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

無線電子書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韓遂對此戰的戰術思想,不能說有錯。

  確實,對于背水扎營的敵人,要戰勝他們,關鍵不是殺傷有生力量,而是把敵人打崩到士氣崩潰的那個臨界點。

  這一點倒是挺像打三國志游戲的:

  一支五千人、士氣一百的部隊,如果正在以“每回合戰死三百人,同時士氣下降二十點”的速度被消耗。那么只要撐滿五回合,到這支部隊“還剩三千五百人,但士氣已經跌到零”的時候,戰斗就結束了。

  要是進攻一方在把對方打到“還剩三千八百人,士氣二十”的時候,因為心疼己方的傷亡而放棄,給敵人加了個回士氣的BUFF,那才叫前功盡棄。

  韓遂是十幾年的老賊,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但可惜的是,現實世界中,他不能像游戲里那樣看見關羽軍的士氣槽數值,他只能根據以往的作戰經驗來推斷。

  “背水扎營的士兵,在被敵人連續輪番猛攻時,會士氣狂泄”這個預判,是建立在對方確實沒有退路、確實渡船不足容易搶船先逃這個前提條件下的。

  而實際上關羽軍士兵們個個士氣高漲,因為他們知道,關羽留在營地里的那些篷車,足夠載走所有人,而且營地里的物資也不多,都已經在高處堆砌藏好了。

  這些篷車一路上能從洮河開到這里,哪怕在黃河干流里,只要波浪不急,都能緩緩渡過去——蘭州附近的黃河,雖然已經匯集了洮、湟的水量,但依然跟中下游的徑流量沒法比,還不如渭河在長安附近的水量大呢。

  關羽軍軍心非常穩定,人人都知道自己有出路,而且關羽都告訴他們了,只要撐個一天半天的就有出頭之日,上游會水淹敵軍,他們怎么還會不賣力死戰?

  更何況,關羽是出了名的“傲于士大夫而憐恤士卒”,治軍嚴明,法度嚴謹,同甘共苦。能被他留在這兒的五千多人,那都是最嫡系的鐵桿部隊。

  韓遂指望關羽軍因為背水導致的士氣崩潰而敗,就徹底打錯主意了。

  三方聯軍的第一波攻勢,從上午辰時打到了巳時,閻行這波退下來之后,第二波部隊從巳時繼續進攻,一直打到正午,叛軍的傷亡比第一波還大得多。

  前后加起來總共有三四千人在對營地的猛攻中傷亡。韓遂部就死傷了超過兩千人,宋建、楊千萬也各自死了千余人和七八百人。

  如此慘烈的絞肉,讓宋建和楊千萬率先變得消極怠工起來。他們本來就是被韓遂邀請來一起分贓的,誰知贓物還要自己填那么多人命進去,不劃算吶。

  一開始的奮力猛攻,不過是因為銳氣正盛、軍心可用,不猛攻一波浪費了。現在士氣的勁頭既然已經過去了,再死磕就不智了。

  事實上,三方聯軍看似傷亡慘重,實際上損失還不到總兵力的十分之一。損失到這個點后,放慢節奏也是很正常的。

  隨著友軍陸續消極,韓遂也沒有辦法,尤其是如今還是農歷七月,烈日當空,中午最炎熱的時候士兵脫力很快。

  就在韓遂幾乎撐不住的時候,關羽給了他最后一擊——關羽瞅準楊千萬和宋建稍退的時間點,幾乎以殺雞儆猴的姿態,親自帶隊陷陣營反沖韓遂軍的攻營部隊,還派出了僅有的幾百騎兵預備隊,進行了一次反沖鋒。

  東側營門開處,陷陣營先砍殺出一片空地來,然后往兩側掩殺擴大缺口,然后關羽親自帶著騎兵沖出來。

  正在陣線上督戰的韓遂部將李堪猝不及防,連忙上馬應戰,還招呼身邊親兵一起掩殺關羽。

  關羽照頭一刀,李堪明明已經以三尖兩刃刀格擋了青龍刀,但他氣力不濟,三尖刀握持不定,直接被磕飛反彈在自己肩甲上。青龍刀只是去勢稍減、方向被偏斜了一些,依然一刀剁在李堪肩膀上。

  李堪一條手臂被剁,慘嗥落馬痛暈過去,但關羽很快補上第二刀,結束了他的痛苦。

  隨著李堪被陣斬,數十步外的程銀居然沒有上來沖殺挑戰的勇氣,直接往回逃跑。關羽追殺百余步,騎兵隊又追斬了韓遂軍兩百余級,才號令嚴明地退回營內。

  兩軍分開,各自緩了口氣。

  韓遂看著天色,又看看個個喊殺得大汗淋漓的士兵,也不得不痛苦地放棄了“利用敵人背水的弱點,打崩關羽軍士氣”的戰術。

  韓遂下令道:“罷了,先略作休整!咱五萬人跟著關羽幾千人一起曬太陽耗體力,太不劃算了。趁著中午,多造門板撞木擋箭破墻,一會兒徐徐破壞工事、放箭對射,以圖再戰!”

