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大型的實驗,過程中發現情況是最好的,沒有發現情況只能最后做數據分析,而實驗會得到很多的數據。
數據分析是個非常復雜的工作,因為實驗過程中得到的數據太多,分析有各種各樣的情況,電腦模擬只能做出最基礎的分析結果,一般還是要研究人員自己去看數據,找出可能存在發現問題的地方。
一般來講,都是重點看異常的低值或高值,最好是低很多或者高很多的數值。
正常偏低,也是正常的數值。
醫學的研究數據,尤其是在檢測有機物、細胞,或病變等復雜問題得到的數據,和化學、物理等固定概念不同。
生物體、人體的異常,影響因素有很多。
這個可以以血常規檢測來舉例。
普通人做血常規檢測,很難所有數據都是正常的,哪怕身體沒有任何明顯的疾病,血常規的各項數據也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甚至說攝取的食物,都很容易影響到血常規檢測的各項數據,因為很多食物被分解以后,一些蛋白質等物質就可能進入血液中,在血液中產生一系列的生物變化,從而對血液分析的各項數據含量造成影響。
所以說特性的正常偏低,并不在研究人員的重點檢測范圍呢,類似的偏低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哪怕是好幾個同一種因素的特性都是正常偏低,也可能是受到某些其他因素的影響,并不能確定是真正的異常。
戴天慶看到了趙奕提醒的幾個數據,他發現同一種類型的特性,全部都是正常偏低,馬上可能存在問題。
這依舊只是‘可能’,不一定和新的抑制因子有關。
但不管怎么說,發現了一個可能的異常,總要比什么都沒發現要好,最少能幫助他們明確,接下來該從哪個方面著手進行實驗分析。
戴天慶最高不懂的地方是,趙奕究竟是怎么看出來的?
這幾天,他一直在研究實驗結果,一個個高或低的檢測數值,都已經被排除了異常。
他都放棄了。
趙奕只是掃了幾眼實驗結果,就馬上發現了幾個正常偏低的,可能存在有些不尋常的數值。
這真是太令人驚訝了。
艾立新也搞不懂。
艾立新一直跟著戴天慶做抑制因子檢測的項目,全程參與了前幾天的大型實驗,也仔細看了最后的數據報告,根本就什么也沒有發現。
等來到趙奕實驗室以后,他就去問了張薇,“趙奕這么厲害嗎?他看了幾眼我們的實驗報告,就找出了一個異常,都是那種數據偏低的異常。”
“如果不是他說出來,我就算看上一個星期也不可能找得到。”
張薇一點兒都不意外,“否則我們的項目為什么進展這么快?老艾,我跟你說,趙奕就是看數據的專家。他最擅長的就是分析實驗結果。”
“是嗎?”
張薇非常肯定,“我們這個項目從開始到現在,趙奕就專門負責分析實驗結果,他往往能說的很準。”
“所以如果說,他指出了你們的實驗哪個地方存在問題,那是個好消息。就代表你們的項目會有進展了。”
張薇對趙奕比對自己還有信心。
艾立新聽到張薇這么說,頓時覺得來趙奕實驗室的選擇是正確的。
事實上,他很忐忑。
對于一個沒有自己實驗室的副研究員來說,工作賺也只是一個方面,他還要考慮自己的前途問題。
前途,也就是升職稱,每個副研究員都有一顆想成為研究員的心。
副研究員想升為研究員,就必須有足夠多的資歷,而資歷就是研究成果,他距離研究員差了好幾個成果,能是重量級的成果最好,否則就只能慢慢的熬時間。
很多副研究員一輩子也評不上研究員,一個是研究成果,一個是論文。
像是一些大學教授,研究有沒有成果很難說,絕大部分都沒有,在學術界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所以發表更多的論文,就成為了評判標準。
生物醫學研究所相對簡單的多,因為他們所做的都是上級撥款的項目,論文發表不發表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更多的項目,有項目成果就有資歷。
艾立新希望能完成更多的項目,只要在積攢幾個大項目的資歷,哪怕是項目過程中的二把手、三把手,也足夠讓他有資格評上研究員。
