中心,邀請世界科學家參與。

  其實,這個方法才是最好的,因為太空探索很多的信息,都會對外直接公開,等于無條件為全人類服務。

  航天局建造的大型航天中心,計劃容納超過兩萬名航天工作者,而國內的航天工作者數量遠遠不過,目的肯定是吸引國際人才。

  那么讓其他機構直接參與,也是吸引人才的一種方式。

  航天局和奕星,把控月球基地計劃的主導權,其他機構參與進來,也只是可以使用科研環境。

  就像是過去m國吸引人才的手段一樣,提供最好的科研環境、人才待遇,就能夠源源不斷的吸引人的。

  這已經成為發展的重要核心。

  人才,是科技發展最重要的,能夠吸引足夠量的人才,就能夠讓科技總是保持領先地位。

  相對應的,不能夠吸引人才,科技就會落后于人。

  奕星和航天局談了很多,敲定了很多合作的細節,也終于完成了月球基地計劃相關的談判。

  接下來等待正在制造的運輸船,就可以開始最初的計劃了。

無線電子書    規則系學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