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907.你敢信,文狀元竟然要靠打架決出勝負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當李世民提出了重文輕武的問題時,聊天群里頓時就炸了。

  因為這才是大家心里最關心的問題。

  朱棣每次想到宋朝那種軟弱沒有骨頭的樣子,全身都不舒服。

  他都恨不得穿越到宋朝去收拾這幫王八蛋,讓他們知道該怎么當皇帝!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個必須是宋太祖趙匡的鍋!”

  “咱不吹不黑,要是沒有趙匡大力發展文臣集團,”

  “從而讓他們把持朝政,甚至插手到了軍事事務中。”

  “宋朝怎么可能如此疲弱呢?”

  岳飛想到這里那也是心里窩火,每每想到將軍們欲要以身報國,卻還要被文臣掣肘,甚至被文臣壓彎了脊梁。

  他就感覺到那種無法言喻的屈辱。

  怒發沖冠:

  “自古以來都是文武并重,但唯獨到了宋朝這里出現了重文輕武的局面。”

  “李二說的沒錯,這絕對是千古罪業!”

  “要不是宋朝重文輕武,怎么會給后代帶來這么這在大的災難,政策方面就完全是錯的!”

  曹操,劉邦,漢武帝等人都是一臉的嫌棄。

  人妻之友:

  “你可以去限制武將的權利,自古以來,哪個君王沒有限制武將的權利呢?”

  “把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就是最常用的做法。”

  “調兵的虎符有時候都得劈成兩半,合在一起才能用。”

  “這就是對武將的限制。”

  “但是你限制武將并不等于輕視武將,你不能讓文臣去做武將該做的事,這就是扯淡呀。”

  李世民這一下心里舒坦多了。

  剛才談到趙匡杯酒釋兵權的問題,大家的反應還沒這么激烈,那是因為武將的權利被限制是常規做法。

  但是,重文輕武就不一樣了。

  這就是要亡族滅種的。

  誰不知道槍桿子的重要性呢?

  要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沒有守護自己領土和子民的軍事實力,那不是等著被人欺負嗎?

  甚至有時候強國之前必須先強軍,而不是去先發展經濟,

  你只把經濟發展起來,那你也只是一個沒有任何反抗能力的肥肉,誰都想來啃兩口。

  可如果你的武力強大了,誰都不敢來惹你,你才能夠守護自己的國富民強。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趙匡就算有千古功業,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不就是一個妥妥的千古罪業嗎?”

  “這一來一去,趙匡的評價,那就得直線往下拉。”

  “別說想當千古圣君了,趙匡能不能成為一個明君雄主那都兩說了,”

  “這還要看他之后做的事情夠不夠格。”

  趙匡的臉當時就黑了,這反轉來的也太快了吧,

  剛才還有很多人都覺得他能夠爭一爭千古圣君。

  現在直接連明君雄主都爭不了了嗎?

  趙匡只想說一句,你們這也太意氣用事了。

  你們對宋朝的怨念有多深呢?

  一個維度不行,你們就要把我打入塵埃嗎?

  他這個時候必須得說話了。

  杯酒釋兵權:

  “在給趙匡下定論的時候,你們能不能先確定一件事情,”

  “你們都說趙匡重文輕武,是趙匡讓文官集團徹底占領了整個北宋的朝廷。”

  “這是真的嗎?”

  李世民眼中滿是不屑,你這就是死鴨子嘴硬。

  他現在就悠閑的喝茶,看趙匡怎么蹦達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趙匡重文輕武還不是真的?”

  “是個人都知道吧!”

  “這還用討論?”

  崇禎都搖了搖頭,他覺得這個問題根本沒必要討論。

  自掛東南枝:

  “自古以來,誰不知道趙匡重文輕武?”

  “誰不支持趙匡大力發展文官集團?”

  “誰不知道從趙匡以后,宋朝就疲弱不堪?”

  “宋朝真正的疲弱,不是因為所謂的杯酒釋兵權,”

  “而是讓這些儒門子弟占據了整個朝廷的話語權。”

  “他們的三觀都不正,怎么可能帶領百姓走向繁榮富強呢?”

  “一個個都成了搖尾乞憐的人。”

  “這絕對是宋太宗趙匡的鍋呀!”