當然了。
另一方面,艾立新也確實對趙奕許諾的獎金很心動。
科研單位的副研究員,和大學里的副教授同級,聽起來似乎不是缺錢的人,實際上并非如此。
生物醫學研究所是純粹給國家打工的單位,名為科研單位,實際上有些偏事業類型。
國內有很多的科研單位,是介于國企和事業單位之間的,因為他們接外面的投資贊助經費,幫著外面的企業做研究,有些干脆就附帶自己的工廠,研發出的產品直接進廠售賣。
這種單位是非常有錢的。
哪怕是最底層的人員,只要是在編制以內,年終拿到十萬獎金,是一點都不奇怪的,而員工拿不到百萬級頂薪,也只是因為單位的特性,不允許拿那么高的工資而已。
生物醫學研究所項目都是上面劃撥下來的,他們每個項目都需要自己去申請經費,每筆花銷還要打相應的報告。
哪怕研究所里有一些閑置資金,也基本都附帶著各種各樣的經費名頭。
所以研究所里內的研究員、副研究員,最少明面上是拿不到錢的,普通的副研究員就只有工資和福利,艾立新就屬于副研究員中,薪水相對高一些的,把五險一金算在里面,平均月薪只有一萬二、三千。
對于一個博士畢業,留在研究所里做項目,并且升為副研究員,工作了十幾年的老員工來說,一萬出頭的薪資真的算是為愛發電。
所以幾萬塊錢的獎金,對艾立新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不管怎么說,他已經來到了趙奕研究所,最少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有變動,他也只能希望項目能順利進行。
實驗室多了艾立新,效率立刻提升了很多。
艾立新非常的有經驗,也做過類風濕關節炎的項目,他了解了項目進度以后,立刻就著手設計了幾個實驗和觀察、檢測方案,在和張薇進行了討論后,他從決定從兩個角度出發,去同時進行實驗和觀察。
這個過程中,劉成杰還是打打下手,或充當和合作醫院的跑腿。
趙奕大部分還是跟著學習,但他是最核心的人員,每一次實驗、每一次的觀察,都少不了他進行最后的分析。
項目進度也是非常的快,可以說每天都有進展。
這次并不像上次,趙奕是全程跟著項目,一點兒一點兒的推進研究過程,他并沒有一口氣兒了,消耗大量精力去直接得出結果,而是慢慢的跟著實驗進度走,他也能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比如,怎么設計實驗、怎么進行觀察、哪些數據比較重要、醫學機制研究需要從哪方面著手,等等。
一系列復雜的問題,做項目的過程中都會碰到,就連趙奕都感覺,項目是一點點的做出來的。
半個月后。
趙奕實驗室里,幾個人一起發出了興奮的呼喊。
“成功了!”
“現在可以做項目結算了。”
“這次的項目報告,還是張姐來寫,老艾,你負責整理資料,看看有哪些內容能夠發表。”
“明天,聚餐!”
“獎金都少不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項目,一點點推進式的完成了,但趙奕實驗室的幾個人都很低調,并沒有特別把事情說出去。
生物醫學研究所里,大部分人關注的重點還是戴天慶和韓輝的研究,找到新的抑制因子才真是大項目。
戴天慶實驗室有了重大進展,他和韓輝、鄭院士一起在所長辦公室開個小會,戴天慶說一下最新的進展,以及自己實驗室的發現、未來的方向等。
戴天慶很是激動,在得到最新的進展后,就可以真正對外公布了,“我們找出了一種方式,能夠得到含有抑制因子的物質。”
“雖然不能把抑制因子單獨篩選出來,但我們確定能通過化學反應,來確定里面存在新的因子。”
“這是一個全新的因子,我們在發表的時候,應該給他做一個命名。”
“我建議叫ZY因子。”
“這個因子是趙奕的猜想論文中出現的,另外,我必須承認,最新的發現是趙奕指出了關鍵問題,幫助我們找出了研究方向。”
戴天慶很誠懇的說道。
發現新的抑制因子,功勞不全是戴天慶實驗室,韓輝實驗室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在新的因子命名上,他也不能自己決定下來。
“我同意!”
