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940.明朝的黨爭,到底要多嚴重。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聊天群中,皇帝們聽到了李自成的話,差點把大牙都沒笑掉了。

  此刻就連李世民都拍著桌子,感覺快被笑傻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不會吧,不會吧!”

  “有人竟然還以為所謂的黨爭,是文臣和閹黨的爭奪?”

  “這得多弱智呀。”

  “但凡有點常識,你也不可能這么想。”

  李淵此刻很開心,李世民的水平真是跟以前不一樣了,這一眼就看出李自成在胡說八道。

  他此刻非常的欣慰。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這就是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的區別。”

  “非專業的人,張口就菜!”

  劉邦撇了撇嘴。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李草原,我都沒有懟你呢,別人都忍不住了。”

  “你就知道自己有多蠢了!”

  “竟然能說出這么腦殘的話。”

  “跟你討論,我感覺智商都受到了侮辱。”

  李自成的肺都要氣炸了,他總感覺所有的皇帝都在跟自己作對。

  他認為,自己根本就沒錯,這些人根本就是在雞蛋里面挑骨頭。

  百姓不納糧:

  “黨爭,黨爭,不是東林黨跟閹黨的爭奪?”

  “那是什么呢?”

  陳通此刻也相當無語,就這水平,你怎么好意思去討論明朝末年的事情呢?

  陳通:

  “首先你就沒有搞清楚什么叫做黨爭!

  黨爭是什么?

  就是同一個階層,瘋狂內卷!

  我就問你,閹黨和東林黨是同一個階層嗎?

  根本就不是!

  東林黨代表的是文臣集團,是那些是官神階層。

  閹黨代表的是誰的利益?

  那是皇權!

  你根本就不在一個階層上,這能叫內卷嗎?

  他們之間就不叫黨爭。

  這只能是集權和分權之爭,是君權和臣權之爭。

  哪來的什么黨爭啊?

  皇帝那是孤家寡人。”

  岳飛揉了揉眉心,他之前也被繞進去了,現在聽陳通這么一說,這才明白。

  閹黨和東林黨根本就不屬于一個階層。

  這哪來的黨爭呢?

  只不過是把閹人叫做閹黨而已,他們跟東林黨的性質就不一樣。

  怒發沖冠:

  “我現在感覺治國太復雜了。”

  “有時候連基礎的概念都搞不清楚。”

  李自成也懵了,他還是第一次聽人這么解釋閹黨和東林黨,不過我仔細想一想,

  還真是這個道理!

  閹黨就是皇權的代表,那么代表的就是皇帝的利益。

  東林黨就是臣權的代表,那閹黨和東林黨就不可能是同一階層。

  就跟官僚和百姓一樣,絕對不能夠叫做黨爭,你只能叫做階級斗爭。

  李自成揉了揉臉,他十分的痛苦,自己怎么永遠懟不過別人呢?

  他現在不信邪。

  百姓不納糧:

  “如果按你所說的,閹黨和東林黨的爭奪不應該叫做黨爭的話,”

  “那么明朝就沒有黨爭啊!”

  “你們說對不對?”

  呂后一拍額頭,她徹底被打敗了。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后):

  “因為你眼中只有東林黨,所以你覺得東林黨和閹黨之間不是黨爭的話,”

  “那明朝末年就沒有黨爭?”

  “你簡直就是一個推論小天才!”

  “你比我兒子都蠢呀!”

  “我兒子都不可能說出這么腦癱的話。”

  劉邦嘿嘿直笑,自己的老婆果然還是愛自己的,咱這魅力,那真是沒話說!

  連老婆都主動幫自己。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陳通,你該好好的教教李草原。”

  “這家伙,明顯的見識不足!”

  “這比以前的小蠢萌還蠢啊!”

  “就是沒有小蠢萌這么萌。”

  崇禎郁悶的在地上畫圈圈,我在你們眼中就是這個印象嗎?

  這太尷尬了。

  我好歹都成年了。

  你們怎么感覺把我當小孩子呢?

  陳通卻沒有理會在哪里自閉的崇禎。

  他現在必須要糾正一些概念,否則很多人真是對明朝末期一點都不了解。

  陳通:

  “我知道提起東林黨,絕對是耳熟能詳。

  但提起黨爭的話,很多人居然沒有概念,甚至以為所謂的黨爭就是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爭奪。

  這就是因為你們根本就沒有好好了解明朝末年的歷史。

  所謂的黨爭,那肯定是同一階層內產生了不同的派系。

  當時明朝的派系有多少呢?