  聊天群中,人皇帝辛,秦始皇等人沒想到小蠢萌都這么信誓旦旦,甚至連岳飛朱棣都沒有反駁。

  這簡直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

  甚至人皇帝辛當時就想給趙匡把這個千古罪業給算上,但他還是習慣性的問一問陳通。

  反神先鋒(上古人皇):

  “陳通,趙匡真的重文輕武嗎?”

  就在大家以為陳通會直接通過的時候,而下一刻,陳通的回答讓所有人都懵了。

  陳通:

  “誰給你說趙匡重文輕武了?”

  “這都是你們的錯覺!”

  “這就是你們的慣性思維。”

  “趙匡根本就沒有重文輕武。”

  什么?

  整個聊天群里都沸騰了,很多皇帝都瞪大了眼睛,感覺這太不可思議了。

  尤其是朱棣,他心里暗罵,這都能錯嗎?

  他的歷史又不是兵法老師教的。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你說趙匡杯酒釋兵權,說他沒有下掉所有武將的軍權,這我還能信。”

  “畢竟趙匡再傻,他也是開國之主,還整天在打仗,下掉所有武將的軍權根本就不現實。”

  “可重文輕武這件事已經傳了上千年,怎么可能錯呢?”

  李世民當時也不能夠接受這樣的結果。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陳通,你瘋了嗎?”

  “重文輕武這件事是個人都知道,你竟然連這個都要反對?”

  “你現在是純粹為反對而反對!”

  此刻的呂后,隋文帝也是微微皺眉,他們現在也被搞懵了。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后):

  “為什么趙匡的分歧如此之大呢?”

  “我們到底應該相信誰?”

  秦始皇手指在桌面上輕輕的敲擊,他的腦海中閃過了無數的念頭,本來以為趙匡應該是沒有多大爭議的人。

  可現在看來,并不是沒有爭議,而是很多人都對趙匡形成了慣性思維,就跟當初對李世民的評價一樣。

  他現在并不想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只想靜觀其變。

  他倒要看看陳通怎么來應對?

  陳通看到這么多人反對他,也知道這件事情非常的顛覆三觀。

但為了能讓別人思考這個觀點,或者說愿意去了解趙匡,有些話他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不得不說了。

  陳通:

  “你們就不覺得奇怪嗎?

  如果趙匡真的是重文輕武,那么趙匡就應該是儒門吹捧的對象。

  就跟李世民一樣,儒門就會把他所做的任何丑事美化。

  可是!

  趙匡卻是宋朝污點最多的皇帝。

  趙匡進行陳橋兵變的時候,那是流血最少,影響最小,

  可仍然被人們口誅筆伐,說他不仁不義。

  可看一看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人家儒門筆鋒一轉,把李世民塑造成了不得不反抗的悲情英雄。

  都是李承乾和李淵先動的手。

  這兩個人待遇明顯就是雙標呀!

  更可怕的是,在宋朝,趙匡那還是開國之主,可這些儒門子弟,那都對趙匡口誅筆伐。

  使勁的黑!

  你們就不覺得奇怪嗎?

  如果趙匡真的重文輕武,他真的給了儒家那么大的特權,那儒家就應該把趙匡捧上神壇呀!

  宋太宗趙光義驢車漂移,人家儒門都能給他一筆一抹,趙匡干的每一件事,儒家那都沒有放過。

  你們就沒有長腦子好好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嗎?

  想通了這些問題,你們還覺得趙匡真的重文輕武了嗎?”

  朱棣倒吸一口涼氣,這才感覺里面有問題。

  經過陳通這么一說,他感覺自己好像是被人給套路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陳通說的對呀,儒門對待趙匡的態度有問題。”

  “這不像是對待重文輕武,把儒門捧向神壇的人。”

  “這怎么感覺好像是趙匡挖了儒門的祖墳一樣。”

  劉邦哈哈大笑,這才對嘛,趙匡對儒門這么好,儒門怎么可能不美化他呢?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你自信一點,把感覺去掉!”

  “劉邦為什么被口誅筆伐?”

  “還不是因為劉邦騎在儒生的脖子上撒尿嗎?”

  “滋他們一臉,人家還會捧著你嗎?”

  “趙匡和儒門的關系,那絕對不是惺惺相惜,”

  “肯定是趙匡沒有答應儒家的要求,這才被人黑了呀!”

