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0章 荊州太平

  黃四郎的肉身死沒死并不重要,當黃四郎的替身被當成他本人當眾斬首的那一刻,他在爪牙仆從的心中就已經死了。

  張羨的肉身死沒死同樣不重要,當他被甘寧一箭射墜跌落的那一刻,在荊南聯軍士兵們的心中,荊州的天已經是劉景升劉使君說了算了。

  當然也包括目前名義上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給劉荊州助拳”姿態出現的關羽。

  這,就是劉備和關羽出峽時,必須結交好劉表的原因。朝廷任命的大義名分如今好用,有了這個名分,再配合少量的兵力,就能以順誅逆,成倍放大武力值的效果。

  最多再過一年,這個世界就不會再出現“朝廷一紙圣旨,就能讓一個在地方上毫無根基的人,單騎入州掌握政權”的好事,這種窗口期馬上就要徹底關閉了。

  (注:我知道有人會舉劉繇的例子,劉繇確實能在三年后還靠李傕的任命單騎入州,但他很快就被抗命的袁術派孫策干掉了。所以,未遂的案例不能算在內。既遂的最后窗口期,就是劉表、袁紹、公孫度。)

  隨著張羨的倒下,成批成批荊南聯軍普通士卒像沒頭蒼蠅一樣逃散,或直接跪地投降。外營的抵抗力度直接土崩瓦解炸了鍋。

  被車仗保護起來的內營士卒,以及一小撮宗賊頭目,倒是就近看得分明,知道張羨只是墜臺,還想死硬抵抗一下。

  但這也無非是正中關羽下懷——佷山大營一共有兩萬五千人,包括傷兵在內。外營大約有兩萬,傷兵也都在外營。內營只有張羨最嫡系死硬的五千人。

  關羽巴不得那些宗賊頭目死硬到底,這樣才好把他們都殺了,一鼓作氣摟草打兔子把零陵桂陽等處的豪強殺他個七七八八,省得將來再千里迢迢勞師遠征到湘南甚至五嶺追殺。

  外營的兩萬人不是逃了就是投了,把火線投降的士兵立刻驅趕著殺向內營,關羽甚至都不用付出多少己方嫡系部隊的傷亡,就讓新附軍和死硬宗賊內耗便是。

  血戰混戰一直持續到辰時初刻、天色徹底大亮,內營被殺得血流成河,張羨和一批宗賊頭目全部被殺于亂軍之中,一夜的交戰至少死傷了五六千人,其中混亂中自相殘殺的就占了絕大部分。

  關羽的丹陽兵總傷亡不滿千人,而且戰死者只有兩百余人,還有一百多個傷勢比較重,估計也沒法醫治,其余都是可以挽救的輕傷。畢竟這些丹陽兵也算是人人著皮甲,生存能力相比于無甲的敵軍還是強大不少的。

  荊南聯軍的兩萬多人,除去死傷,還有一小半逃散了,投降被俘的接近萬人。

  關羽也怕人多了不好控制,先收繳了武器,然后分成幾批分而治之。

  他先把金旋帳下的武陵蠻挑出來,這部分大約有兩千人。

  因為按照之前跟劉表談妥的條件,武陵郡本來就是要割讓給劉備陣營的,降兵自然可以收編。金旋也死在了亂軍之中,關羽再想控制武陵郡應該沒什么難度。

  關羽挑挑揀揀,從俘虜里抓了個蠻酋軍官,姓沙,名字關羽也念不清楚,就讓他暫時帶領這些武陵蠻。

  剩下七八千人的俘虜,絕大多數是零陵和桂陽郡的郡兵及豪強勢力,少數是之前西陵城破時逃出來投奔友軍的華容賊貝羽手下。

  華容賊貝羽的兵,以及如今還沒拿下的夷陵城里的巴丘賊蘇代的兵,這兩部分加起來可能也有三五千人——目前還不知道總數,因為得看后續夷陵城破城的過程中,有多少人會死扛到底,有多少人會直接投。如果兵不血刃下夷陵,那么這兩股宗賊的俘虜總人數能有五千人。

  這些人的籍貫都是南郡人,所以毫無疑問都要移交給劉表的部將文聘、王威統領。關羽也不稀罕這點降卒,為了劉備陣營的對外形象和外交名聲,也不會扣留。

  而剩下的零陵郡和桂陽郡兵,就可以商量了。關羽可以對外宣稱說軍糧不足、抓到后收繳了兵器就地遣散,劉表也沒法查。

  如果劉表想要,那也可以多拿一些條件來換,一切都是可以談的嘛。

  攻破佷山大營之后,關羽也不急著跟劉表交涉,他準備再花幾天,先把夷陵攻下。

  關羽軍抵達夷陵城下之后,也沒打算強攻,只是先圍住城西,然后讓部隊逐步往城北城南兩側延伸營壘。

  然后讓城內的蘇代知道張羨已死,還把張羨的首級當眾用桿子挑著讓城里的士兵看一圈,瓦解守軍士氣。

  蘇代知道外無援兵,果然再無戰心,連忙趁著關羽軍剛剛完成“圍三缺一”的架勢、即將合圍最后一面之前,搶了個時間差帶了一兩千嫡系部隊和百余騎軍官、心腹突圍。

  蘇代的部隊并沒能跑掉多少,步行突圍的被追殺截住了大半,只有騎馬的人逃了。蘇代跑到孱陵一帶,搶了些民船順流而下直回巴丘,關羽也不追趕,估計跟著蘇代走掉的總人數不會超過五百人。