  那簡直讓你們想都不敢想。

  他們是以地區來劃分派系的。

  東林黨是在江蘇無錫,起源就是建立了東林書院,而從東林書院考取功名之后,他們結成了同盟。

  然后在朝堂之上替自己的門生顧慮爭取到更多的利益,由此產生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那么問題就來了,東林黨可以以這種模式來發展,別的地區就不可以了嗎?

  當然可以!

  所以,就出現了浙黨,楚黨。

  浙黨是什么?

  就是以浙江地區出生的這些文人,他們進入朝堂以后,為了能抱團取暖,他們建立的政治勢力。

  而楚黨也一樣,主要是吳楚之地出身的這些官吏。

  不說別的,你就看一看他們是怎么誕生的,你就會清楚,明朝末期的派系實在是太多了。

  因為一個地區就可以形成一個派系。

  這還只是南方,甚至只是東南。

  那西南呢?

  北方呢?

  可以說,明朝末年,像這種勢力團伙遍布朝堂。

  他們之間相互攻伐,相互擠兌,就是為了把自己的門生顧慮,親朋故友,全部安插入明王朝的重要崗位。

  這樣他們就能控制朝堂的話語權,為他們謀取更多的利益。

  這才叫做黨爭。

  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好像黨爭就是閹黨和東林黨,其實那個時候的東林黨,那是被群起而攻!

  為什么呢?

  因為東林黨的勢力最大,其他這些小的派系為了生存,他們就只能抱團取暖。

  但他們內部也不團結,時常也會擦槍走火。

  所以在朝堂之上,他們別的事都不干,就光打口水仗了。”

  武則天用手指敲了敲桌子。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這回明白了沒?”

  “真正的黨爭,那就是陳通說的內卷現象。”

  “真正的黨爭,那就是同一階層內相互攻伐。”

  “這叫做內斗!”

  “你連這個都不清楚,你還怎么能看得懂明朝末期的社會現狀呢?”

  “所以你只能把臟水潑到魏忠賢的身上,不就是想借著魏忠賢來黑天啟皇帝嗎?”

  崇禎此刻都想罵娘了。

  自掛東南枝:

  “有些人真是比我還蠢呢!”

  “竟然會被人帶節奏。”

  “這明顯是學問不足,難道只知道東林黨嗎?”

  “不知道明朝每一個地區都可以劃分成一個派系。”

  “這簡直比三國更亂。”

  曹操嘿嘿一笑,這就是一眼可以看出來的事情,竟然有人還不懂。

  人妻之友:

  “其實明朝末年的黨爭,你就可以看成是三國時期的世家之爭。”

  “一個世家控制著一個地區。”

  “而在隋唐時期,他們就是以門閥的形式存在。”

  “門閥之間也會相互功伐。”

  “這其實也可以看成是黨爭!”

  “不過當門閥覆滅之后,士大夫階層把以家族血脈為紐帶的方式,轉變成了師生朋黨的方式。”

  “從而用這個來固化階層。”

  “真是換了個馬甲,就不認識了嗎?”

  “在我們這些人的眼中,這其實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就叫做,萬變不離其宗。”

  李自成此刻徹底傻眼了,他畢竟只是社會的最底層,根本就接觸不到這些。

  尤其他還不是文官系統的,那就更不明白這里面的彎彎繞繞。

  李自成能夠知道的,就只是那些文臣想讓他們知道的。

  文臣在大力的宣揚閹黨的壞處,卻從來不會告訴老百姓,他們自己之間黨爭有多厲害。

  他們只會把自己塑造成為為國為民的孤膽英雄。

  甚至他們為了獲得好的名聲,還把自己跟他身后的那些黑色產業鏈徹底分割開來。

  一般人都不太清楚,文官背后那些替他們干臟事的人到底有多喪心病狂。

  可以說,每一個文官能夠衣食無憂的背后,都有人替他們來壓榨百姓,從而獲得足夠的錢財。

  李自成艱難的吞咽了一下唾沫,感覺自己真是被一人忽悠傻的。

  但他也不相信黨同華裔能有這么厲害。

  應該說,是個人在第一次接觸這些時,都不明白黨爭的危害有多大。

  百姓不納糧:

  “明朝末期竟然有這么多的派系,這的確是我不太了解的。”

  “但是,難道就因為明朝有這么多的派系,所以明朝就滅亡了!”