  韓遂軍連忙開始吃飯,然后趁著中午烈日時段吃過飯午休一會兒。

  很多士兵坐了一會兒之后,紛紛脫掉皮甲,甚至有跑到黃河邊,走下河灘,直接用手掬河水生飲。

  蘭州附近的黃河,還沒有經過黃土高原,所以河水還狠清澈。都是洮河從秦嶺北坡帶來的山水,以及湟水從祁連山南坡帶來的雪水,或者青藏高原雪山正源的雪水。

  歇過了中午最熱的時間段,也倉促打造了一些新的木質攻營器械后,未時初刻,韓遂軍和楊千萬、宋建約好時間,再次三面一起發動猛攻。

  而且這次他們說好了車輪戰的打法、批次,不求全軍一擁而上,而是要確保關羽軍始終得不到休息。時間一久關羽軍體力崩潰,一樣會徹底完蛋。

  烈日當空的正午時分,山下黃河谷地空曠之處,韓楊宋聯軍在剛剛收割完的麥田里被曬得懷疑人生的同時。

  皋蘭山上險峻蔭涼之處,李素正在幾棵大樹下搭了帳篷午睡,身上抹了花露水,還有人給他趕蚊子。隨軍的書記員和戰地記者當然也要午睡。

  這可是農歷七月上旬!這么大熱天的,中午不午睡干嘛?

  典韋面無表情地守在帳篷外面,年輕沉不住氣的王平卻坐立不安,幾次到營前一塊高凸的巉巖上,用望遠鏡登高瞭望遠處河邊的戰況。

  好不容易挨到未時,李素午睡醒了,喝了點兌了薄荷葉的涼開水提提神,王平連忙再去請戰:

  “右將軍!前將軍只有五千人,被敵軍五萬圍在黃河邊,血戰半日了,咱是不是沖下去救援他們,分攤前將軍的壓力?”

  王平的姿態,渾然跟歷史上馬謖被圍時一樣沉不住氣。

  只不過區別在于:歷史上是馬謖被圍在街亭南面的南山上、王平自己的少量兵馬當道扎營。

  而現在,是關羽被圍在黃河岸邊的“當道扎營”位置,王平自己跟著李素在“金城南山”皋蘭山上。

  李素這人也就睡著的時候不覺得熱,醒了就熱,“啪”地打開折扇猛扇了幾下,伸出手去。

  王平不懂事,居然還沒反應過來該攙扶右將軍起身。還是典韋眼力見兒好,也跟著保鏢多年了,過來輕輕一托李素的手肘,李素就輕飄飄地不用費力就站穩了。

  典韋這一扶,都能看出他對于力量的把握非常讓人舒服,既不會拉疼了李素的手臂,又不會讓李素站穩后覺得腿麻。

  王平眼神中忍不住流露出一股…同情。

  沒錯,就是同情,對右將軍“掛著朝廷四方將軍高位的名號,居然體弱到不能一個鯉魚打挺起身”。

  這文弱程度也是沒誰了。

  李素好整以暇拍拍袍子的衣擺,問道:“云長營中的大纛換了么?還是上午那面?”

  山上營地距離河邊已經有十幾里了,肉眼是看不清大纛的,哪怕旗幟展開有幾米長都不行。但借助望遠鏡,眼神好的瞭望手好歹還能看清旗子的大致顏色。

  王平立刻回稟:“還是上午那面。”

  李素用握著折扇的左手手背,在右手手心里一拍:

  “這不就結了么?說明云長自己都覺得他還頂得住,我們急什么?子均啊,你還是太年輕,沉不住氣,到底是剛剛弱冠之年,還有得學呢。

  我們就是要繼續擺出沒有威脅的樣子,到時候等韓遂大敗的時候,直撲金城南門而去!云長前些天用投石車佯攻數日,金城這等西北貧窮之地的城防,本就不甚堅固。

  那些被砸出來的殘缺之處,我們到時候順著大水沖殺過去,應該很容易先登。韓遂的精銳戰兵主力到時候都在城外,守城的老弱一旦看到巨變,肯定會軍心大亂、顧此失彼,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王平這才心服口服。