  劉備也是非常認同老祖宗的看法。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陳通一句話說的很對,自古以來只有利益二字,那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如果趙匡的做法對儒門有利,那么儒門肯定會大肆吹捧。”

  “就比如李世民寫的《帝范》,長孫皇后寫的《女則》,”

  “那都符合儒門的思想要求,才會受到儒門的厚待。”

  “可他們偏偏沒有吹捧趙匡,反而到處找趙匡的毛病,”

  “這就說明了一點,他們不想讓后世的君王學習趙匡。”

  “為什么不學習他呢?”

  “肯定是趙匡的方針策略跟儒門的利益背道而馳。”

  “這簡直不要太明顯!”

  “為什么這么簡單的道理總是有人想不通呢?”

  “你看看人家宋太宗趙光義,這才是儒門心中的寵兒啊!”

  “不管治國和戰爭有多爛,不管道德有多少缺陷,那么都能給你改成圣君明主。”

  “甚至都要叫喚唐太宗了。”

  “這才叫儒門的親兒子!”

  武則天眼中滿是笑意,他慵懶的斜靠在龍床之上,感覺自家的陳通簡直太棒了。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陳通這才叫做眼光犀利,見解獨到。”

  “他總能看到別人沒有發現的那些蛛絲馬跡,這么簡單的道理,這么簡單的利益糾紛,”

  “為什么千百年來就是有那么多人看不懂呢?”

  李世民現在都懵了,這樣你都能翻盤?

  你特么的不愧是抬杠中的皇帝!

  最關鍵的是,說的還真像那么回事,邏輯上讓人無可反駁。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不要認為自己邏輯能夠自洽,就覺得這一定是真正的歷史。”

  “儒門討厭趙匡,也許有別的原因呢?”

  “你這根本不能說明趙匡沒有重文輕武,”

  “有本事你就擺事實講道理呀!”

  “你要拿出讓人可信的證據來。”

  別說此刻李世民心中郁悶難平,就是岳飛等人也想看到真正的證據,畢竟陳通這只是一種假設。

  陳通哈哈大笑,要證據嗎?

  那當然是有的!

  沒證據,他說個屁呢?

  陳通:

  “那就來讓你們看一看所謂的趙匡重文輕武。

  趙匡時期大力發展科舉,可是有一年考試,在殿試的環節,竟然出現了兩個第一名。

  當時別說是趙匡了,就是文武百官,那也對這兩個學子到底誰才是狀元,相持不下。

  按理說,是不是應該讓他們再寫一份考卷呢?

  或者說讓他們當場賦詩,來個對聯,用這種文斗的方式來決一勝負呢?

  可你知道趙匡是怎么干的?

  趙匡指著這兩個人說道:

  既然你們兩個無法決出勝負,那你們就打一架吧,誰把誰打贏了,誰就是科舉的狀元郎!

  大宋的學子不能只會死讀書,你必須還懂點武功,不能學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于是,這兩個靠讀書出身的學子,竟然真的在大殿之上拳腳相加,開始了武斗!

  而最搞笑的是,其中一個學子,他的腦袋是禿頂的地中海,為了維持他的形象,他常年都戴了一頂帽子。

  而另一個學生看到這種情況,那打架的時候就光打他的帽子,終于把他的帽子扯掉扔在了地上。

  讓這位地中海學子的禿瓢展現在大家的面前,當時大殿上一片哄笑,這個學生尷尬異常的,立刻就趴在地上撿帽子。

  于是乎,另一個學子就嚷道,對方已經跪下認輸了,那我就應該贏了。

  趙匡高興異常,覺得這個學生有勇有謀,打架也不弱,于是就把他欽點為狀元郎。

  我就問你,你見過這樣搞笑的科舉嗎?

  你能想到文狀元,竟然還要靠打架來分出個高低嗎?

  這就是你所謂的重文輕武嗎?”

  臥槽!

  聊天群里很多皇帝當時都懵了。

  還有這種事?

  朱棣也是一臉的不可置信,感覺這太顛覆人的三觀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趙匡也挺任性啊!”

  “感覺這好像是明朝皇帝的作風。”

  “選擇文狀元的時候,竟然是看誰打架比較厲害,這估計會把儒門的鼻子給氣壞了。”

  “簡直是有辱斯文啊!”

  “我現在總算明白趙匡風評為什么不好了!”

  “這件事情對儒門來說,那絕對是奇恥大辱!”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