  “這種邏輯也太崩了!”

  “黨同伐異的危害真有這么大嗎?”

  “你們會不會說的太夸張了呢!”

  劉邦眼中滿是不屑,就知道李自成不會相信。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我明白,你這水平永遠不能夠通過現象看到本質。”

  “你非要人把證據壓在你的臉上,你才能夠重新塑造價值觀。”

  “不過這個要求,那是必須滿足你!”

  “陳通,讓他認清現實。”

  陳通也知道,有些人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你說完理論知識之后,必須給他說一說實際案例,否則這些人還覺得你的理論有問題呢。

  陳通:

  “黨爭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其實明朝能夠丟掉遼東,就是最好的例證!

  如果明朝不丟掉遼東,金人就沒有廣闊的土地可以肆意的發展,那么他們就永遠不可能起來。

  就算中原大亂,金人也不可能撿便宜。

  這你承認吧?”

  李自成點點頭,這個道理他是懂的。

  百姓不納糧:

  “這個絕對沒錯!”

  “金人之所以壯大,就是因為遼東戰事連連失利,丟疆棄土,”

  “這才導致金人占據了肥沃的土地。”

  “金人以前在苦寒之地,他們占用了整個遼東以后,這才從了寒冷的極北之地,跑到了氣候稍微溫暖的遼東。”

  “因為遼東的物產更為豐富,所以他們才有了南下中原的資本。”

  崇禎也十分贊同這個說法。

  如果不給金人占據整個遼東的機會,金人就不會壯大,他也就沒有實力南下,占領整個中原。

  這就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陳通見大家都沒有反對,這才心里松了一口氣,要是有些腦殘跟自己非要抬杠,說金人占領遼東沒事。

  那這問題就討論不下去了。

  他還需要給你解釋,金人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陳通:

  “那就看看遼東戰事為什么會崩壞得如此嚴重!

  要說到遼東淪陷,你得要先說說第一個問題,是誰丟了遼東最為重要的兩座城池。

  那是抗拒金人的第一道防線,就是遼陽城和沈陽城。

  這個人,就是東林黨人!

  他的名字叫做:袁應泰!”

  李自成眉頭一皺,他聽過袁應泰的名字。

  百姓不納糧:

  “袁應泰不是抗擊金人的英雄嗎?”

  “難道我記錯了?”

  英雄?

  陳通差點沒給吐出來。

  陳通:

  “要是袁應泰都能成為英雄,那母豬都能上樹了!

  這貨明顯就是一個腦殘呀!

  你知道袁應泰在遼東干了哪些蠢事嗎?

  你就這么夸他!”

  曹操,劉備,漢武帝等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他們查到的資料中,提到比較多的人,那應該是袁崇煥,毛應龍等人。

  至于這個袁應泰是什么鬼?

  李世民揉了揉眉頭。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你們一個說他是英雄,一個又說他是白癡,這把我都說懵了呀。”

  “這讓大家到底該信誰的呢?”

  “這之間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李自成眉心猛跳,在他認為,袁英凱就應該是英雄。

  百姓不納糧:

  “袁應泰在抗擊金人的過程中,寧死不降。”

  “最后跟著城池一起滅亡。”

  “這種以身殉國的人,難道不應該是英雄嗎?”

  崇禎眨了眨眼睛,這個時候他犯難了,按照他的價值觀來說,袁應泰真的應該算是英雄。

  畢竟袁英凱是以身殉大明的。

  可是,陳通卻說袁應泰是白癡。

  這,他還是閉嘴的好。

  陳通當時就想一口鹽汽水噴在李草原的臉上。

  陳通:

  “那你咋不去問一問,袁應泰為什么要以身殉大明呢?

  那還不是他自己干的蠢事嗎!

  他自己作成這樣,不但把自己給弄死了,還把大明對抗金人最重要的兩座城池給丟了,讓金人可以長驅直入。

  他不死的話,那天啟也不會讓他活著!

  這不過就是以此來推卸責任而已。

  你竟然還給他整成了英雄,真是把我能惡心死。”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