  夷陵城內被拋棄的部曲也兵無戰心,關羽指揮飛梯攻城只沖鋒了兩陣就登了城,士兵紛紛投降。

  把所有俘虜全部整頓好之后,關羽才喊來劉表的別駕伊籍。

  關羽:“機伯先生,這里有四千戰俘,都是華容賊貝羽與巴丘賊蘇代的部下,既然是南郡人,理當完璧歸趙,我軍即日派船解送過江,有勞先生跟劉荊州復命,請文、王二位將軍來接收。”

  伊籍拱手稱謝:“征西將軍與關將軍真乃天下義士,言而有信,貴軍平宗賊過程中抓獲的戰俘,竟都能如數交還,劉荊州定然滿意,愿意與貴軍長期保持盟好。”

  關羽:“既如此,我與先生一起去一趟江陵,也好親自面見劉荊州交割清楚。也便于將來我軍過境江陵、襄陽北上討董。”

  伊籍表示沒有問題。

  劉表現在也是毫無嫡系武裝的狀態,而且因為有了劉備關羽這個盟友愿意幫他殺宗賊清場,劉表甚至連跟蔡家聯姻的事兒都沒做,至今沒有被蔡瑁挾制。

  說不定他覺得沒必要再娶蔡瑁的姐姐了,也不用縱容蔡瑁一族。只有作為謀士的蒯良蒯越依然被劉表重視,也正式結好籠絡,反正這倆人沒兵權不會造反。

  而王威是劉表的同鄉,跟伊籍一樣是外來戶,跟劉表一起上任,忠誠度沒問題;文聘雖然是南陽郡人,算是荊州本地,但好歹也愿意忠于劉表。給這兩人四千嫡系部隊,再配合荊州刺史的名份,完全可以把場面撐起來。

  所以,當伊籍帶著關羽依約送還的戰俘抵達江陵后,劉表非常有氣度地親自接待了他們,話里話外時時提起他跟劉備的交情,對于現有的交換條件全部予以承認,還留關羽一起飲宴接風。

  不過,劉表也是人精,他自然有別的信息渠道,知道關羽還抓住了更多張羨部下的嫡系俘虜。

  一邊喝酒,劉表就一邊旁敲側擊:“關將軍,聽說張羨所部,還有不少士卒俘獲,不知是如何處置的?”

  關羽放下杯子,一捋胡須:“我看那些士卒多是零陵人,很多只是鄉民,被張羨橫征暴斂強征為卒,不甚堪戰,有些自有盤纏的,就放他們自歸零陵鄉里了,畢竟我軍從巫縣出峽、千里而來,糧草不足,無法長時間養那么多吃閑飯的俘虜。”

  劉表內心暗暗可惜,但他城府甚深,表面上沒有任何流露,也沒有責怪之意:“如此,卻是可惜。貴軍出峽后所占郡縣,多為山地,產糧不足,無法供應大軍。

  但荊襄之地,實則肥沃豐足,如今又是用兵之時,怎么會養不起呢。這樣吧,之前貴我兩軍劃分宜都郡與南郡界線時,以夷陵縣為界,確實是我欠考慮了。

  我愿將原屬南郡、位于長江以南的孱陵、樂鄉二縣也劃歸宜都郡,歸貴軍管轄。此二縣本就位于宜都與武陵之間、油江兩岸,乃云夢澤淤塞而成的平原,田土肥沃,足可供糧養兵。

  而貴軍目前養不起的張羨部俘虜,可以交給王威統轄,說不定明年開春我軍也會跟著討董。”

  劉表提到的這兩個縣,位于油江兩岸,油江口對岸隔著長江就是后來的公安縣。因為古代的云夢澤比后世的洞庭湖要大好多倍,所以這兩個縣也算是古云夢澤退化后留下的沖積平原,土地非常肥沃。

  劉表這樣建議,明顯是打算在油江口一帶,直接舍棄長江南岸的南郡二縣,在此跟劉備劃江而治了。

  當然了,荊南最南面的零陵和桂陽,名義上還是劉表遙領的。畢竟那是兩個郡,放棄太舍不得了,他的心理價位最多只能拿一兩個縣來換有生力量。

  只不過,把孱陵周邊割讓給宜都郡之后,劉表暫時也失去了南下零陵、桂陽的通道。因為洞庭湖以西的長江南岸土地基本上歸劉備了,而洞庭湖以東的長江沿岸土地則是長沙太守孫堅的。未來劉表必須在洞庭湖邊撕開一個口子,才能沿著洞庭湖湘江控制零陵、桂陽。

  關羽也沒想到劉表還挺慷慨的,居然一次性就割兩個縣——縣和縣也不一樣,洞庭湖平原的縣可比長江三峽的山區縣肥沃多了。

  關羽:“既如此,我軍還有六七千名張羨部下的俘虜沒來得及放,就交給使君處置吧。另外,還請使君去書一封,給袁公路,也算是做個見證,就說我軍已經肅清北伐討董的沿途障礙,使君也會支持我們過境討董,讓袁公路放心。”

  劉表:“這些都是小事一樁,來,喝酒。”

無線電子書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