  李素這個營地里的五千士兵,都是此番西征軍中相對適合山地戰的,青羌兵也不少,所以在皋蘭山上如履平地來去如飛,一旦到了關鍵時刻,要猛虎下山沖下去,行動也能確保非常迅捷。

  讓擅長山地戰的王平帶著他們攀援飛度打突襲,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早在去年的長安城攻城戰中,王平就已經帶過那些擅長攀援戰的士兵蟻附攻城,有過一定的經驗。

  雖然打長安那次一開始受挫了,但金城的城墻比長安可是矮了太多,長安有七丈,這兒才兩丈多,質量也差。李素對王平非常放心。

  遠處黃河岸邊的廝殺,始終沒有完全停止。李素在山上偶爾用望遠鏡親自確認,也暗暗贊嘆關羽的巋然不動。

  許久,終于聽到天邊有些沉悶而細碎的噪音,李素凝神側頭靜聽、示意身邊人安靜,聽了一會兒之后,果然不出意料地喜上眉梢。

  是滔滔黃河的聲音,陡然加大了幾倍!

  “全軍準備,王平等大水沖亂韓遂軍、沖到金城城墻根下之后,你就沖下山去,洪峰一過,立刻登城搶城!務必不能讓韓遂主力回防!”

  王平早就憋了半天了,立刻大吼一聲,帶著幾千山地兵飛奔下山。

  遠處黃河岸邊的渡口營地內,關羽軍聽到隆隆而來的水聲后,也是士氣大振。

  “全軍收縮防守!逐步放棄營墻!連弩手除了哨樓上的以外,其他都把弩先撤了搬上車陣!哨樓高處的士卒不要慌!繼續阻擊到最后一刻!有序放棄寨墻!”

  關羽有條不紊地下令,讓一線守營部隊有序后撤。畢竟大水來的時候,還守在寨墻邊,那是有可能被沖走的——

  凡是見識過洪水的人都知道,洪水的沖擊力是很大的,哪怕水深不足以沒頂,只要有到人胸口的深度,光靠沖過來的沖力也能把人沖倒沖走。

  韓遂軍也有一部分陷入了混亂,因為他們也聽到了大水的聲音,變得不知所措,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怕的可能性,到處亂竄。

  但并非所有士兵都有這方面的敏感,這些人都是西北出身,一輩子沒見過洪水,更多人只是不知所措。

  韓遂本人眼神一瞇,望著上游的方向愣了一會兒,耳邊冷汗涔涔而下,隨后大喝一聲:“快!分兵回城!”

  可惜,下面的人都不知道倉促間如何執行他的命令。

  尤其是當時正在營墻附近攻堅、廝殺到浴血上頭的氐族羌族士兵,一看關羽軍后退了,退到了營內的車陣防線,他們還以為真是靠自己的努力奮戰逼得敵軍放棄了寨墻,瞬間士氣爆棚。

  “關羽軍敗了!他們放棄寨墻了!全部沖呀!輜重財物都在寨中!”破羌氐王楊千萬,一輩子沒見過發洪水,居然親自如此吶喊,帶著本部氐族士兵往里瘋狂涌入。

  尤其是有幾十個為友軍斷后、給友軍退入車陣爭取時間的陷陣營鐵甲兵,是堵著營門到最后一刻才撤的。楊千萬大喜過望沖上去,用馬槊一槊一個背刺捅死了好幾個殿后的陷陣營銳士,讓他信心爆棚。

  可惜,他還沒殺到關羽的車陣前,洪水已經出現在了視野之中,不一會兒就“轟”地掃到了他的部隊。

  楊千萬和宋建本來就是主攻東側,他們在上游,也就比韓遂更早被沖到。

  楊千萬的馬都沒能站穩,被洪峰一推,直接被沖倒在地,楊千萬后面半句還沒喊完的喊殺聲,直接變成了“咕嚕咕嚕咕嚕”。

  不過,他那前半句自我介紹,已經被關羽注意到了,隨著楊千萬連人帶馬被大水沖進車陣,關羽眼神一瞇,抄起青龍刀連續跳過好幾輛車,找了個親切的位置,往水中利落一刀,把還在發出“咕嚕”聲的楊千萬剁了。

  關羽并不知道,那一串“咕嚕”聲原本想說的是:我今日要為死在趙云槍下的父王報仇!

無線電子書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