“這本來就是趙奕預測出來的。命名為ZY因子,才是最適合的。”
閻學林也投了同意票,他馬上交代起工作,“老戴,你馬上去寫一篇發布公告,我們要在研究所的官網上發布,后續肯定還會有媒體采訪,你們都要有心理準備。”
“這個研究的影響很大,我還要和趙奕說一說。”
“以后的研究也要抓緊,我們肯定找到檢測辦法的,但如果不能從多個角度確定因子存在,就等于是失敗的。”
戴天慶認真的點點頭。
“咚、咚…”
房門忽然被敲向了。
“進!”
幾個人同時看向門口,就看到艾立新走了進來,他手里還拿著個文件。
“立新,來了!”
戴天慶滿臉笑容的打了個招呼,艾立新離開他的實驗室以后,他一直都覺得很可惜,心里也是別別扭扭的,感覺就像是被拋棄了。
雖然平時見面還沒什么,但研究有了進展以后,他忍不住顯擺的說道,“你走的真的太可惜了,我們這兩天的研究有了重大進展,已經確定發現了新的因子,還找出了檢測方法!”
“是嗎?恭喜!”
艾立新聽著點頭,臉上似乎寫滿了真誠,卻沒有戴天慶想看到的懊惱。
戴天慶稍微有點郁悶,緊接著道,“這個項目,立新,你也參與了,我想著最后打報告的時候,還是要寫上你,但是官網公布的時候,沒辦法打上你的名字,希望你能理解。”
他指的是打出在做項目人員的名字。
對外公布消息的時候,發布的人員名單可能會受到注意,艾立新并沒有繼續做項目,自然就不會被列在其中。
“嗯,沒關系。”
艾立新依舊很不在意,他把手里的文件遞給閻所長,說明了來意,“閻所長,我是來提交項目結算報告的,就是那個類風濕性關節炎項目。”
“什么?”
閻學林驚的差點以為是聽錯了,戴天慶干脆就瞪著眼睛,猛地喊了一聲,“別開玩笑了!”
“怎么了?”
艾立新皺了下眉頭道,“前兩天我們的項目完成了,這是項目報告,您看看吧?”
“…好!”
閻學林有些懵懵的接過報告,隨后仔細看了起來。
沒問題。
沒問題。
肯定沒問題…
閻學林看了有十幾分鐘,辦公室里的幾個人都盯著他,戴天慶已經做好了,聽到‘不對啊’的準備,可最終他什么都沒有聽到。
閻學林合上了報告,遞給了旁邊的鄭院士,隨后嘆道,“我看,應該是沒問題吧!”他感到非常的驚訝。
他一直都覺得趙奕實驗室,不可能完成類風濕性關節炎項目,結果時間都還沒過一個月,又完成了?
不可能?
不可能也可能!
項目報告里對流程說的非常清楚,并介紹了結果有大進展的實驗、觀察內容,還詳細寫了得出結論的原因。
報告的內容沒問題,基本上就沒什么問題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幾百萬的大項目,項目想完結可不是做個報告就行,必須要發表相關的論文,上面還會派人來審查一遍,就和驗貨的意思差不多,仔細看過一遍,對照內容詳細的審查,才能真正的完結。
這個過程是不可能作假的。
艾立新工作了十幾年了,對審查流程都很熟悉,更不可能把沒完結的項目說成是完結。
所以肯定是沒問題了。
鄭院士看了幾眼報告也說,“沒什么問題。”還順帶點評了一句,“我看報告里,每個進展說的都很清晰,這個項目做的是相當好了。”
這就是定論了。
艾立新提交完報告就離開了,辦公室里的幾人相對沉默。
閻學林吸了一口氣,轉過頭看向戴天慶道,“所以說…為什么你們覺得經費不夠,研究了半年沒進展的項目,趙奕實驗室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
戴天慶忽然高興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